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AZN)

搜索文档
补体研究助力罕见病治疗 有望让更多患者获益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9:20
补体系统研究进展 - 补体系统作为先天免疫主要成分 其研究飞速发展正深刻变革血液 神经 肾脏等多个领域的临床实践 [1] - 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罕见病为例 临床认知已有极大提高 突破性治疗方案被纳入医保 相关指南共识陆续发表 治疗领域协作网成立 [1] 补体抑制剂应用与研发 - 补体抑制剂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被应用于众多罕见病治疗领域 [1] - 中国已获批上市多款补体抑制剂 还有多个处于研究阶段的补体抑制剂相关项目 [1] - 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展多项三期临床试验 包括肾科领域针对IgA相关疾病试验 血液病领域推进移植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试验 [1] - 补体抑制剂未来会应用到更多疾病中 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获益 [1] 阿斯利康罕见病布局 - 阿斯利康2020年末以390亿美元收购瑞颂制药 进军罕见病领域 [2] - 核心产品依库珠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C5补体抑制剂 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多种罕见病 [2] - 补体药物是公司未来重点方向 未来5年在中国拟推进将近10个罕见病领域新产品或新适应症上市 [2] 罕见病药物可及性 - 关注让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药 [2] - 建议国家设立罕见病专项基金纳入高值创新药 鼓励地方联动慈善基金建立多层次保障减轻患者自付压力 [2] - 可借鉴国际经验拓宽筹资渠道为患者提供长期用药保障 [2]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国拟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韩国重视AI投资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5:35
中美贸易谈判 -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本周赴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及财政部高级官员会面[1][2] - 中美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 继续就贸易逆差、市场准入和稀土等问题展开谈判[3]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 - 美国国土安全部拟自8月27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4][5] - 叠加8月7日生效的25%关税后 印度输美商品总体税率将增至50%[6][7] - 印方称美方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将采取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8] 中韩外交关系 - 韩国总统特使团访华期间与王毅外长、商务部长王文涛举行会谈 并获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接见[9][10] - 王毅表示中韩关系处于改善发展重要时期 应恪守建交初心、拓展共同利益[11] - 韩国特使团强调在发展韩美同盟同时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11][13] 韩国对美投资 - 韩国企业承诺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等企业高层出席相关会议[14][15][16] - 现代汽车集团将对美投资从210亿美元增至260亿美元 并建设年产能3万台的机器人工厂[58]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韩国政府计划2026年将AI研究支出增至35.3万亿韩元(252.3亿美元)增幅近20%[21] - 设立100万亿韩元(715.6亿美元)基金投资战略领域 目标成为世界前三AI强国[24][25] - 韩国财政部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9%(原预测1.8%)[27] 生物医学突破 - 中国团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脑死亡人体案例 移植肺维持功能9天未发生排异反应[17][18][19] 科技企业动态 - Meta与Midjourney签署技术授权协议 将美学技术纳入未来AI产品矩阵[29][30] - OpenAI将在新德里设立首个印度办事处 印度为其第二大用户市场及五大开发者市场之一[43][44] 半导体产业进展 - 美国商务部取消74亿美元半导体制造研究资助计划[45] - 比利时imec与根特大学突破3D DRAM技术瓶颈 在300mm晶圆上成功生长120层Si/SiGe结构[47][48] - 韩国ChipScale公司实现650V氮化镓功率半导体量产 完成国际商标注册[53][54] - 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在苏州成立 当地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50][51] 自动驾驶技术 - Waymo获纽约市首个自动驾驶测试许可 可在曼哈顿部分区域开展测试[59][60] - 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 计划2025年底覆盖美国半数人口区域[63] 汽车制造业 - 上汽奥迪智造基地正式落成 年产能36万台 关键工序100%自动化[64] - 奇瑞汽车将供应商平均支付账期压缩至47天 低于行业60天标准[67][69]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82.6%[57] 航天领域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 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7吨级)[72][73] - 中国空间站无容器实验柜将钨合金加热至3100℃ 创造世界纪录[75][76] - 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因天气及技术原因连续取消[79] 能源与矿产 - 研究显示太空太阳能发电可降低欧洲电网总成本7%-15% 取代80%风电与地面太阳能[81][82] - 美国地质调查局建议将铅列入关键矿产清单[85] - 托克集团与韩国天然气公司签署十年期LNG供应协议 采用亨利枢纽定价基准[86] 矿产资源开发 - 加拿大Record Ridge镁矿项目获批免环评 年产6.35万吨镁矿(含94%硅镁镍铁)未达7.5万吨环评门槛[88]
