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出海

搜索文档
鱼你在一起马来西亚六店同开,踏上海外扩张高速列车
中国食品网· 2025-09-28 06:26
近年来,中餐出海势头迅猛。《中国餐饮出海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9月,海外中国餐饮门 店已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东南亚得益于优越的地缘位置以及食味习性的高度契合,成为中 餐品牌出海的首选战场,众多头部品牌在此布局。 其中,酸菜鱼品类因酸辣口味广受东南亚消费者喜爱,且具备高度标准化属性,在地化扩张表现尤为突 出。2025年9月26日,国内知名酸菜鱼品牌鱼你在一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蕉赖店隆重举行"六店同开, 全马同庆"启动仪式,新店分布在雪兰莪州、吉隆坡、柔佛新山等马来西亚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包括 Kota Kemuning 、Klang、Cheras、Subang、Sri Petaling和Sutera Johor Bahru。 "Think global,act local."真正的全球化,必然是深刻的本地化。拥有全球2500家门店的鱼你在一起深谙此 道,其成功并非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是基于对东南亚市场深刻的洞察与尊重后开展的系统性在地化实 践。 鱼你在一起此次大规模集中扩张,不仅显露了其在东南亚市场"一马当先"的强劲增长势头,也标志着品 牌迈入"区域加密"的新阶段。马来西亚中国餐饮协 ...
别再“卷”价格了,中餐出海真正的护城河是合规
虎嗅· 2025-09-27 12:16
中餐出海趋势与阶段划分 - 中餐出海正迎来黄金时代 被喻为第二次大航海时代 [2] - 2022年为茶饮出海元年 2023年为中餐出海元年 2024年为供应链出海元年 [2] - 中餐出海三阶段:19世纪移民餐饮(低端廉价) 传统餐饮(个体单一) 品牌餐饮(连锁数字化) [50] 知识产权合规策略 - 出海需优先解决知识产权法律身份 避免临时注册导致时间延误 [5] - 各国商标注册时长差异大 越南最长需3年 [6] - 建议参考国际巨头布局方式:麦当劳在中国注册1819件商标 肯德基1057件 星巴克1657件 [10][11] - 科学注册分三步:按目标国顺序规划 根据注册时长排期 选择性注册核心品类(如43类餐饮 30类食品 32类饮料) [12][13] - 图形商标具国际通用性 需保持一致性避免修改 [15] 特许经营模式主导出海 - 80%连锁中餐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具备低成本高效益优势 [16][17] - 全球门店数前十餐饮品牌中 中国占三席(蜜雪冰城4.6万家 瑞幸 华莱士) 其中蜜雪冰城门店数已超麦当劳4.3万家 [24][51] - 特许经营法律框架全球趋同 70%底层逻辑借鉴美国规则 [22] - 主要风险为资质不合规(未注册商标)和合同不合规(直接套用国内模板) [27][28] 跨国合规具体要求 - 国家分规范型(如美国 加拿大 马来西亚)和开放型(如阿联酋 新加坡) [31] - 美国14州需注册 9州需备案 联邦要求签约前14日披露FDD文件 [37][39] - 马来西亚要求商标注册 信息披露及7天冷静期 违规可能监禁 [36] - 加拿大六省需财务审计报告 越南要求特许经营满1年 印尼满3年 [41] 海外投资注意事项 - 需避开负面清单(如泰国限制外资控股餐饮) [44] - 禁止代持行为(如泰国代持面临罚款及监禁) [45] - 董事本地化要求:马来西亚需本地居住董事 新加坡需常驻董事 法国超25%股权需审批 [46] 行业倡议与风险案例 - 呼吁避免价格竞争 美国特许经营加盟费普遍3.5-4万美元 [55][56] - 某奶茶品牌因未在加州注册及披露被罚7599美元并禁展业务 [53] - 强调品牌间应避免恶意投诉 共同维护中餐国际形象 [54]
新加坡First Taste公司总经理周鹏邦:中餐出海是大势所趋,供应链本地化非常重要
搜狐财经· 2025-09-24 07:23
周鹏邦表示,过去中餐品牌出海,大多是通过展会找到当地的合作伙伴。2020年之前,这种模式是可行的,但到了2025 年,餐企如果寄希望于通过短短几天的展会,解决销售问题,找到当地合作伙伴,可能会变得非常困难。 未来,本地供应链将越来越重要。能否在当地找到生产、加工、合作、代理等环节的合作伙伴,为本地餐饮提供服务, 已成为餐企出海的必修课。 周鹏邦建议,餐饮企业负责供应链、研发的部门,不能只把时间花在总部研发、只在中国做研发,而是要更多地走出 去,深入当地市场,寻找并建立与当地各类供应链伙伴的长尾合作关系,"做供应链的朋友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从中长 期发展的视角来看待供应链出海这件事,不能再用过去的逻辑来应对今天的全球市场。" 作者:周沫;编辑:王秀清 9月23日,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新加坡First Taste公司总经理&新加坡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周鹏邦表示,餐企进入海外 市场主要有三种主流模式:直营连锁加盟、区域连锁加盟、合资企业,不同模式,直接决定供应链该如何本地化或国际 化。 过去所理解的供应链,大多偏重于食材、酱料、底料等产品本身。但实际上,国际供应链的范畴更广,从国际采购计 划、物流、配送、仓储, ...
