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快速发展释放需求 保险业织密低空经济安全网
经济日报· 2025-09-22 23:39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涵盖低空装备制造、低空飞行保障、低空场景运营服务与低空综合服务4个主要领域 [2] - 截至2024年11月底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近1.9万家,注册无人机215.8万架,2024年前11个月无人机飞行2544.9万小时,同比增长15.3% [2]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万亿元、2035年跃升至3.5万亿元 [2] 政策法规支持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5年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经营性飞行活动及特定非经营性飞行活动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3] - 法规要求通过强制保险提升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合规发展和保障公众利益 [4] 保险行业创新布局 - 保险产品主要分为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3类,覆盖飞行器、驾驶员、乘客、地面公众及网络数据安全风险 [5] - 人保财险2024年为多家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总额超过5000万元,产品覆盖eVTOL全生命周期及核心零部件保修 [5] - 平安产险构建涵盖20余款产品的保险矩阵,系统性覆盖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到飞行运营全链条风险 [6] 具体产品落地案例 -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2024年7月推出"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珠海市分公司8月签发首批新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保险项目 [5] -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2024年7月在深圳市福田区落地首单低空领域政府救助保险 [7] - 中再产险与中国太保共同发布国内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险地区示范性条款 [7] 行业发展挑战 - 保险产品种类有待丰富,现有产品集中于第三者责任险和机身险,缺乏货物损失、任务中断等场景化保障 [8] - 定价缺乏数据支撑,部分产品费率过高抑制需求,费率过低削弱承保动力 [8] - 法规对适用主体、强制险种类别界定不清,缺乏配套监管机制与实施细则 [9] 技术与管理瓶颈 - 空域管理改革滞后,无人机与有人驾驶航空器融合运行技术尚未成熟 [9] - 缺乏高效、安全、标准化的信息共享平台 between 制造商、运营商、维修商、空管方与保险公司 [9] - 新型责任风险如算法缺陷、数据偏差、系统失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尚未完全建立 [9] 未来发展建议 - 建立分类分级数据共享机制,优先推动飞行计划、气象、空域状态等受限数据安全流通 [10] - 推动制定全国统一的低空经济保险示范条款,探索区域协同立法路径 [10] - 重点开发运营中断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专业化产品,构建"基本险+附加险"灵活组合模式 [10]
保险业织密低空经济安全网
经济日报· 2025-09-22 21:59
行业政策与法规环境 - 2024年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并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2]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施行 要求经营性飞行活动及特定非经营性飞行活动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2] - 法规要求通过强制保险提升行业风险管理能力 推动合规发展并保障公众利益 [3] 市场规模与发展态势 - 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无人机运营企业近1.9万家 注册无人机215.8万架 [1] - 2024年前11个月无人机飞行2544.9万小时 同比增长15.3% [1]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万亿元 2035年达3.5万亿元 [1] 保险产品创新与落地 - 低空经济保险产品分为财产保险 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三类 覆盖飞行器 驾驶员 乘客及地面公众风险 [4] - 人保财险推出"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 截至2024年10月底提供风险保障总额超5000万元 [4] - 平安产险构建20余款产品矩阵 覆盖研发制造 基础设施 飞行运营全链条风险 [5] - 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共同发布国内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险地区示范条款 [6] 行业发展挑战 - 保险产品集中于第三者责任险和机身险 缺乏货物损失 任务中断等场景化保障 [7] - 现行法规对适用主体 强制险种类别界定不清 缺乏配套监管机制与实施细则 [8] - 空域管理改革滞后 信息共享平台缺失 新型责任风险评估模型尚未建立 [8] 未来发展方向 - 建立分类分级数据共享机制 推动基于实际飞行数据的动态风险定价模型 [9] - 制定全国统一保险示范条款 通过区域协同立法提升制度可操作性 [9] - 创新"基本险+附加险"组合模式 开发运营中断险 货物运输险等专业化产品 [9]
“低供体”模式合力护航低空经济“飞得稳”
