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航智能(EH)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调查报告(2022-2025)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34
政策演进 - 2022年政策奠基 民航局发布国内首个城市物流无人机行业标准 工信部出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要求[3] - 2023年战略升级 6月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全链条管理条例 10月明确eVTOL发展路径 年末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3] - 2024-2025年全面开花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国家发改委成立专职部门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明确空域划分需兼顾低空经济发展[4] 地方实践 - 广东省构建"1+3+N"发展平台 计划2026年实现3000亿元产业规模 深圳通过首部地方立法 无人机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国50%[5] - 湖南省作为全域低空开放试点 分类划设179个空域和97条航线 3000米以下空域监视覆盖率95% 2024年通航飞行量增长36%[5] - 内蒙古发展"低空+"多元场景 培育300余家无人机企业 提出2027年完善协同管理体系目标[6] 制度创新 - 探索分类划设和动态空域分配机制 湖南省空域利用率提升30%以上[7][17] - 建立分类分级适航管理体系 通过低空智联网实现技术管安全[7] 产业规模 - 低空经济规模从2023年5059.5亿元增长至2024年6702.5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8500亿元 2026年达10644.6亿元[1][13] - eVTOL产业规模2024年约32亿元 预计2026年增长至95亿元[13] 产业链架构 - 基础设施环节通用机场499个 与美国3万个存在差距 各地创新建设垂直起降场和无人机自动机库[9] - 飞行器制造领域2024年无人机实名登记198.7万架 eVTOL取得突破但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9] - 运营服务实现多点突破 包括跨境物流、海岛运输和应急救援等场景[10] 区域发展 - 长三角地区技术引领 合肥建设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运营中心 杭州设立eVTOL适航审定中心[11] - 珠三角地区制造+应用双轮驱动 深圳无人机产值占全国50%以上 珠海建设产业园和测试基地[11] - 成渝地区聚焦特色场景 成都开通全国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 重庆部署高层建筑无人机巡检系统[12] 技术进展 - 无人机续航时间从2022年平均30分钟提升至2025年60分钟以上 eVTOL载重量突破500公斤[13] - 航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 但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22] 安全监管 - 2024年发生无人机干扰机场事件127起 较2022年增长40%[23] - 需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和分级分类监管模式[18] 基础设施 - 呈现东密西疏格局 东部通用机场密度是西部5倍以上 全国通用机场利用率不足40%[21] - 低空通信网络山区覆盖率仅为平原地区50%[18] 学术研究 - 深圳、北京、成都在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中位居前三 呈现马太效应[16] - 低空经济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和提质增效三方面赋能高质量发展[16]
飞行汽车2035年产业规模可达1万亿元!与智能汽车产业重合度达70%
华夏时报· 2025-09-13 09:38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迎来蓬勃发展,飞行汽车产业加速崛起,交通空间立体化势在必行 [3] - 飞行汽车与eVTOL作为核心载体,承载人类大众化飞行的百年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2][3] - 到2040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0万亿元,203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5万亿元,其中飞行汽车占比约三分之一,规模可达1万亿元 [9] 企业布局与产品进展 - 小鹏汽车旗下小鹏汇天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完成试飞,并在阿联酋获颁特许飞行证,开启有人驾驶飞行测试 [4] - 奇瑞的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已成功试飞,吉利沃飞长空将进入载人飞行试验阶段,预计2026年完成型号合格证取证 [5] - 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合作,将在2024年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项目落户深圳,红旗天辇1号计划2025年内首飞 [5] - 广汽集团推出三款飞行汽车产品,包括分体式多旋翼、计划明年量产交付的多旋翼,以及取得特许飞行证的复合翼产品,首款量产飞行汽车高域AirCab预定价格不超过168万元 [5] 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 - 飞行汽车、eVTOL和智能汽车具有70%以上的产业重合度,技术融合成为跨界布局的核心基石 [3][6] - 动力系统层面,汽车电池、电机技术向低空飞行器转移,实现标准层面的车机共用,组合辅助驾驶算法探索地空一体应用,制造体系借鉴汽车模块化生产理念 [6][7] - 广汽飞行汽车产品车规供应链复用率超80%,国产化率超90%,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保障产品品质 [7] - 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聚焦eVTOL动力系统升级,计划在多机型领域深化协作 [7]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泰达论坛达成新兴产业生态智库共识,将"聚力立体交通强国战略落地,打造空地联运立体出行新生态"放在首位 [2] - 推动车企与航空企业协同,构建安全高效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完善适航认证与低空智联基础设施,依托试点城市拓展立体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 [2]
