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投资

搜索文档
电解铝观点更新与个股解读
2025-09-24 09:35
电解铝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电解铝行业 包括国内及海外市场 并提及多家上市公司如天山铝业 中国虹桥 中孚实业 宏创控股 中国铝业 云铝股份 神火股份 南山铝业 明泰铝业等[1][6][36] 供应与产能 * 2025年国内电解铝产量增速放缓至2%左右 预计全年产量约4400万吨 受4500万吨供给天花板约束[1][3] * 2026年国内电解铝产量增速预计进一步放缓至1% 总产量可能在4450万吨左右[1][4] * 2026年海外新增铝产能预计250万吨 但实际释放可能低于预期 主要受基建和电力供应挑战制约[1][5][7][8] * 印尼规划新增150-160万吨电解铝产能 总计200多万吨 但其1100万吨电解铝产能规划需150多亿度电 占其全年发电量45% 难以完全兑现[5][7] * 海外新投产能面临中国ODI资金流向印尼困难 以及中国禁止火电设备出口的限制[7] 需求与消费结构 * 交通用铝自2024年起取代地产成为电解铝最大应用领域 新能源相关消费成为关键增长引擎[1][11] * 2025年光伏用原铝预计达434万吨 同比增长33万吨 对国内原铝需求增速贡献0.7个百分点[12] * 2026年预计光伏装机240GW 将减少约100万吨原铝需求 对增速扰动约2个百分点[12]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增速预计35%至40% 渗透率达46% 汽车用原铝约500万吨 同比增加70多万吨 对需求增速贡献1.6个百分点[13] * 202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1700万辆 同比增长25% 燃油车同比下滑8% 单车用铝量每辆提升10公斤 总体汽车用铝增加60万吨 对需求增速贡献1.4个百分点[13] * 2025年1月至8月铝材出口总量200,291吨 同比下降10%[14] * 2026年铝材出口预计增长4% 将带动国内原铝需求增加约0.4个百分点[16] * 2024年地产用型材同比下降10%[17] * 超高压需求是传统领域中表现亮眼的部分 2025年铝杆开工率在所有铝加工中表现最好[18][19] 价格与盈利 * 近期铝价回调原因包括江西地区兑现大宗商品预期 旺季库存连续累积三次未确认去库拐点 以及铝价达21000元/吨时下游提货需求受抑制[2] * 铝价中枢回落到20700-20700元/吨时下游提货力度提升 现货升水坚挺[2] * 2025年铝价运行核心逻辑是价格影响需求 高价格抑制接货意愿 低价格促进接货 导致铝价波动率收敛[2] * 电解铝定价逻辑已从成本定价转为供需驱动定价 电力成本优化使吨铝盈利达4000-5000元[1][21] * 国内电解铝内需定价 伦敦金属交易所根据供需加边际成本定价[22] * 在海外大幅扩展前 国内电解铝行业利用中国能源优势赚取全球利润的模式能维持高利润[21] 库存与进出口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原铝进口总量100,144万吨 其中俄铝进口量占比约84% 进口窗口关闭但进口量仍显著增长[1][9] * 2025年上半年铝锭和铝棒库存持续减少 比去年同期更早开始去库 但第三季度末去库存速度有所放缓[10] * 2025年国内电解铝市场过剩二三十万吨 相对于4400万吨产量影响不大 2026年预计国内短缺2万吨 全球新增100多万吨产量 总体仍处于紧平衡状态[20] 股息与分红 * 电解铝板块股息率提升明显 2024年底平均达6% 高于银行业的4.7%[1][23] * 中国虹桥2024年底股息率约14% 显著高于工商银行等龙头企业[24] * 电解铝板块整体分红呈现提升趋势 中国虹桥2025年分红指引至少与去年持平(62%) 云铝从32%提到40% 天山从41%提到50% 中孚提出未来三年60%的分红比例[25] * 盈利维持稳定 资本开支减少 资产结构优化(2022年以来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 有息负债减少)是红利价值来源[26] * 转向高股息方向显著提高公司估值 例如中国虹桥2024年上半年估值从四五倍提升至七倍 2025年从六倍提升至十倍 其股价涨幅超过140%中约90%由估值贡献[27] 公司动态与业绩 * 天山铝业是电解铝行业唯一量增企业 2025年开始建设24万吨产能 一期12万吨年底投产 剩余12万吨2026年二季度投产 预计2026年下半年满产总量达130万吨 2027年达140万吨 计划分红率从40%提高到50% 预计明年股息率约6%[6][29] * 天山铝业三季度铝价环比二季度增加500元 成本端节约500元 单吨税前盈利增加1000元 对应2.9亿元利润 税后归母净利润约2.2亿元 二季度净利润约9亿元 因此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长0.2亿元[30] * 虹桥集团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近100亿 一半用于云南光伏电站建设和山东氧化铝搬迁项目 其余用于云南电解铝搬迁维持性开支 上半年回购26亿港币并全部注销 下半年预计还有30亿回购 总体股息率约7%[31] * 中铝港股近期表现较强 因董事长在香港交流传递信心 包括税务管理方案 资产质量夯实及减值减少等因素 云铝分红从30%提到40% 相对于A股仍有明显折价[32] * 神火集团因融资需要将电力产品和铝锭先卖给集团再对外销售 但收到证监会函件后停止此操作 对经营无实质影响 目前暂时不会有大的资本开支计划[33] * 中孚实业三季度丰水期含税电价因高温天气导致外部电量输送增加 比预期提高至4.75毛 与枯水期持平 对全年净利润影响不超过1.5亿元 预计全年净利润18-20亿元 明年规模经营总收入25亿 若保持60%以上分红率仍具吸引力[34] 投资建议与个股推荐 * 首推天山铝业(量增和分红提升至50%) 其次推荐中国虹桥和中孚实业(基于较高股息率) 按照5%目标股息率计算虹桥仍有30%空间[35][36] * 中低估值推荐中国铝业港股和神火股份 旺季博弈涨价推荐云铝股份和中国铝业[36] * 铝价在旺季通常有较强进攻性 预计国庆之前到10月中旬期间会有一波上涨 电冶行业盈利率应有所提升[28]
