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心资本
icon
搜索文档
子基金管理费3%,这个省科创母基金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18 09:05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设立背景 - 陕西省推出规模100亿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 由省 市财政部门和省属国有企业及金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 首期认缴出资100亿元 将与长安汇通的产业基金群协同形成总规模300亿元的基金矩阵 [1] 基金存续期限设置 - 母基金存续期20年 子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5年 确需延长可报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 这是业内最长的存续期限设置 体现耐心资本理念 [1] - 2024年以来耐心资本成为行业热点 其特点是长期支持 高度容忍风险和失败 适应科技创新周期长 不确定性大的特点 [1] - 2024年新设母基金中49%对子基金的存续期要求为10年以上 [4] 出资比例与管理费规定 - 科创母基金对创投类子基金出资比例一般不超过50% 种子 天使类子基金最高不超过60% [3] - 子基金管理费按不超过2%/年收取 种子类 天使类按不超过3%/年收取 投资期管理费以实缴规模计提 退出期以已投未退金额为基数计提 延长期不收取管理费 [3] - 子基金管理费50%为基础管理费 50%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确定 [3] - 陕西科创母基金的管理费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天花板级别 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可达3% [6] 容亏机制创新 - 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 创投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50% 产业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30% 种子 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3] - 基金层面整体容亏率比单项目容亏更为难得 陕西科创母基金在基金层面能最高容亏70% 单项目还能最高容亏100% [7] - 2024年国资容亏机制建设更加大胆 多地国资逐渐接受全亏 能够容忍全额亏损 [8] - 武汉允许种子基金 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80% 60%的亏损 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11]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陕西科创母基金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 优化募资环境 降低募资难度 [4] -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 提出24项政策措施 包括加快设立陕西省创业投资母基金 构建以完整投资生命周期为时间尺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10] - 截至2024年6月底 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已形成总规模1055.38亿元的基金集群 通过45只子基金累计投资315个重点产业项目 培育孵化150余家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近年来创投圈投资主题以硬科技为主 科技类企业成长周期长 倒逼创投机构更有耐心 等待长期回报 [2] - 多地政府投资基金新规出台 部分地区对管理费规定为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 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 [6] - 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尤其"投早投小"风险大 只要管理规范 投资稳健及盈利满意 则应宽容少数项目投资失败 [9]
东方证券副总裁陈刚:保险资金是“耐心资本”的核心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3:51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并发布新一轮战略规划和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3] - 大财富业务聚焦客群经营并构建数字化财富管理生态 投顾业务规模超170亿元 其中公募基金投顾规模近150亿元 [3] - 大投行业务聚焦科创投行、能源投行及并购投行 持续推进"投行+投资+投研"三投联动模式 [3] - 大机构业务深化"资本+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3] - 东证资管业务净收入稳居行业前三 管理总规模近2400亿元 主动权益产品业绩长期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3] - 汇添富基金管理规模超1.1万亿元 综合实力排名基金行业前10 [3] 长期资金入市影响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核心力量入市步伐显著加快 [1][3] - 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导向将引导养老及保险等稳健型资金进入市场 优化投资者结构并促进资产价值重估 [1][4] - 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与资本市场系统性改革形成共振 重塑市场生态结构 [3]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增速高于全年目标水平 消费贡献率超50% 内需支撑作用明显 [5] - 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 全年增速预计维持在5%目标区间 [5] - 科技创新政策见效快 反内卷政策需时间沉淀 宏观政策提供托底保障 [5]
广东能有多少个“王兴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2:31
新兴产业与创业者 - 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创业群体和中小企业,没有新的基数就没有产业 [1] - 创业者是撬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成为各地政府争相招揽的重要人才 [1] - 2024年广东净增经营主体98万户,其中由自然人首次担任股东的初创企业达87.64万户 [1] - 同期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 [1] - 广东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1] 政策支持与执行 - 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已从国家到省市层面实现覆盖,关键在于政策执行力度 [1] - 需要通过考核体系改革落实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目标 [1] - 耐心资本做得好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向其聚集,发展后劲更大 [2] - 基金能否真正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取决于背后的考核体系设置和容错空间设计 [2] 产学研融合发展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挖掘培养能链接产学研各界的关键人才 [2] - 除院士团体外,基层也存在大量具备产业界、科研界、管理界成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2] - 产学研融合需要确保来自基层的专家能按相应比例参与 [2] 区域经济发展 - 广东新增9家千亿市值企业 [3]
