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斯利康(AZN)
icon
搜索文档
AstraZeneca, Lilly latest to reevaluate U.K.investments (AZN)
Seeking Alpha· 2025-09-12 18:55
AstraZeneca (AZN) and Eli Lilly (NYSE:LLY) have become the latest leading drugmakers to reconsider their investment options in the U.K. after Merck (MRK) canceled plans for a £1B research center in London, according to multiple reports. Astra (NASDAQ:AZN) has ...
AstraZeneca pauses £200mn Cambridge investment amid UK pharma uncertainty
Invezz· 2025-09-12 18:20
AstraZeneca has become the latest major drugmaker to scale back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pausing a planned £200 million ($271 million) expansion of its Cambridge research site. The move, whic... ...
AstraZeneca follows Merck’s pullback in Britain (AZN:NASDAQ)
Seeking Alpha· 2025-09-12 17:59
AstraZeneca (NASDAQ:AZN) has become the latest leading drugmaker to reconsider investment options in Britain, as the Anglo-Swedish pharma giant has paused plans for a £200M (~$271M) investment in its Cambridge research site, following a similar move by Merck ( ...
AstraZeneca pauses $270 million investment in Britain
Yahoo Finance· 2025-09-12 16:38
By Alistair Smout and Maggie Fick LONDON (Reuters) -Britain's biggest company AstraZeneca (AZN) has paused a planned 200 million pound ($271.26 million) investment in its Cambridge research site, a spokesperson said, the latest drugmaker to retreat from Britain. The decision on the investment, which had been set to create 1,000 jobs, means none of the AstraZeneca's planned new funding - originally announced in March 2024 - is currently proceeding. In January, the company scrapped plans to invest 450 mil ...
Exclusive: AstraZeneca pauses $270 million investment in Britain
Reuters· 2025-09-12 16:38
Britain's biggest company AstraZeneca has paused a planned 200 million pound ($271.26 million) investment in its Cambridge research site, a spokesperson said, the latest drugmaker to retreat from Brit... ...
最惠国价倒计时! 特朗普向大型药企施压 要求9月29日前降低美国药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2:38
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联合多个联邦部门向美国主要大型制药公司施压 要求降低美国药价并遵守最惠国待遇定价政策[1] - 特朗普于7月31日向17家在美国市场拥有巨大份额的领先药企致信 要求其按照MFN政策将医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调整至与其他发达国家更低价格一致[1] - 收到信件的公司包括礼来 辉瑞 默沙东 吉利德 百时美施贵宝 强生 再生元 安进 艾伯维 以及欧洲的默克集团 赛诺菲 葛兰素史克 阿斯利康 诺和诺德 罗氏和诺华[1] 政策执行机制 - 最惠国待遇政策要求大型药企在美定价不得高于海外最低水平 通过行政手段推动执行[3] - 特朗普给药企设定遵守最惠国政策的最后期限为9月29日[2] - 特朗普正在调动多个行政部门机构实现降价目标 包括卫生部长和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主任[2] 行业背景与动因 - 美国处方药价格长期高位导致医保支出攀升 MFN政策被视为最直接可量化的降价路径[3] - 美国缺乏国家谈判/参考定价机制 品牌药上市后几乎不受价格管制可反复提价[3] - 商业保险+PBM+医院的多层博弈体系导致高挂牌价和高回扣激励 推高患者自付成本[3] - 专利保护和排他策略增强厂商议价权 缺乏直接仿制竞争加剧价格黏性[3] 潜在影响 - 降药价议题可能在短期内为特朗普政府带来民众支持率上行和市场预期积极效应[3] - 政策要求药企"不在那边以更高价格出售就不能在这里销售" 试图改变跨国定价策略[2] - 特朗普持续强调"必须把这些价格压下来" 表明政府推动药价改革的坚定态度[2][3]