从重仓看四类长钱风格(25Q2):险资持续买入银行,社保增持电力设备、有推荐(维持)色金属等
华创证券· 2025-09-04 11:2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从四类长期资金(险资、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的重仓持股变动分析其投资风格变化,重点关注行业配置偏好及季度调仓动向 [3] - 险资持续增配银行等高股息资产,社保偏好传统制造领域,养老金配置呈现多元化特征 [4][10][18] 险资重仓分析 - 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 [4] - 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51.1%(+1.6pct),股票8.8%(+1.2pct),基金4.8%(-0.5pct) [4] - 重仓流通股市值约6350亿元,占整体股票投资23%,其中高股息资产占比57% [6] - 银行股持仓占比48%,环比增2.2pct,前五大行业合计占比72% [6][7] - 25H1增持前五行业:银行、通信、钢铁、交运、建筑装饰;减持前五:石油石化、家电、计算机、基础化工、国防军工 [7] 社保重仓分析 - 社保基金资产总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4.5%,重仓流通股占比13.5% [10] - 重仓流通股市值约1650亿元,高股息占比29%,行业偏好基础化工(10%)、机械设备等传统制造领域 [15] - 25H1增持前五行业:电力设备、有色金属、传媒、银行、交运;减持前五:房地产、建筑装饰、轻工制造、家电、煤炭 [15] 基本养老金重仓分析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7.8万亿元,委托投资规模1.9万亿元,重仓流通股占比仅1.7% [19] - 重仓流通股市值约330亿元,高股息占比27%,行业分布多元,前三大为基础化工(13%)、电力设备、汽车 [20] - 25H1增持前五行业:电子、家电、钢铁、计算机、纺服;减持前五:房地产、电力设备、公用、有色金属、基础化工 [20][23] 企业年金重仓分析 - 二支柱养老金规模6.75万亿元(企业年金3.64万亿+职业年金3.11万亿) [18][26] - 重仓流通股市值约13亿元,高股息占比17%,风格轮动频繁,前三大行业为汽车(19%)、环保、计算机 [26] - 25H1增持行业:环保、社会服务、建筑装饰、建筑材料、汽车、商贸零售;减持行业: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纺服 [27]
中国平安(601318)1H25业绩点评:NBV和利润环比提速 财险COR显著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28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归母净利润680.5亿元,同比下降8.8%,但2Q25单季度同比增长8.2% [1] - 1H25归母营运利润(OPAT)777亿元,同比增长3.7% [1][2] - 1H25新业务价值(NBV)223.3亿元,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NBVM)达26.1%,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 [1][3] 利润与分红 - 2Q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主要受益于利率下行推动债券升值及市场上涨提振投资收益 [2] - 1H25股息每股(DPS)同比增长2.2%,延续稳健增长趋势 [2] - 寿险/财险/银行OPAT分别同比增长2.5%/1.0%/下降3.9%,其中财险OPAT较1Q25的-16.4%显著改善 [2] 保险业务分析 - 寿险NBV同比增长39.8%,其中个险和银保渠道NBV分别同比增长17%和169% [3] - 个险NBV增速环比提升,主要因队伍规模回暖(1H25末34万人,环比增加0.2万人)及产品策略优化 [3] - 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其中车险/非车险分别增长3.6%和13.8% [4] - 综合成本率(COR)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车险COR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95.5% [1][4] 投资表现 - 