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创新(300866)

搜索文档
充电宝暴雷,击穿了消费品信任底线
36氪· 2025-07-04 02:20
充电宝行业危机事件 - 充电宝行业因安全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和3C认证撤销,涉及罗马仕召回50万台、安克创新召回70万台产品 [2] - 中国民航局禁止无3C认证或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登机,影响行业流通和消费场景 [2][4] - 行业暴露出低价竞争导致供应链失控,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使用劣质材料引发安全隐患 [9][11] 行业发展历程 - 充电宝市场随智能手机普及快速扩张,2013年小米推出69元产品年销超1000万台 [5] - 共享充电宝模式兴起,怪兽充电2021年登陆纳斯达克,安克创新成为亚马逊美国市场销售冠军 [7]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2.9亿美元,中国拥有1.7万家企业,共享充电宝规模126亿元 [7] 行业竞争问题 - 20000毫安充电宝合规成本80-90元,但市售价格低至20-30元,电商平台存在几元劣质产品 [7] - 电芯占成本50%,品牌压价导致供应链偷工减料,正负极隔膜材料替换引发爆炸风险 [9][11] - 头部品牌动力锂电芯单价45-60元,与低价产品形成鲜明成本对比 [1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对安全零容忍,调研显示仅10.8%关注性价比,质量可靠和品牌信任成为首要因素 [12] - 3C认证成为消费决策硬标准,认证撤销导致平台下架、物流拒收等连锁反应 [14][17][19] - 品牌信任结构重构,消费者购买行为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和"信任比" [27][28] 行业启示 - 低价红利终结,品质安全成为新护城河,竞争转向可靠性而非价格 [29] - 品牌需建立可验证的ESG体系,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构建长期信任 [30] - 消费行业进入信任经济时代,需从供应链到营销全环节保障品质 [29][30][31] 市场影响范围 - 事件波及食品、个护等多个行业,如牛火锅虚假宣传、卫生巾翻新销售等信任危机案例 [23][24] - 反映消费品行业普遍存在的低价竞争与品质失控问题,需系统性重构 [22][24] - 预示各行业将面临更严苛的信任审视,安全底线成为市场竞争新起点 [24][29]
安克创新(300866)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
2025-07-02 08:12
资金使用 - 获批用不超50亿闲置资金买理财,额度2024年股东大会通过至2025年大会前有效[1] 近期投资 - 买中信证券资管计划6000万,2025/04/18起息,2025/10/15到期[2] - 买渣打银行美元理财两笔共17896.5万,预期年化收益率4.25%[2][4] - 买广发银行大额存单2000万,2025/05/08起息,可转让[4] 风险控制 - 拟筛选投资对象、跟踪产品情况控风险[7] 未到期金额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到期理财金额280527.4万,未超额度[8][9]
All in AI 两年,AI代码采纳率突破50%!安克创新龚银:AI平台一旦过时,我们会毫不犹豫重构
AI前线· 2025-07-02 07:49
AI战略转型与探索 - 2023年公司决定All in AI,探索AI在内部运营和新产品形态的应用,期间有失败项目也有成功案例[1] - 2023年主要进行全员AI工具使用探索,初步落地智能客服、营销等场景[2] - 2024年转向深度探索,选择亚马逊云科技的生成式AI技术与云计算服务,从产品线和内部效率两方面实践[2] 技术平台建设 - 内部建设AIME智能体平台,使非技术岗位员工也能使用AI能力[2] - 自研插件式编程体系代码采用率从2023年30%提升至2024年37%,2025年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突破50%[2] - 利用Vela内容生产平台覆盖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物料生成,设计团队效率提升超50%[3] 业务场景应用 - 在AnkerSOLIX充电产品中融合AI技术实现电能供需动态识别[3] - 中美技术团队建立联合项目机制,共同确定年度重点探索项目[3] - 使用Amazon SageMaker进行小型模型训练和数据处理,利用Amazon Bedrock加速应用开发[3] 落地评估维度 - 业务成熟度评估包括流程清晰度、数据质量、业务目标明确性和责任人明确性[4] - 技术成熟度评估当前AI技术是否足够支撑商业级应用[8] - 团队成熟度评估组织内部实施能力,能力不足时可寻求外部合作或暂缓项目[8] 数据建设挑战 - 企业间数据质量差异显著影响AI实施效果[7] - 重点在于将业务人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AI友好的高质量数据[7] - 当前普遍采用人类可理解的数据形态作为中间转换层,目标是实现数据自带丰富语义[7] 创新管理策略 - 确定性高场景要求明确ROI,如智能广告、智能客服[10] - 探索性场景不设短期ROI和时间限制,如制造业创新探索[10] - 约1/3团队肩负明确ROI指标,其余团队专注不确定性领域探索[10] 技术迭代应对 - 主张在关键节点发现成果未达预期时迅速调整方向[12] - 随着模型推理能力增强,将毫不犹豫重构平台核心价值发生转移的项目[12] 行业技术趋势 - 当前AI创新更多由技术原生驱动创造全新C端体验[11] - 产品定义各环节深度融入AI能力可极大提升效率[11] - 大模型核心能力在于信息汇聚与理解,但存在确定性与行业需求矛盾[8][9]
召回潮下,“充电宝自由”将成奢望,安克、罗马仕们如何突围?
