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销金融产品

搜索文档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揭晓券商分类评价新增相关加分项
证券日报· 2025-09-12 16:1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中券商占据57席 银行24家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8家 保险公司1家[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家机构总计达51374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89%[1]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 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14.57%[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达101993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6.95%[1] 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稳居券商代销首位 华泰证券和国泰海通紧随其后[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方面 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领跑券商 华泰证券1266亿元位列第二[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前三为中信证券2397亿元 华泰证券1752亿元 国泰海通1605亿元[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券商占七席 中信证券1223亿元保持领先 华泰证券1150亿元位居第二[2] 收入表现分析 - 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 同比增长32.09%[3] - 中信证券代销收入8.38亿元遥遥领先 中金公司6.03亿元位列第二[3] -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 广发证券代销收入分别为4.48亿元 4.17亿元 4.03亿元[3] 中小券商增长亮点 - 南京证券代销收入同比增幅达191.28% 国联民生增长135.08% 国金证券增长124.5%[4] - 西南证券 国海证券 信达证券 国泰海通 中金公司 国信证券同比增幅均超50%[4] 监管政策影响 - 券商分类评价新增代理销售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和基金投顾服务规模排名指标[3] - 代销金融产品能力已成为衡量财富管理转型成效的核心指标[3]
山西证券代销金融产品收入降幅最大高达45% 财富管理业务如何转型?|券商半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9-10 13:12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 同比增长31% 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 同比增长65% [1] - 行业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4.54亿元 同比增长43.98% 所有上市券商该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 [1] - 行业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 同比增长32.09% 显示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化 [1][5]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以8.38亿元代销收入位居行业首位 中金公司(6.03亿元) 国泰君安(4.48亿元) 中信建投(4.17亿元) 广发证券(4.03亿元)分列第二至第五名 [4][7] - 前五名券商代销收入均超过4亿元 行业集中度较高 [4][7] 山西证券业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6.41亿元 同比增长17.22% 归母净利润5.24亿元 同比增长64.47% [2] - 投资收益10.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73.13% 主要源于自营业务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3.14%) 占营收比重达50.87% [3]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0.18亿元 同比下滑44.9% 降幅居42家券商之首 排名跌至第33位 [3][4][6] 中德证券投行业务风险 - 涉及乐视网虚假陈述诉讼案 涉案金额20.4亿元 相当于山西证券上半年净利润的389% [8][9] - 连续三年无IPO项目上市 近三年撤回9单IPO项目 撤否率高达90%-100% [9][10] - 目前仅存1个北交所IPO项目(深圳市富泰和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开展能力严重受限 [9][10] 财富管理转型趋势 -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已成为行业财富管理转型核心抓手 2021年行业收入190.75亿元(同比增长51.7%) 显著超越经纪业务增速 [5] - 业务模式从单一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和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升级 [5] - 区域性券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重大挑战 部分机构出现业务倒退现象 [6]
激增1.7倍!A股8月开户再破两百万,券商投顾半年谁领先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1:31
