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奇艺(IQ)
icon
搜索文档
爱奇艺推出院线新片分账模式 业内人士:是腰尾部影片新出路,对头部电影吸引力较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14:45
爱奇艺分账模式创新 - 公司宣布面向院线新片开放分账合作模式,上映首日至上线首播窗口期不超过90天的影片可按用户会员观看时长获得收益,取代传统版权买断模式[1][2] - 分账规则采用阶梯定价:独播影片低于200万小时单价1元/小时,200-600万小时阶梯2元/小时,超600万部分3元/小时;非独播统一1元/小时,分账周期180天[2] - 该机制将网络电影分账经验延伸至院线电影领域,旨在解决未被平台采购影片的零曝光、零收入问题[4]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分账模式主要惠及腰尾部影片,为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互联网发行收入通道,但对头部影片吸引力有限[1][7][8] - 2024年平台数据显示:院线新片人均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4%,网络电影上新部数同比增长51%,反映用户需求旺盛[5] - 行业分析师指出,票房过亿影片网播与公映间隔平均50天,多数影片院线排片集中在首17天,分账模式可延长收益周期[7][8] 平台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提出2025年电影发展策略,计划通过"三级火箭"布局头部院线大片、先锋创新作品和精品网络电影[5] - 分账机制降低平台前期采买成本压力,使内容收益与真实观看表现挂钩,推动创作端反哺[4][7] - 观影习惯变化促使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界限模糊,未来可能出现更多为线上定制的轻量化电影项目[9] 行业结构性挑战 - 当前电影市场呈现头部效应加剧,题材同质化严重,喜剧及合家欢类型扎堆导致观众审美疲劳[7] - 票房不佳的中小影片面临排片挤压,流媒体端也因缺乏票房验证难以获得版权采购机会[7][8] - 分账模式若成功将打破"唯头部论",但若效果不佳可能进一步打击行业信心[8]
T3出行、爱奇艺等65款移动应用被通报
长江商报· 2025-05-14 06:18
又有多家移动应用被通报。 5月13日,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 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 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 人信息情况。 被通报的65款应用中,共涉及12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其中较为公众熟知,使用较多的移 动应用T3出行和爱奇艺赫然在列。 根据通报,《T3出行》(版本4.2.6,vivo应用商店)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 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隐私政策难以访问; 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未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个 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等。 《T3出行》上述版本还涉及隐私政策未逐一列出,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 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同时,《T3出行》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 径、方式;个人信息处理者未提供便捷的 ...
浪人早报 | 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被约谈、爱奇艺回应被通报违规收集信息、荣耀实行关键岗位重新竞聘上岗…
新浪科技· 2025-05-14 02:20
外卖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 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2] - 约谈重点包括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内部管理 规范经营 维护消费者、商户及骑手权益 [2] 爱奇艺数据合规 - 爱奇艺因2022年10月车载端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 涉及合作方开发版本 [3] - 公司回应称正与合作方核查整改 [3] 荣耀组织变革 - 荣耀实施"雄鹰计划" 对中国区38个关键岗位主管重新竞聘 45%岗位负责人调整 90后占比达24% [4] - 新增AI新产业部门 并将AI研发升级为一级部门 [4] 京东业绩与业务 - 京东Q1净营收301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 净利润128亿元 [5] - CEO透露外卖业务日均订单将突破2000万单 [5] 宁德时代IPO进展 - 宁德时代港股IPO计划募资至少310 1亿港元 或成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5] - 公开发售部分获21倍超额认购 吸引517亿港元融资 [5] 极氪私有化动态 - 极氪公告回应吉利汽车私有化提议 称尚未做出决定 吉利当前持股65 7% [5] 英特尔安全漏洞 - 英特尔第九代及后续处理器被曝新型漏洞 可窃取内核特权内存数据 公司称尚未发现实际攻击案例 [5] 奔驰渠道调整 - 奔驰计划2025年削减国内超100家经销商 以解决门店过剩导致的低价竞争问题 [6] 教育AI政策 -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答案 限制创造性任务中的AI滥用 [8] 新能源汽车发展 - 深圳启动"绿车充绿电"试点 莲花山超级充电站诞生首批绿电车主 后续将全市推广 [9]
早报|苹果今年或实现脑机接口操控 iPhone/京东美团饿了么被约谈/小米车主喊话雷军:保持真诚
搜狐财经· 2025-05-14 01:55
