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性价比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快消品中期报告:健康化、高性价比成消费新风向, 家门口的“好超市”悄然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37
2025中期中国快消品报告发布,家门口的"好超市"悄然洗牌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快消品对接论坛"上,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的消费者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理性。论坛独家发布的《2025中期中国快消品报 告》明确指出,追求品质与健康的消费趋势已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报告定义,"性价比"侧重商品的基础实用性,而"质价比"则更强调商品品质 与价格的平衡,契合当下的体验型消费。 在这种趋势下,能够同时满足性价比与质价比的零售渠道迎来了高光时刻。仓储式会员店(如山姆、开市客)通过会员制、大包装和低毛利模式,为 中产家庭提供了高质价比的商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以奥乐齐(ALDI)、盒马NB等为代表的硬折扣店,则通过精简品类、发展自有品牌等方 式从源头控制成本,实现了高质与低价的统一。 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29日报道:"以前购物,就认大牌子,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吃的东西,品质好、价格实在才是硬道理。" 十一假期即将来临,正在上 海一家超市内选购出行用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的预算没变,但购物清单和去年相比,"健康"和"值"成了关键词。 王女士的选择并非个例。记者从在沪举办的"2025快消品对接论坛"上了解到,像王女 ...
零跑造了 100 万台车,但还没跨过鬼门关
36氪· 2025-09-29 09:33
要说近期倒霉的车企,零跑肯定算一个。 9 月 25 日,零跑前脚刚在各大媒体投放"整车下线 100 万台"的重大好消息,当天就爆出创始人朱江明成了"老赖"。 因为子公司的合同纠纷,作为母公司的零跑被法院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为由,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时作为老板的朱 江明,自然成了被限制高消费的"老赖"。 在短短的两天之后,零跑就迅速解决了合同纠纷,朱江明也从"老赖"恢复自由身,但这"一边庆功、一边老赖"的强烈反差,不仅带来了戏剧效果,也让大 家更多地关注到这位新势力"静悄悄"的销量王者背后的"难言之隐"。 零跑的王者之路,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草根之王的逆袭 从今年 3 月开始,零跑的销量就按不住了。 3月,零跑交付37095 台车,首次拿下新势力单月销冠;4 月首次踏入月交付 40000 台大关、7 月首次破 5 万、9 月预计破 6 万… 这7 个月零跑合计交付约 33.8 万辆,将销量指引从50万-60万辆提升至58万-65万辆,并连续 7 个月稳居新势力月销榜首,形成"量价利"三升局面:销量飙 涨、毛利率创新高(14.1%)、半年度扭亏为盈。 | | | 2025年 ...
理想i6上市72小时,客户对比都是特斯拉和小米
36氪· 2025-09-29 07:49
产品定位与市场反响 - 理想i6以23.98万元价格提供双腔空悬、冷暖冰箱、城区辅助驾驶等高阶配置,重新定义五座纯电SUV性价比 [1][4] - 上市三天内提车周期延长至9-11周,北京地区单店锁单量超10单,深圳地区表现更佳 [3] - 核心客群从家庭用户扩展至无孩家庭和单身年轻人,决策周期明显缩短 [1][3] 竞争策略与产品优势 - 通过限时优惠(10月31日前立减1万元)及免费选配(总值2.5万元配置)实现价格压制 [4] - 对比竞品: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26.35万元且无空悬标配,小米YU7空悬版本需27.99万元 [4] - 差异化配置包括电动天幕遮阳帘和手动侧窗遮阳帘,强调人文关怀与舒适性 [4][5] 品牌战略转型 - 启用年轻艺人易烊千玺作为品牌代言人,明确传递品牌年轻化意图 [1][11] - 基于L6车主调研调整产品定位,将空悬调校从舒适性转向驾控感以契合年轻群体偏好 [10] - 借助L系列积累的品牌口碑向年轻市场渗透,突破"奶爸车"标签局限 [10][11] 市场竞争格局 - 五座SUV市场存在激烈竞争:特斯拉Model Y年销超40万辆,小米YU7上市3分钟订单破20万 [9] - 六座SUV市场竞品密集:蔚来乐道L90(租电方案17.98万起)、问界M8(月销破2万)等挤压理想i8生存空间 [7][8] - 理想i8销售承压,周交付量约1000辆且成单率偏低 [6] 战略动机与行业趋势 - 进军年轻市场系应对增程式市场增长乏力及用户画像固化的战略选择 [11] - 通过纯电产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应对冰箱/彩电/沙发同质化竞争 [8][12] - 行业呈现"品牌力+外观/舒适性"双驱动特征,年轻群体成为关键增量市场 [9][10]