1H25末保险资金投资规模超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5]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5] - 股票投资规模达6,493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48.5%,占投资资产比重10.5%(较年初上升2.9个百分点) [5] 运营与战略 -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人(同比增长1.8%),客均合同数2.94个(同比增长0.7%),客均营运利润247元(同比增长0.6%) [6] - 通过AI赋能坐席、风控及营销等环节降本增效,车险营运成本率自2022年以来下降76个基点 [6] - 综合金融及医疗养老生态持续拓展增长空间,科技赋能提升全渠道经营效率 [6]
建筑高股息投资机会有哪些?
2025-08-12 15:05
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基建板块整体情况 - 基建板块多家央国企如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分红水平普遍较高,大股东回报显著[1] - 基建板块中有22家上市公司,包括安徽建工、上海建工、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等央国企和地方国企[3] - 截至2025年8月1日,42家银行平均股息率为3.95%,平均分红比例为26.2%,基建板块中超过这一水平的公司较多[3] - 基建板块整体业绩稳健,受到基建投资景气度较高的影响[11] - 推荐标的包括安徽建工、四川路桥、隧道股份、浦东建设、中国铁建、山东路桥、中国交建、浙江交科等[30][31] 房地产产业链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房地产产业链处于筑底阶段[1] - 新开工项目下降20%,竣工项目也下降超过14%,但降幅有所收窄[12] - 装修装饰产业链与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高度关联,股息率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16] - 园林工程板块压力较大,多家上市公司如东方园林、荣草生态、岭南股份等经营业绩承压,整体呈现出低或无分红状态[15] 工程咨询产业链情况 - 工程咨询产业链属于建筑产业链前端,与后地产产业链关系密切,但工期较短、资金占用少,因此整体分红比例较高[18] - 该行业37家公司中,有12家股息率超过3%,例如地铁设计和设计总院等公司[18] - 设计咨询行业属于轻资产、杠杆低的行业,尽管面临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压力,其分红意愿依然强烈[29] 专业工程板块情况 - 专业工程板块细分类别众多,包括钢结构、国际工程、化学工程、洁净室工程以及核电工程等,与制造业投资关联度较大且专业壁垒较高[19] - 该板块27家公司中,有16家股息率超过1%,其中亚翔集成、中材国际、3D化学、中钢国际等公司的股息率分别为5.39%、4.96%、4.79%和4.73%,均超过银行平均水平3.95%[19] - 专业工程领域整体分红比例较高,最低为17%,最高达到135%,大部分集中在20%至30%之间[27] - 值得关注的公司有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化学、东华科技等,这些公司在海外成功布局或积极参与国内能源转型中的煤化工项目[33] 制造业投资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这一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2%至3%的水平[21] - 专业工程与制造业投资高度相关,因此制造业景气度上升也带动了专业工程领域的增长[21] 银行板块情况 - 银行板块从2024年至今涨幅超过50%,其中42家企业平均股息率为3.95%,平均分红比例为26.2%[32] 具体公司情况 **安徽建工** - 营业收入稳中有升,但归母净利润在2024年有所下降,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4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1%[1][5] - 现金分红比例近年来均超过28%,2024年为34.46%,股息率在基建行业排名第一[1][5] - 2024年的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65%,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87%[5] **四川路桥** - 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7%左右,归母净利润下降19.92%,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9%[1][6] - 现金分红比例较高,从20年的39%提升至24年的50%左右,并计划未来三年至少60%的现金分红比例[1][6] - 24年的在手订单约2,900亿元,25年上半年累计中标项目722亿元,同比增长22.2%[6] **隧道股份** - 基本面相对稳健,但存在波动,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7%,2025年一季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下降25%左右[1][7] - 