特朗普想断中国新药出海“财路”,业内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36氪· 2025-09-12 09:29
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创新药BD交易的行政令草案 - 特朗普政府正在筹备针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新行政令草案 主要限制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 强制药品授权交易审查 加强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等[1] - 草案包含4点内容:限制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在研药物(如癌症 肥胖 心脏疾病等领域) 类似许可交易需纳入CFIUS强制审查 加强FDA对使用中国临床数据申报项目的审查并提高费用 扶植美国本土药物生产(如抗生素 扑热息痛等)[3]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消息导致9月11日A股 H股创新药概念集体走低 百济神州 荣昌生物等多只个股走弱 港股多家药企跌超10% 随后板块局部回暖和震荡走强[1] - 中国创新药BD交易规模显著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达608亿美元 首付款26亿美元[1] - 一季度生物科技类BD交易中32%发生在中国 2023年和2024年该数字为21%左右[4] 草案背后的利益博弈与反对声音 - 草案支持方包括部分美国投资机构(如硅谷亿万富翁蒂尔 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 特朗普女婿库什纳旗下投资公司) 他们认为跨国药企转向中国触动其利益[4] - 辉瑞 默沙东 艾伯维 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成为草案主要反对者 辉瑞首席执行官表示与中国的合作有利于公司且让美国患者受益[7] - 限制中国药企BD交易也会限制美国大型药企发展 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跨国药企在BD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且获得大部分经济利益[2][6] 草案落地可行性存疑 - 行业内主流观点对草案能否落地存疑 因牵涉利益方过于复杂(跨国药企 中小型科技公司 投资机构等)[2] - 即使法案落地 可能只涉及细胞治疗 人类遗传资源利用等最敏感领域 其他交易仍有望正常进行[2][5] - 白宫官方口径矛盾 有称已与投资者沟通数月 也有称"并未积极考虑" 产业界未预料到政府会直接限制创新药BD交易[5] 中国创新药的竞争优势 - 中国创新药研发速度显著快于欧美和日本企业 在人才队伍 临床试验 供应链等环节提供更快的流程进度和更低的成本[3] - 长期存在的研发成本 效率等问题导致部分美国公司难以追上中国药企快速发展的脚步[6] 典型BD交易案例 - 2024年11月BioNTech以8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核心双抗药物PM8002 半年后以15亿美元首付款 共计9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对价出售给BMS[7] - 2024年上半年辉瑞与三生制药就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达成合作 12.5亿美元首付款创下今年BD交易首付款新纪录[7]
体内CAR-T带火上游卖水人?
新浪财经· 2025-09-12 05:49
行业并购动态 - 阿斯利康以10亿美元收购EsoBiotec 布局体内CAR-T疗法[1] - 艾伯维以21亿美元现金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 拓展体内CAR-T领域[1] - 吉利德旗下Kite以3.5亿美元收购Interius 补充细胞治疗管线[1] 技术路线分析 - 慢病毒载体路线可实现CAR基因永久整合 阿斯利康收购的EsoBiotec及Kite收购的Interius均采用该技术[3] - LNP路线通过mRNA递送规避基因永久改变风险 Capstan Therapeutics采用靶向脂质纳米颗粒(tLNP)技术[7] - 慢病毒载体优势在于持久CAR表达 疗效维持数月 劣势在于基因整合潜在风险[6] - LNP路线安全性更高 mRNA半衰期特性使CAR活性数天内可逆[7] 国内企业布局 - 慢病毒路线代表企业包括深圳普瑞金、驯鹿生物、济因生物、易慕峰生物和传奇生物[4] - 驯鹿生物两款体内CAR-T在研 IASO-301(CD22)和IASO-140(BCMA/GPRC5D)均处早期临床[4] - 济因生物VivoExpress平台可精准靶向T细胞 JY231处早期探索性临床[5] - LNP路线代表企业包括石药集团、嘉晨西海、虹信生物和星锐医药等[8][9] - 石药SYS6020靶向BCMA 2024年6月在中国获批临床[9] - 嘉晨西海JCXH-213靶向CD19 2024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9] - 虹信生物EnC-LNP平台开发的体内CAR-T管线2025年一季度完成首例SLE病人给药[9] 产业链发展 - CGT领域65%以上项目有CXO企业参与[6] - 和元生物累计服务超14000家研发实验室 承接CDMO项目超540项[11] - 博腾生物拥有超20000m²研发生产基地 10条病毒载体生产线[12] - 目前体内CAR-T领域研究处于早期阶段 CXO企业相关收入可忽略不计[12] 临床进展 - EsoBiotec慢病毒载体产品ESO-T01在《柳叶刀》发表临床数据 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2例达到完全缓解[15] - Capstan公司CPTX2309于2024年6月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治疗自身免疫疾病[8] - 体内CAR-T已从概念验证进入早期临床阶段[15] 技术路线对比 - 慢病毒载体路线发展时间更长 产品稳定性更好[15] - mRNA-LNP路线安全性更高 可规避永久性基因改变风险[15] - 艾伯维同时布局慢病毒和LNP两条技术路线 通过与Umoja和Capstan合作消除单一技术路线风险[16]
