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MRK)

搜索文档
跨国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1:4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跨国药企营收排名前三为强生(456.36亿美元)、罗氏、默沙东 礼来凭借替尔泊肽增长41%跃升至第六位 [1] - 行业面临专利悬崖压力 未来几年将有近200种药物失去专利保护 包括69种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 预计累计损失超3000亿美元 [2] - 营收前十企业竞争激烈 第四至第八名营收接近 具体排名为强生、罗氏、默沙东、艾伯维、辉瑞、礼来、阿斯利康、诺华、拜耳、诺和诺德、BMS [2] 强生表现 - 上半年营收456.36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创新药板块收入290.75亿美元(增长3.6%) 医疗科技板块165.61亿美元(增长5%) [3] - 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927-931亿美元 预计增长4.5%-5% 肿瘤业务表现突出 收入119.9亿美元(增长21.1%) 主要来自达雷妥尤单抗(67.76亿美元)、阿帕他胺(16.79亿美元)和伊布替尼(14.44亿美元) [3] 默沙东表现 - 上半年总营收313.35亿美元同比下降2% 制药业务收入276.88亿美元(下降3%) 中国区收入下滑70%至10.75亿美元 [4] - 核心产品K药销售额151.61亿美元(增长7%) HPV疫苗销售额24.53亿美元(下降48%) 启动优化计划预计每年节省30亿美元成本 [4] - 未来五年多款重磅产品面临专利悬崖 已投入338亿美元布局ADC领域 [4] 礼来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2.8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中国市场收入9.17亿美元(增长20%) [5] - 替尔泊肽系列产品表现亮眼 降糖版Mounjaro收入90.407亿美元(增长85%) 减肥版Zepbound收入56.933亿美元(增长223%) 两款产品合计147.34亿美元 接近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166.83亿美元 [5][6] 阿斯利康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 中国区收入35.15亿美元(增长5%) 成为MNC中国区营收第一 [7] - 完成4笔BD交易居中国区榜首 上半年行业共达成52项出海交易 其中18项超10亿美元 总金额超647亿美元 [7] 中国市场动态 - MNC中国区表现分化 罗氏增长9% 诺华8% 赛诺菲仅0.1% 礼来以19%增速领涨 [8] - 行业加速与中国创新药企合作 成熟产品战略性撤退 如默沙东HPV疫苗和赛诺菲波立达退出中国市场 [8]
If You're In Your 20's, Consider Buying These 3 Healthcare Stocks
The Motley Fool· 2025-08-13 10:05
If you have decades to go before you retire, you want to make sure you own companies that know 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f you are in your 20's you likely have more than four decades ahead of you to invest before hitting retirement. Some might suggest that now is the time to take an aggressive investment stance, but that could entail more risk than you think. Make a big bet on the wrong stock and you could turn thousands of dollars into pennies. An alternative path that might make more sense is to find a ...
辉瑞(PFE.US)抗癌药与默沙东(MRK.US)免疫疗法“双剑合璧” 延长膀胱癌患者生存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1:36
药物疗效与机制 - Padcev与Keytruda联合使用显著延长膀胱癌患者生存周期,相比单纯手术显著减缓癌症进展并改善总体生存率 [1] - 试验涉及近600名无法耐受或拒绝化疗的患者,除手术外几乎无其他选择 [1] - 联合疗法通过"双路径协同"机制:Padcev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并释放抗原,Keytruda解除免疫抑制增强抗肿瘤反应 [1] 临床试验结果 - 在顺铂不适用/拒绝顺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联合疗法较单纯手术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EFS)和总体生存期(OS) [2] - 该组合为缺乏有效新辅助治疗手段的患者群体提供首个显示生存获益的全身治疗方案 [2] - 第三组Keytruda单药+手术的数据尚未成熟 [2][3] 市场潜力与战略意义 - 若获FDA批准,该疗法在美国的适用人群将增加约28,000人,市场规模扩大至当前三倍 [2] - 辉瑞通过430亿美元收购Seagen Inc获得Padcev,旨在打造基石型肿瘤药物 [2] - 肿瘤业务被视为辉瑞业绩增长关键,以抵消新冠产品需求下降和专利悬崖影响 [3] 公司动态 - 辉瑞未披露详细试验数据,承诺未来在医学会议公布完整结果 [3] - 收购Seagen是辉瑞向肿瘤治疗领域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 [3]
Merck's Narrowed 2025 Sales View: What it Means After Q2 Results?