“鸟”塌房,伯希和要摆脱“平替”身份
36氪· 2025-09-29 04:47
最近,始祖鸟因一场备受争议的"烟花秀"品牌活动在舆论场上"扑了个大街",形象受损。然而这却让被称为"始祖鸟平替"的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迎来了机 会。后者已默默启动了港股IPO的进程。 这个创立于2012年的北京品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22年,伯希和在天猫"双11"户外品牌销售榜上还排在第17位。 但转折点恰恰出现在2022年之后,伯希和仿佛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发展快车道。 图源:伯希和官网 伯希和的快速扩张体现在几个关键维度:其门店网络在近两年迅速铺开,从2022年的39家激增至去年的146家;在资本层面,融资进程也明显加快,先后 于2023年完成4900万元A轮融资,并在2024年完成高达2.88亿元的B轮融资;市场声量上,则在去年签约演员成毅为品牌代言人,成功切入流量赛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受益于品牌知名度的持续提升,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已跻身中国内地三大国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列,市场份额 达到5.2%。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表示,前两年还不知道伯希和,因为偶像成毅代言了伯希和,才认识并最终选择了这个品牌。 那么,这个品牌究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的? ...
用“不消费”倒逼996企业倒闭?别天真了,这才是劳动者唯一的出路
搜狐财经· 2025-09-28 17:42
消费抵制面临的信息困境 - 企业普遍不愿公开劳动合规敏感信息 包括工资和社保细节 因担忧监管关注和用工成本上升[3][4] - 复杂供应链体系导致信息追溯困难 不同地区法规差异及内部管理混乱加剧信息不透明[3] - 数字经济下平台与工人关系模糊 企业官网信息零散且难以核实 形成信息壁垒[3][4] 成本压力下的消费行为特征 - 收入有限且生活成本上涨促使打工人群体高度关注性价比 优先选择维持基本生活质量的商品[5] - 电商平台价格透明化推动比价行为常态化 同价优质成为核心消费导向[5] - 高性价比商品降低日常开支同时保留生活舒适度 节省资金可转向教育医疗等刚性需求[6] 市场结构的连锁反应 - 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倒逼品牌方削减溢价 优化供应链并创新服务模式[6] - 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商品质量提升与价格下降同步发生[6] - 消费市场整体结构向高性价比方向转型[6]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化路径 - 现有劳动法律体系对新就业形态覆盖不足 企业通过合作关系规避社保等法定义务[8] - 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建立工资发放监测系统 实现欠薪风险实时预警[9] - 多部门协同执法与一站式维权服务降低维权门槛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与法律援助[9] - 新就业形态速裁庭与线上维权平台提升处理效率 形成多元治理体系[9][10]
黄牛号炒至80元,日排队上千桌,8元寿司为何遭年轻人疯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9:21
记者丨 王滢 编辑丨江佩霞 王学权 设计 丨 郑嘉琪 黄牛倒号、排队数小时、日排号量上千桌……一家平价日料店悄悄"杀疯了"。 21财经工作室观察到,近年来,寿司郎凭借8元焦糖鹅肝、15元生三文鱼等平价产品在中国市场走红,一度被消费者称为"日料界的瑞幸",成 为众多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社交货币。 一个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才4年、开了60多家店的品牌,凭什么这么火?又 有哪些值得中国品牌借鉴的地方? 线下更是夸张: •2024年北京西单首店开业,门店排号近2000桌,午市过后的预计等待时间一度超10小时。 •今年珠海新店,同样上演"排队10小时"的魔幻场景。 •平时也一位难求,9月26日,据寿司郎小程序,寿司郎北京西单大悦城店9月26日至10月21日用餐时段均已约满。 21财经工作室观察到,寿司郎巨大的排队需求甚至"养活"了黄牛党, 在社交平台上,一个线下排队号叫价10元到80元不等,就这,还不少人愿 意买单。 母公司市值破万亿日元 不仅线下销售态势火爆,寿司郎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其母公司FOOD & LIFE Companies (简称"F&LC") 2025财年三季报显示,F&LC在 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 ...