三星 Galaxy S25 Edge 发布 - 机身厚度仅5.8mm,钛金属边框,重量163g,采用第二代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提升抗跌落能力 [4] - 配备2亿像素广角主摄+1200万像素超广角,搭载Galaxy AI编辑功能如音频橡皮擦 [4] - 搭载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支持ProScaler屏幕超分辨率算法和mDNle画质增强技术 [4] - 提供钛灰/钛黑/钛蓝三色,12GB+256GB售价7999元,12GB+512GB售价8999元 [5][6] 制糖工厂新品发布 - 推出细丽硅胶线新品,采用食用级液态硅胶材质,结合磁吸与硅胶特性 [7] - 具备自收纳、柔磁手感、耐脏污特性,可作为数字时尚单品搭配 [7] - 首批上线0.5m规格,提供云粉/云紫两种配色 [8] OpenAI 医疗AI进展 - 推出HealthBench医疗评估标准,与全球262名医生合作构建5000个医疗对话数据集 [13] - o3模型在基准测试中超越GPT-4o两倍,近月性能提升28% [13] - 2025年4月模型(o3/GPT-4.1)生成回答质量已与"AI辅助医生"无显著差距 [14] 苹果辅助功能更新 - Apple Watch新增实时字幕功能,可将iPhone作为远程麦克风传输至耳机 [17] - Vision Pro升级缩放功能,利用摄像头系统辅助视力受损用户 [18] - 背景音功能新增EQ设置/定时关闭选项,可缓解耳鸣症状 [19] - 与环球音乐合作推出"声音疗法",结合特殊声波改善专注力 [24][25] 小米SU7 Ultra争议 - 车主质疑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与宣传不符,维权人数超300人 [26] - 小米回应称舱盖具备部分气流导出功能,补偿2万积分(约2000元) [26] - 专家分析可能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27] 外卖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要求规范经营 [28] - 平台此前通过大额优惠券/免单等活动"抢客",影响商家/骑手收入 [28] 脑机接口技术 - 苹果计划年内推出脑信号控制设备技术,与Synchron合作开发 [29] - Stentrode植入设备已获FDA豁免,ALS患者可通过思维操控Vision Pro [30] - 技术将整合至Switch Control辅助功能框架,2025年发布标准 [30] 哪吒汽车动态 - 关联公司合众汽车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 [31] - 去年12月起多次出现股权冻结,CEO已更换为创始人方运舟 [31] 特斯拉Optimus进展 - 公布实时活动视频,展示踢腿/张臂等动作,但需辅助绳索 [32] - 设计或为火星任务准备,与2026年底登陆计划相关 [33] - 马斯克将重点押注AI产品如Robotaxi和具身智能机器人 [35] Perplexity融资动态 - 正进行新一轮融资谈判,估值或达140亿美元 [36] - 年经常性收入从3月近1亿美元增至1.2亿美元 [38] - 计划推出Comet浏览器挑战Chrome,获投资者押注 [37] 大疆Mavic 4 Pro发布 - 配备三摄系统:1亿像素哈苏主摄+双长焦(70mm/168mm) [59] - 首搭360°旋转万象云台,支持6K 60fps HDR视频拍摄 [59] - 全向智能跟随/200m车辆检测/51分钟续航,起售价13888元 [59] 火山引擎视频模型 - 发布Seedance 1.0 lite模型,支持文生/图生视频(5s/10s) [60] - 实现影视级生成质量与速度提升,开放企业API和个人体验 [60] 阿里通义新功能 - QwenChat免费开放Deep Research功能,可自动化复杂科研任务 [63] - 结合网络信息生成全面报告,将数小时任务缩短至十几分钟 [65] 魅族Note 16系列 - Note 16 Pro:骁龙7s/6200mAh/80W快充,国补价1274.15元起 [68] - Note 16:6600mAh电池/1080P LCD屏,国补价594.15元起 [68] - 首发Flyme AIOS 2系统,Aicy助手接入DeepSeek-R1模型 [68] 淘宝新功能 - 测试"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目前仅限天猫/服饰类商家 [67] - 可设置100%屏蔽异常退款用户,减少高退款率人群曝光 [67] 喜茶周年活动 - 13周年推出限定饮品"江边里·芝芝柑普",采用新会小青柑+普洱 [72] - 同步推出陈皮冰箱贴/柑普茶等主题周边礼盒 [72] lululemon十周年 - 庆祝Align系列十周年,5-6月举办全国"瑜"见你嘉年华 [77] - 在北京工体等七城地标开展活动,43城门店举办百场瑜伽课 [77] 星巴克联名 - 携手五月天推出佛手柑柚柚/白桃两款气泡美式饮品 [80] - 杯身印有乐队经典歌词,上海东方明珠店设主题快闪门店 [80]
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爱奇艺:将更新合规版本
新浪财经· 2025-05-13 07:23
财报显示,爱奇艺去年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降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47%;全年会员收入约177.6亿 元,同比下降13%。 the first (VF the state 1 the the 针对报告披露的问题,爱奇艺公司正与合作方一道认真核查,积极整改,后续将更新合规的新版本应用。公司会继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为 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网站5月13日通报称,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其中,涉及《爱奇艺》(版本 X9M_m1e_17.0.0.20221018,奇瑞预装第三方应用),违规事项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未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 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需要取得个人的同意;第十四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 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 ...