ZACKS· 2025-08-11 16:35
公司业绩与财务指引 - 默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参差 盈利超预期但营收符合预期 [1] - 公司调整2025年营收指引至643-653亿美元(原641-656亿美元) 汇率负面影响从1%下调至05% 剔除汇率影响后内生增长率为1%-2%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EPS)指引区间从882-897美元上修至887-897美元 汇率影响从每股20美分以上降至15美分 [2] - 业绩指引未包含对Verona Pharma的10亿美元收购案影响 该交易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3] 核心产品表现 - 明星产品Keytruda第二季度销售额达796亿美元(同比+9%) 占制药业务收入的50% [5][10] - 动物健康部门收入165亿美元(同比+11%) 增长动力来自畜牧产品需求及Elanco水产业务并表 [5] - 新药Winrevair(肺动脉高压治疗)季度销售额336亿美元(环比+20%) 上市后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0亿美元 [7] - 肺炎疫苗Capvaxive销售额129亿美元(环比+201%) 两款新药被管理层视为Keytruda专利到期后的关键增长驱动 [7][10] 行业竞争格局 - Winrevair面临United Therapeutics和强生的激烈竞争 后者PAH药物组合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11亿美元 [8][11] - United Therapeutics旗下RemodulinOrenitramTyvaso三款PAH药物当季销售额分别为1347亿1239亿和4696亿美元 [9] 市场表现与估值 - 默克股价年内下跌188% 表现逊于行业82%的跌幅 [12] - 当前前瞻市盈率864倍 低于行业均值1371倍及公司5年历史均值1279倍 [13] - 市场共识预测2025年EPS从888美元上调至892美元 但2026年EPS从970美元下调至961美元 [14]
Merck Stock Down 4% Since Q2 Results: How to Play the Stock
ZACKS· 2025-08-11 14:21
公司业绩表现 - 默克公司第二季度每股收益2 13美元同比下降7% 营收158亿美元同比下降2% 主要受Gardasil疫苗销售下滑拖累[1] - Keytruda季度销售额达79 6亿美元同比增长9% 占公司制药业务收入超50%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2][4] - 公司收窄全年营收指引至643-653亿美元区间 同时上调EPS预期下限至8 87-8 97美元[2] 核心产品动态 - Keytruda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快速放量 2025上半年销售额增长7% 皮下制剂正在FDA审评中 预计9月获批[5][7] - 与Moderna合作开发mRNA癌症疫苗V940 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用于黑色素瘤和NSCLC辅助治疗[6] - Gardasil在中国市场销售额2025上半年暴跌48% 因经济放缓导致需求疲软 库存积压迫使暂停供货至2025年底[14][15] 研发管线进展 - III期临床管线规模较2021年扩大近三倍 未来几年计划推出20款新产品 包括肺炎疫苗Capvaxive和肺动脉高压药物Winrevair[8][9][10] - 7月达成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协议 获得COPD治疗药物Ohtuvayre 强化心肺疾病产品线[13] - RSV抗体Enflonsia获美国批准 HIV复方制剂doravirine/islatravir正在FDA审评中 预计2026年4月获批[11] 市场竞争与挑战 - Keytruda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 公司面临非肿瘤业务增长压力 竞争对手Summit Therapeutics的ivonescimab在NSCLC III期临床中表现优于Keytruda[17][18] - 糖尿病产品需求下降及仿制药冲击导致部分产品线收入下滑[16] - 2025年迄今股价下跌17 4% 显著跑输行业6 7%的跌幅[19] 财务与战略措施 - 当前市盈率8 64倍 低于行业平均13 71倍及公司5年均值12 79倍[21] - 2025年EPS预期30天内从8 88美元上调至8 92美元 但2026年预期从9 70美元下调至9 61美元[24] - 启动成本优化计划 预计到2027年实现年节省30亿美元[29]
默沙东普瑞明两种剂型获批新增200天剂量方案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14:13
默沙东普瑞明®新增剂量方案获批 - 公司新型非核苷类巨细胞病毒抑制剂普瑞明®(来特莫韦)片剂和注射液获NMPA批准新增200天剂量方案,适用于有迟发性CMV感染风险的成人患者[1] - 此前该药物已获批用于预防HSCT后CMV感染,持续用药时间为100天,此次延长至200天[1] - 新方案将为成人患者提供更长时间的CMV感染预防[1] 产品临床价值 - CMV感染是HSCT受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手术相关死亡率升高[2] - 移植后100天内CMV管理已趋规范,200天新用法填补了100天后CMV预防空白[2] - 新方案为迟发性CMV感染成人患者提供覆盖免疫重建更长窗口期的保护[2] 公司战略与研发进展 - 普瑞明®2025年接连获批拓展用于儿童患者及延长成人预防用药时间[2] - 此次获批优化了普瑞明®的临床实践,支持更个性化的CMV预防方案[1] - 标志着公司在抗感染领域研发取得重要进步[2]
