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金观平: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39
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降低高 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 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这些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是未来经济增长的 新引擎。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当下所需、发展所急,是未来所系、大势所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 心,能够引领生产方式变革,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 用推动设备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有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 新时代的发展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过程中,我们要更好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保 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 价。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部署, ...
7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郑州日报· 2025-08-26 02:56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较上月提升2.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贡献显著 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4.4% [1] - 电力行业拉动明显 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长33.3% 较上月加快40.3个百分点 [1]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9% 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 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 -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突出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4.3% 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 [2] - 工业投资延续高增长态势 同比增长34.6% 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同比增长11.7% 较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3亿元 同比增长4.6% [2] - 基本生活类消费快速增长 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住宿餐饮消费回升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9.7亿元 累计同比增长6.3% [2] 新兴产业与绿色转型 - 7月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4% [3] - 1-7月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6.4%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长67.8% 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44.1% [3] - 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 [3] 物价水平 - 1-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 [4]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南省绿色低碳发展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8-19 09:5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基于投资银行研究视角的详细分析总结: 绿色产业发展态势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1] - 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9% [1] - 风力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 [1] - 生物质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 [1] 传统能源结构转型 - 火力发电占电力生产销售收入比重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1] - 清洁电能比重提升5.4个百分点 [1] - 南阳3MW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320万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120吨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90吨 [2] - 国能上蔡生物发电公司秸秆发电成本较火电降低约50% 日发电量72万千瓦时 [2] 企业级转型案例与成效 - 南阳泰赛特公司获税收减免60余万元 投入600万元更新智能组件生产线 预计投产后用电成本降低12% [2] - 国能上蔡公司上半年收购秸秆15.4万吨 实现营收6660余万元 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890余万元 [2] - 豫光金铅集团通过再生铅工艺实现节能30% 减排超50% 废渣循环利用率近100% [2] - 豫光金铅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 工业总值同比增长17.6% [2] 政策支持机制 - 税务部门推行绿色税制 通过"绿色能源服务专班"定制政策清单 [2] - 实时推送政策清单、红利清单和风险清单 助力企业规范涉税账务处理 [2] - 增值税发票数据反映绿色税制精准滴灌政策实效 [3]
江苏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联盟 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39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03:14
产业政策与联盟成立 - 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联盟在南京成立 旨在促进产业链 创新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及产学研用交流合作 [1] - 工信部节能司解读《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江苏省工信厅系统介绍绿色制造政策体系及绿色体系建设关键要点 [1] 技术创新与学术研究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分享《水污染防治装备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提供技术创新前沿思考 [1] - 南京师范大学探讨《碳计量和降碳产品》 分析双碳目标下产业发展新路径与机遇 [1] 企业参与与产业链协同 - 南京蔚华膜科技 南京磁谷科技 江苏威胜达资源循环科技 双良节能系统等公司展示节能降耗 资源回收 数字驱动领域的技术产品及应用案例 [2] - 供需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入交流与合作 [2] 产业发展成效与目标 - 2024年江苏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5%左右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下降13%左右 接近国家下达的14%累计下降目标 [2] - 江苏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39家 绿色工业园区51家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0家 各项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 未来发展方向 - 创新联盟将整合高校 科研院所 企业等创新资源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2] - 节能环保集群企业需以创新引领抢占技术制高点 以需求导向提升产业链韧性 以服务保障优化产业生态 [2]
5月全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郑州日报· 2025-06-24 00:30
工业经济 - 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1~5月同比增长8.4% [1] - 规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近七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 [1]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9.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6个百分点 [1]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5.3%,比1~4月加快3.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民间投资增长13.3%,比1~4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两位数增长 [1] 消费需求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7.8% [2]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增长93.3%,通信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2.8倍、1.2倍、53.7%、22.4%,合计贡献率82.1% [2] - 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1倍、1.9倍,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85.8% [2]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6.5% [2] 新质生产力 - 5月规上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9%、22.5%、9.8% [3] - 1~5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8%,比1~4月加快12.5个百分点 [3] - 5月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长7.0%,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 [3]
科技创新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5-07 22:46
绿色发展理念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强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1] -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1] -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做强绿色制造业 发展绿色服务业 壮大绿色能源产业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1] 绿色转型进展 -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 截至2024年底全国126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45家部分完成 [3] - 能源结构转型取得突破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371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6.4% 新能源汽车产量1316.8万辆 增长38.7%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领先全球 2024年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 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 森林覆盖率超25% 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 [3] 科技创新驱动 - 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瓶颈 能降低碳排放强度 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扩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 [4] - 新兴技术渗透生产生活各领域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突破和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改造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 [5] - 绿色科技创新为国内转型提供支撑 同时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5]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科技是核心引擎 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 降低工业碳强度 改变"发展—污染"因果链条 [7] - 绿色产业是重要载体 面向低碳工业 生态农业 绿色服务业推动产业创新 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含金量" [8]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成立绿电碳汇联合服务工作站 [8] 创新融合路径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主要路径 打通"技术—产业—市场"全链条 构建绿色产业生态技术共生网络 [9] - 通过政府 企业 高校 金融机构协同创新体系 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广度 深度和强度 [9] - 搭建"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基地—产业化园区"三级链条 缩短成果转化周期 [9]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健全关键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构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完善绿色税制 [10] - 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 发展绿色股权融资 绿色融资租赁 绿色信托等工具 推进碳金融产品创新 [10] - 布局绿色技术交易平台 完善管理制度 发布绿色技术需求清单和推广目录 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11] 产业集群培育 - 鼓励链主企业以技术参股或联合开发方式吸引中小企业 打造绿色产业协同网络 形成创新集群 [11] - 延伸拓展绿色产业链 加快落地基础研究 产品研制 技术开发等项目 加强与制造业 服务业协作联动 [11] - 推动绿色新技术 新产品 新服务向制造业 服务业基地转移转化 建成绿色产业集群和特色集聚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