现金分红比例从20年的30%提升至24年的35%左右[1][7] - 24年的新签合同同比增长8%、25年上半年则保持稳定[7] **浦东建设** - 近年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稳步提升,现金分红比例逐渐提高[1][8]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0%以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2][9]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3.66%[2][9] **中国建筑** - 收入超过2万亿元,其24年的分红比例为24.29%,接近银行平均水平26.2%[13] - 24年的新签合同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4.13%;25年上半年总计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0.86%[13] **江河集团**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中标订单136.94亿元,同比增长6.29%,海外订单占比达到38%,同比增长61%[16] - 其2024年的分红比例高达97.72%[16] **中材国际** - 股息率达4.96%,24年的分红比例达39.82%[23][24] - 新签合同在2024年同比增长2.92%,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99%[24] **中国化学** - 24年度分红比例达到98.82%[25] - 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2.3%,而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4%[26] - 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77%[25]
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续创历史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银行股市场表现 - 7月10日A股银行板块延续强势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邮储银行 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等个股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1] - 当日42只银行股中34只收涨 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达16.30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2.73万亿元 [1][2] - 工商银行总市值2.88万亿元 建设银行2.58万亿元 农业银行2.21万亿元 居A股市值前三 [2] - 年内42只银行股涨幅均为正值 青岛银行 浦发银行等8只个股涨幅超30% 另有14只涨幅超20% [2] 全球银行板块行情 - 2024年全球银行指数普涨 中国银行指数上涨59% 中国香港银行指数上涨88% 均逼近或超过2010年以来新高 [6] - 全球银行股创新高现象源于低增长环境下银行作为"确定性资产"的价值重估 以及加息周期带来的高股东回报特性 [6] 分红与股息率表现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达6208.99亿元 其中31家银行已完成分红3631.93亿元 23家银行中期分红2577.06亿元 [4] - 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07% 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达2.42% 处于近十年49.10%分位数水平 [4] - 部分城商行股息率维持在4.5%以上 股份行和区域行分红率仍有提升空间 [4][5] 基本面支撑因素 - 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约4% 净息差行业性企稳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ROE触底回升预期逐步兑现 [1] - 二季度息差收窄压力环比改善 净利息收入增长压力减轻 债券市场牛市带来可观投资收益 [7] - 当前A股银行股息率3.8%左右 较10年期国债1.6%-1.7%收益率仍具配置性价比 [7] 资金面驱动因素 - 投资者对银行股有较强配置需求 ETF基金 保险资管等长期资金对高股息资产权益法核算有强烈诉求 [1][8] - 产业资本对高股息且基本面稳健的优质银行存在投资需求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8]
煤炭开采行业周报:中国神华拟注入国家能源集团“煤电化运”资产,动力煤价本周继续攀升-20250803
