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欢瑞世纪接受投资者调研,透露业务布局与财务等精彩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23
核心观点 - 公司坚守核心优势 积极推进业务创新 重点聚焦短剧 互动影游 AI短剧 AI漫剧等创新业务领域拓展 通过传统与创新业务协同构建多元韧性业务生态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 98亿元 同比增长83 72% [2] - 互动影游项目《江山北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 由北京凤麟互娱科技有限公司主投出品 [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 98亿元 同比增长83 72% [2] - 雁荡山项目处于前期投入亏损状态 [2] 业务布局 - 公司重点聚焦短剧 互动影游 AI短剧 AI漫剧等创新业务领域拓展 [2] - 互动影游项目《江山北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 [2] - 与阶跃星辰就影视内容AI赋能达成长期合作 已上线基于《十州三境》的AI短剧先导概念片和AI生产作品《传承江西》 [2] - 预计2025年起陆续成片或播出《千香》《佳偶天成》《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影视剧 [2] - 《沧海笑》《天香》等IP将按进度陆续制作 [2] - 拥有40余部IP电视剧改编权 多部影视剧将按计划制作播出 [2] 项目进展 - 《千香》处于后期制作中 [2] - 积极推动《千香》《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剧集上线 [2] - 《天下长安》播出安排待关注公开信息 [2] - 雁荡山项目处于前期投入亏损状态 [2] 短剧业务 - 旗下"星恋剧场"和"凤麟剧场"累计播放量超30亿次 [2] - 粉丝量提升至230万 [2] - 多部短剧播放量破亿 [2] - 未来向精品短剧发展并扩展动漫短剧和AI短剧规模 [2] - 海外短剧平台已上线探索布局 [2] 互动影游发展 - 互动影游开拓增量市场 创新玩法 [2] - PC游戏市场回暖 互动影游空间广阔 [2] - 公司将持续加码创新业务 提升内容与技术实力 [2] 艺人经纪 - 公司签约近百位艺人 搭建艺人梯队 [2] - 推出星链视界平台实现艺人服务与商业化变现 [2] - 后续将拓展艺人签约 推广线上服务模式 加强艺人培养与服务 [2] 业绩补偿 - 因业绩承诺方股份处于司法冻结和执行状态 公司预计无法直接通过股份回购全额补偿 [2] - 拟通过诉讼实现股份回购或追讨现金 [2] - 目前正聘请律师准备诉讼 处于前期资料准备阶段 [2]
欢瑞世纪(000892) - 000892欢瑞世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08:56
财务表现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83.72% [2] - 抖音账号"星恋剧场"和"凤麟剧场"累计播放量超过30亿次,总粉丝量从不足10万提升至230万 [10] - 多部短剧在抖音播放量破亿次,现象级短剧作品超过5亿次播放量 [10] - 公司签约近百位艺人 [13] - 雁荡山文旅项目目前处于前期投入亏损状态 [8] 业务战略与创新布局 - 资源重点聚焦短剧、互动影游、AI短剧、AI漫剧等新兴赛道 [2][13] - 与阶跃星辰合作探索影视内容AI赋能,已上线AI短剧先导概念片和AI生产作品 [3] - 海外短剧平台已上线探索布局 [10][11] - 建立完整短剧制作全链路,覆盖策划、创作、制作、宣发全流程 [10][11] - 通过星链视界平台实现艺人服务线上化管理及资源对接 [13] 影视项目进展 - 互动影游项目《江山北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 [3] - 2025年起预计成片或播出影视剧包括《千香》《佳偶天成》《十年一品温如言》等 [3][5] - 拥有《沧海笑》《天香》《谪仙》等40余部IP电视剧改编权 [5] - 《千香》项目处于后期制作阶段 [7] - 