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企500强出炉:北京稳坐“第一城”,华为研发最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5:11
见习记者丨 张旭 编辑丨周上祺 视频编辑丨柳润瑛 榜单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建筑、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京东集团。京 东集团成为榜单前十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479.60亿元,较2024年提升5.79亿元。 有15家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位居第一。 此外,千亿规模企业数量显著增长。2025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 量为267家,较上年增加14家,千亿级企业占比达53.4%。 从区域来看,2025中国企业500强共分布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其中北京、浙江、 广东分列前三。 中国企联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十四五"以来,企业500强的地区分布 更加均衡,东部地区入围企业数量减少了9家,达到362家,中部地区入围企业数量增加了12 家,达到61家。 从历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数据来看,入围企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营收和资产总额不断突破 新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在逐步 ...
浏阳经开高创产业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9-15 10:19
母基金设立与规模 - 浏阳经开区与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母基金 注册于2025年6月6日[1] - 母基金存续期12年 其中投资期7年 退出期5年 延长期最长不超过3年[1] - 母基金管理人为湖南高新纵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 园区产业与企业发展 - 园区形成显示功能器件及电子材料 生物医药 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 休闲食品为特色的"三主一特"产业格局[2] - 聚集近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包括蓝思科技 长沙惠科光电 盐津铺子等企业[2] - 拥有A股上市企业8家 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 湖南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33家[2] - 拥有长沙市级以上科研平台217个 其中国家级12个 省级122个 市级83个[2] 子基金管理机构要求 - 管理机构实收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需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3] - 核心成员中具有5年以上股权投资经验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不低于3人[3] - 累计实际管理各类已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或实缴不低于5亿元[3] - 需拥有1个以上IPO或并购成功退出案例 或最近五年内至少有5个投资成功案例[3] - 需具备较强募资能力 明确意向出资人和出资金额[4] - 需为被投企业提供投后增值服务[5] - 需拥有丰富优质项目储备资源和行业研究能力[6] - 需具备严格投资决策程序 风险控制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6] 子基金设立与投资要求 - 母基金对单只子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认缴规模的30% 且不能成为单一最大出资人[7] - 子基金返投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母基金实缴出资规模的1.2倍[7] - 母基金采取承诺注资方式分期到位 与社会资本同比例到位[7] - 子基金所有出资人需为合格投资者 且以合法资金认缴出资[8] - 子基金资金不得用于贷款 股票 期货 房地产等禁止性投资[9] - 子基金主要投资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 新材料 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0]
透过中国经济“晴雨表”感知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 “500强榜单”有何亮点?
央视网· 2025-09-15 09:20
央视网消息: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是中国企联连续第24次向社会发布这一榜单。它就像是中国经 济的"晴雨表",记者也梳理了榜单中的亮点,一起来了解。 战略性新兴企业100强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超479亿元 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达479.60亿元,提升5.79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 4.71万亿元,增长4.39%。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14家 此外,千亿规模企业数量显著增长,2025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为267家,较上年增加14家,千亿级企业占 比达53.4%。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朱宏任称:"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总体规模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 步提升。2025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增长7.46%,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了有力的引领带动 作用。" 此次同步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还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等一系列专项榜单。记者注意到,其中,2025中 ...
202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华为位列前三
新浪财经· 2025-09-15 07:40
榜单排名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位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首 [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二 [1]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三 [1] - 前10名企业还包括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 [1] 入围门槛 - 2025年榜单入围门槛为459.21亿元人民币 [1] - 较上年提高64.07亿元人民币 [1] 业务规模 - 100强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收入达14.31万亿元人民币 [1] - 较上年增长11.88% [1] - 资产总额达到22.41万亿元人民币 [1] - 较上年增长20.29% [1]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推进会举行赵刚出席并宣布开工
陕西日报· 2025-09-12 23:39
推进会前,赵刚会见了邹磊、冯来法一行。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在能源稳产保 供、重大项目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共赢发展。 省政府秘书长吕来升,省直有关部门、榆林市和相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记者 孙鹏) 9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推进会在榆神工业区举行。省长赵刚 出席推进会并宣布开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致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出席,国家能源集 团总经理冯来法主持。 本次开工的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 一。该项目产品方案定位以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为龙头,以煤直接液化装置为主线,着 力提升国家能源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主要包括化工项目和煤矿、新能源等配套项 目,充分利用陕西榆林优质煤炭资源,创新应用新一代煤直接液化、油醇共炼等关键核心技术,使煤化 工和煤制油工艺路线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产品深加工、耦合新能源、发展煤基新材料和煤基特种燃料实 现延链补链强链,助力榆林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0亿,佛山市新动能产业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9-12 10:01
日前, 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作子基金管理机构申报指南公布。 据悉,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于2025年4月,总规模200亿元,首期规模40亿元,由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聚焦于投资新型电力装 备、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新型显示、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强 链、补链、延链。新动能产业基金以建立专业投资体系为使命,引导更多"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汇聚佛山,配合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的产业方略,培育产业金融生态,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 据公告: 每支合作子基金规模应与其管理机构的投资能力相匹配,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 新动能产业基金在单支子基金的累计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该子基金认缴出资总额的30%,如超过该比例限制,需经基金投决会审议后报基金联席会 议审批方可实施。新动能产业基金出资原则上在其他社会出资人完成出资后缴付。 投资领域为:聚焦于投资新型电力装备、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新型显示、医药健康、 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 ...