36氪· 2025-07-02 04:09
行业动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涉及罗马仕、安克、小米、倍思、绿联等品牌 [1][2] - 罗马仕、安克创新分别召回49万、71.3万台缺陷充电宝,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充电宝召回 [2] - 充电宝行业面临供应链危机,主要因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被暂停所有电池3C认证 [7][8] 供应链问题 - 安普瑞斯作为主流电芯供应商,为罗马仕、安克、绿联、小米和倍思等品牌提供电芯 [7][8] - 安普瑞斯累计生产锂电池突破1亿只,2024年计划新增生产锂离子、钠离子产品6000万只,产值超10亿元 [9] - 供应商私自变更电芯原材料,导致隔膜绝缘失效风险,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 [8][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充电宝行业内卷加剧,竞争集中在快充效率、便携性和价格三个方面 [11][12] - 电商平台20000mAh充电宝价格低至30元,品牌产品售价一度降至80多元 [12] - 电芯成本占比一般在50%以上,劣质电芯成本可压缩至一两块钱 [13] 市场影响 -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达38.7% [17] - 安克创新充电储能类业务营收126.67亿元,占总营收一半 [18] - 罗马仕暂停整个充电宝业务,预计每月营收损失1亿-2亿元 [20] 技术发展 - 安普瑞斯电芯具有最高能量密度,6分钟可充满80% [9] - 快充功率从65W上升到130W,产品体积越来越小 [12] - 行业将转向品质竞争,技术门槛提升,快充、高能量密度成为核心竞争力 [21] 监管政策 - 2024年8月1日起移动电源被纳入CCC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 [17] - 工信部拟修订《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新增或加严多项试验要求 [20] - 行业将加速监管收紧和技术迭代,推动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21]
充电宝安全风波,蔓延至共享平台
财联社· 2025-07-01 14:42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波 - 中国民航局于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罗马仕召回近50万台产品,安克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超过180万台产品 [2] - 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突破126亿元,覆盖全国超400万个点位 [2] 3C认证执行现状 - 2024年8月1日是强制执行3C标准的时间点,此前大部分充电宝没有3C认证 [3] - 街电、小电等品牌存在部分旧款设备无3C标识的情况,公司正陆续召回替换 [2][4] - 华为、小米、罗马仕等所有品牌在2023年8月1日前生产的充电宝都没有3C认证 [4] 共享充电宝行业特点 - 共享充电宝企业因商业模式更倾向于选择保守、低能量密度的电芯,较少使用安普瑞斯问题电芯 [5] - 共享充电宝品牌方承担安全主体责任,通过"大厂背书"和保险机制构建"防火墙" [6][7] - 行业前五大品牌占比高达96.6%,马太效应显著 [9] 行业洗牌与供应链重塑 - 罗马仕被全渠道下架,其市场份额流向合规头部品牌 [8] - 安克创新终止与涉事电芯供应商合作,转与宁德新能源ATL签署协议 [8] - 部分办公园区和写字楼开始要求入驻共享充电宝品牌提供3C等质量认证 [10] 行业未来趋势 - 资源将进一步向具备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 [10] - 代理商在选择合作方时更看重品牌合规能力与技术实力 [10] - 共享充电宝行业加速优胜劣汰,合规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10]
拆解充电宝安全困局:百元成本是道坎,低价电芯埋下隐患
第一财经· 2025-07-01 13:38
充电宝行业现状与问题 - 行业当前面临严重信任危机,头部品牌罗马仕、安克创新因电芯质量问题大规模召回产品,涉及上百万个充电宝 [5][13][19] - 行业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内卷和价格战,上游电芯厂商为维持利润使用较次材料,导致安全隐患 [3][20] - 充电宝技术门槛低,质量差异主要取决于厂商成本投入意愿而非技术先进性 [7][18] 充电宝成本结构分析 - 电芯成本占比高达50%,优质动力型锂电芯(如宁德时代、亿纬)单颗价格45-60元 [6][7] - 合规充电宝物料成本(含电芯、BMS系统、阻燃外壳等)逼近或超过百元,百元价位产品利润空间极低 [4][7][15] - 200元以上产品更可能覆盖安全成本(如ATL电芯、多重保护电路),渠道加价后合理终端价约200元 [6][14][15] 产品质量差异对比 - 召回批次充电宝缺少温度保护探头、阻燃外壳(非V-0级),充电功率仅10W且易过热降频 [8][11] - 非召回批次配备18W功率、NTC热敏电阻、缓冲泡沫棉及V-0级阻燃外壳,安全设计全面 [8][11] - 低价产品(如罗马仕70元款)普遍存在电芯缩水、BMS电路简化、代工品控不严问题 [9][17][18] 消费者选购建议 - 优先选择200元以上标明使用头部电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且通过3C认证的产品 [6][14][16] - 关键安全指标包括:多重电路保护、外壳阻燃等级(V-0)、电芯可溯源 [18] - 使用中需警惕发热、鼓包等现象,高温环境下应立即停止使用 [20]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监管收紧将淘汰缺乏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品牌,行业向自建产线+供应链透明模式转型 [21] - 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将倒逼企业减少价格战,推动良性竞争 [20][21] - 头部品牌仍具信任优势,但需避免利用市场地位过度压榨上游供应链 [19][20]
安克创新(300866)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2025-07-01 12: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6日,上市于2020年8月24日,注册资本为53,141.0776万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行人总股本为531,410,776股[20] - 公司股份总数为531,410,776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4.22%,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55.78%[2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阳萌持股比例43.78%,赵东平持股比例11.9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阳萌和贺丽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分别持股43.91%和4.05%[31] 