海外中餐市场迎“新蓝海” 湘菜迈向主流餐饮阵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2:26
中新网长沙9月19日电 (唐小晴 何婷)19日,世界湘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长沙举办,海内外湘菜产业 精英、商协会负责人齐聚现场,围绕中餐加速出海机遇与挑战展开探讨,共寻发展良策。 《中国餐饮出海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9月,海外中国餐饮门店已近70万家,供需共振下, 海外中餐市场成为一片"新蓝海"。 从各国发展现状来看,湘菜在不同区域呈现差异化推进态势。在美国,湘菜正从"小众美味"迈向主流。 美国洞庭春餐饮联合创始人兼CEO赵嘉骏介绍,湘菜在美国历经"无独立门店—区域聚点、小品牌化— 多元扩散"阶段,如今外国食客接受度显著提升,已从"孤军奋战"转为"品牌共进、多元融合"。 澳大利亚湖南商会会长杨璨夷坦言,湘菜出海需直面"口味适配"与"合规经营"挑战——可针对当地多元 市场推行辣度分级与健康选项,同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雇佣等法规,"这是品牌稳健'靠岸'的基石"。 良之隆集团印尼分公司总经理陈斯韵补充数据,截至2024年,海外中餐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人民币,年 复合增长率11.2%;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超6000家。 签署全球海鲜食材节战略合作协议。唐小晴 摄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餐出海非短期行 ...
40岁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去世,研一创业,去年已卸任董事长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09:24
9月19日,网传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去世的消息。经济观察报记者随后向其合作伙伴、朋友以及举行遗体 告别仪式的昆明市殡仪馆多方确认,该消息属实。9月18日下午,赵晗在昆明同仁医院医治无效离世。 与其他云南菜餐厅不同,赵晗希望将云南经典菜品汇集于同一家餐厅。他在接受云南网采访时表 示:"在产品研发时,我们以云南人对云南菜的标准来把控菜品口味,但同时跳出云南,以都市人的视 角研发产品类型,目标是让顾客走进我们的餐厅,就能吃遍云南特色美食。"例如,云海肴将云南野生 牛肝菌与北方人喜爱的饺子结合,推出牛肝菌饺子;将黑松露、牛肝菌与牛蛙融合,推出黑松露牛肝菌 焖牛蛙,以适应全国化的口味需求。 在参加创业黑马(300688)大赛期间,赵晗结识了红杉资本创始人。2014年,云海肴获得红杉资本和聚 霖资本投资,开启爆发式扩张。2019年,云海肴进军新加坡,随后在当地陆续布局5家门店,并于2024 年7月进入马来西亚。 云海肴本是中餐出海的典型代表,但一则食品安全事故使其受挫。 云海肴是一家主打汽锅鸡的云南菜餐厅,也是云南菜系中的头部企业。2017年,云海肴上榜央视财经频 道"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餐厅"。2020年,云海肴对外宣称年营 ...
