Workflow
财富管理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券商中报营收、净利大增,牛市旗手要王者归来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4:31
券商2025年半年报业绩表现 - 首批券商2025年半年报相继出炉,包括江海证券、西南证券、粤开证券和东方财富,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2] - 江海证券净利润同比暴增1311.60%至2.88亿元,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仅0.20亿元) [4] - 西南证券营收同比增长26.23%至15.0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76%至4.23亿元 [6] - 粤开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84.56%至1.35亿元,东方财富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35.82%至41.75亿元 [6] -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预计券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23% [6] 业务结构分化 - 自营业务和投行业务成为券商业绩重要增量来源,但各券商表现分化 [2][6] - 西南证券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88.17%,投资收益同比增长64.92% [6] - 江海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77%至4.06亿元,但投行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6.53% [7] - 粤开证券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4.65%,但自营和投行业务营收同比下滑 [7] - 东方财富证券经纪业务股基交易额达16.03万亿元 [12] 财富管理转型进展 - 西南证券非货公募基金规模和融资类业务期末余额同比增长均超30%,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 [9] - 江海证券推动新业态客户开发,提升资产配置专业化能力 [10] - 粤开证券投顾累计签约资产超百亿元,私人财富业务保有规模近50亿元,高净值客户产品配置超10亿元 [11] - 东方财富将AI能力融入各业务条线,构建智能化互联网财富管理生态体系 [13]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8月15日Wind券商指数大涨4.41%,长城证券涨停,东方财富涨超9% [16][17] - 8月初至15日券商指数累计上涨8.26%,在Wind中国行业指数涨幅榜中排名第9 [18] - 申万宏源非银团队看好头部机构、业绩弹性大的券商和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 [20] - 广发证券非银团队认为券商业绩底部回暖,弹性可期 [20] -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建议关注券商国际业务、自营弹性及并购重组主题 [20]
多家券商中报营收、净利大增,牛市旗手要王者归来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4:25
券商2025年半年报业绩概览 - 首批券商2025年半年报相继出炉,包括江海证券、西南证券、粤开证券和东方财富证券,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1] - 江海证券净利润同比暴增1311.60%至2.88亿元,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仅0.20亿元) [3][5] - 粤开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84.56%至1.35亿元,西南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25.76%至4.23亿元,东方财富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35.82%至41.75亿元 [5] -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预计券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23% [5] 业务表现分化 - 除经纪业务外,自营业务和投行业务成为券商业绩重要增量来源,但各券商表现分化 [1][5] - 西南证券各项业务均衡发展: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13%,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17%,投资收益同比增长64.92% [6] - 江海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77%至4.06亿元,但投行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6.53% [6] - 粤开证券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4.65%,但自营业务和投行业务营收均同比下滑 [6] 财富管理转型进展 - 券商持续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各家打法差异明显 [7][8] - 西南证券券结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超95%,非货公募基金规模和融资类业务期末余额同比增长均超30% [8] - 粤开证券投顾累计签约资产超百亿元,私人财富业务保有规模近50亿元,高净值客户产品配置超10亿元 [9] - 东方财富证券经纪业务股基交易额达16.03万亿元,正将AI能力全面融入各业务条线 [9]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8月15日Wind券商指数大涨4.41%,为当天表现最好的行业指数,长城证券涨停,东方财富涨超9% [10][11] - 券商指数自8月初以来上涨8.26%,在Wind中国行业指数涨幅榜中排名第9 [11] - 机构看好券商板块估值修复,申万宏源建议关注三条主线:头部机构、业绩弹性大券商和国际业务竞争力强标的 [13] - 国泰海通建议围绕国际业务、自营弹性及并购重组主题选股 [14]