【省国资委】陕西加大力度培育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陕西日报· 2025-09-11 22:48
9月8日,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业时代")厂务动力部部长徐斌正在全力协 调工艺设备安装进度。他说:"公司的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计划9月底完成 通线设备就位及安装工作,目前已进入通线的冲刺阶段,不能有丝毫马虎。" 2023年9月以前,徐斌在长三角一家大型电子企业担任工程师。当得知作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子公 司的芯业时代将建设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后,便到该公司应聘,入职后负 责项目设计及厂务机电系统工程。他表示,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陕西国有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步伐,他十分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 芯业时代投资建设的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全力打造 一条8英寸高性能高可靠功率器件、功率集成电路生产线。同时,厂房基建预先满足未来12英寸线可扩 展性的要求,80%的设备可满足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生产要求。该项目设计月产能5万片,未来可拓展至 10万片,目标产品主要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等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空航 天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中高端功率器件。 "该项目是我国在西北地区布局建设的首条8英寸高性 ...
“双轮”驱动,好项目纷至沓来
新华日报· 2025-09-11 21:50
产业发展战略 - 鼓楼区实施都市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 新材料 数字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 - 印发《2025年全区十大重点工作》细化升级传统产业 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举措[1] - 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建设协同并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2] 重大项目进展 - 台子河南地块两个10亿元级重大项目(经控慧谷AI智造产业基地 京业汇数智健康装备制造基地)正加紧施工[1] - 围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打造集研发 中试 生产于一体的产业新地标 计划引入智能制造 生命健康等领域上下游企业超200家[1] 企业案例与创新成果 - 江苏中天云箭科技有限公司两条产线满负荷运转 年产值约1500万元 计划新增两条生产线 满产后年产值将突破4000万元[2] - 徐州光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酒醅检测光谱仪应用于茅台酒厂发酵环节 每年可减少数万吨粮食浪费 拥有50多项专利技术[3] - 徐州市近距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娱乐VR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 年营业额从几百万元提高至近2000万元[4] - 大唐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带动低空经济发展 鼓楼区已招引17家低空经济企业 形成研发 生产 教育 销售产业链条[5]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 同比增长17% 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8.24亿元 同比增长60%[1] - 促成4家新型研发机构落地 开展高企培育全周期服务 摸排220家企业拟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96家企业参评首批 28家企业参加国家高企认定[3] 经济绩效表现 - 上半年工业开票收入完成43.43亿元 同比增长8.4% 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主城区领先[5] - 一批涉及精密制造 人工智能 互动模拟设备研发的优质科创类项目在鼓楼落地生根[1]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兴产业聚势起
央视网· 2025-09-11 11:5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 手,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天山南北处处涌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傍晚时分,哈密市大河镇体育中心里,随处可见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 体育馆所在的大河镇是哈密市一个农牧业为主的偏远乡镇,80%以上居民都是老年人,以前,不要说体 育馆,连整个镇子都是冷冷清清。 变化就来自于2公里以外。去年,这个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拔地而起,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2000多名全 国各地的员工。现在每36个小时,这里就能下线一片大型风机叶片,并被送往新疆各地。 2012年开始,哈密加快布局风电产业,先后引入14家规模以上风电企业,建设3个产业园,构建起新疆 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这个旋转的风机上,2014年,关键零部件生产本地化率达 到60%,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90%。 如今,新疆风电产业实现规模化全链条发展,风电机组产量居全国第一。 今天的新疆不只在戈壁追风。记者在新疆采访期间,石油之城克拉玛依,第一次举办了一场人工智能应 用大赛。 一座西北油城是如何吸引了无人机、AI办公软件等近500个项目来这里大显身手的?选手们不约而同 ...
武汉“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业硬核突围 超百万民企筑牢半壁江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9:25
核心观点 - 武汉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现经济规模历史性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 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民营经济成为重要支撑 数字化转型和未来产业布局成效显著 [1][2][5][7][8] 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近四年连跨四个千亿台阶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规模排名第5位 [1] - "十四五"前四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7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7.1% 全部工业增加值5070亿元 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四 [2]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上半年保持5.6%增速 产业结构从"十四五"初期0.9%/64.3%/34.8%优化调整为0.7%/59.8%/39.5% [3] 工业与制造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1-7月增速达5.4% [1] - 工业投资增速11.1% 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与软件业对全市税收贡献超过四成 [1][2] - 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超千亿级 占全国50%以上份额 2024年产业规模达7566亿元 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5] 创新与科技产业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2万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8% [1] -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4%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90% [2][7] - 建成2家国家级、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打造21家省级中试平台、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5] 数字化转型 - 建成5.65万个5G基站 较"十三五"末增长4.5倍 算力总规模突破5300P 居全国前三 [6] - 建成300条数字化产线、122个智能车间、30个标杆工厂 形成四级"未来工厂"梯队 [6] - 培育垂直行业模型超过40个 人工智能在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加速渗透 [6]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企业总数突破117万户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48.4% [1][8] - 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79.3% 44家独角兽企业中民企占比84% [8] - 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701家 较"十三五"末净增752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净增336家 单项冠军净增12家 [8] 未来产业布局 - 超前布局13个未来产业细分赛道 包括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领域 预计2027年未来产业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元 [6][7] - 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7] - 新增首批"未来之鹰"企业30家 光电子信息、汽车两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 [7] 产业集群建设 - 软件业务收入连续三年在全国14座软件名城中稳居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行列 [2] - 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 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通过技术改革焕发新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