中国资产,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9-12 00:3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齐创历史新高 标普500指数上涨0.85%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72%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36% [1]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美光科技涨7.55% 特斯拉涨6.04% 苹果涨1.43% 谷歌A涨0.5% 英伟达、Meta、亚马逊微跌 奈飞跌3.54% 甲骨文跌6.23% [1] - 稳定币发行商Figure在IPO首日上涨24.44% [1] - 中概股多数上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9% 万国数据、世纪互联涨超14% 阿里巴巴涨8% 叮咚买菜、蔚来涨超6% 金山云涨超5% 百度、迅雷、虎牙、京东涨超3% 亿航智能、网易、小鹏汽车、小马智行、亚朵涨超2% 理想汽车、贝壳、搜狐涨超1% [1] 科技行业动态 - 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生产的芯片 [1]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26.3万人 较前一周增加27,000人 创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美国8月CPI环比增长0.4% 同比增长2.9% 核心CPI环比增长0.3% 同比增长3.1% [5]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89.1% 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为10.9% [5] 政府债务与政策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 债务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7]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存在通胀上行风险 主要影响因素是关税 [3]
低空经济eVTOL从何起飞,这将影响产业估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2:33
行业动态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器在阿联酋获颁特许飞行证 开启当地有人驾驶飞行测试 这是中国飞行汽车企业在海外获得的首张有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 [1] -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Autocraft签署350架eVTOL采购协议 国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出海开发中东市场 [1] - 中东地区高净值人群对新型出行工具接受度更高 沙特 阿联酋等国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 [1] 市场规模预测 - 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40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达410亿美元 年销量约16万台 [2] - 个人飞行eVTOL市场规模预计230亿美元 占比55% 年销量15万台 [5] - 出行eVTOL市场规模预计180亿美元 占比45% 年销量超过7000台 [11][12] 产品分类与代表企业 - 个人飞行eVTOL面向私人用途 低空观光 按需租赁和航校飞行培训 以1-2人座机型为主 代表企业有小鹏汇天 亿航智能 零重力飞机工业 [3] - 出行eVTOL集中于长距离空中飞行 私人购买 商务包机和城市空中快线 以4-6座机型为主 代表企业有沃兰特 时的科技 沃飞长空 [3] 个人飞行eVTOL应用场景 - 核心驱动力来源于高净值家庭探索新的出行方式及对自由飞行体验的向往 [5] - 集中在低空观光场景 相比传统直升机具有噪音低 飞行灵活性更强 运营成本更低等优势 [6] - 预计在各级A类景区渗透率达4%-11% 2040年实现年销量近4000台 市场规模8亿美元 [7] - 租赁场景预计2040年年销量近7000台 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 航校培训场景中长期市场规模1.5-1.9亿美元 [8][9] 出行eVTOL应用场景 - 机场与高铁接驳成为关键应用场景 凭借时效性 经济性与体验升级优势重塑交通枢纽接驳模式 [11] - 私人购买场景占比73% 机场与高铁接驳占比15% 私人包机占比12% [12] - 单人每公里乘坐成本约10元 远低于直升机50元 与豪华网约车价格接近 [12] - 北京国贸至大兴机场仅需15-20分钟 相比地面交通1.5-2小时显著缩短时间成本 [12] 商业化路径 - 个人飞行eVTOL凭借轻量化技术架构 清晰认证路径和终端消费群体关注 预计未来1-2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发展 [11][13] - 出行eVTOL因适航性 安全性要求更高 监管更严格 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预计3-5年内逐步实现商业化 [11][13] - 头部企业形成差异化打法:小鹏汇天采用"飞行体+陆行体"一体化设计 亿航智能通过与景区 文旅集团合作提供运营服务 [13][14] - 中国eVTOL发展可能遵循"从C端先起飞"模式 类似消费级无人机由C端应用驱动的商业化路径 [14]
