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

搜索文档
2025徐州云龙区金秋招商投资暨高品质城市活力空间推介会成功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05:21
本次推介会以"活力启新篇 筑梦在云龙"为主题,聚焦都市工业破冰、首发品牌集聚和城市功能升级三 大方向,致力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激活区域商业活力并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方位助力云龙区构建现 代化产业生态、提升城市能级,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云龙始终致力于扩大"朋友圈",广结"合伙人"。作为云龙最具吸引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层次招商推 介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金秋招商推介会已成为众多客商与云龙携手同行、互利共赢的重要桥梁和纽 带。 硕果盈枝秋意浓,合作共赢启新程。9月28日,2025徐州云龙区金秋招商投资暨高品质城市活力空间推 介会在大龙湖畔成功举办,政企精英、投资大咖与行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共叙美好友谊,共商交流合 作,共绘发展蓝图。 多年来,云龙区始终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拥抱发展,此次推介会不仅是展示云龙城市魅力的"全 景窗口",也是链接全球资源的"合作桥梁",更是共谋产业未来的"机遇平台",将为云龙区高质量发展 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大会围绕高品质城市活力空间建设展开深度推介,设有产业情况解读、招商项目推介、项目展示等环 节,聚焦"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双轮驱动,助推资源对接、项目落地与区域协同。 徐州 ...
7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郑州日报· 2025-08-26 02:56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较上月提升2.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贡献显著 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4.4% [1] - 电力行业拉动明显 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长33.3% 较上月加快40.3个百分点 [1]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9% 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 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 -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突出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4.3% 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 [2] - 工业投资延续高增长态势 同比增长34.6% 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同比增长11.7% 较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3亿元 同比增长4.6% [2] - 基本生活类消费快速增长 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住宿餐饮消费回升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9.7亿元 累计同比增长6.3% [2] 新兴产业与绿色转型 - 7月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4% [3] - 1-7月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6.4%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长67.8% 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44.1% [3] - 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 [3] 物价水平 - 1-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 [4]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人民日报· 2025-08-16 21:38
经营主体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1] 所有制结构发展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显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和企业投资信心提升 [1] 产业分布特征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行业增长亮点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文化产业成为上半年消费增长亮点 [1]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2
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四新"经济企业总量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 消费领域文化产业成为增长亮点 国产IP全球化推动行业发展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2] -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2]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文化产业新设企业增速较快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0:20
新设经营主体总体情况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涵盖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1] - 新设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均呈现稳定增长 [1]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国产IP如"哪吒""悟空""泡泡玛特"全球火爆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快速增长 [1] 所有制结构表现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第三产业新设数量占比达88.2% 体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四新经济发展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1] - 四新经济企业占企业总量比例达40.2%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重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2 20: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
2024年专项债项目筛选完成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31
专项债券项目筛选与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筛选 通过项目约3.8万个 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 为全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奠定项目基础 [1] 专项债券发行与资金使用进度 - 政策层面推动专项债加快发行并引导项目储备 已有34个省及计划单列市披露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总规模22091亿元 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1692亿元 [2] - 财政部将指导地方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 优化政府投资节奏和力度 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2] 专项债券资金投向优化 - 2024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扩大至新能源 新基建 新产业领域 新增"独立新型储能"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持范围 [3] - 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增加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5G融合应用设施 城中村改造 保障性住房 普通高校学生宿舍的投入力度 [3]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扩展至"保障性住房"等领域 强化负面清单管理和项目融资收益平衡审核 [3]
上海三毛:下属进出口贸易、安防服务、物业园区租赁板块业务有序开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0:2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下属进出口贸易、安防服务、物业园区租赁板块业务有序开展 [1] - 公司内部经营秩序正常,主业经营未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自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1]
“三新”经济动能澎湃 成为激活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01 06:56
核心观点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 近年来增加值数据逐年上升 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 [1][2][3] - "三新"经济占比逐年增加说明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需求释放速度加快 供需匹配程度提升 [4][5] 三新经济构成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 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 以及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分化升级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是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 从现有产业领域衍生叠加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 表现为互联网依托的经营活动 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 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2]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重组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商业运行模式 表现为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 硬件融入服务 提供一站式消费娱乐休闲服务 [2] 发展意义 - 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成熟完善为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 新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牵引带动作用 [5]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和选择 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5] - 成为各类新技术迭代升级的试验场和平台载体 对丰富技术应用场景 促进技术研发与实际需要匹配具有积极意义 [5] 发展重点 - 政府重点做好规则规制确定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 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6] - 关键在三个维度集中发力:制定清晰行业标准为产品服务质量提供遵循依据 坚持不懈总结应用场景为优化业态模式提供参照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6] -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容 瞄准未来技术推动加快产业化 [6]
国家统计局: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01%
期货日报网· 2025-07-31 03:37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三新"经济涵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类经济活动 [1] - 新产业包括:新技术产业化催生的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的产业、技术融合衍生的产业 [1] - 新业态包括:互联网依托型经营活动、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个性化服务形态 [1] 新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整合内外部要素形成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2] - 具体表现: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硬件服务化转型、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 [2] 统计口径说明 - "三新"经济增加值统计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相关生产活动的创造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