鱼你在一起荣膺2025中国餐饮出海TOP40,引领中餐出海新范式
江南时报· 2025-09-02 04:30
公司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荣获2025中国餐饮/新茶饮出海品牌TOP40奖项 彰显卓越品牌影响力和海外布局能力 [1] - 公司全球门店数量超2500家 获沙利文认证为全球酸菜鱼门店数量第一品牌 [2] - 海外业务覆盖美国 加拿大 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城市 2022年开始布局海外并加速拓展 [2] 海外市场表现 - 东南亚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192.43亿美元 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2.65% [2] - 泰国首店开业日营业额超19.2万泰铢(约4.2万元人民币) 翻台率达12次 [2] - 海外门店营业收入和回报周期水平远超国内 形成开店即爆店现象级成果 [2] 品牌战略升级 - 2024年6月启动全球品牌升级战略 涵盖品牌定位 视觉系统 空间形象等多维度 [3] - 空间视觉融入东方美学及文化元素 推动门店品质和体验升级 [3] - 以新形象门店和全球普适的酸辣口味为突破口 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4] 产品本地化策略 - 酸辣风味契合东南亚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标准化操作确保口味稳定性与一致性 [3] - 深度结合当地口味研发新品 将推出泰国椰香咖喱鱼与冬阴功酸菜鱼 [3] - 通过产品和文化认同实现东方美食国际化 超越单纯产品输出模式 [3]
绿茶的野心,藏在中报之外
国际金融报· 2025-08-26 15:0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23.1% 期内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34.1%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 增长40.4% [4]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门店网络扩张及经营效率提升 餐厅经营收入达17.58亿元 较去年同期15.53亿元增长13.2% [4] - 外卖业务收入5.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4.2% 成为第二大增长曲线 收入占比提升至22.9% [5] 门店扩张战略 - 截至6月底门店总数达502家 较2023年底净增37家 覆盖全国一线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门店数量居国内休闲中式餐饮品牌第三位 [4] - 核心市场集中于华东 广东 华北三大区域 门店数合计326家 占比65% 收入贡献达68% [4] - 单店运营指标保持稳健 日均销售额2万元 翻台率从3.05提升至3.1 人均消费微降至55.5元 [5] 海外扩张进展 - 香港市场门店数从6月底5家增至7家 单店月均销售额超200万港元 坪效达内地3-4倍 [8][14] - 2024年海外开店计划加速 新加坡 泰国 澳门 马来西亚首店将陆续开业 全年海外门店数预计达15家 [16] - 原定2024-2027年开设30家海外餐厅的目标有望提前至2026年完成 [17] 本地化运营策略 - 香港市场采用"相对性价比"策略 人均消费约160港元 较本地同类餐饮低30% 菜单本地化率超50% [11] - 供应链实施"灵活性优先"原则 香港门店依托深圳基地实现当日达 新市场根据食材特性调整供应结构(如泰国海鲜菜品占比提升至35%以上) [19] - 采用"铁三角"人才架构:总部核心团队输出运营经验 本地人才提供市场支持 跨界人才负责模式创新 [19] 战略发展方向 - 出海遵循"由近及远 由易到难"的圈层渗透逻辑 东南亚为第一圈层 日本为第二圈层 欧美为待突破第三圈层 [20] - 目标突破传统华人客群 通过文化赋能和运营本地化打入主流市场 定义"中式餐饮全球化"为饮食文化美学和商业模式的系统输出 [20] - 香港作为国际化试验场 具备品牌展示和模式打磨功能 为后续海外扩张提供标准化经验 [10][14]
浙商证券:中式餐饮规模快速扩张 品牌竞争格局分明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8:03
行业规模 - 2024年中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达55000+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9% [1][2] - 中式餐饮为市场主力 2024年规模36000+亿元 预计至2028年增长至53000+亿元 2025-2027年年均增速维持10%左右 [1][2] - 大众便民中餐占比约九成 客单价集中在50-100元区间 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约4% [2] 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理性化推动刚性高频餐饮需求释放 城市化率提升与人均收入增长奠定需求基础 [2] - 中央厨房与炒菜机器人突破出品标准化瓶颈 冷链物流与数字化系统提升门店复制效率 [2] - 行业连锁化率仅23.2% 显著低于美国59.29%和日本52.3% 