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MS)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黄敏:联动全球资源 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0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产品创新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推进互联互通ETF扩容 赴境外市场设立基金产品及境外子公司等举措 [2] - 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司推动沪深300ETF、中证红利低波ETF等产品登陆巴西及新加坡市场 宣传中国资产投资价值 [2] - 国内基金公司在欧洲、中东、亚太等多个区域发行近20只互联互通ETF 覆盖科技消费资产、高等级债产及A股龙头企业等优质品类 [2] 跨境投资产品表现与规模 - 沙特首只投资中国股市的ETF产品Ablilad CSOP MSCI Hong Kong China Equity ETF初始规模达12亿美元(约合65亿元人民币) 上市首日开盘半小时成交额达83.47万沙特里亚尔(约158.5万元人民币) [3] - 该产品自去年10月底上市以来规模增长至近14亿美元 成为沙特交易所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 [3] - 273只内地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进入香港市场 境外机构持有博时中证500ETF、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等产品 [3] 境外投资者偏好与配置趋势 - 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兴趣浓厚 景顺在欧洲上市挂钩创业板50指数的UCITS ETF覆盖中国高成长科技及新兴产业龙头 [5] - 新加坡等国家私人银行及家族办公室偏爱A股核心资产和离岸人民币债券 马来西亚、泰国等主权基金及企业更青睐中国科技资产 [5] - 东亚地区投资者风险偏好存在差异 日本、韩国机构投资者偏好配置类贸易产品及个人权益类资产 [5] 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 摩根士丹利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已助力中国企业实现股票融资5085亿美元、债权融资7346亿美元 参与中国相关并购交易总额超7085亿美元 [14][15] - 公司通过WFOE设立人民币私募股权业务 全资控股摩根士丹利基金 其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超75亿元人民币 重点投资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及高端制造行业 [17] - 摩根士丹利基金注册资本从2.5亿元人民币扩充至9.5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与全球团队举办超30场客户交流及投研活动 [18] 南方东英的国际化布局 - 南方东英在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发行45只ETF产品及3只互惠基金 在沙特上市当地首只ETF产品规模近14亿美元 [9] - 公司参与沪港ETF互通、中国-新加坡ETF互挂等项目 将中证太阳能产业ETF、中国国债ETF等特色产品引入全球市场 [10] -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规模从2024年9月的306.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8月的536.81亿港元 成为香港市场ETF份额首位 [11] 产品创新与战略方向 - 摩根士丹利基金以全球资产配置为特色业务 已落地多只主动管理型QDII私募产品 并关注QFII证券投资服务机会 [19] - 南方东英围绕中国科创主题 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及日韩成熟市场完善跨境投资产品体系 [9][12] - 公司计划开发人民币计价产品 探索与中东主权基金、亚太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合作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2] 科技投资与研究能力 - 摩根士丹利拥有专注颠覆性技术研究超20年的全球团队 亚太研究部深耕中国工业领域及科技板块 [15] - 公司发布机器人全产业链图谱、《中国前沿产业28强》报告及中国AI硬件自给自足率指数等前瞻性研究成果 [15] - 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凭借科技领域投资获2024年公募产品收益冠军 [15]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黄敏 联动全球资源 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8:5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设立首批办事处 次年与合作伙伴成立中金公司 随后逐步实现绝对控股或全资控股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公募基金及QDLP等机构 [1] - 已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股票资本市场融资5085亿美元 债权融资7346亿美元 参与中国相关并购项目交易总额超7085亿美元 [1] - 2023年7月摩根士丹利基金成为由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目前已完成两次增资 注册资本从2.5亿元人民币扩充至9.5亿元人民币 [4] 全球资源协同与投研能力 - 拥有覆盖全球的投研实力和科技投资基因 全球团队中包含专注研究颠覆性变革技术超过20年的小组 亚太区研究部有钻研中国工业领域的专业团队 [2] - 2025年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研究部发布系列前瞻性成果 包括首份系统化机器人全产业链图谱 《中国前沿产业28强》报告和中国AI硬件自给自足率指数 [2] - 2025年上半年摩根士丹利基金联手研究部及境外团队举办超过30场客户交流会及投研交流活动 平均每周一场 [5] - 新兴市场团队负责人近期带队赴深圳与权益团队深入交流 探讨建立更紧密的投研合作机制 [3] 产品业绩与投资重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大摩数字经济混合投资科技领域 