广东能有多少个“王兴兴” ?周振:耐心资本决定发展后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4:10
新兴产业与创业者 - 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创业群体和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基数就难以形成产业 [1] - 2025年以来,宇树科技和深度求索等创业公司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受到各地政府重视 [1] - 2024年广东净增经营主体98万户,其中由自然人首次担任股东的初创企业达87.64万户 [1] - 同期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1] 政策支持与执行 -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已有对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但关键在于政策执行力度 [1] - 需要通过考核体系改革确保政府投资基金实现"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目标 [1] - 耐心资本做得好的区域将吸引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后劲更强 [2] - 基金的考核体系设计和容错空间决定了其能否敢于投资长周期项目(如五年后才产生效益的项目) [2] 产学研融合与人才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挖掘和培养能够链接产学研各界的关键人才 [2] - 基层存在大量在产业界、科研界和管理界均具备成功经验的人才,应确保他们在产学研融合中的参与比例 [2]
“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让耐心资本更有耐心
证券时报· 2025-08-15 12:55
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延长趋势 - 2025年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呈现显著延长趋势,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新设引导基金存续期普遍超过10年,部分达20年[1] - 深圳福田引导基金率先支持子基金延长存续期2年,湖北、江苏等地跟进推出"长续航版"引导基金[1] - 部分引导基金通过修改管理办法或二期基金设计主动延长存续期,形成耐心资本培育机制[1] 子基金期限调整现状 - 深圳创投机构新设基金期限达10年,较前一只延长3年,国资LP接受度提升[2] - 子基金实际运作时间经"砍头去尾"后约10-12年,虽优于过去7-8年但未达大幅延长预期[2] - 母基金15-20年存续期中投资期通常仅5年,后期申请的子基金实际退出期仅剩几年[2] 投资策略与LP要求变化 - 子基金投资期仍集中在3-4年,5年较少见,投资策略未因期限延长改变[4] - LP对DPI要求严格,推动基金配置兼顾"快慢结合"项目以加速回笼资金[4] - 中等规模市场化基金难获母基金长期限支持,因管理费费率博弈存在[4] 管理费与业绩影响 - 基金期限延长未增加管理费收入,因费率下降且延长期不收费[5] - 存量基金延期谈判中业绩成关键因素,业绩优异者更易获LP批准[5] 行业生态影响 - 期限延长2-3年显著提振行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信心,缓解短期压力[6] - 部分母基金探索"可循环投资"模式,突破期限分割限制[6] - 地方官员任期与基金长周期存在矛盾,但延期可减轻下任退出压力[6] 潜在挑战 - 未来10-15年政府LP或面临未退出股权"堰塞湖"问题[6] - 期限延长尚未颠覆投资退出逻辑,但行业心态已转向更从容[7]
信号!“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让耐心资本更有耐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2:02
(原标题:信号!"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让耐心资本更有耐心) 2025年,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呈现延长趋势。 母基金层面主动延长存续期,是否已经传导至子基金层面?"我们近期准备设一只基金,期限为10年, 相比前一只基金延长了大概3年。"深圳一创投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这个基金期限,国资有限合 伙人(LP)也欣然接受了。此外,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总经理汪云沾在日前的一场活动上也表示:"我们 新设的基金基本都在10年以上了。" 记者与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到,整体来看,新设的子基金期限确实比原来的略有延长,核心目的是给母基 金和子基金的退出留出更多空间。"原来的母基金也通常会设置延长期,比如原本存续期在7—8年左 右,协议里往往会注明'可视情况延长',每次延长1年,最多可延长两次。如今虽然母基金出现15—20 年的存续期,但子基金层面的变化并不算大。"深圳某创投机构募资负责人程露直言,但相较于过去的5 —7年、7—8年,确实有了进步。 她进一步分析:"子基金要实现真正退出,需完成所有项目的清算,只要有一个项目未完成退出,整只 基金就无法清算。因此,母基金需要预设'提前量',为基金最后一个项目的退出及清算预留充足时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已累计投资项目93个
新华财经· 2025-08-15 06:36
基金规模与投资成果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自2024年6月21日起分三批组建41只产业专项基金 总规模达1069亿元 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及7家企业[1] - 完成公开遴选产业子基金19只 规模合计190亿元 基金集群累计投资项目93个 其中英诺赛科和正力新能已实现IPO上市[1] - 基金采用"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三层架构 由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运作 聚焦关键领域和优质资源聚合[1] 合作拓展与机制创新 - 新增南京江北新区 苏州工业园区和省产研院为基金申报试点单位 吸引国家级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及央企等机构参与合作[2] - 创新"见投即贷"和"投贷联动"协同模式 为被投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 苏州工业园区分享构建耐心资本体系实践经验[2] - 基金集群运行一年来体系逐步完善 未来将通过高效投资和精准资本赋能持续提升整体效能[2] 行业发展趋势 - AI产业被认定为未来数十年核心投资主题 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发展持续加速[3] - 光模块行业面临AI驱动算力革命的历史性机遇 需重点关注算力产业链发展趋势[3] - 政府投资基金需选择专业化市场化管理人 在项目推荐 融资支持和制度环境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3]
上海母基金又出资了,四个月决策12支子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15 06:28