标准化与数字化进程加速连锁渗透 [4] 竞争格局 - 中餐连锁进入百店+新周期 2024年501-1000家规模品牌门店数同比增速近94% [1][3] - 快正餐品牌如老乡鸡/小菜园/乡村基扩张节奏快于中高端正餐 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30% [1][3] - 行业集中度处于低位 头部品牌集中于华东/西南区域 呈现区域深耕与全国扩张路径分化 [3] 增长前景 - 大众中餐市场具备刚需属性 50-100元价位段占比超60% 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8.9% [4] - 国际中餐市场预计从2020年233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4452亿美元 东南亚与欧美成为主要扩张阵地 [4] - 出海成为品牌第二增长曲线 凭借文化认同与标准化能力具备全球发展潜力 [4]
美国排名第一的火锅:出海不能只做华人生意
吴晓波频道· 2025-08-21 00:30
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快乐小羊为小肥羊原班人马在海外创立的新品牌 从加拿大多伦多起步 目前海外门店覆盖十几个国家达60多家[3] - 品牌主打蒙式火锅 以牛羊肉为主 汤底加入中药材 无需蘸料即可食用 产品设计兼顾去膻增香和简化食用流程[16] - 海外客群定位超越华人市场 非华人顾客占比达70%-80% 主攻欧美主流消费群体[13][14] - 美国市场门店规模近40家 在当地火锅品类中排名第一 欧洲和东南亚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10][11] 海外经营策略 - 坚持手工熬制汤底 每日由各地门店师傅记录过程并拍照上传群组 保留原始风味特质[7][9] - 人均客单价定位符合主流消费水平 美国市场约为35美元 贯彻"好吃不贵"策略[18] - 选址避开唐人街 优先选择白人主流社区街边店 首店设于伦敦大英博物馆附近 强化品牌形象[25] - 市场选择侧重欧美 因消费力强且政策环境稳定 规避东南亚市场因政治稳定性不足及消费力较低的风险[24] 供应链建设与产业协同 - 在内蒙古建立专用底料工厂 选用无农残原料 解决农产品出口因农残或重金属被退回的问题[20] - 派遣工程师至英国指导羊肉加工技术 包括去筋剃膜等工序 提升当地羊肉利用率[21] - 促成英国羊肉30年来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带动当地供应链资源并促进文化交流[22] - 供应链策略采用"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模式 优先保障底料和羊肉供应稳定性[20] 核心发展理念 - 强调产品力为出海基础 需具备"能打的产品" 同时创始人需投入全部精力并具备坚定信念[25] - 文化层面主张"上善若水"的包容利他精神 反对狼性内卷文化 追求长期品牌化发展而非短期功利[26] - 经营方向与国际团队存在分歧 坚持保留手工熬制传统而非完全标准化 认为标准化会丧失风味特质[5][6] - 通过教育市场解决文化差异 如制作宣传材料指导食用方式 包括涮煮时间和顺序等[17]
餐饮系列研究之中餐深度:中餐方兴未艾,品牌格局渐明
浙商证券· 2025-08-20 12:03
行业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 [4] 核心观点 - 中餐是最具粘性的优质消费主粮赛道,万亿刚需+高频复购 [7] - 连锁化率低+客单价亲民,大众便民中餐空间广阔、渗透待起 [7] - 标准化突破+冷链提效,行业从"能复制"迈入"能规模化"阶段 [7] - 头部品牌如老乡鸡、小菜园、绿茶餐厅等通过不同模式实现规模扩张 [7] 行业规模 - 2024年中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达55000+亿元,2020–2024年CAGR约9% [14] - 2024年中式餐饮市场规模36000+亿元,2018-2023年CAGR约4% [15] - 预计至2028年中餐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3000+亿元,2025–2027年年均增速有望维持在10%左右 [18] - 大众便民中餐占比约九成,市场规模36000+亿元,2018-2023年CAGR约4% [18] - 客单价集中在50–100元区间的大众便民中餐市场占比超60%,行业规模30000+亿元 [59] 分品牌竞争格局 - 中餐连锁发展进入"百店+"新周期,501–1000家区间品牌增速近94% [84] - 头部品牌如老乡鸡、小菜园、乡村基扩张节奏快于中高端正餐 [84] - 下沉市场成为结构性增量高地,老乡鸡、小菜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均超30% [84] - 行业集中度仍处低位,区域强者特征明显,头部品牌多集中于华东、西南等重点区域 [84] - 老乡鸡以1579家门店位居第一,乡村基(713家)与小菜园(671家)形成规模壁垒 [94] 未来展望 - 中式餐饮连锁化率仅23.2%,远低于美国(59.2%)与日本(52.3%) [52] - 百元以下大众中餐市场具备刚需属性,预计2024-2028年CAGR达8.9% [52] - 出海有望成为品牌第二增长曲线,国际中餐市场预计将从2330亿美元增长至4452亿美元 [52] - 中餐品牌凭借文化认同与标准化能力,具备走向全球的长期成长潜力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