积极推进《天下长安》等剧集的播出安排 [7][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广电总局《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为影视内容创作及上线播出提供更大空间 [4][7][8] -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影视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4][7][8] 风险与挑战应对 - 因业绩承诺方股份被司法冻结,公司拟通过诉讼方式追讨补偿 [2] - 长剧制作周期长,公司通过业务创新和政策利好应对播出延误问题 [4] - 短剧同质化严重,公司通过精品化内容和AI技术扩展应对市场竞争 [10]
AI短剧渐成风潮 上市公司大举抢滩
证券时报· 2025-09-25 18:20
AI短剧行业发展现状 - AI短剧制作成本低、效率高 已吸引十多家A股公司布局该赛道 [2] - 2024年7月上线的国内首部AIGC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全网播放量超2亿次 [3] - 行业呈现"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发展态势 快手星芒短剧《新世界加载中》、央视《美猴王》等爆款作品持续涌现 [3] 技术应用与流程变革 - AI技术颠覆传统影视制作流程 实现从策划、剧本创作到人物形象生成的全流程覆盖 [4] - 单集制作时间压缩至"小时级" 较传统方式成本大幅降低 [4] - 博纳影业2023年底成立AIGMS制作中心 通过AI对话和素材投喂完成世界观构建与情节生成 [3] 上市公司布局动态 - 昆仑万维发布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 支持30秒长视频与多主体场景 [5] - 华谊兄弟储备7部AI短剧和1部AI电影 即将推出行业首个AI制作片单 [5] - 国脉文化累计完成240集AI短剧制作 全网播放量突破7000万次 [7] 市场反馈与受众特征 - AI短剧核心观影人群六成集中在18至35岁 用户画像呈现"国风爱好者""科技极客"等特征 [8] - 年轻群体对AI内容接受度高 追求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 [8] - 国脉文化平台AI生成内容活跃度占比达10% 预计未来提升至30%-50% [8] 行业发展趋势 - 从单纯技术展示转向叙事核心追求 注重人物微表情与情感表达细腻度 [9] - 博纳影业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升级为院线电影 融合AI技术与工业化制作流程 [9] - AI技术成为与年轻世代对话的新媒介 激发内容创新与制作模式变革 [6]
短剧:高速增长的内容赛道
2025-09-24 09:35
短剧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如何? 短剧:高速增长的内容赛道 20250923 摘要 2024 年短剧行业总收入达 500 亿元,超电影票房,预计未来几年增速 保持 30%以上,增长迅速,但目前大部分流水仍被平台赚取,行业盈利 模式仍在探索中。 短剧商业模式由付费(IAP)转向免费(AA),免费短剧依赖广告变现, 需平台算法分发以提高用户留存,对情节质量要求更高,以吸引用户持 续观看。 制作公司与平台关系从疏离走向紧密,双方共同承担买量推广和内容分 发责任,以提高用户留存和广告变现,合作模式发生显著变化。 短剧情节质量直接影响变现能力,免费短剧更注重吸引力和粘性,以确 保用户长时间停留并增加广告加载量,实现更好的商业变现效果。 短剧行业呈现付费与免费双足鼎立趋势,免费短剧依赖爽文吸引用户, 付费短剧则由优质影视公司制作精良内容,直接向用户收费。 传统影视公司如博纳影业、欢瑞世纪等尝试制作短剧及互动产品,直接 向 C 端用户变现,并积极拥抱 AI 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文在线通过海外并购和本地化运营,其短剧产品 RealShort 在美国 iOS 免费应用榜上名列前茅,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盈利空间逐步释放。 ...
