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Honda and Nissan Plan to Start Merger Talks, Report Says
Investopedia· 2024-12-17 23:31
核心观点 - 本田和日产计划开始就潜在的合并进行谈判,合并后的公司可能还包括日产支持的三菱,将成为日本市场上丰田的更大竞争对手[1][2] 合并计划 - 公司计划签署谅解备忘录,谈判共享股权的控股公司,该控股公司将容纳合并后的汽车制造商,此举将建立一个更大的竞争对手,与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竞争[2] - 谈判可能扩展到包括三菱汽车,三菱汽车部分由日产支持[2] 合作背景 - 本田和日产在今年早些时候建立了电动汽车合作伙伴关系,三菱在8月加入了这一合作[3] - 公司发言人表示,正在探索未来合作的多种可能性,利用彼此的优势,如果有任何更新,将在适当的时候通知利益相关者[3] 市场表现 - 日产在美国的交易股票周二跳涨,而本田的股票略有上涨[3] 销售数据 - 本田、日产和三菱在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共销售了370万辆汽车,而丰田同期销售了450万辆汽车[3]
Japanese Auto Giants Nissan, Honda Eye Merger, Says Nikkei
Benzinga· 2024-12-17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正在就合并进行谈判,拟在控股公司下整合并纳入三菱汽车,此前双方已在共享零部件和软件方面展开合作,日产面临盈利能力弱、拓展电动汽车业务等挑战,消息传出后两家公司股价上涨 [1][2][3] 合并情况 -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产和本田正就合并进行谈判,拟在控股公司下整合并纳入三菱汽车 [1] - 合并后的日产 - 本田 - 三菱集团年汽车销量可能超过800万辆,仅次于丰田汽车的1120万辆和大众汽车的920万辆 [1] 公司回应 - 据CNBC报道日产和本田此前拒绝证实该报道,表示正在探索合作机会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2] - 今年早些时候两家公司在共享零部件和软件方面展开合作,可能为整合铺平道路 [2] 日产面临挑战 - 日产正努力应对持续挑战,包括盈利能力弱,且正在从2018年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罢免后的动荡时期中恢复 [2] - 日产还面临着扩大电动汽车产品以与特斯拉和中国竞争对手竞争的压力 [3] 股价表现 - 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积极,周二收盘时本田在美国交易的股票上涨0.96%至25.26美元,日产的场外交易股票上涨11.46%至5.11美元 [3]
Honda and Nissan reportedly in merger talks to combat EV competition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4-12-17 20:13
文章核心观点 Proactive作为金融新闻机构,为全球投资受众提供业务和金融新闻内容,在多地设有办事处和工作室,覆盖多领域市场,且积极采用技术辅助内容创作 [1][2][4] 公司介绍 - 编辑Angela Harmantas有超15年北美股票市场报道经验,曾在投资者关系领域工作并领导瑞典政府在加拿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 [1] - 公司金融新闻和在线广播团队为全球投资受众提供快速、易获取、信息丰富且可行的业务和金融新闻内容,内容由经验丰富且合格的新闻记者团队独立制作 [1] - 新闻团队在伦敦、纽约、多伦多、温哥华、悉尼和珀斯设有办事处和工作室 [2] 业务覆盖 - 公司是中小型股市场专家,也会让社区了解蓝筹公司、大宗商品和更广泛的投资故事,内容能吸引积极的个人投资者 [2] - 团队提供包括生物技术和制药、矿业和自然资源、电池金属、石油和天然气、加密货币以及新兴数字和电动汽车技术等市场的新闻和独特见解 [3] 技术应用 - 公司积极采用技术,人类内容创作者经验丰富,团队可使用技术辅助和优化工作流程 [4] - 公司偶尔会使用自动化和软件工具,包括生成式AI,但所有发布内容均由人类编辑和创作,符合内容制作和搜索引擎优化的最佳实践 [5]