获得2024年年度公募产品基金收益冠军 是外资公募产品首次获得年度冠军 [2] - 将中国科技产业作为投研重点 深度研究人工智能行业 捕捉科技创新投资机会 [2] - 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三期基金 投资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高端制造、新消费等行业 管理规模合计超75亿元人民币 [4]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通过WFOE设立人民币私募股权业务 全资控股摩根士丹利基金 2018年成为QDLP试点企业 [4] - 摩根士丹利基金以全球资产配置为特色化业务 依托深圳优势布局跨境业务 已落地多只QDII私募产品并提供主动管理型QDII策略 [5] - 密切关注QFII证券投资建议服务机会 拟推动与境外团队深度合作 同时深耕本土市场打造多维产品矩阵 [5] 行业观点与市场定位 - 中国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蓬勃发展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1] - 看好中国科技创新产业趋势 持续向海外投资者讲述中国人工智能及科创领域投资机会 [3] - 中国资本市场有足够深度和广度满足全球投资者需求 看好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机遇 [4]
Morgan Stanley Appeals for Reconsideration of Stress Capital Buffer
ZACKS· 2025-09-01 17:06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正寻求美联储重新评估其压力资本缓冲要求 目前该公司的SCB为6% 是受测试银行中最高的 公司预期SCB将降至51%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要求将从15%降至126% [1][2][3][8] 监管要求 - 美联储通过年度压力测试确定银行的SCB和其他资本水平 为经济下行期间的损失提供缓冲 SCB于每年10月1日生效 有效期为一年 [1][2] - 高盛2024年SCB从64%下调至62% 富国银行SCB从38%降至37% [4] 资本水平变化 - 基于近期测试结果 公司预期普通股权一级资本要求将从当前的135%降至126% [8] - 最终SCB将于9月30日前公布 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市场表现 - 过去六个月摩根士丹利股价上涨165% 略低于行业171%的涨幅 [5] - 公司目前获Zacks第三级持有评级 [6]
大摩:阿里已成中国最佳AI赋能者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07:25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将阿里巴巴评为中国最佳AI赋能者 并将美股目标价从150美元上调至165美元 主要基于AI驱动阿里云业务加速增长及长期战略价值 [1] - 阿里云被视为捕捉AI机遇的主阵地 AI相关收入占比超20%且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预计第二财季增速将超30% [1][2][3] - 即时电商业务短期亏损预计扩大至350亿元人民币 但管理层承诺未来1-2个月内将单位经济效益亏损减半 并设2028财年GMV达1万亿元目标 [1][4][5] -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 摩根士丹利仍上调阿里云业务估值至每股67美元 维持增持评级并看好长期AI相关需求增长潜力 [1][6] 业务表现与预测 - 阿里云第一财季收入同比增长26% 超出市场预期 [2] - AI相关收入占阿里云总收入20%以上 该比例在全球处于最高水平之列 [1][2] - 预计阿里云第二财季增速将加速至30%以上 驱动因素包括行业需求、产品升级(如通义千问)及战略合作 [2][3] - 即时电商业务第一财季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 8月峰值日订单量达1.2亿单(美团为1.5亿单) [5] 财务影响 - 即时电商业务第二财季亏损预计从200亿元扩大至350亿元人民币 可能标志投资峰值 [1][5] - 全年即时电商投资总额预测从500亿元上调至800亿元 [5] - 因短期投资增加 下调2026和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 [5] 战略与估值 - 阿里云估值从每股60美元上调至67美元 反映AI时代增长潜力 [6] -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云基础设施 被视为捕捉中国AI需求增长的主要渠道 [6] - 长期盈利预测获上调 显示对战略投资回报的信心 [1]
信号、资金流动与关键数据_每周汇总关键跨资产监测指标、数据、动向以及追踪市场情绪、资金流动和持仓情况的模型
2025-08-31 16:21
摩根士丹利全球跨资产研究报告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报告覆盖全球主要资产类别 包括股票 债券 外汇 大宗商品和信用产品[1][2] * 股票市场涵盖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 包括标普500指数 欧洲斯托克指数 日经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3] * 外汇分析涉及主要G10货币和新兴市场货币 如美元 欧元 日元 人民币 巴西雷亚尔 墨西哥比索和南非兰特等[3][76] * 大宗商品包括布伦特原油 铜 黄金和白银等[3][10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摩根士丹利对2026年第二季度各类资产设定了熊市 基线和牛市三种情景预测[3] * 股票市场预期回报分化 标普500基线情景预期总回报2.1% 欧洲股市预期3.9% 而日本和新兴市场股市预期负回报分别为-4.4%和-4.2%[3] * 外汇市场看涨日元 预期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48跌至130 涨幅10.5% 看涨欧元和英镑 预期欧元兑美元升至1.25 英镑兑美元升至1.45[3] * 债券市场预期正回报 美国10年期国债预期总回报11.4% 德国10年期国债预期6.4% 英国10年期国债预期9.8%[3] * 信用产品预期超额回报有限 美国投资级信用利差预期从75基点收窄至70基点[3][17] * 大宗商品预期分化 布伦特原油基线预期从68美元跌至60美元 跌幅10.4% 而黄金预期小幅上涨至3500美元[3] 市场动态与关键数据 * 美国2s30s收益率曲线达到2022年以来最陡水平[7][9][10] * 欧元区制造业PMI自2022年以来首次突破50进入扩张区间[7][11][16] * 