国海证券· 2025-08-03 08:3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煤炭开采行业"推荐"评级,建议把握低位煤炭板块的价值属性 [74] 核心观点 动力煤市场 - 动力煤处于旺季,供应端收缩配合火电需求较佳,港口库存持续去化,本周港口煤价周环比提升10元/吨至663元/吨 [3] - 坑口煤价大幅上涨,山西、内蒙古、陕西坑口煤价分别上涨21元/吨、24元/吨、34元/吨 [3] - 生产端:三西地区样本煤矿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1.15pct,主要受降雨、超产核查等因素影响 [3] - 运输端:大秦线日均发运量周环比减少28.53万吨,呼铁局日均批车数周环比减少6列 [3] - 需求端:沿海/内地电厂日耗周环比分别上升6.3/37.7万吨,火电需求持续提升 [3] - 库存:7月30日沿海+内陆25省电厂库存12301.7万吨,较2024年同期低457.3万吨 [3] 炼焦煤市场 - 样本煤矿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0.74pct,主产区部分煤矿恢复生产 [4] - 甘其毛都口岸平均通关量为1,158车,周环比上升177车 [4] - 需求端:铁水产量环比下降1.5万吨但仍维持高位,焦煤生产企业库存周环比下降22.72万吨 [4] - 价格:港口主焦煤价格持稳运行,最新为1680元/吨(周环比持平) [4] 焦炭市场 - 焦炭提涨节奏加快,共落实四轮提涨,五轮提涨已开启 [5] - 焦企产能利用率环比小幅提升0.13pct至74.29%,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5] - 需求端:铁水产量下降1.51万吨但维持高位,钢厂利润较佳支撑焦炭刚需 [5] - 库存:焦炭出货顺畅,场内库存继续下行 [5] 重点关注公司 - 稳健型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电投能源、新集能源 [74] - 动力煤弹性较大标的:兖矿能源、晋控煤业、广汇能源 [74] - 焦煤弹性较大标的:淮北矿业、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西焦煤 [74] 公司动态 - 中国神华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子公司股权,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5] - 多家煤炭央国企对旗下上市公司启动增持与资产注入计划,释放利好信号 [74] 行业趋势 - 煤炭开采行业供应端约束逻辑未变,需求端可能阶段性波动 [74] - 头部煤炭企业呈现"高盈利、高现金流、高壁垒、高分红、高安全边际"特征 [74]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燃料成本下行,业绩超预期
国证国际· 2025-08-01 06:2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华能国际(902 HK)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属优质高股息标的,建议把握买入机会[1][5] - 核心观点:燃料成本下行驱动业绩超预期,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23 19%至95 78亿元RMB,超市场预期[1][2] - 彭博一致预期2025年净利润增长20%至122 9亿元RMB,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6 4倍,假设50%派息比率下股息率超7 5%[1][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120 32亿元RMB,同比略降5 7%,主要因电力市场供需宽松导致电量及电价下降[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 8%至933亿元RMB,其中燃料成本同比节省98亿元RMB(-14 4%)至583亿元RMB[3] - EPS达0 52元RMB,BSP为4 35元RMB[2] - 境内电厂上网电量2056 8亿kwh同比下降2 4%,但Q2同比回升1 4%至990 5亿kwh[4] 能源结构优化 - 2025H1新增并网装机7987MW,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78 4%(风电1928MW+光伏4334MW)[5] - 截至6月底可控装机容量达152 99GW,低碳清洁能源占比39 12%(风电20 04GW+光伏24 05GW)[5] - 新能源发电量显著增长:风电同比+11 4%至210亿kwh,光伏同比+49 3%至122亿kwh[4] - 在建新能源装机超10GW,全年新增目标10GW[5] 成本控制措施 - 境内发电标煤单价同比下降9%至917元/吨,煤炭采购量同比减少10 7%至8714万吨[3] - 优化采购结构:长协煤占比49%(4290万吨),现货煤18%(1563万吨),进口煤33%(2861万吨)[3][19] - 通过提高长协履约质量、采购低价现货煤、优化存煤结构等多举措控制燃料成本[3] 同业比较与估值 - 当前总市值1116 4亿港元,股价5 33港元对应2025年PE6 4倍,低于港股火电同业平均PE6 8倍[5][18] - 主要股东中国华能集团持股46%,流通市值250 5亿港元[8] - 12个月股价区间3 86-5 5港元,近一个月相对收益10 62%[8]
21次举牌,险资狂买!