爱奇艺回应“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环球网资讯· 2025-05-13 06:56
爱奇艺个人信息收集问题通报 - 公司回应称高度重视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检测报告,已第一时间开展内部核查 [1] - 涉事版本为2022年10月上线的某品牌车载端应用,由合作方开发并提供 [1] - 公司正与合作方共同核查问题并积极整改,承诺将更新合规的新版本应用 [1] - 公司表示会继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责任,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1] 国家网信部门通报情况 -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通报 [2] - 通报基于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要求 [2]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2] 爱奇艺具体违规问题 - 未向个人告知接收方信息并取得单独同意 [3] - 未提供有效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账号功能,或设置不合理条件 [3] - 未及时响应用户操作,人工处理未在承诺时限内完成 [3] - 投诉举报未在承诺时限内受理处理,未建立便捷的权利行使机制 [3] - 未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3] - 自动化决策推送未提供不针对个人特征的选项或便捷拒绝方式 [3]
【爱奇艺回应收集个人信息】5月13日讯,爱奇艺回应被通报:针对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报告披露的爱奇艺(版本X9M_m1e_17.0.0.20221018)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开展内部核查。经核查,该版本为2022年10月上线的某品牌车载端应用,由爱奇艺合作方开发并提供。针对报告披露的问题,我们正与合作方一道认真核查,积极整改,后续将更新合规的新版本应用。我们会继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快讯· 2025-05-13 05:52
爱奇艺回应收集个人信息事件 - 公司回应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报告披露的爱奇艺某版本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 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开展内部核查 [1] - 涉事版本为2022年10月上线的某品牌车载端应用 由合作方开发并提供 [1] - 公司正与合作方一道核查问题 积极整改 后续将更新合规的新版本应用 [1] - 公司承诺继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责任 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1]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
央视网· 2025-05-12 03:53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通报 核心观点 - 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检测发现6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涉及隐私政策缺失、未明示收集目的、未获用户单独同意等12类问题 [1] - 上期通报的67款应用中仍有31款未完成整改,已被应用分发平台下架 [8] 问题分类及涉事应用 隐私政策透明度不足 - 9款应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提示隐私政策,或以默认勾选方式获取用户同意,包括《雷石KTV》《Faceu激萌》《股票通》等 [1] - 43款应用未完整列明第三方插件收集个人信息范围,涉及《回森》《波点音乐》《幸福里》等主流应用 [2] - 5款应用完全无隐私政策,均为奇瑞/长安预装应用如《AI智教》《天气》 [8] 用户授权机制缺陷 - 16款应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时未告知接收方详情或取得单独同意,包括《淘小说》《爱奇艺》《平安健康》等 [3] - 4款应用未经同意即开始收集信息或开启权限,如《云掌财经》《乡助》 [4] - 32款应用未提供撤回同意的便捷途径,含《波点音乐》《爱奇艺》《天天跳绳》等 [5] 数据安全管理疏漏 - 15款应用未采取加密或去标识化措施,包括《云掌财经》《雷石KTV》《普益基金》等 [7] - 7款应用处理敏感信息时未取得单独同意或告知影响,如《生活服务》《宜优选》 [6] - 2款应用违规收集未成年人信息且未获监护人同意,为《红板报》和倍业聚合SDK [6][7] 用户权利保障缺失 - 9款应用设置不合理账号注销条件或未及时处理请求,如《淘小说》《爱奇艺》《应用商店》 [4] - 3款应用未按时处理投诉举报,包括《雷石KTV》《爱奇艺》 [5] - 6款应用自动化营销时未提供拒绝选项,涉及《纵横小说》《最美天气》等 [6]