可灵AI二季度又多赚了一个亿,2025年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
36氪· 2025-08-27 10:00
可灵AI财务表现 - 二季度可灵AI收入达2.5亿元 较一季度1.5亿元环比增长66.7% [1] - 2025年全年收入目标较年初规划实现翻倍 [8] 用户群体与商业模式 - 主要收入来源于专业创作者用户群体 包括AIGC创作者/设计师/电商广告从业者/影视制作工作者 [2] - 定位为面向B端的专业化大模型 目标渗透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场景 [2] 技术进展与产品迭代 - 推出灵动画布新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与智能辅助创作 [3] - 专注于基础模型开发 视频生成能力持续提升 [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2%至34亿元 主要投向AI领域 [6] 短剧领域应用突破 - 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AI单元短剧《新世界加载中》 展现技术实力 [3] - 较首部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在人物一致性与画面精细度显著提升 [3] - AI短剧成为新兴风口 市场潜力达百亿规模 [3] 战略地位与资源投入 - 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负责人 直接向CEO程一笑汇报 [6] - 2025年推理算力投入较年初预算翻倍 [9] - 推理算力层面已实现毛利率转正 对集团利润影响控制在1-2个百分点 [9] 行业竞争格局 - AI短剧创作需整合多模型能力 市场存在多方案竞争 [3] - 需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以占据更多B端市场份额 [4]
可灵AI二季度又多赚了一个亿,2025年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23 12:26
财务表现 - 可灵AI二季度收入超2.5亿元 较一季度1.5亿元增长66.7% [4] - 2025年全年收入目标较年初计划翻倍 [14] 用户定位与商业模式 - 主要用户为专业创作者群体 包括AIGC创作者、设计师、电商广告及影视制作从业者 [5] - 定位B端专业化大模型 目标拓展至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场景 [5] - 推理算力已实现毛利率转正 追加投入对集团利润影响控制在1-2个百分点 [14] 技术进展与产品创新 - 发布灵动画布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与智能辅助创作 [8] - 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AI单元短剧《新世界加载中》 人物一致性与画面精细度显著提升 [7] - 专注于基础模型开发 视频生成能力具备更大拓展空间 [7] 战略投入与组织调整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2%至34亿元 AI为主要投入方向 [11] - 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部负责人 强化技术战略部署 [11][12] - 2025年推理算力投入预算较年初翻倍 [14] 行业竞争与市场机遇 - AI短剧成为百亿规模新兴市场 但需整合多模型能力应对竞争 [8][9] - 短剧业务成为商业化重要跳板 推动技术能力向工业级场景渗透 [6][7]
当马斯克“AI版Vine”撞上Veo 3,谁更胜一筹?
AI研究所· 2025-08-07 09:50
Grok Imagine功能上线 - Grok Imagine正式向Grok Heavy订阅用户开放 功能被称作"AI版Vine"并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1] - 网友使用该功能生成历史名人复活 恶搞马斯克等创意内容 相关视频最高浏览量超1300万 [2][3][4] - 马斯克亲自点赞用户作品并转发魔戒小分队 赛博仕女图等生成内容 [7] 产品核心竞争优势 - 相比OpenAI Sora和谷歌Veo强调电影级效果 Grok Imagine主打全民创作的低门槛体验 [10] - 创作无需剪辑技巧和复杂参数 仅需一句话即可完成文生图到图生视频的全流程 [12] - 支持Spicy模式提供差异化风格 渲染速度从60秒提升至15秒 预计本周内将压缩至12秒 [13][15] - 深度整合X平台形成生成→分享→传播闭环 戴尔CEO和Shopify CEO均公开称赞其创新性 [18][19][2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国内可灵 讯飞绘镜等工具推动AI创作从基础玩法向工业化生产进阶 [21] - AI技术已能标准化处理短剧制作的七大要素 下半年或迎来AI短剧产能爆发 [23][25] - 技术迭代将创作周期压缩至分钟级 正在重塑内容产业底层逻辑 [26]