Japan's Honda and Nissan to reportedly begin merger talks
CNBC· 2024-12-17 18:08
文章核心观点 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计划就合并进行谈判 以在快速变化的全球汽车行业中更好地竞争[1] 公司动态 - 本田和日产考虑在一家控股公司下运营 并将很快签署谅解备忘录 还希望最终将日产持有24%股份的三菱汽车纳入该控股公司[2] - 本田称报道内容并非公司发布 今年3月宣布本田和日产正在探索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 会在适当时候向利益相关者通报最新情况[3] - 今年8月 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已就共享汽车零部件和软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 行业情况 - 此次合并若达成 将是自2021年1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合并[4] - 汽车顾问和其他专家近期呼吁增加并购 以分摊成本 更好地与迅速扩张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以及美国电动汽车领先企业特斯拉竞争[4] 股价表现 - 周二午盘交易中 在美国上市的本田股价上涨约2% 日产的场外交易股票涨幅超过11%[5]
Honda cuts funding to robotaxi venture with Cruise and GM in Japan
TechCrunch· 2024-12-11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汽车将停止与通用汽车和Cruise在日本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的合资项目,因通用已停止对Cruise的资助并调整发展方向 [1] 合作项目情况 - 2023年10月本田、Cruise和通用宣布计划2026年在东京使用Cruise的The Origin机器人出租车共同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3] - 几天后Cruise因领导层在安全事故沟通上处理不当失去加州运营许可并停驶美国车队 [3] 通用汽车举措 - 通用周二表示将停止资助Cruise,吸收该公司并将其与自身开发个人自动驾驶汽车的工作相结合 [1] - 通用计划从少数股东手中回购股份,将其在Cruise的持股比例提高到97%以上 [2] 本田汽车动态 - 本田持有Cruise少量少数股权,现停止对合资项目的资助 [1][2] - 2024年1月本田CEO称预计该日本汽车制造商将在本十年末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4] Cruise发展变化 - 7个月后Cruise放弃了制造The Origin机器人出租车的计划 [4]
Honda recalls nearly 206K vehicles for possible fuel leaks
New York Post· 2024-12-05 20:48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召回近206,000辆Passport和Pilot汽车 因燃油管连接可能存在问题 [1] 召回情况 - 召回车型为2023 - 2024款Passport和2023 - 2025款Pilot运动型多功能车 [1] - 召回原因是燃油加注颈管和燃油加注管之间连接可能不完整 碰撞时两部件可能分离导致燃油泄漏 增加起火或受伤风险 [1] - 问题源于燃油管安装过程“顺序错误” 导致燃油颈管和燃油管未能完全连接 [1] - 召回车辆制造时间为2023年2月至今年5月 [1] - 目前未因潜在故障连接造成人员伤亡 公司收到一起相关保修索赔 [2] - 公司宣布召回是为鼓励受影响车主收到通知后尽快将车送至授权经销商处检查 [2] - 车主将于明年1月初收到召回通知信 [2] 召回处理方式 - 经销商将为部件连接不完整的召回车辆连接燃油加注颈和加注管 检查和维修均免费 [3] 车型销售情况 - 今年美国本田Pilot销量近127,700辆 Passport销量近29,200辆 [5]
TM or HMC: Which Japanese Auto Giant is the Better Bet?