券商中报喜报频传,“牛市”旗手王者归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2:29
券商2025年半年报业绩表现 - 首批4家券商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1] - 江海证券净利润同比暴增1311.6%至2.88亿元,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数仅0.2亿元 [2] - 西南证券营收15.04亿元(+26.23%)、净利润4.23亿元(+25.76%) [3] - 粤开证券营收4.82亿元(+16.42%)、净利润1.35亿元(+84.56%) [3] - 东方财富证券营收62.57亿元(+32.99%)、净利润41.75亿元(+35.82%) [4] - 国泰海通预计全行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23% [5] 业务结构分化特征 - 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投行业务是主要增量来源但表现分化 [1][5] - 西南证券各项业务均衡:经纪收入3.31亿元(+28.13%)、投行收入0.99亿元(+88.17%)、投资收益5.91亿元(+64.92%) [5] - 江海证券自营业务收入4.06亿元(+211.77%),但投行业务营收下滑16.53% [5] - 粤开证券财富管理业务营收+34.65%,但自营和投行业务营收同比下滑 [5] 财富管理转型进展 - 西南证券券结资产规模+95%,非货公募规模+30%,推出ETF实盘大赛 [7] - 江海证券重点开发新业态客户并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8] - 粤开证券投顾签约资产超百亿元,私人财富保有规模近50亿元,高净值客户配置超10亿元 [9] - 东方财富证券经纪业务股基交易额16.03万亿元,正构建智能化财富管理生态 [10]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8月15日Wind券商指数大涨4.41%,长城证券涨停,东方财富涨超9% [12][13] - 券商指数8月以来上涨8.26%,在行业指数涨幅榜排名第9 [13] - 机构看好板块估值修复,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1][15] - 申万宏源建议关注头部机构、业绩弹性大券商和国际业务强的标的 [16] - 国泰海通推荐关注国际业务、自营弹性及并购重组主题 [16]
券商年内关停逾百家网点
财联社· 2025-08-13 14:47
行业瘦身趋势 - 2025年以来全行业已关停逾百家网点,其中国信证券一次性裁撤12家营业部创下单次新高 [1][3] - 仅5月就有47家网点关停,二季度呈现"批量化、窗口化"特征,与年报战略盘点和半年考核节点相关 [4] - 20余家券商参与本轮调整,包括方正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等头部机构 [3] 地域分布特征 - 呈现一线城市与县域"双调整逻辑",上海和深圳出现频率最高,中国银河证券和国信证券分别裁撤3家两地营业部 [5] - 国信证券裁撤成立于1992年的深圳罗湖宝安北路营业部,显示核心市场也在优化范围 [5] - 方正证券集中清理湖南县域网点(安乡县、桂东县等),三四线城市低效网点被果断清理 [5] 驱动因素 - 数字化浪潮使物理网点边际价值下降,移动交易平台普及导致线下柜面必要性降低 [6] - 财富管理转型倒逼网点功能重构,从"开户机器"转向"资产管家",资源向高附加值业务集中 [6][7][8] - 运营成本多重上涨(人力+租金+IT+合规),券商需将资源投入投行、资管等高收益业务线 [9] - 分散网点滋生合规风险,上半年超40家券商收罚单,裁撤高风险网点可简化管理半径 [10] 未来转型方向 - 区域深耕策略:中小券商可凭借地缘优势服务县域理财需求和地方企业融资 [11] - 数智化协同:线上完成基础交易后智能匹配线下投顾,形成服务闭环 [11][12] - 从"跑马圈地"转向精准配置,用更轻资产、更专服务留住客户 [12]
26家上市券商亮出2021年成绩单 9家迈入净利润“百亿元俱乐部”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已有9家头部券商净利润超100亿元 较上年新增招商证券 中国银河 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四家成员 [2] - 26家上市券商中24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占比63% 其中国联证券 浙商证券和中国银河营收增幅均超50% [3] - 净利润增幅超50%的券商包括中原证券(392.04%) 东方证券(97.26%) 方正证券(66.19%) 中信证券(55.01%)和国联证券 而第一创业和华林证券净利润同比下降 [3] 头部券商领先地位 - 中信证券以765.24亿元营收和231亿元净利润居行业首位 同比增幅分别为40.71%和55.01% [2] - 百亿净利润俱乐部成员包括国泰君安(150.13亿元) 华泰证券(133.46亿元) 海通证券(128.27亿元) 招商证券(116.45亿元) 广发证券(108.54亿元) 中金公司(107.78亿元) 中国银河(104.3亿元)和中信建投(102.39亿元) [2] 业务驱动因素分析 - 财富管理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139.6亿元(增24%)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26.55亿元(增35.12%) [5] - 机构业务贡献显著 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业务增长51.15% 华泰证券机构用户数增长50% [3][5] - 特色化中小券商表现亮眼 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增365.61% 投行业务收入增245.9% 中银证券资管收入与浙商证券投行收入创历史新高 [3]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 - 行业通过财富管理转型提升服务能力 华泰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62.87亿元 占总营收超40% 客户总数达2000万 客户总资产5.4万亿元 [5] - 方正证券投顾业务实现突破 线上投顾业务收入增84% 资产配置型产品收入增283% [5] - 财富管理业务相比传统经纪业务具有更高稳定性和收益率 [4]