AI短剧正以“野蛮人”的身份闯入短剧赛道,50块钱做3集月入50万?制作人称做一集只需2小时
新浪财经· 2025-08-06 06:22
行业热度与市场表现 - AI短剧热度逐步提升 多部作品在2024年下半年上线 题材集中在仙侠、科幻、宠物和末日领域 [1][6] - 《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播放量超1.8亿 连更27集 类真人古装仙侠题材 每集1分钟 [1][2][5] - 《霸总雪纳瑞》播放量超1500万 萌宠主题AI短剧 [9] - 业内预言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AI短剧井喷 [8] 制作技术与成本效率 - 制作周期压缩至小时级 单人即可完成全流程 真人短剧仍按天计时 [1][10] - 单集1分钟AI短剧制作时长约2小时 仅需构思、脚本、AI生成、剪辑、发布5个步骤 [10] - 网传"50元做3集"偏离实际 实际成本包含设备及人工 5分钟视频成本约100元 [12] - 画面生成效率快速迭代 穿帮镜头大幅减少 从反复试错优化至一次生成满意画面 [11] 内容特性与用户反馈 - 采用高频反转和猎奇元素 如古装女主开挖掘机、Labubu化身魔头等剧情设计 [6] - AI生成画面存在瑕疵 包括角色面容不稳定、场景抽动、特效粗糙(如九尾似鸡毛掸子) [6] - 部分用户将技术瑕疵视为特色 产生"开盲盒"式观看体验 [6] 商业化与收入现状 - 变现方式包括广告合作(如泰国船面酱植入)、流量分成、付费观看及培训课程 [12] - 从业者月收入约五位数 全职AI视频制作月收入约2万元 网传"月入50万"偏离实际 [12] - 行业尚未形成规模商业化 技术壁垒高 无法量产 商业化水平有限 [13] - 掌阅科技等大厂开始布局 目标积累制作经验并打通商业化通道 [13]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AI短剧被视为对传统影视行业的补充而非替代 现阶段无法解决情感表达等核心问题 [10] - 市场认为需尽快跑通制作与商业化流程 才能实现2025年下半年的预期井喷 [13]
“AI大模型+数千创作者”助力微短剧出海
新华日报· 2025-08-04 02:4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自研AI创作平台"北斗智影"提供短剧内容自动识别分析、剪辑建议(如"黄金3秒"和"结尾悬念")及一键剪辑翻译功能 [1] - 公司依托AI生成、智能分发和变现支持技术构建覆盖"创作—分发—变现"的全链路生态 已与多家微短剧内容平台合作 [2] - 平台收录超6万部小说、微短剧和影视剧版权 供创作者安全进行二次创作并一键分发至视频平台 [2] - 平台通过预生成搜索口令或跳转链接追踪创作者推广效果 用户通过对应链接付费后即记录分佣 [2] - 公司现有约70名员工 其中一半为研发人员 主要专注微短剧海外市场推广 [2] - 平台当前拥有约6000名创作者 每人持有1-3个社交平台账号 用户平均日增长近百位 [2] - 网页端平台已上线 未来将开发安卓、iOS移动端APP及适配各电脑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 [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 2024年预计约为420亿元 2025年预计接近400亿元 [1] - 行业竞争激烈 制作方通过剪辑精彩片段进行付费推广 引导用户付费解锁剧情或通过广告分成盈利 [1] 发展战略 - 公司本月将赴马来西亚拓展合作 与当地微短剧平台洽谈 复制微短剧出海模式 [3] - 计划教海外创作者使用平台参与剧集推广 并拓展反向业务将东南亚等地区短剧通过二创在中国推广 [3]
影视ETF(516620)上涨1%,AI应用与暑期档成行业双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6:55
行业观点 - 传媒行业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1] - 看好今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1] - 电影行业在重点单片驱动下景气度向上 受《南京照相馆》等单片驱动大盘边际改善明显[1] - 后续仍有大单片待映 看好大盘持续性[1] - AI短剧等进展较快[1] ETF表现 - 影视ETF(516620)上涨1%[1] - 跟踪中证影视指数(930781)[1] - 指数从A股市场选取涉及影视内容制作、发行、放映及相关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成分股覆盖影视全产业链 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