市场开户与投资者动态 - 2025年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 同比大增165% 环比增长35% [2][3] - 2025年1-8月个人投资者累计新开A股账户1714.7万户 同比增长48% [3] - 截至8月末个人投资者A股总账户数达3.86亿户 [3] - 8月新开户数仅为2024年10月(685万户)的38.7% 显示场外投资者相对克制 [5] 券商投顾业务收入表现 - 46家上市券商上半年投顾业务总收入26.4亿元 同比增长45% [6] - 半数券商投顾收入同比增速超50% 仅7家出现下滑 [2] - 投顾业务收入前十券商中6家营收超百亿元 但头部券商未形成绝对优势 [7] - 中小券商投顾收入分化显著 7家券商收入不足1000万元 其中红塔证券和南京证券不足100万元 [9] 投顾业务收入结构及占比 - 46家券商投顾收入占营收比例均值仅1.3% 业绩贡献较低 [2][6] - 中信证券投顾收入4.98亿元位列第一 中金公司(2.79亿元)、中信建投(2.08亿元)、申万宏源(1.55亿元)、长江证券(1.16亿元)分列第二至第五 [7] - 中小券商投顾收入占比更高 湘财证券(5%)和天风证券(4.8%)占比居前 [8] - 中金公司投顾收入占比2.2% 为头部券商中最高 [8] 代销与投顾业务模式对比 - 头部券商代销收入普遍高于投顾业务 十家营收超百亿券商代销收入均超2亿元 [11] - 中信证券代销收入8.38亿元 中金公司6.03亿元 国泰海通4.48亿元 中信建投4.17亿元 广发证券4.03亿元 [11] - 申万宏源投顾收入为代销收入的2.9倍(投顾1.55亿元/代销0.53亿元) 但代销收入同比下滑8.4% [12] - 46家券商中16家投顾收入超过代销收入 其中15家为营收低于50亿元的中小券商 [11] 买方投顾转型实践与挑战 - 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通过资产规模相关收费解决利益一致性问题 [5] - 部分头部券商披露产品保有规模:国泰海通4530亿元、中金公司超4000亿元、广发证券超3000亿元、中信建投2800亿元、中国银河2141.5亿元 [14] - 基金投顾业务分化明显:华泰证券规模210.4亿元(较去年末增16.4%)、申万宏源规模增超60%、招商证券47.2亿元(减7.7%)、东方证券149.3亿元(减2.9%) [14] - 投资者对免费服务的路径依赖制约"卖服务"升级 [13]
中证协发布,券商各项业务全扫描!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2:51
行业整体业绩 - 全行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同比增长23.47% [1][2] - 全行业实现净利润1122.80亿元,同比增长40.37% [1][2] - 128家券商实现盈利,盈利机构占比达85% [2] 业务收入结构 - 自营业务贡献营业收入39.93%,稳居第一大收入来源 [1][2] - 经纪业务收入占比30.44%,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1][2] - 利息净收入、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分别占比10.45%、6.62%、4.52% [1][2] 经纪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764.13亿元,同比增长46.02%,为增幅最大业务 [2]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平均净佣金率为万分之2.15,延续下降趋势 [2] - 16家上市证券公司现金分红总额127亿元,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 [2] 资管业务转型 - 资管业务总规模9.35万亿元,同比上升0.93% [3] - 集合资管与公募产品规模合计增长3.74%,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单一资管规模降至3.08万亿元,同比减少8.33% [3] 财富管理发展 -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3.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8% [3] - 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2.41亿元,同比增长25.11% [3] - 30家券商获基金投顾试点,25家获批个人养老金销售资格 [3] 投行业务服务 - 股权融资规模7350.81亿元,同比增加4.6倍 [5] - 服务33家企业IPO融资197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占比64.71% [4][5] - 债券融资规模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5% [5] 国际化业务拓展 - 内地券商设立36家境外子公司,总资产1.64万亿港元,同比增20.45% [6] - 跨境业务存量9481亿元,同比增长21.37% [6] - 服务40家企业登陆港交所,融资金额1081亿港元 [6] 外资机构参与 - 全行业共有16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其中外资控股11家 [7] - 外资证券公司总资产532.8亿元,净资产296.3亿元,同比分别增10%和6.96% [7] - 外资券商营业收入43.6亿元,净利润7.1亿元,同比分别增19.88%和5.8倍 [7]
中证协发布,券商各项业务全扫描!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2:46
行业整体业绩 - 全行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 同比增长23.47% [2][4] - 全行业实现净利润1122.80亿元 同比增长40.37% [2][4] - 128家券商实现盈利 盈利机构占比达85% [3][4] 业务结构分析 - 自营业务稳居第一大收入来源 贡献营业收入39.93% [2][4] - 经纪业务收入764.13亿元 同比增长46.02% 占比30.44% [4] - 利息净收入 投行业务 资管业务分别占比10.45% 6.62% 4.52% [2][4] - 代理买卖证券平均净佣金率降至万分之2.15 [5] 财富管理与资管业务 - 资管业务总规模9.35万亿元 同比上升0.93% [7] - 集合资管与公募基金规模合计增长3.74% 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7] - 单一资管规模降至3.08万亿元 同比减少8.33% [7] -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3.8万亿元 同比增长23.88% [7] - 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2.41亿元 同比增长25.11% [7] 投行业务与融资服务 - 股权融资规模7350.81亿元 同比增加4.6倍 [9] - 服务33家企业通过IPO融资197亿元 [8][9] - 科创板 创业板 北交所IPO家数占比64.71% 融资金额占比52.63% [9] - 债券融资规模2.84万亿元 同比增长17.65% [9] - 承销科技创新债券3813.91亿元 同比增长56.48% [9] 国际化发展 - 内地券商设立36家境外子公司 总资产1.64万亿港元 同比增长20.45% [11] - 服务40家企业登陆港交所 融资金额1081亿港元 [11] - 跨境业务存量9481亿元 同比增长21.37% [11] - 代理港股通交易金额12.76万亿港元 服务沪深股通交易金额19.7万亿元 [11] - 外资参控股券商达16家 外资控股11家 外资券商总资产532.8亿元 同比增长10% [11]
广发证券:四大业务协同发展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70亿元