黄牛号炒至80元、日排队上千桌,8元寿司为何遭年轻人疯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2:18
公司表现 - 母公司FOOD & LIFE Companies 2025财年三季报营收达3131.5亿日元 同比增长18.3% 运营利润增长68.4%至292亿日元[4] - 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41.2% 分部利润暴增118.9% 股价近一年涨幅达204% 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日元[4] - 中国内地开设65家门店 覆盖13个城市 广州18家 深圳11家 北京10家 今年新开门店超10家[4] - 香港运营超15家分店 覆盖核心商圈及社区[5] 市场热度 - 北京西单首店排号近2000桌 午市后预计等待时间超10小时[2] - 珠海新店排队达10小时 北京西单店9月26日至10月21日用餐时段全约满[3] - 黄牛排队号叫价10-80元 社交平台出现专门排队攻略[1][3] 商业模式 - 寿司定价10-28元区间 月推8元限时爆款 人均百元内实现"寿司自由"[7] - 点满5盘可抽奖 每消费满60元触发随机游戏 联名《崩坏:星穹铁道》等IP强化情绪消费[7] - 餐盘带芯片技术使报废率从2.5%压至1% 传送带超350米自动报废保障新鲜度[8] 品牌运营 - 小红书粉丝超120万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5亿 "叠盘子挑战"形成社交裂变[9] - 官方玩"奖励型人格""摸鱼"等热梗 建立年轻化沟通语系[9] 行业竞争 - 滨寿司国内门店数为寿司郎近两倍 同步推出8元系列[12] - 元气寿司将"大满足系列"降至6元 平价寿司赛道价格战加剧[12] 发展挑战 - 海外门店总数174家 较2026年310家目标仅完成约56%[11] - 2024年连续关闭成都 东莞 广州三家门店[11] - 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持续影响消费信心 广州店曾曝食用安全问题[13]
黄牛号炒至80元、日排队上千桌 8元寿司为何遭年轻人疯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2:13
公司市场表现 - 寿司郎在中国内地开设65家门店 覆盖13个城市 其中广州18家 深圳11家 北京10家 天津和杭州各4家 [6] - 母公司FOOD & LIFE Companies市值突破1万亿日元 成为日本第二家万亿市值餐饮企业 近一年股价涨幅达204% [4] - 2025财年前9个月母公司营收3131.5亿日元同比增长18.3% 运营利润增长68.4%至292亿日元 国际业务营收增41.2% 分部利润暴增118.9% [4] 消费者热度 - 北京西单首店单日排号量近2000桌 午市后预计等待时间超10小时 [1] - 珠海新店出现排队10小时现象 9月26日至10月21日北京西单店用餐时段全部约满 [1] - 黄牛倒卖线下排队号 价格达10-80元/号 [1] 产品策略 - 寿司定价区间10-28元 月推8元限时爆款 如8元焦糖鹅肝和15元生三文鱼 [1][8] - 人均消费百元内实现"寿司自由" 显著低于行业50-100元主流价格带 [9] 运营创新 - 采用带芯片餐盘系统 寿司传送超350米自动报废 将报废率从2.5%压降至1% [10] - 每消费满60元触发随机游戏 点满5盘可抽奖 联名《崩坏:星穹铁道》等IP强化二次元属性 [9] 营销成效 - 官方小红书账号粉丝超120万 超过麦当劳 [12] -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5亿次 "叠盘子挑战"形成病毒式传播 [12] 扩张挑战 - 母公司2026年海外310家店目标仅完成174家 2024年连续关闭成都 东莞和广州三家门店 [16] - 竞争对手滨寿司门店数达其近两倍 元气寿司推出6元系列 平价寿司赛道价格战加剧 [17] 行业环境 - 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持续影响日料消费信心 [19] - 广州店曾发生顾客用餐后身体不适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存在潜在风险 [19]
卤味生意,真的不好做了
虎嗅APP· 2025-09-26 14:56