北美医药生物-一图胜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2025-08-11 02:58
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美国整体处方药市场同比增长2.8%(截至8月1日当周),高于前一周的1.7%和过去12周的2.6%[1][2] - 滚动4周TRx同比增长2.9%,滚动12周TRx同比增长2.6%[2] - 扩展单位(EUTRx)同比增长1.9%,低于TRx增长率[2] - 摩根士丹利对北美生物技术行业持"有吸引力"观点,对主要制药行业持"中性"观点[7] 重点公司及产品表现 百时美施贵宝(BMY) - **Cobenfy**(精神分裂症药物): - 最新周处方量约2,010份,前一周约1,950份[3] - 2025年共识预期下调至1.71亿美元(原1.96亿美元),需达到约129,000 TRx才能实现预期[3] - 需达到同类药物(Rexulti、Caplyta、Lybalvi)上市时处方量的2-3倍才能实现共识预期[3] 福泰制药(VRTX) - **Journavx**(急性疼痛药物): - 最新周处方量约6,800份,前一周约6,430份[4] - 医院处方占总量约35%,未被IQVIA捕获[4] - 2025年共识预期上调至7,800万美元(原6,500万美元)[4] 吉利德(GILD) - **Yeztugo**(lenacapavir): - 最新周处方量约210份,前一周约300份[5] - 注射剂和口服剂型各占50%[5] 礼来(LLY) - **Mounjaro & Zepbound**: - Zepbound同比增长257%(12周滚动)[24] - GLP-1产品线同比增长43%[24] - **Kisunla**(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 2024年7月上市[9] 生物类似药市场动态 Stelara生物类似药 - Biocon的Yesintek占约6%市场份额,安进(AMGN)的Wezlana占约5%[13] Prolia生物类似药 - 诺华(Sandoz)的Jubbonti已开始出现,但最新周处方量可忽略不计[13] 其他生物类似药 - Actemra首个生物类似药Tyenne于2024年4月上市,第二个生物类似药Tofidence于2024年6月上市[53] - Avastin生物类似药Mvasi(AMGN)和Zirabev(PFE)已分别于2019年7月和12月上市[57] 治疗领域表现 GLP-1类药物 - 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 Ozempic周处方量577,700份[25] - Wegovy周处方量282,200份[25] - 礼来(LLY): - Mounjaro周处方量608,700份[25] - Zepbound周处方量421,900份[25] 免疫学药物 - **Skyrizi**(ABBV): - 同比增长44%(12周滚动)[24] - **Rinvoq**(ABBV): - 同比增长38%(12周滚动)[24] - **Tremfya**(JNJ): - 同比增长28%(12周滚动)[24] 抗凝血药物 - Eliquis(BMY/PFE)市场份额69%,Xarelto(JNJ)17%,Pradaxa(BI)6%[101] - Eliquis同比增长10%,Xarelto同比下降6%[101] 市场趋势 - 扩展单位(EU)数据趋势比处方(Rx)数据更积极,表明医生开具更多90天处方[33] - 品牌药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5%,而TRx同比增长4%[45] - 仿制药月销售额和TRx均同比下降1%[43] 风险提示 - 摩根士丹利可能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可能存在利益冲突[8] - 部分药物数据受供应商合同限制影响,可能不完全准确[32][46]
3 High-Yield Healthcare Stocks to Buy Hand Over Fist in August
The Motley Fool· 2025-08-10 08:40
医疗保健行业股息投资机会 默克公司(MRK) - 股息收益率达4.1%,是行业平均1.8%的两倍以上,且连续15年实现年度股息增长 [2] - 公司依赖核心抗癌药物Keytruda的收入,但面临专利到期风险,市场担忧其新药研发能力 [2] - 长期研发实力和并购能力支撑业务韧性,历史上股息呈现稳定上升趋势(非每年递增) [3] - 当前股息收益率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4] Ventas(VTR) - REIT公司专注于养老地产,股息收益率2.8%,疫情期间曾削减股息 [6] - 战略转型为自营模式,使收入成本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二季度调整后运营资金(FFO)同比增长9% [8][9] - 美国老龄化人口结构推动行业复苏,股息已恢复增长态势 [9][12] Omega Healthcare(OHI) - 股息收益率高达6.7%,疫情期间维持派息但多年未增长 [10] - 二季度调整后FFO增长约8%,显示业务改善迹象,近期开始收购新物业 [11] - 与Ventas同属养老地产REIT,但定位为"复苏标的",适合追求即期高收益的投资者 [12] 行业比较 - 医疗保健板块平均股息收益率仅1.8%,三家公司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1][13] - 默克代表稳健高股息,Ventas体现增长潜力,Omega提供困境反转机会 [13][14]
全球制药行业成本压力上升,多家企业宣布减员计划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8 12:12