ZACKS· 2024-12-03 15:25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汽车行业温和复苏,丰田和本田虽年初至今股价下跌但跑赢行业跌幅,行业向电气化和可持续化转型,两家公司调整战略,需分析哪家更具投资优势,丰田混动技术领先但纯电进展慢、成本上升,本田业务多元化且有激进电动路线但动力产品业务和债务是弱点,两家估值有吸引力但近期盈利预测下调,建议投资者观望 [1][2][19][20] 行业情况 - 日本汽车行业温和复苏,年初至今行业下跌19%,行业正朝电气化和可持续化转型,日本GDP反弹、全球车辆需求回升,首相政策支持内需和企业投资,为行业创造有利经济背景 [1][2] 丰田情况 优势 - 市值超2000亿美元,是全球销量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品牌组合强大,在混动技术领域是先驱且持续领先,混动车型畅销,混动销售占比从2018年的9%升至35 - 40%,预计明年超50% [6] - 投资者友好政策值得称赞,2024财年股息每股75日元,高于2023财年的60日元,2025财年股息预测提高到每股90日元,过去五年股息年化增长率4.72%,远期市盈率7.61倍,低于行业和自身五年中值 [10] 劣势 - 纯电动汽车业务进展慢,去年仅销售10.4万辆,占总销量不到1%,2025财年研发和资本支出预计达3.45万亿日元,给近期盈利带来压力 [8] - 上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0%至1.16万亿日元,2025财年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19.6%至4.3万亿日元,债务水平上升,截至2024年9月30日长期债务达21.6万亿日元,债务资本化比率52%高于行业平均的48% [9] 盈利预测 - Zacks共识预测2025财年每股收益下降15%,2026财年预计反弹增长10.6%,过去七天2025和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测均下调 [12] 本田情况 优势 - 市值超500亿美元,业务涵盖汽车、摩托车和动力设备,摩托车业务2025财年销量预计增长7% [13] - CR - V和雅阁混动车型在美国市场畅销,计划到2030年将混动产量翻倍至每年200万辆,与LG能源和GS汤浅的战略合作有望加速电动化目标,2040年目标实现100%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销售,在北美推出“0系列”电动汽车,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推出10款新车型,创新产品增强竞争力 [14][15] - 与丰田一样致力于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增加股东回报,过去五年股息年化增长率4.6%,远期市盈率5.88倍,低于行业和自身五年中值 [17] 劣势 - 动力产品业务是拖累,2024财年收入因销量下降32.5%而下滑,预计2025财年再下降4%,债务水平上升,截至2024年9月30日长期债务从半年前的6万亿日元增至6.25万亿日元,2025财年研发费用预计增至1.19万亿日元,影响盈利能力 [16] 盈利预测 - Zacks共识预测2025和2026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下降5%和1.5%,过去七天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测下调,2026财年上调 [19]
Honda Builds Demonstration Production Line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
ZACKS· 2024-11-22 17:01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汽车建立固态电池示范工厂推进量产,目标是降低电池成本、提升性能,同时加强电动车产品线,行业内多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技术 [1][2][5] 本田固态电池项目情况 - 本田在日本樱市建立示范工厂推进固态电池量产,固态电池用干导电材料替代液体电解质,有望提高能量密度和延长电池寿命,但需全新生产工艺 [1] - 本田研发总裁称固态电池到2030年可使电动车续航翻倍,2040年代提高2.5倍 [3] - 本田投资430亿日元建设试验线,近一半资金来自日本政府补贴,工厂面积2.7万平方米,有三座建筑配备全尺寸机械,分别负责不同生产阶段 [3] - 本田目标2025年1月在试验线开始生产,采用比传统批量处理快三倍的连续在线混合机 [3] - 本田计划五年内将电池尺寸减小50%、重量减轻35%、成本降低25% [4] 本田电动车业务规划 - 本田计划到2030年每年生产超200万辆电动车,同年实现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全球销售占比40%,2040年实现100%电气化 [4] - 本田基于通用汽车电动车平台打造的Prologue SUV在美国表现良好,还在为2025年开发一款更大的SUV [5] 行业内其他公司情况 - 包括QuantumScape、日产、Factorial等众多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固态电池技术,其中Factorial正在开发与道奇Charger兼容的半固态电池 [2] 相关公司评级及业绩预期 - 本田目前Zacks评级为3(持有),汽车行业中Dorman Products、特斯拉、比亚迪评级为1(强力买入) [6] - Dorman Products 2024年销售额和收益预计同比增长3.66%和51.98%,过去30天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分别提高75美分和88美分 [7] - 特斯拉2024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2.97%,过去30天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分别提高22美分和18美分 [7] - 比亚迪2024年销售额和收益预计同比增长25.07%和31.51%,过去30天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分别提高35美分和39美分 [8]
How the EV era is challenging leading engine maker Honda
CNBC· 2024-11-22 13:00