金融时报· 2025-09-03 00:50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规模 - 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物流配送、植保作业、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及城市空中交通等活动,其中无人机产业规模占比达85% [2]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至3.5万亿元 [2] -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保险行业参与低空经济保障 -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于重庆成立,19家成员单位签署协议,为首批16家企业提供6115万元风险保障 [1][5] - 三成以上财产保险公司已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产品包括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及定制化场景保险 [3] - 人保财险与亿航智能推出eVTOL全方位保险体系,平安产险提供场景定制化产品,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共同研发责任险 [3] 地区发展与实践案例 - 重庆发布2024-2027年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截至2024年底相关经营主体达147家(同比增长104.2%),落地4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88.4亿元 [4] - 重庆低共体推出"渝低空保"首批产品,覆盖无人机第三者责任、航空产品责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网络安全四大领域 [5] 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 - 无人机保险定价依赖历史数据,但缺乏长期细分数据积累,需按机型型号、零配件、飞行区域等维度精细化定价 [6] - 行业尚未形成统一风险定义与规范,仅深圳地区发布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服务指引,标准化进程需加速 [6] - 复合型人才稀缺,需融合航空工程、保险精算、低空法规等专业知识,高校及职业教育机构需加快课程建设 [7] 政策支持与行业建议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要求加强低空经济等新领域保险研究应用 [3] - 专家建议保险机构深化与企业合作,开发操作责任险、低空物流综合险等定制产品,并加快数字化技术布局 [7]
险企加速布局低空产业安全网
经济日报· 2025-07-27 21:54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与保险需求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 [1] - 低空经济加速释放增长动能,应用场景包括外卖空投、医疗物资转运、农业飞防等 [1] - 伴随低空经济发展,技术风险、运行风险、责任纠纷等新挑战显现 [1] 政策支持与制度框架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明确要求经营性飞行活动需投保责任险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推动研发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2] - 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发布无人机第三者责任保险服务指引 [2] - 苏州落地全国首单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浙江新昌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投融资实践 [2] 保险产品发展现状 - 针对低空场景的专属保险仍较为有限,条款定义、责任界定等处于起步阶段 [3] - 传统险种难以覆盖飞手失误、链路丢失、数据风险等新型情形 [3] - 人保财险发布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构建多场景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体系 [4] - 平安产险累计承保超15万架无人机,提供风险保障超过900亿元 [4] - 阳光财险为28个省份无人机项目提供9.92亿元风险保障 [5] 保险产品创新与服务 - 人保财险创新开发货物运输、停放损失、零部件延长保修等系列产品 [4] - 平安产险提供覆盖大型通航机队到无人机的全场景保障方案 [4] - 阳光财险聚焦"低空经济+消防"、"低空经济+物流"等重点领域 [5] - 中再产险构建风险评估与定价模型,推出"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示范条款 [6] - 国寿财险与中再产险开发低空经济运营管理平台风险保障综合解决方案 [6] 行业生态建设与挑战 - 无人机型号繁多导致风险定义与行业规范尚未统一 [7] - 低空保险涉及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稀缺 [7] - 飞行日志等关键数据掌握在制造商手中,险企面临数据获取难题 [8] - 中再产险、平安产险等联合发起低空经济新兴风险研究院 [8] - 深圳探索低空保险标准化,从条款设计到数据对接提出系统性要求 [7] 未来发展方向 - 保险将从风险补偿转向前置管控、技术激励、社会治理等主动性角色 [8] - 中再产险表示将继续探索保险服务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6] - 行业预期保险将成为低空经济的安全规则制定者和数据共享推动者 [8]
从展厅到蓝天 创新保险护航低空经济“起飞”
上海证券报· 2025-05-14 18:51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正在从区域探索走向全国发展,万亿级产业新赛道快速崛起 [1] - 四川无人机打通包裹进村"最后一公里",长三角"五一"假期首条跨省低空载客航线带客观光忙 [1] 保险机制在低空经济中的作用 - 保险机制成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安排,解决项目试飞和商用中的风险难题 [1] - 低空经济保险创新正在各地推广,有效消除产业发展中的风险保障需求 [1] - 地方政府牵头探索保险解决方案,如广东、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定制化保障 [6] 试飞环节的保险保障 - 小鹏汇天"旅航者X2"因缺乏飞行保单险些失去海外参展机会,人保财险定制公众责任险解围 [2] - 低空飞行器试飞保障从单一保单扩容为全流程风险解决方案 [2] - 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累计提供4万余架次飞行测试,人保财险提供机身及第三者责任险等一揽子保障 [3] 商用环节的保险创新 - 工业无人机商用面临复杂应用场景风险,如纵横股份引入保险机制覆盖机身、第三者责任等 [4][5] - 工业无人机部分型号售价超百万元,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定制化开发需求增加风险 [4] - 人保财险为纵横股份定制复杂作业场景保障方案,经过半年市场调研打磨 [5] 低空经济保险的未来发展 - 当前通用航空保险仅服务数千家企业客户,低空经济投保需求预计将达十万甚至百万量级 [7] - 瑞士再保险研究院预计,2035年低空经济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亿元至100亿元 [7] - 保险公司需加强风险研究、构建合作机制、探索新产品新模式以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