医药板块下跌 特朗普再放狠话:下调药品价格1400%至1500%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26 04:02
特朗普政府药品价格政策 - 特朗普宣布将大幅下调药品价格1400%至1500% 但该数字在数学层面不成立 因降价超过100%意味着购药可获得报酬 [1] - 政府要求强生 辉瑞 阿斯利康 施贵宝 葛兰素史克 默沙东 诺华制药 罗氏及赛诺菲安万特等制药公司在9月29日前下调药价 并为所有Medicaid患者提供最惠国待遇价格 [1] - 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最高250%关税 从较低税率开始 在一年至一年半内提升至150% 最终提高至250% 旨在推动制药产业回流美国 [1]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医药板块股价普跌 强生跌0.49% 辉瑞跌2.86% 阿斯利康跌1.62% 施贵宝跌1.63% 葛兰素史克跌1.37% 默沙东跌2.36% 诺华制药跌1.53% 罗氏跌1.84% 赛诺菲安万特跌2.38% [2] - 外界对关税计划连贯性存疑 7月曾威胁征收200%关税但随后下调 政府仍坚持此为降低药价与推动本土生产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2]
医药板块下跌 特朗普再放狠话:下调药品价格1400%至1500%
智通财经· 2025-08-25 22:28
核心政策声明 - 美国政府计划大幅下调药品价格 幅度高达1400%至1500% [1] - 对进口药品加征最高250%关税 分阶段实施 从较低税率开始 一年至一年半内提升至150% 最终提高至250% [1] - 要求制药企业为所有美国医疗补助患者提供"最惠国待遇"价格 截止日期为9月29日 [1] 涉及制药企业 - 强生 辉瑞 阿斯利康 施贵宝 葛兰素史克 默沙东 诺华制药 罗氏及赛诺菲安万特均收到政府正式信函 [1] - 政府警告若未能遵守要求 将动用一切手段保护美国家庭免受药价欺诈性行为侵害 [1] 市场反应 - 医药板块股价普跌 强生跌0.49% 辉瑞跌2.86% 阿斯利康跌1.62% 施贵宝跌1.63% [2] - 葛兰素史克跌1.37% 默沙东跌2.36% 诺华制药跌1.53% 罗氏跌1.84% 赛诺菲安万特跌2.38% [2] 政策背景 - 关税计划连贯性受外界质疑 7月曾威胁征收200%关税但随后下调提议 [2] - 政府坚持认为这些举措属于降低药价与推动本土生产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2]
第一三共TROP2 ADC在华获批,瞄准难治性乳腺癌亚型;司美格鲁肽破冰脂肪性肝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32
医药生物指数表现 - 医药生物指数8月18日至8月22日上涨0.83% 跑输上证指数0.62个百分点 [1] - 创新药(BK1106)个股周内上涨0.11% 呈现分化态势 [1]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HSCICH)周下跌1.10% 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回落 [1] A股创新药个股表现 - A股创新药概念140只个股中96只上涨 较前一周增加62只 [1] - 近6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的公司有4家 前一周仅为1家 [1] - ST SEE周涨幅41.69% 总市值71亿元 因信披违规处罚落地 [2] - 欧林生物周涨幅36.50% 总市值135亿元 市场关注重组金葡菌疫苗进展 [2] 港股创新药个股表现 - 港股39只创新药个股中17只上涨 [1] - 沅大侯药周涨幅15.61% 总市值344.31亿港元 [2] - 先声药业周涨幅13.25% 总市值348.93亿港元 [2] - 晶泰控股周涨幅49.95% 总市值408.53亿港元 [2] 新药上市进展 - 轩竹生物ALK抑制剂地罗阿克片(轩菲宁)8月22日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4] - 第一三共/阿斯利康TROP2ADC德达博妥单抗8月22日获批 用于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 [5][9] - 德达博妥单抗全球III期研究显示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7%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6.9个月 [9] 司美格鲁肽新适应症突破 - 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伴中重度肝纤维化 [5] - 三期研究显示36.8%治疗组患者实现肝纤维化改善且脂肪性肝炎未加重 安慰剂组为22.4% [6] - 62.9%治疗组患者实现脂肪性肝炎缓解且肝纤维化未加重 安慰剂组为34.3% [6] - MASH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将超过100亿美元 [6] 司美格鲁肽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化学药销售额451.33亿元 占比63.11% [7]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17.76亿元销售额登顶 同比增长142% [7][8] - 超过60款在研MASH相关GLP-1类药物处研发阶段 礼来替尔泊肽处3期临床 [6] 北海康成股价表现 - 北海康成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700% [10] - 公司首款自研罕见病药物5月获批 8月所有产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 [10] - 获得1亿元战略投资 市值约10亿港元 [10]