债券波动率下降 MOVE指数处于近三年低点[12][19] * 美国投资级信用利差异常紧缩 处于历史低位[17][18] * 全球ETF资产规模约7万亿美元 覆盖约5000只ETF[22] * 近期资金流向显示债券资金流入强劲 过去一个月流入566亿美元 而股票资金流出20亿美元[41] 市场情绪与定位 * 市场情绪指标(MSI)显示整体情绪偏负面但近期有所改善[56][66] * 投资者仓位显示资产管理者大幅做多新兴市场股票(42%)和美国股票(29%) 而对美元指数保持净空头(-19%)[68] * 对冲基金做空美国国债各期限品种 2年期国债空头仓位达-45%[68] * 跨资产相关性显示股票与信用产品相关性极高 标普500与美国投资级信用相关性达89% 处于10年区间的高位[76] 风险与机会评估 * 跨资产相关性-估值框架(COVA)识别最佳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 做空美国高收益债(利差)和做空美国投资级债(利差)评分最高 分别为89和87[85] * 最差多元化工具是做多瑞郎兑美元 评分仅34[87] * 复合sigma指标(CSI)显示市场极端波动处于相对低位 表明市场压力较小[93][96][98] * 波动率监测显示股票隐含波动率处于适中水平 标普500的3个月隐含波动率为13.7%[99] 长期资本市场假设 * 股票市场10年名义预期回报率在7.5%-7.8%之间 MSCI全球指数预期回报7.5%[111] * 固定收益产品预期回报分化 美国10年期国债预期回报5.0% 而日本10年期国债仅1.6%[111] * 信用产品中 欧洲高收益公司债(B评级)预期回报3.7% 新兴市场美元主权债预期回报4.9%[111] 其他重要信息 * 报告由摩根士丹利多位策略师共同完成 包括Serena Tang Soham Sen Erika Singh-Cundy和Bradley Tian[4] * 报告包含免责声明 表明摩根士丹利可能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可能存在利益冲突[5][112] * 股票评级分布显示40%为超配(相当于买入) 43%为平配(相当于持有) 16%为低配(相当于卖出)[125]
内外资多维度挖掘A股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14:15
资金流向与配置变化 - 行业主题ETF成为资金入场新通道 逐步受到市场关注 成为近期ETF主要增量 [2] - 4月中旬以来宽基ETF持续流出资金 6月以来净流出速度进一步加快 [2] - 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持续低于去年同期季节性水平 同比多增规模不断回落 [2] - 2至3月及6月以来权益市场上涨后理财规模下降速度加快 资金正从理财产品向权益资产进行再配置 [2] - 3月以来权益类基金(主动+被动)发行规模占比提升至40%以上 权益类基金新发有望进一步回升 [2] - 全球对冲基金8月以来积极买入A股 买入行为偏向A股 [2] 机构投资策略与布局方向 - A股市场估值处于系统性修复过程 位于估值洼地的领域值得重视 [3] - 看好科技成长方向 AI应用 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 [3] - 看好中国制造方向 包括高端机械 汽车 军工 医药等优质公司 [3] - 看好新消费方向 部分公司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且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3] - 长期看好人工智能+主线 行业有望进入政策密集催化阶段 [3] - 国产算力与AI应用企业将受益 关注人工智能赋能赛道包括消费电子 机器人 智能驾驶 AI医疗 计算机等 [3] - 需求侧支持政策逐渐发力 金融数据改善反映政策积极发力效果 基本面改善有望持续 [4] - 对A股后市维持相对积极观点 [4] - 关注具备高景气产业趋势的细分方向 但须关注快速上涨后的波动风险 [4] - 关注直接受益于市场活跃度的板块 包括券商 保险 多元金融等 [4] - 关注高股息板块 今年以来涨幅相对落后 若市场回调将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 [4]
看好市场前景 外资持续“做多”中国资产
财联社· 2025-08-31 09:06
国际投行对中国经济及资产的观点 - 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测 对中国资产配置建议从中性转向超配[1]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对中国股票超配评级[1]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1]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资金流入情况 - 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2] - 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约2.5万亿元 较去年年底2.31万亿元增长8%[2] - 上周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A股近2000万美元 被动外资加速流入整体达9.6亿美元[10] 外资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看法 - 渣打银行认为中国较好应对贸易紧张局势 国内政策支持稳定经济增长包括新生儿补贴[1]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认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2] - 外资机构调研呈现高频次深交流长跟踪特征 对重点标的调研周期长达一至两年[11][13] 外资配置的行业偏好 - QFII二季度新进374只个股 增持157只个股 行业集中在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3] - 外资聚焦高端制造科技创新与消费等贴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线的领域[3] - 科技创新是外资金融机构研报高频词 包括AI算力国产替代创新药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4] - 汇丰银行持续看好消费板块机会 新消费赛道随Z世代消费力提升展现结构性增长机会[4] 外资调研与投资布局 - 外资机构加大A股上市公司调研力度 今年以来680家外资机构累计调研超5620次[7] - 调研重点包括AI国产算力替代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企业出海新消费模式转型[5] - 调研结果落点为真金白银实际投入 被外资重点调研公司出现在外资重仓股名单中[8] - 外资带全球投资者实地考察中国产业链崛起 调研范围覆盖北上广深及二三线城市[7]