经济观察网· 2025-07-23 06:46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触发举牌投资事件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次数,涉及平安人寿、中邮保险、新华人寿等多家公司 [3] - 中国人寿集团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3] - 中邮保险7月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持股比例从4.8927%升至5.0722%,此前4月斥资8.69亿元举牌东航物流A股 [4] - 中邮保险一季度末总资产6313.8亿元,权益类资产占比17.08% [4] - 信泰人寿7月举牌华菱钢铁,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权益类资产占比19.07% [5] - 利安人寿7月举牌江南水务,持股比例从4.91%升至5.03%,权益类资产占比16.29% [5]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持股8.69% [5] - 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参与华电新能IPO战略配售,分别持股2.21%和0.61%,华电新能上市首日股价涨125.79% [6] 举牌背后的驱动因素 - 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偏好高股息标的,平均股息率4.6%,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及医药生物等行业 [7] - 利率下行环境下险资通过举牌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并依赖股息支撑现金收益 [8] - 寿险负债平均久期超12年,资产久期约6年,存在近6年久期错配,推动长期股权投资需求 [9] - 新会计准则下FVTPL类资产波动影响净利润稳定性,促使险资增配FVOCI类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 [10] - 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账面价值稳定,收益率贴近被投企业ROE,战略协同领域包括医药、健康、养老等 [1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财政部新规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鼓励险资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发挥长期资本优势 [11] - 监管放宽投资限制允许寿险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应对利差损风险 [9]
交运ETF(561320)涨超1.0%,机构称红利资产估值修复或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6:00
铁路货运及高速公路行业表现 - 铁路货运量保持稳健增长 7月7日-7月13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960 2万吨 环比增长1 47%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发送量25 58亿吨 同比增长1 8% 其中煤炭发送量达13 37亿吨 [1] - 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小幅上升 同期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307 6万辆 环比增长0 19% [1] 高速公路板块投资主线 - 传统高股息投资主线具备持续吸引力 [1] - 破净股主线因潜在市值管理催化值得关注 [1] 交运ETF及指数信息 - 交运ETF(561320)跟踪内地运输指数(000945) 覆盖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业务上市公司 [1] - 内地运输指数反映中国内地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侧重衡量行业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内地运输主题ETF发起联接C(018906)和A类份额(018905) [1]
【资金解析】南向资金、北向资金买了多少银行股?
搜狐财经· 2025-07-23 01:05
资金配置动态 - 港股通持有银行股市值从2023年末的3756亿港元飙升至2025年7月11日的1万亿港元,增幅达52% [1][2] - 北向资金二季度增持A股银行股266亿元,持仓总市值达2542亿元 [1][3] - 银行AH优选ETF年内资金净流入7.7亿元,份额增幅近600%,增速居银行类ETF首位 [1][11] 估值与股息吸引力 - 银行AH指数股息率5%,显著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10bps)、理财产品收益(192bps)和保险预定利率(155bps) [5][8] - 当前市净率0.76倍PB,较2021年高位1.15倍PB收缩34%,处于历史65.68%分位点 [8][9] - 银行AH全收益指数自2017年12月发布以来累计上涨101%,跑赢中证银行指数26% [11] 市场驱动因素 - 资产荒背景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11bps,企业债收益率降167bps,推高银行股配置需求 [5] - AH价格优选策略每月转换证券类别,港股银行股权重40%,A股银行股权重60% [11] - 银行AH优选ETF纳入两融标的,支持融资做多和融券做空双向交易 [13] 行业基本面改善 - 宏观政策与监管环境稳定银行盈利,机构投资者增持强化"稳定回报"特性 [10] - 贸易紧张缓和降低实体经济压力,银行资产质量风险边际改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