上海母基金动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8月14日公告拟投资6支子基金 覆盖本草创业、比邻星四期、千骥康睿、凯风开兴、鼎峰未来能源、无限启航海河等领域 [2] - 该基金4月21日已投资6支子基金 覆盖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硬科技等前沿领域 四个月内完成两批共12支子基金决策 [2] - 基金采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 关注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制造六大产业 [3] - 基金规模100亿元 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 期限15年可延长3年 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 [3] 上海先导产业母基金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7月28日启动第三批子基金遴选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 [4] - 该基金10个月内快速决策36个项目 投决总金额259.55亿元 带动超1000亿元社会资本 [4] - 已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遴选 实现5.3倍放大效应 吸引头部管理人首次落户上海 [5] 上海新设基金情况 - 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成立 首期规模30亿元 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总规模20亿元 [5] - 中银资产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上海宝山 太保战新并购基金总规模500亿元 [5]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50%资金将配置到子基金 [5] -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5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重点投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 [7] -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 涉及国资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 [7] 上海并购重组政策 - 上海设立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和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 [6] - 政府投资基金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并购基金出资并适当让利 为CVC基金设立开通快速通道 [6] 上海股权投资环境 - 上海已有超40家母基金 在管规模位列全国前五 [9] - 2020年四支国家级母基金落户上海 总规模达2449.5亿元 [9] - 上海打造八个股权投资集聚区 各区设立不低于100亿元区级政府引导基金 [10] - 政策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和上市 推动政府资金加大对CVC基金出资力度 [10] 上海创投政策创新 - 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考核机制 建立长周期评价体系 落实科技投资尽职免责 [11] - 设立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 支持私募股权份额转让平台发展 [12] - 持续扩大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 优化国有资本考核机制 [11]
深度丨“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创投“募投管退”更从容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40
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延长趋势 - 2025年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普遍延长至10年以上 部分达20年 北京 上海 江苏 广东等省市新设引导基金及原有基金通过修改管理办法实现期限延长 [1] - 深圳福田引导基金2024年底率先支持子基金存续期延长2年 湖北 江苏 上海 广东 北京 深圳等地2025年推出"长续航版"引导基金 [2] - 母基金存续期延长带动子基金期限同步延长 深圳创投机构新设基金期限达10年 较前一只延长约3年 国资LP接受度较高 [2] 子基金实际运作期限分析 - 子基金实际运作时间经"砍头去尾"后约为10-12年 因母基金投资期多设定为5年 后期申请的子基金无法享受完整存续期 [3] - 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存续期设置采取平衡策略 既避免过长导致子基金"摆烂" 也防止过短影响退出 行业认为10年退出期足够 [3] - 母基金开始探索灵活运作模式 部分取消投资期与退出期划分 加入"可循环投资"条款 资金收回后可立即投入新项目 [9] 投资策略与LP要求变化 - 子基金投资期未随整体期限延长 多数保持3-4年 投资策略未发生改变 因LP对DPI要求严格 要求尽早获得资金回报 [4][5] - 基金组合配置重视"快慢结合" 通过并购等快速回笼资金项目提升DPI 市场化中等规模基金难以获得母基金过长期限 [6] - 管理费费率下降 退出期收费基数小 延长期不收取管理费 导致整体管理费收入较以前减少 [6]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存续期延长提振行业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信心 有助于培育耐心资本 尤其缓解国资引导基金审计巡查压力 [9] - 基金业绩成为存量基金申请延期的关键谈判筹码 业绩好的基金更容易获得LP批准 [7] - 长期挑战在于退出问题 若未妥善解决可能导致存量项目堆积 未来10-15年政府LP或面临大量未退出股权 [9] - 行业心态转向从容耐心 但期限延长尚未对投资与退出产生颠覆性影响 [10]
“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创投“募投管退”更从容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28
2025年,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呈现延长趋势。 一直以来,人民币创投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不超过10年,多数仅有7—8年,导致很多基金不得不在企业尚 未迎来爆发式增长就退出市场。换句话说,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很难长期、完整支持一个科技项目。 这一难题在2025年迎来转机。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新设的多只引 导基金存续期均在10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0年。 蒋天还提到,其实引导基金对外签子基金的存续期时,也会左右平衡,它既不能太长,也不敢太短,太 长了就怕子基金会"摆烂",遭遇不可控因素。"我认为还是要给子基金一点约束,即便母基金延长存续 期,子基金的退出期10年也足够了。如果10年都退不出,那这个项目属于战略投资,不用退出。" 基金延期未改变投资期限和策略LP对DPI要求更加严格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原有的引导基金也修改了基金管理办法从而延长存续期,部分引导基金的二期基金 也较一期基金延长了期限。这意味着,耐心资本的形成渐成气候,这将如何改变创投行业的募资、投资 和退出生态?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纷纷延期子基金也跟着延长2—3年 去年年底,深圳市福田引导基金官宣支持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2年,并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