【转|太平洋传媒-奈飞深度】从中美流媒体行业差异看奈飞:全球化和商业化深耕驱动增长
远峰电子· 2025-05-11 11:07
中美流媒体行业差异 - 中美流媒体龙头爱奇艺和奈飞的营收差距为10倍,利润差距为80倍,市值相差180倍 [2] - 美国影视行业创作题材自由度较高,工业化制作体系成熟,支持优质内容持续供给 [2][14] - 美国用户对长视频付费接受度高,偏好深度娱乐方式,而中国用户更倾向碎片化娱乐 [2][26] - 美国文化输出积淀和英语语言优势助力奈飞全球化扩张,覆盖190+国家和地区 [2][29] 奈飞商业模式分析 - 通过优质内容获取用户,以订阅收入和资金杠杆支撑内容投入,形成正向循环 [4] - 内容投入达到阈值后,边际成本降低,经营杠杆显现,盈利能力增强 [4] - 2024年拥有3.02亿付费用户,全球化扩张是用户增长主要驱动力 [3][86] - 内容成本增速放缓,2024年内容成本153亿美元,自制占比约50% [106][113] 奈飞内容优势 - 2024年提供7564部影视剧,四大市场自制内容占比超50% [11][113] - 非英语内容占比达41%,涵盖西班牙语、韩语等多语种 [113] - 2023/2024年获奥斯卡提名126/119项,IMDb评分7分以上作品众多 [11][113] - 建立全球110+制作团队,采用本地化内容生产策略 [89][91] 未来增长驱动力 - 海外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波兰、巴西等国家流媒体时长占比仅7-24% [89] - 广告套餐用户突破4000万,预计2026年广告收入达45.8-64.5亿美元 [92][100] - 打击共享账户已转化8100万用户,仍有转化空间 [95][96] - 计划开设线下主题乐园Netflix House,拓展收入来源 [105] 财务表现与估值 - 2024年营收390亿美元(+15.7%),净利润87亿美元(+61.1%) [11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CAGR15.4%,净利润CAGR21% [115] - 2025年预期PE39倍,高于可比公司29倍平均水平 [115] - 北美地区ARM达16美元,显著高于其他市场 [98][104]
长视频平台,正在“短兵”相接
36氪· 2025-05-09 03:40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 [1] - 截至2024年底,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72分钟 [1][11] - 2025年1月,在线视频平台月播放10万次以上的短剧数量达1113部,同比上涨79.8% [26] - 中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突破9亿,渗透率接近90%,增量市场基本消失 [11] 长视频平台战略调整 - 爱优腾全面入局微短剧赛道,完成短剧栏目建立并加速生产 [4][6][8] - 爱奇艺APP首页设置2个短剧入口,微短剧在长视频平台处于领跑位置 [4] - 腾讯视频首页设置短剧入口,推出短剧大剧计划,涵盖大演员、大IP、大制作 [6] - 优酷APP一级页面更新"短视频"标签为"短剧"标签,成立"微短剧中心"整合资源 [8][21] 平台具体举措 - 爱奇艺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储备独播微剧61部 [13][15] - 爱奇艺极速版APP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微剧成为仅次于电视剧的第二大栏目 [13][27] - 腾讯视频将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短剧开发,2025年竖屏短剧上新达350余部 [29] - 优酷避免"长切短"套路,采用更适合短剧的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 [29] 内容与用户需求 - 用户对长剧前五集弃剧率高达50%,短剧满足"简单爽"情绪需求和"生命意义"精神追求 [11][4] - 短剧品类特殊,每集1-3分钟,40-120集,由移动互联网和AI技术推动的颠覆性形态 [2] - 爱奇艺推出"微短剧春节档",储备万部微剧,其中28部为自制作品 [15]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爱奇艺举办"爱奇艺荧光之夜·2025微短剧盛典",梳理展示优秀作品和创作者 [13] - 腾讯视频短剧专场论坛以"精品化破局,创新力突围"为主题,推动良性创新生态建设 [18] - 腾讯视频短剧分为五个厂牌,所有独播内容均为"限免"状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