INVESTOR ALERT: Pomerantz Law Firm Investigates Claims On Behalf of Investors of EHang Holdings Limited - EH
Globenewswire· 2025-09-10 18:21
公司财务表现 - 亿航控股将2025年营收预期从9亿元下调至5亿元 降幅达44% [3] - 摩根士丹利因此下调对公司业绩预期 [3] 股价市场反应 - 美国存托凭证价格单日下跌1.34美元 跌幅达7.53% [3] - 收盘价报16.45美元 创下显著单日跌幅纪录 [3] 法律调查情况 - Pomerantz LLP正就亿航控股涉嫌证券欺诈展开调查 [1] - 调查涉及公司高管及董事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 [1] - 该律所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拥有85年专业经验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指定联系方式参与集体诉讼 [1][2] - 律所提供多语言服务覆盖纽约、芝加哥、伦敦等全球办公室 [4]
INVESTOR ALERT: Pomerantz Law Firm Investigates Claims On Behalf of Investors of EHang Holdings Limited - EH
Prnewswire· 2025-09-08 19:00
公司财务表现 - 亿航控股将2025年收入预测从9亿元人民币下调至5亿元人民币 降幅达44% [2] - 摩根士丹利因此下调对公司财务预测 [2] 股价市场反应 - 美国存托凭证价格下跌1.34美元 单日跌幅达7.53% [2] - 股价收盘报16.45美元 下跌发生在2025年8月26日 [2] 法律调查情况 - Pomerantz LLP正在调查亿航控股证券欺诈或其他非法商业行为的指控 [1] - 调查涉及公司及其部分高管和董事 [1] - 该律所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拥有85年以上经验 曾获得数百万美元赔偿裁决 [3]
EH Investors Have Opportunity to Join EHang Holdings Limited Fraud Investigation with the Schall Law Firm
Businesswire· 2025-09-07 16:50
公司调查 - 律师事务所正在调查亿航控股是否违反证券法 涉及可能发布虚假或误导性声明以及未披露投资者关键信息 [1][2] - 调查源于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下调2025年营收预期 导致摩根士丹利同步下调其业绩预测 [2] - 此消息导致亿航美国存托凭证(ADRs)在当日下跌超过7.5% [2] 投资者参与 - 受损失的股东可联系Schall Law Firm参与调查 该律所专精于证券集体诉讼和股东权利诉讼 [3][5] - 联系信息包括地址、电话、网站和电子邮件 提供免费权利咨询 [3][5]
亿航(EH):首席财务官访问:电动垂直起降商用化运营是近期重点;VT-35项目持续推进;买入
2025-09-07 16:19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亿航智能(EHang) 行业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与先进空中交通(AAV)[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公司近期重点转向eVTOL商业运营 帮助客户向公众用户顺利提供eVTOL服务 以促进长期规模化发展[1][6] * 公司对来自不同省份客户的EH216-S订单增长持积极态度[1] * 公司旗下亿航通用航空及其合资公司合肥合翼航空在2025年3月获得运营合格证(OC) 并正帮助更多客户申请OC[5] * 公司正在为培训客户的操作员建立eVTOL起降标准程序[5] * 云浮工厂持续进行产能扩张 目标年产能达1000架 以支持未来交付量提升[5] * 公司与合肥政府合作建立VT-35生产基地 以支持产品线扩张 研发 测试 适航认证和运营[5] * 公司于2025年2月向中国民航局(CAAC)提交了VT-35的型号合格证(TC)申请[5] * 公司看好产品扩展至城际旅行等更多应用场景[5] * 公司更新2025年收入指引至5亿元人民币 此前指引为9亿元人民币 管理层将此归因于工作重心转向商业运营和示范模型开发[5][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投资银行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股价为24.80美元 较当前股价15.58美元有59.2%的上涨空间[7][9] * 估值采用DCF方法 第二阶段FCF增长(2028E-2030E)假设为10%年增长率 永续增长率假设为3% WACC为12%[7] * 市场估值为9.157亿美元 企业价值为8.358亿美元[9] * 收入预测: 2024年4.562亿元人民币 2025E年5.153亿元人民币 2026E年10.144亿元人民币 2027E年15.63亿元人民币[9] * EBITDA预测: 2024年亏损2.703亿元人民币 2025E年亏损3.053亿元人民币 2026E年盈利0.323亿元人民币 2027E年盈利3.31亿元人民币[9] * 每股收益(EPS)预测: 2024年亏损3.45元人民币 2025E年亏损4.11元人民币 2026E年亏损0.03元人民币 2027E年盈利3.99元人民币[9] 潜在风险 * 中国关于AAV适航的法规和规则进展慢于预期[8] * 客户对客运级AAV和空中交通的采纳意愿弱于预期[8] * AAV预订单履行速度慢于预期[8] * 观光及其他运营服务扩张慢于预期[8] * 更多竞争者进入AAV市场可能对盈利预测构成下行风险[8]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银行在过去12个月内与亿航智能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客户关系 并为其做市 预计在未来3个月内将寻求或获得投资银行服务相关报酬[18] * 公司的并购可能性排名为3 代表被收购的概率较低(0%-15%)[9][15]