AstraZeneca (AZN) Price Target Backed by Goldman After Baxdrostat Phase 3 Data
Yahoo Finance· 2025-09-12 05:01
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因baxdrostat三期试验积极数据获高盛重申"确信买入"评级 被视为欧洲表现最佳股票之一 [1] 药物试验数据 - baxdrostat在12周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坐位收缩压 安慰剂调整后效果显著 [1] - 2mg剂量组中度至重度高钾血症发生率为1.1% 1mg剂量组同样为1.1% 安慰剂组为0% [2] - 2mg剂量组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为4.5% 1mg剂量组为2.7% 安慰剂组为1.9% [2] 药物特性与公司地位 - baxdrostat未出现临床显著药物相互作用 为临床试验应用提供重要基础 [3] - 公司在罕见病和癌症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以医疗创新历史享有行业盛誉 [3]
2025服贸会|数智互通成全球服贸包容发展新引擎
北京商报· 2025-09-11 14:35
峰会主题与背景 - 2025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以"数智驱动包容发展"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和全球包容发展诉求 [1] - 数字技术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 但数字鸿沟、贸易保护等因素加剧了服务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 [1] - 高通公司、阿斯利康等企业代表分享了数智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实践与前景 探讨数智化促进服务贸易包容发展的路径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中国服务贸易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6.7% 2024年总额突破万亿美元 规模全球第二 [3] -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达2327.1亿美元 占比超过50% [3] - 服务贸易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支柱和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4] 政策试点与开放举措 - 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 北京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 [3] - 该协定是WTO首个全球性数字贸易规则 中国通过此举展现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3] - 协定实施将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并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扩容提质与互联互通 [5] - 需协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支持数字化平台建设 [5] - 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加速推动服务贸易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场景创新 [5] - 基于AI的预测性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战略规划 提升业务韧性、效率和创新能力 [7] - 降低跨境服务交付成本 但企业间技术获益存在不平等现象 [7] 产业生态重构 - 未来人工智能将采用混合式AI架构 在云端、边云和终端侧协同运行 [7] - AI将成为所有层级智能手机标准配置 具备AI功能的个人电脑将更加经济实惠 [7] - 车载智能体AI和智能眼镜等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7] 组织机制建设 -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组建数字经济委员会和航空业委员会 [5] - 旨在发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 有效汇聚行业资源 [5] - 提升联盟服务能力 [5] 包容性发展要求 - 需摒弃碎片化发展和孤立决策 释放AI技术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潜力 [6] - 确保所有企业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 包括获得可负担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具备数字技能的人才 [7] - 需要支持创新的监管环境 [7] 服务贸易价值 - 服务贸易增长重塑贸易运作模式 显著改善商品贸易整体前景 [4] - 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商业机遇 [4] - 带动服务业自身发展 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