医疗板块资本市场表现 - 标普500医疗保健板块指数今年下跌约5%,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7% [2] - 医疗保健行业市盈率从一年前的近20倍降至约16倍,默沙东及百时美施贵宝预期市盈率分别为8.7倍和7.4倍 [3] - 默沙东及百时美施贵宝今年以来股价累计跌幅接近20% [3] 制药企业成本削减计划 - 默沙东计划在2027年前每年节省30亿美元开支,其中17亿美元来自行政、销售和研发支出 [3] - 辉瑞计划到2025年底节省45亿美元开支,到2027年底节省72亿美元 [4] - Moderna宣布裁员10%,员工规模从近6000人削减至约5000人 [4] - 诺和诺德终止8个在研项目,并可能裁员 [5] 企业财务与股价表现 - 辉瑞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16%,市值不到疫情巅峰时期的一半 [4] - Moderna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75%,市值从近2000亿美元暴跌至约110亿美元 [5] - 诺和诺德今年以来股价下跌超过三分之二,过去一周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 [5] 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影响 - 默沙东预计关税导致成本增加2亿美元 [3] - 辉瑞正与美国政府讨论降低药品价格的要求 [4] - Moderna CEO指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正在加剧 [5] 研发管线与未来增长策略 - 诺和诺德推动口服司美格鲁肽的临床进程,有望年底前获批上市 [6] - Moderna开发黑色素瘤肿瘤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6] - 默沙东以约100亿美元收购Verona,填补专利到期空白 [7] - BioNTech以超百亿美元将PD-L1/VEGF双抗肿瘤药转售给BMS [8] 医药并购市场趋势 - 2023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Horizon Therapeutics [8] - 近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平静,鲜有超百亿美元规模收购 [8] - 中国公司与欧美合作伙伴达成的许可交易价值高达350亿美元 [9]
深度|全球制药行业成本压力上升,多家企业宣布减员计划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8 08:45
行业表现与市场环境 - 标普500医疗保健板块指数今年下跌约5% 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7% 美国市场医疗股资金净流出规模超过其他任何行业[1] - 医疗保健行业市盈率从一年前近20倍降至约16倍 默沙东及百时美施贵宝预期市盈率分别仅为8.7倍和7.4倍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 - 默沙东今年以来股价累计跌幅接近20% 辉瑞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16% Moderna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75%[3][5] 成本削减措施 - 默沙东宣布成本削减和减员计划 预计2027年前每年节省30亿美元开支 其中行政销售和研发支出节省17亿美元[3] - 辉瑞启动成本削减计划 到2025年底实现约45亿美元净开支节省 到2027年底实现72亿美元净开支节省[4] - Moderna将裁员10% 员工规模从近6000人削减至约5000人 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5] - 诺和诺德终止8个在研项目 可能无法避免裁员[6] 政策与市场压力 - 关税及药品价格下调导致企业成本压力上升 默沙东基于目前关税水平预计成本增加2亿美元[3] - 辉瑞正与美国政府官员就降低药品价格要求进行积极讨论[5] - Moderna CEO指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正在加剧[6] 研发与增长策略 - 诺和诺德继续加大投入驱动增长 口服司美格鲁肽正在进行后期临床试验 有望年底前获美国批准上市[7] - Moderna开发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 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7年或更晚上市[7] - 未来两三年内全球跨国药企将有大量重磅药品专利保护到期 2030年前专利到期产品销售额接近2000亿美元[8] 并购与交易活动 - 默沙东以约100亿美元收购英国生物制药公司Verona 填补Keytruda专利到期空白[8] - BioNTech将PD-L1/VEGF双抗肿瘤药以超百亿美元价格转售给BMS[8]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在研癌症疗法许可协议 潜在交易规模约60亿美元[9] - 2023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Seagen 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Horizon Therapeutics 但此后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表现平静[9] -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公司与欧美合作伙伴达成的许可交易价值高达350亿美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