亿航智能(EH):指引调低,积极推进商业化落地
国盛证券· 2025-09-07 10: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0美元 对应20倍2025年预测市销率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62.6%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 - GAAP归母净亏损8123万元人民币 non-GAAP归母净利润909万元人民币 净利润率6.2% [1] - 下调2025年收入指引至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10% [1]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维持4000万美元 产能扩充目标不变 [1] 产品交付与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68架EH216系列飞行器 上半年累计交付79架 [1] - 新增150架EH216系列订单 其中国内订单占比90% 海外订单占比10% [3] - 在手订单及预订单超过1000台 [3] - 交付客户包括12家国内客户和1家日本客户 [3] 商业化进展 - EH216-S已取得TC/PC/AC等全部制造资质 [2] - 广州亿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获首批载人级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2] - 预计2025年内正式面向大众开放载人运营 [2] - 海外市场在泰国、阿联酋等地开展沙盒测试 目标半年内启动商业化运营 [2] 新产品开发 - 针对城际长航程需求研发复合翼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 [2] - VT35预计2025年9月正式发布亮相 [2] 供应链合作 - 与巨湾、国轩高科、欣界能源等电池厂商合作 重点解决电池寿命和快充快放问题 [3] - 开发圆柱电池降低适配成本 研究半固态和固态电池技术 [3] - 固态电池已将续航时间提升至66分钟 正在适航认证中 预计2025年底完成认证 [3] - 与英搏尔合作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电机和电机控制系统 [3] - 2025年7月与敏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提升车身结构件竞争力 [3] 人员培训体系 - 积极推进操控员课程设计 完成教案与教材编制后提交局方评估 [3] - 预计机型操控员试点资质的取得将解决专业人员缺口问题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0亿/7.5亿/13.4亿元人民币 [4] - 预计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5亿/0.5亿/1.7亿元人民币 [4] - 预计2025-2027年EH216系列交付量分别为231台/350台/638台 [14] - 预计EH216系列平均售价保持约200万元人民币 [14]
低空经济起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2:37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指数70家成分股上半年合计营收1731.4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84.87亿元同比下降16.72% [3] - 低空经济指数年内涨幅15.78% 行业处于早期培育阶段 呈现"快慢分化"特征 [1][3] - 国家发改委提出"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发展原则 商业化节奏有所放缓 [3]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中科星图低空业务营收6381.39万元占总营收4.73% 服务覆盖40余个城市包括京津冀长三角重点区域 [6] - 四川九洲营业收入18.54亿元同比增长5.53% 投入2.6亿元技改资金提升低空业务产能 [6][7] - *ST智胜莱斯信息等企业获多地低空管理系统项目 基建赛道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7] 适航取证突破与产业链带动 - 亿航智能获全球首批载人运营合格证 小鹏汇天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 峰飞航空获全球首张吨级eVTOL货运适航证 [9][10] - 英搏尔与亿航智能亿维特高域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 合资公司进入厂房基建设备调试阶段 [11] - 圣龙股份获小鹏汇天作动器项目定点 计划2026年量产 万丰奥威通航飞机营收14.38亿元同比增长12.09% [11][12] 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 - 亿航智能调整年收入指引从9亿元下调至5亿元 战略重点转向商业模式构建 二季度获150架增量订单交付68台产品 [14] - 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eVTOL物资运输完成300公里往返航程 验证复杂环境长距离运输能力 [15] - 中信海直营收10.38亿元同比增长7.9% 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5.9% 新增13条观光航线和12条摆渡航线 [16]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行业从概念讨论迈向实景落地 进入拼交付拼落地拼场景新阶段 但大规模产业化仍面临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挑战 [16] - 适航取证突破为产业链注入强心剂 整机和零部件发展加快 但规模化交付降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