第一三共TROP2 ADC在华获批,瞄准难治性乳腺癌亚型;司美格鲁肽破冰脂肪性肝炎 | 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31
医药生物指数表现 - 医药生物指数在8月18日至8月22日期间上涨0.83%,跑输上证指数0.62个百分点 [4] - 创新药指数(BK1106)周内上涨0.11%,个股表现分化,领涨个股具备创新属性或潜力大品种,领跌个股主要为前期涨幅较大且市场热度高的公司 [4]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HSCICH)周下跌1.10%,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回落 [4] 创新药个股表现 - A股创新药概念140只个股中,96只上涨,较前一周增加62只 [5] - 近6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的公司有4家,前一周为1家 [5] - 港股39只创新药个股中,17只上涨 [5] 港股周涨幅领先个股 - 远大医药周涨15.61%,总市值344.31亿港元 [6] - 先声药业周涨13.25%,总市值348.93亿港元 [6] - 晶泰控股周涨9.95%,总市值408.53亿港元 [6] A股周涨幅领先个股及异动原因 - ST香雪6日涨41.69%,总市值71.0亿元,异动原因为信披违规处罚落地,公司及实控人合计被罚1600万元 [7] - 欧林生物6日涨36.50%,总市值135亿元,异动原因为市场关注重组金葡菌疫苗,该疫苗为国际靶标组分最多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同类疫苗 [7] - 立方制药6日涨36.07%,总市值73.2亿元,异动原因为市场关注"聪明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7] A股周跌幅领先个股及异动原因 - 目城军公6日跌10.63%,总市值61.5亿元,异动原因为7月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5.53%-100% [7] - 维康药业6日跌9.68%,总市值32.7亿元,异动原因为中药板块回落 [7] - 康弘药业6日跌8.39%,总市值389亿元,异动原因为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1.27亿元 [7] 新药上市批准 - 轩竹生物ALK抑制剂地罗阿克片(商品名:轩菲宁)获批上市,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8][9] - 第一三共/阿斯利康TROP2 ADC德达博妥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10][11] 司美格鲁肽新适应症及市场表现 - 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伴中重度肝纤维化 [12][13] - MASH药物市场容量预计2025年超过100亿美元 [13] - 司美格鲁肽治疗组36.8%患者实现肝纤维化改善且脂肪性肝炎未加重,安慰剂组为22.4% [13] - 司美格鲁肽治疗组62.9%患者实现脂肪性肝炎缓解且肝纤维化未加重,安慰剂组为34.3% [13] - 司美格鲁肽为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MASH治疗的GLP-1疗法 [13] - 超过60款在研MASH相关GLP-1类药物中,礼来替尔泊肽处于3期临床,至少12款进入2期试验 [14] - 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化学药销售额451.33亿元,占比63.11% [15]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17.76亿元销售额和142%增速登顶2024年网上药店销售榜 [15] TROP2 ADC临床数据及市场意义 - 德达博妥单抗将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7% [17] - 德达博妥单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9个月,化疗组为4.9个月 [17] - 乳腺癌发病率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约70%病例为HR阳性、HER2阴性亚型 [17] - 该药物为第一三共在中国获批的第二款乳腺癌治疗ADC药物 [17] 创新药企业个案表现 - 北海康成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700% [19][20] - 公司首款自研罕见病药物于今年5月获批,8月所有产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并获得1亿元战略投资 [20]
英国药品定价谈判破裂 制药行业警告:将危及未来在英投资
智通财经· 2025-08-22 12:37
英国政府与主要制药商就药品定价展开的漫长且日益紧张的谈判于周五结束,但没有达成协议。制药行 业警告称,这种僵局将危及未来的投资。 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首席执行官Richard Torbett周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解决方案不能要求行业返 还的收入占比几乎是其他欧洲国家的三倍",并呼吁继续对话。英国制药行业希望返利比例降至个位 数,并在写给斯塔默的信中抱怨称,更广泛的改革要到2029年才会生效。同样,该行业还抱怨称,英国 政府提出未来10年将药品支出占GDP的比例从0.3%提高至0.6%的速度也太慢了。 瑞士制药商诺华制药的英国和爱尔兰总裁Johan Kahlstr m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未能达成协议使英国在生 命科学投资方面"极度缺乏竞争力",并使新药推向市场变得具有挑战性。他表示:"我们显然会在那些 重视并奖励创新的国家进行投资。"他还提及近期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的投资公告,"要论证英国是符合 这些标准的目的地,这非常困难"。 英国政府方面则表示,其提案将显著降低返利水平,并增加药品支出。一位政府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 示:"一些延误过后的数周谈判后,ABPI成员不愿将我们的提案提交董事会表决,这是令人遗 ...