中证网· 2025-08-31 03: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归母净利润64.70亿元,主要经营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1] - 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 [1] 财富管理业务 -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3% [1] - 融资融券余额1036.38亿元,市场份额达5.60% [1] - 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额15.14万亿元(双边统计),同比增长62.12% [1] 投行业务 - 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5单,主承销金额156.22亿元 [1] - 完成新三板挂牌2单及11单港股IPO,发行规模427.73亿港元 [1] - 完成3单境内重大资产重组与财务顾问项目,涉及交易总额22.72亿元 [1] 投资管理业务 - 广发基金与易方达基金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超3.6万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分列行业第3和第1 [2] - 广发资管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净值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39.49% [2] - 广发期货管理63只资管产品,总规模158.56亿元;广发信德管理基金实缴规模约195亿元,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赛道 [2] 交易及机构业务 - 做市业务覆盖上交所、深交所900多只基金及全部ETF期权,并为中金所股指期权提供做市服务 [2] - 为2家科创板、1家北交所及40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 [2] - 通过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51508只,规模5011.80亿元 [2] - 托管产品3707只,提供基金运营外包服务产品4380只 [2] - 广发乾和累计投资项目330个 [2] 区域战略布局 - 珠三角九市营业网点数量行业第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布局 [3] - 通过产业基金支持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3] - 健全跨境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跨境协作质效,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3]
广发证券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 四大业务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03: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 归母净利润64.70亿元 [1] 财富管理业务 - 证券投资顾问超过4600名 行业排名第二(母公司口径) [1] -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30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4.13% [1] - 融资融券余额1036.38亿元 市场份额5.60% [1] 投资银行业务 - 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5单 主承销金额156.22亿元 [2] - 主承销发行债券419期 金额1537.21亿元 [2] - 完成中资境外债29单 承销金额498.65亿美元 [2] 投资管理业务 - 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易方达基金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超3.6万亿元 [2] - 广发资管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净值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39.49% [2] - 广发期货管理63只资管计划 总规模158.56亿元 [2] - 私募子公司广发信德管理基金实缴规模约195亿元 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行业 [2] 交易及机构业务 - 场外衍生品业务一级交易商 做市业务稳居第一梯队 [2] - 正式开展科创板及北交所股票做市业务 [2] 公司综合实力 - 拥有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投资管理四大业务板块 [1] - 设立期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另类投资/资产管理等专业子公司 [1] - 具备全业务牌照 形成完善的全业务链条 [1]
国信证券: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0: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0.75亿元,同比增长51.8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增长71.00% [1]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股,同比增长88.4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2.60亿元,同比增长43.03%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6%,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收入52.15亿元,同比增长44.76%,营业利润率51.42% [19][20] - 投资与交易业务收入54.47亿元,同比增长60.87%,营业利润率93.45% [19]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8.86% [19]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18.77% [19] 主要业务进展 - 财富管理客户托管资产超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 [21] - 融资融券余额682亿元,同比增长28% [23] - 债券承销金额1043.45亿元,完成131.66家 [26] - 资产管理业务净值规模1305.66亿元 [31] - 