“真金白银”投入 “创新”成高频词 | 观察·外资持续给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央视网· 2025-08-31 05:25
国际投行对中国经济及资产的观点 - 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测并对中国资产配置建议从中性转向超配 [1]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中国股票超配评级 [3]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成为8月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市场 [5] 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其中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7]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二季度新进374只个股并增持157只个股 [12] - 外资机构2025年调研A股公司呈现高频次深交流长跟踪特征 年内680家外资机构累计调研超5620次 [17] 外资关注的中国行业与领域 - 外资聚焦高端制造科技创新与消费等贴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线的领域 [10] - QFII持仓行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领域 [12] - 科技创新成为外资研报高频词 重点关注AI算力国产替代创新药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 [13] 外资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看法 - 汇丰银行认为促进消费政策支持有望延续并持续看好消费板块机会 [13] - 新消费赛道随Z世代消费力提升将展现结构性增长机会 [13] - 外资关注中国企业出海及新消费模式转型等微观领域 [16]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展望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9] - 外资认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9] - 外资对第四季度普遍持乐观态度并加大对中国上市公司调研力度 [9][14]
高盛、大摩、小摩、瑞银、巴克莱银行等十大知名外资重仓股出炉!
私募排排网· 2025-08-31 00:05
外资巨头加速布局A股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高地 外资巨头正加速进场扫货A股低估值小市值股票[2] -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完毕 高盛大摩小摩瑞银等十大知名外资扎堆进驻小市值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2] - 外资重仓股今年来涨幅表现格外亮眼[2] 十大外资持仓概况 - 花旗持有16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6.65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83.72%[3] - 瑞银持有368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83.87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55.68%[3] - 摩根士丹利持有280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66.15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52.46%[3] - 高盛持有194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55.91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51.28%[3]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25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100.30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43.26%[3] - 摩根大通持有164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38.04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42.80%[3] - 美林持有26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5.21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37.81%[3] - 巴克莱银行持有629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114.54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36.89%[3] - 法巴持有10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234.85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32.31%[3]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有16家A股公司 流通市值37.25亿元 持股今年来涨幅均值7.11%[3] 重点外资机构持仓详情 高盛持仓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仍有充足动力支撑进一步上涨 目前仅有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股票和基金上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6] - 高盛二季度共进入194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新进162家 加仓14家 减仓18家 合计持有市值55.91亿元[6] - 高盛持有公司今年以来涨幅均值51.28% 大幅跑赢A股主要指数涨幅 涨幅100%以上个股达30只 涨幅50%以上有65只[6] - 持股涨幅前10个股分别为潍柴重机190.12% 