26家上市券商披露年报 九家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行业业绩表现 - 截至发稿共有26家上市券商披露2021年年报 其中24家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1] - 九家券商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包括中信证券(231亿元) 国泰君安(150.13亿元) 华泰证券(133.46亿元) 海通证券(128.27亿元) 招商证券(116.45亿元) 广发证券(108.54亿元) 中金公司(107.78亿元) 中国银河(104.30亿元) 中信建投(102.39亿元)[1] - 五家券商营收同比增幅超40% 其中国联证券58.11% 浙商证券54.36% 中国银河51.52% 中原证券42.46% 中信证券40.71%[1] 头部券商经营数据 - 中信证券营业收入765.24亿元 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0.71%和55.01%[1] -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39.6亿元(增24%) 投行业务收入81.6亿元(增18.5%) 资管业务收入117.0亿元(增46.2%)[3] - 中金公司大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亮眼 经纪业务增速31% 资管业务增速35% 产品保有量突破3000亿元(增90%)[2]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 - 行业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 为券商带来红利业绩增量[2] -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客户超1200万户 托管资产11万亿元(增29%) 高净值客户3.5万户 总资产1.5万亿元[3] - 中信证券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量超3800亿元(增26%)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26.5亿元(增35%) 占经纪业务净收入比重升至19.0%[3] - 中金公司财富管理买方收费资产近80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180%[2] 中小券商业务亮点 - 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增365.61% 投行业务收入增长245.9%[2] - 红塔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12.04% 中原证券和方正证券资管业务分别增长154.70%和145.71%[2] - 投行业务增速前三为中原证券(245.9%) 华林证券(61.57%) 国元证券(54.18%)[2]
二季度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出炉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行业整体表现 - 权益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6.34万亿元 环比增长4299亿元 涨幅超7% [1][2] - 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8.68万亿元 环比增长7939亿元 [1] - 券商渠道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长9.1% 非货币基金环比增长13.5% 增速领先其他渠道 [5][6] 银行系渠道表现 - 银行系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3.47万亿元 市占率44.9% 环比增长7% [3] - 招商银行以7095亿元保有规模居首 工商银行5070亿元 建设银行3919亿元紧随其后 [2][3] - 国有大行股混类基金保有量均实现10%以上增长 主因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量达1618亿元 [4] 券商渠道表现 - 华泰证券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中信证券1250亿元 广发证券814亿元位列前三 [5] - 东方财富证券股混类基金规模环比大增417% 非货币基金环比增495% [5] - 中信建投及东方证券股混类保有规模增长率分别达22%和19% [5] 机构竞争格局 - 股混类基金前8家机构排名不变 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分别以7095/6500/5078亿元领先 [2] - 52家券商进入前100强 较一季度增加1家 财通证券/国都证券新晋百强 [5] - 浦发银行保有规模1469亿元 环比增长2.94% 超越民生银行跃居第九 [3]
八家上市券商年内再融资累计超800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兴业证券配股计划 - 兴业证券拟通过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配股价格为5.20元/股 按每10股配售3股比例进行 现有总股本66.97亿股 [1] - 配股采用网上定价发行方式 缴款截止日期为8月24日 福建省财政厅作为第一大股东承诺全额现金认购可获配股份 [1]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增加资本金和补充营运资金 重点发展融资融券业务(不超过70亿元)以及投行业务、投资交易业务、信息系统与合规风控等领域 [1][3] 券商行业再融资动态 - 年内已有8家上市券商完成再融资 总规模累计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包括中信证券(223.96亿元)、东方证券(127.15亿元)、财通证券(71.72亿元)配股 国金证券(58.17亿元)和长城证券(76.16亿元)定增 中国银河(78亿元)和浙商证券(70亿元)可转债 [2] - 后续融资计划中 中原证券拟定增募资70亿元 国海证券拟定增募资85亿元 两家方案均处于股东大会通过阶段 [2] - 中信证券通过A+H股配股合计募资273.3亿元人民币 其中190亿元计划投向资本中介业务 [3] 业务发展与行业趋势 - 券商行业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金 重点发展资本中介业务等重资本业务 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3] - 兴业证券自营业务权益类资产占比较高 一季度受此影响自营收益率低于行业水平 两融业务因资本金不足导致头部客户受限 [3] - 财富管理转型和资本中介业务被视作券商业绩重要增长点 多家券商在融资计划中明确相关投入比例(长城证券50亿元、国金证券20亿元、财通证券20亿元) [3]