行业整体表现 - 卤味行业面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绝味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 净利润2.27亿元缩水34.04% 周黑鸭收入24.51亿元同比下滑10.7% 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同比减少9.44% [7][8] - 2025年上半年三大巨头持续承压 绝味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下降40.71%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下降2.9% [13][14] - 门店数量大幅缩减 截至2025年8月绝味门店10838家较2023年峰值15950家减少5112家降幅32%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门店2898家同比减少1154家降幅30% 周黑鸭门店2864家减少600家降幅17% [15] 成本与定价策略 -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0%-80% 对上游价格波动极其敏感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原材料成本构成主要部分 [19] - 终端产品定价显著上涨 鸭脖约6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舌200元/斤 周黑鸭锁鲜装鸭脖2023年售价60元/斤较2012年45元/斤上涨33% [17][19] - 毛利率逆势提升 绝味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至33.96% 周黑鸭毛利率达56.8%增加4.4个百分点 企业通过维持高价保障利润而非薄利多销 [15] 市场竞争与消费变化 - 同质化竞争严重 商品结构相似度达70%以上 行业平均净利率仅3%-5% 部分门店通过8折促销加剧内卷 [9][26] - 消费渠道多元化分流 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和量贩零食店以更低价格提供同类产品 传统门店客流被严重分流 [22][26] - 消费观念转变 47.2%消费者因涨价超10%减少购买 44%消费者因口味重不符合健康需求减少购买 近60%消费者倾向性价比更高替代产品 [18][24][26] 企业经营案例 - 单店经营压力凸显 北京加盟店案例显示日均营业额从1500元降至800元 月净利润从8000元以上降至3000元 房租从5500元涨至8000元涨幅45% [6][9] - 头部企业采取关店止损 煌上煌通过大规模关店实现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周黑鸭通过原材料成本下降和门店优化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增长228% [13][14] - 新兴渠道与模式冲击 消费者转向大超市购买熟食卤味 线上卤味制作教程普及推动DIY趋势 社交平台"卤味自由"话题讨论增多 [10][26]
不涨价很难收场?小米17系列真的有这么值钱吗...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24
产品命名与市场策略 - 小米16系列更名为小米17系列 引发市场对蹭iPhone 17系列热度的讨论 [1] - 产品未发布即通过硬件配置和价格争议获得高市场关注度 [1] 影像系统升级 - 搭载徕卡光影猎人950L影像传感器与LOFIC高动态技术 [3] - 实现16.5EV超高动态范围 逆光拍摄表现压制iPhone 17 Pro [3] - 影像技术升级导致成本增加 可能推动价格上涨 [3][5] 电池与充电配置 - 全系配备大容量电池:标准版7000mAh/Pro版6300mAh/Pro Max版7500mAh [8] - 支持100W有线快充与50W无线快充 充电体验达到新高度 [8] - 电池技术与快充系统升级加剧成本压力 [8] 定价策略与性价比 - 前代产品起售价为5299元 新一代可能突破6000元大关 [5] - 公司承诺标准版"加量不加价" 但硬件全面升级使不涨价面临挑战 [11] - 硬件升级包括影像系统、处理器和电池 成本压力难以规避 [11][17] 市场竞争定位 - 产品传统以性价比为核心卖点 本次升级可能改变市场定位 [3][11] - 高科技配置与成本控制之间存在平衡难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