创新医疗187.69% 海辰药业182% 涛涛车业173.78% 成飞集成168.25% 国瑞科技153.22% 利民股份149.06% 合锻智能145.55% 杭齿前进136.84% 红宝丽132.24%[7] 摩根士丹利持仓 - 摩根士丹利位列28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66.15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52.46%[10] - 摩根士丹利认为联储降息周期将吸引全球资金流入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估值相对较低 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市配置处在非常低水平[10] - 持仓中今年来股价翻倍共38只 涨幅前10个股分别为北方长龙448.01% 汇金股份281.34% 华胜天成224.45% 新坐标188.39% 鼎通科技188.09% 海辰药业182.14% 中邮科技173.25% 南模生物168.56% 成飞集成168.25%[10] 摩根大通持仓 - 摩根大通位列164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38.04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42.80%[14] - 摩根大通认为A股尚未见顶具备温和上行潜力 预计至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有24%上行空间 MSCI中国指数有35%上行空间[14] - 持仓中今年来涨幅100%以上个股有18只 分别为菲林格尔390.70% 每日互动202.74% 福赛科技188.11% 海辰药业182.14% 成飞集成168.25% 中旗新材151.03% 合锻智能145.55% 襄阳轴承135.02% 红宝丽132.24% 平安电工125.01%[14] 巴克莱银行持仓 - 巴克莱银行位列629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114.54亿元 相比2024年底13.27亿元大幅提升超百亿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36.89%[18] - 持仓中今年来翻倍股高达52只 涨幅前10个股分别为长城军工488.18% 北方长龙448.01% 恒宝股份287.72% 中毅达208.98% 横河精密199.91% 东杰智能194.15% 创新医疗187.69% 万里马187.59% 海辰药业182.41%[18] - 军工稳定币相关龙头公司成为巴克莱银行二季度集中布局方向[18] 瑞银持仓 - 瑞银位列368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83.87亿元 相比2024年底60.80亿元增长超20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55.68%[22] - 瑞银认为A股当前处于牛市初期 大盘已突破3800点 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较近 预计后续大概率震荡向上[22] - 持仓中今年来涨幅100%以上个股有58只 涨幅前十个股分别为上纬新材1146.25% 长城军工488.15% 宏和科技406.47% 天普股份274.82% 新坐标188.39% 海辰药业182.14% 巨力索具168.73% 南方精工164.07% 利元亨155.43%[22] 美林持仓 - 美林位列26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5.21亿元 相比2024年底2亿元增长超3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55.68%[28] - 美林认为当前A股处于震荡调整阶段 指数强但个股表现分化 近期回调或为洗盘 调整后仍有冲击新高可能[28] - 持仓中涨幅100%以上仅3只个股 分别是联化科技 鼎泰高科 领湃科技[28] 花旗持仓 - 花旗位列26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6.65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高达83.72% 二季度末以来涨幅均值也高达26.07%[34] - 花旗持仓似乎更注重个股精选 持仓中涨幅100%以上仅3只个股 分别是奇德新材272.04% 春光科技140.46% 金橙子103.59%[35]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仓 - 阿布达比投资局位列25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100.03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43.26%[37] - 二季度新进12家公司 加仓7家公司 减仓5家公司[37] - 大幅加仓某PCB龙头899.42万股 最新持股2175.10万股 持有市值6.56亿元 公司今年来涨幅121.41% 二季度末以来涨幅76.62% 预计带来浮盈5.03亿元[37]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仓 - 科威特投资局位列16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37.25亿元 今年以来涨幅均值仅为7.11%[40] - 二季度新进3家公司 加仓5家公司 减仓4家公司 重仓过亿个股达12只[40] - 自二季度末以来涨幅均值15.56% 前两大重仓股二季度末以来涨幅分别为27.36%和27.23% 预计分别带来浮盈1.21亿元和1.14亿元[40] 法巴持仓 - 法巴重仓持有10家A股公司 持有市值234.85亿元 2024年底为198.61亿元 今年来涨幅均值32.31%[42] - 通过QFII持有南京银行19.96亿股 持有市值231.94亿元[42]
Morgan Stanley Direct Lending: Consistent Performer With A Rockbottom Valuation
Seeking Alpha· 2025-08-30 09:43
公司业绩与规模 - 摩根士丹利直接贷款基金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1] - 公司隶属于规模达180亿美元的摩根士丹利私人信贷平台 [1] - 该平台归属于总规模达1.5万亿美元的摩根士丹利资产管理体系 [1] 业务覆盖范围 - 业务涵盖BDC(商业发展公司)、CEF(封闭式基金)、OEF(开放式基金)、优先股及婴儿债券市场 [1] - 提供系统化收益投资组合服务 兼顾收益率与风险管理需求 [1] - 设有针对CEF 优先股及PIMCO CEF的专项投资者指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