A股上市券商“中考”成绩放榜,最大黑马是它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行业整体表现 - 43家上市券商中有30家实现营收及净利润双增 [1] - 10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 中信证券以315亿元位居榜首 [2] - 24家券商营收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31家券商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6] 头部券商业绩 - 中信证券营收315亿元(同比下降9.7%) 净利润113.06亿元(同比增长0.98%) [3] - 华泰证券营收183.69亿元(同比增长13.63%) 净利润65.56亿元(同比增长21.94%) [3] - 国泰君安营收183.34亿元(同比下降6.24%) 净利润57.42亿元(同比下降9.89%) [3] - 中国银河营收174.14亿元(同比下降4.38%) 净利润49.39亿元(同比增长14.15%) 排名升至行业第四 [3][7] 业绩增长突出券商 - 天风证券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91.12%) 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967.87%) 增速双双位居行业第一 [6] - 西南证券营收同比增长66.71% 净利润同比增长137.08% [6] - 财通证券营收同比增长56.15% 净利润同比增长63.89% [6] - 中原证券和太平洋证券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6] 业绩驱动因素 -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改善是业绩修复重要推力 [1] - 海通证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9.97亿元增至37.67亿元 同比增长278.16% [8] - 西南证券投资收益7.47亿元 同比增长178.6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1亿元(同比扭亏) [8] 业务发展策略 - 招商证券计划深化转型变革 提升数字化水平 加大财富管理转型力度 [8] - 中信建投将深化"行业+区域+产品"矩阵式布局 聚焦线上战略渠道建设 [9] - 海通证券权益投资业务发掘长期投资价值品种 固定收益业务强化费类业务开展 [8]
易方达基金财富管理子公司获证监会核准设立
新华网· 2025-08-12 05:38
公司子公司设立 - 证监会核准易方达基金设立全资子公司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广州)有限公司 注册地广东省广州市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业务范围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 [1] - 子公司将按照要求完成组建及工商设立登记 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后对外展业 [1] 业务聚焦与发展背景 - 子公司业务聚焦买方投资顾问服务 2019年10月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公司作为首批试点机构 以打造顾问队伍和构建服务体系为切入点 改善客户投资体验 [2] - 2022年政策支持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投资顾问及金融产品销售子公司 公司于2023年5月提交设立申请 [2] - 公司组建超100人团队涵盖投研/顾问/系统开发/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合规风控等领域 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3] - 子公司注册于广州市南沙区 是金融支持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的重要案例 将申请基金销售及投顾资格 [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推动财富管理转型 2024年初政策要求完善投资顾问制度 推动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 扩大可投产品范围 [4] - 2024年4月广州市出台首个性投顾业态支持政策 从顶层设计/人才建设/牌照申请等10方面支持发展 [4] - 行业政策支持优质头部基金公司业务创新 促进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能力双提升 [4] 投顾业务实践成果 - 公司投研团队平均经验10年 从资产研究/基金研究/投资者需求三方面构建系统化投研体系 [5] - 已上线20个渠道 覆盖机构客户及个人客户 提供标准组合策略及个性化定制策略服务 [5]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超12万个人客户及百余家机构客户 盈利客户占比约70% [5] - 2024年投顾服务规模增长率达85% 通过金融科技搭建投顾一体化平台提升工作效率 [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依托子公司探索买方生态服务模式 构建系统化/多层次/数智化投顾服务体系 [6] - 继续秉承人民性/功能性发展理念 提供全面深入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