期货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15.42% [24] 风险控制指标 - 核心净资本594.6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52% [2] - 风险覆盖率340.64%,较上年末下降4.76个百分点 [2] - 资本杠杆率22.4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2] - 流动性覆盖率290.25%,较上年末下降120.56个百分点 [2] - 净稳定资金率181.28%,较上年末下降4.51个百分点 [3] 债券融资情况 - 存续债券包括公司债、金融债、ABS等多品种 [6][8][9][10] - 2025年新发行多期债券,包括科技创新公司债和永续次级债 [10] - 票面利率区间1.82%-3.68%,期限1-10年 [6][8][9][10] 股东结构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3.53%,为第一大股东 [3] - 云南合和集团持股16.77%,为第二大股东 [3]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4.75%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71% [3] 行业环境与战略 - 资本市场实施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 [14] - 公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 [15][16] - 深化AI应用,打造数智新质生产力 [15] - 推进国际化业务,香港子公司完成20个境外资本市场项目 [28]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中信证券“买入”评级,各业务板块稳健增长
格隆汇APP· 2025-08-29 06: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7.2亿元 同比增长29.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1.7亿元 同比增长27.9% 环比增长9.6% [1] 经纪业务 - 市场交投活跃带动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1] - 上半年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 同比增长63.3% [1]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8% [1]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比例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至13% [1] - 两融余额1432亿元 较年初增长4% [1] - 两融市场份额7.7% 较年初提升0.1个百分点 [1] 客户与资产规模 - 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 较2024年末增长4% [1] - 托管客户资产超12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4% [1] 业务板块表现 - 投行业务收入逆势小幅增长 优势地位稳固 [1] - 资管业务收入小幅增长 华夏基金保持龙头地位 [1] - 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1] - 利息净收入下滑较多 主要因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 [1]
山西证券: 2024年度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1:52
公司概况 - 山西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前身为山西省证券公司,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500)[10] - 公司注册资本35.90亿元,控股股东为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持股31.77%),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财政厅[10][11] - 拥有7家一级控股子公司,包括中德证券(投行业务)、山证资管、格林大华期货等,业务覆盖证券全牌照[11] 财务表现 - 2023年总资产775.90亿元,净资产180.95亿元,净利润5.92亿元,平均资本回报率3.29%[7][48]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4.00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3.00亿元,综合收益2.65亿元[7][48] - 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42.33%),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29.65%,资管业务收入占比12.15%[20][48] 业务板块 财富管理 - 拥有101家营业部(山西55家),2023年代理买卖股票交易额1.19万亿元,平均佣金率0.33‰[22][24] - 两融余额63.82亿元(2023年末),股票质押余额11.50亿元,履约保障比例283.24%[25] 投资银行 - 子公司中德证券2023年完成3家主承销(1单IPO+2单再融资),债券承销金额478.94亿元[27][29] - 因乐视网项目被证监会处罚,涉及45.71亿元未决诉讼,可能影响业务开展[26][55] 资产管理 - 2023年末资管规模357.85亿元(集合200.49亿元),公募基金规模快速增长[31][32] - 山证资管2021年成立,2023年正式展业,所有产品均为主动管理型[30][32] 自营投资 - 2023年末金融投资372.62亿元(债券占比67.44%),全年投资收益117.36亿元[34][36] - 2024年上半年权益投资收入同比下滑90.40%,固收投资收入增长19.81%[36][37] 行业环境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全面注册制、新国九条等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5][18] - 行业竞争加剧,外资券商准入放宽,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16][17] - 财富管理转型加速,居民资产配置向金融资产转移趋势明确[16][18] 风险指标 - 2024年6月末风险覆盖率231.79%,资本杠杆率14.81%,流动性覆盖率150.12%,均高于监管标准[49][51] - 受限资产156.81亿元(占总资产20.22%),主要为债券质押和保证金[55] - 获得银行授信1,117.43亿元,已使用163.72亿元,未使用953.71亿元[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