阿斯利康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在国内申报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07:56
药品审批进展 - 阿斯利康阿伏利尤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1] 药物机制特性 - 阿伏利尤单抗为first-in-class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靶向I型干扰素受体1(IFNAR1) [1] - 通过阻断IFNAR1抑制I型干扰素活性 IFNAR1与IFNAR2形成的异二聚体受体参与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通路 [1] 临床关联性 - I型干扰素受体信号增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该受体在疾病病理生理学中起核心作用 [1]
阿斯利康支持打造“院店联动”新范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09:08
行业趋势 - 零售药店正从传统药品销售商向健康服务方转型 成为慢病全程共管体系的重要延伸和补充[1] - 行业推动重构"院内诊疗+院外管理"健康生态 实现医院与药店间更好联动[1] - "院店联动"模式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共同牵头发起 旨在连接多方资源实现慢病患者全病程院内外闭环管理[1] 模式创新 - 医院和临床专家走进连锁药店参与执业药师培训指导 通过医学赋能提升药店药师和店员专业能力[1] - 深入参与零售药店联合医院举办的线上线下科普教育及义诊活动 帮助患者提升疾病认知[1] - 支持搭建标准化、专业化、场景化的疾病全程共管体系 包括院外疾病管理服务标准建立[2] 企业战略 - 公司通过三大战略支柱推动行业发展:推动科学与创新、促进诊疗变革与共同健康、支持可持续发展[2] - 积极支持"院店联动"模式 支持打造零售场景下的慢病及大病管理体系[2] - 致力于让更多慢病患者获得覆盖全病程的规范化管理与照护 将全病程管理从院内延展至院外[2] 发展目标 - 将已有成效的"院店联动"模式在全国进一步推广 作为应对慢病挑战的关键举措[1] - 通过全病程管理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推动诊疗模式创新并降低医疗负担[2] - 最终目标是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2]
AstraZeneca Rides Oncology Momentum With Blockbuster and New Drugs
ZACKS· 2025-08-15 15:01
肿瘤业务表现 - 公司肿瘤业务占其总收入的43%,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18%至63亿美元,上半年总收入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 [1] - 主要驱动产品包括Tagrisso、Lynparza、Imfinzi、Calquence及与第一三共合作的Enhertu,其中Lynparza与默克存在利润分成协议 [1] - 新药Truqap(HR+ HER2-乳腺癌)上半年销售额达3.02亿美元,未来增长将依赖PIK3CA人群渗透及全球市场扩张 [3] 产品管线进展 - 公司与第一三共合作的Datroway于2025年1月获批HR+ HER2-乳腺癌适应症,6月获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上半年美国销售额为1400万美元 [3] - 后期管线包括camizestrant(转移性乳腺癌)、volrustomig(多癌种)、sonesitatug vedotin(胃癌/GEJ癌)及surovatamig(滤泡性淋巴瘤) [4] - Imfinzi针对早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监管申请正在审查中 [4] 竞争格局 - 行业主要竞争者包括辉瑞、默克和百时美施贵宝 [6] - 辉瑞肿瘤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9%,通过收购Seagen获得4款ADC药物(Adcetris、Padcev等),管线覆盖小分子、ADC及免疫肿瘤生物制剂 [7] - 默克Keytruda上半年销售额增长6.6%至151亿美元,占其制药收入的50%,百时美施贵宝Opdivo销售额增长9%至48.2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20% [8]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下半年肿瘤药物(Tagrisso、Enhertu、Lynparza、Imfinzi)将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三年肿瘤业务复合年增长率达11.1% [5] - 通过现有产品标签扩展及推进管线候选药物强化肿瘤产品组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