公司优势 - 是世界最大发动机制造商,为约2700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提供动力,多数由内燃机驱动 [1] - 为成功的一级方程式车队供应发动机,制造美国及全球受欢迎的汽车和传奇跑车 [1] - 2023年是美国第二畅销的混合动力汽车品牌,仅次于丰田 [8] 公司困境 - 在关键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面临困境,受电动汽车时代挑战,车型发布相对缓慢,严重依赖合作伙伴 [2] - 在电动汽车领域从领先者变为落后者,借其他汽车制造商技术,美国市场前两款新电动汽车由通用汽车基于其平台打造 [5][6] 公司举措 - 有内部电动汽车计划和自有平台,全球投入65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和软件,包括在加拿大投资110亿美元、在美国升级设施投入35亿美元 [7] 行业趋势 - 世界将迅速向纯电动汽车转变,不确定公司能否跟上这一趋势 [9] 产品影响 - NSX超级跑车比许多竞争对手轻、动力强、驾驶有趣且成本低,促使其他制造商重新评估跑车生产 [3][4]
Honda Q2 Earnings Miss Expectations, Sales Beat and Rise Y/Y
ZACKS· 2024-11-11 15:51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2025财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未达预期且同比下降,但营收超预期且同比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公司对2025财年有销售和盈利预测;同时还给出了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季度业绩情况 [1][2][3][4][5][7][8][9][10][11] 本田业绩情况 整体业绩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43美分,未达Zacks共识预期的86美分,较去年同期的1.07美元下降;季度营收362.4亿美元,超Zacks共识预期的356亿美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345亿美元 [1] 各业务板块业绩 - 汽车业务: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三个月,营收同比增长9.4%至3.62万亿日元(243.5亿美元),超预期;但营业利润351亿日元(2.35亿美元),同比下降71.7%,远低于预期 [2] - 摩托车业务:营收约8730亿日元(58亿美元),同比增长7%,超预期;营业利润1482亿日元(9.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高于预期 [3] - 金融服务业务:营收8751亿日元(58.7亿美元),同比增长8.8%,超预期;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至771亿日元(5.22亿美元),超预期 [4] - 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983亿日元(6.6亿美元),同比下降6.4%,但超预期;该板块出现32亿日元(2150万美元)营业亏损,去年同期为盈利3亿日元 [5] 财务状况及展望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合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9万亿日元(299.7亿美元);长期债务约6.25万亿日元(436.7亿美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06万亿日元有所增加 [6] - 预计2025财年摩托车、汽车和动力产品板块的合并销量分别为1346万辆、294万辆和366万辆,其中摩托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7.3%,汽车和动力产品销量预计分别同比下降7.5%和4% [7] - 预计2025财年营收2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营业利润1.4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税前利润1.4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2.6%;2025财年将每股派发中期和年终股息各34日元 [8] 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业绩情况 丰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2.90美元,未达Zacks共识预期的4.39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54美元下降;合并营收769亿美元,未达共识预期的79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91亿美元下降 [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3万亿日元(532.5亿美元);长期债务为21.6万亿日元(1508亿美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1.15万亿日元有所增加 [9] 通用汽车 - 2024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96美元,超Zacks共识预期的2.49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8美元增加;营收487.5亿美元,超Zacks共识预期的44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41.3亿美元增加 [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7亿美元;季度末长期汽车债务为155亿美元 [10] 福特 - 2024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49美分,符合Zacks共识预期,较去年同期的39美分增加;汽车总营收约430.7亿美元,超Zacks共识预期的41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11.8亿美元 [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4亿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末,不包括福特信贷的长期债务总计190.7亿美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