业绩总结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469,591.80万元,占比99.94%;其他业务收入1,416.23万元,占比0.06%[28] - 2024年充电储能类、智能创新类、智能影音类产品收入分别为1,266,700.68万元、633,647.69万元、569,242.71万元,占比分别为51.29%、25.66%、23.05%[29] - 2022 - 2024年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3.27倍、2.68倍、2.10倍,速动比率分别为2.58倍、1.98倍、1.55倍[97] - 2022 - 2024年末,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46%、36.12%、44.92%,母公司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52%、28.39%、40.38%[98] - 2022 - 2024年,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104.00倍、68.92倍、85.59倍,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付率均为100.00%[99]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4.74次,存货周转率为4.71次[102]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为16.86元,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5.17元[10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99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为23.60%[10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基本每股收益3.99元/股,2023年为3.97元/股,2022年为2.81元/股[10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87%,2023年为21.88%,2022年为17.81%[10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3.57元/股,2023年为3.31元/股,2022年为1.92元/股[10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21%,2023年为18.21%,2022年为12.17%[10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90.18万元,2023年为27.68万元,2022年为15.61万元[108]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情况除外)4706.59万元,2023年为8221.97万元[108]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情况除外)4335.40万元[108]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1446.22万元,2023年为10494.19万元,2022年为2979.76万元[108] 可转换公司债券信息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量和上市量均为110,482.00万元(1,104.82万张),上市时间为2025年7月4日,存续期为2025年6月16日至2031年6月15日,转股期为2025年12月22日至2031年6月15日[7] - 本次发行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占比79.96%,网上社会公众投资者认购占比19.77%,中金公司包销占比0.27%[34] - 前十名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中,阳萌持有4,835,967.00张,占比43.77%;赵东平持有1,315,898.00张,占比11.91%[35] - 本次发行费用总额为1236.87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790.00万元、审计验资费200.70万元、律师费206.00万元等[36] - 募集资金总额为110482.00万元,净额为109245.13万元[40] - 债券利率第一年0.2%、第二年0.4%、第三年0.6%、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46] - 初始转股价格为111.94元/股[54] - 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时,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58] - 修正方案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修正后的转股价格应不低于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59][60] - 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按债券面值的108%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63] - 转股期内,公司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公司有权赎回[65] - 可转债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公司董事会有权赎回[66] - 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改变,持有人可按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回售[67] - 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持有人可回售[69] - 本次发行可转债总额11048200张,原股东最多可优先认购11048021张,约占99.9984%[74] - 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申购数量下限为10张(1000元),上限为10000张(100万元)[72] - 原股东按每股配售2.0785元面值可转债的比例计算可配售金额,再按100元/张转换为张数[7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3日,原股东可优先配售可转债[73] -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10,482.00万元,用于便携及户用储能等5个项目[86][88] - 单独或合计持有本次可转债未偿还债券面值总额10%以上的债券持有人可书面提议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85] - 公司本次可转债方案有效期为十二个月,自发行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计算[9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为AA +,评级展望为稳定[92] 其他信息 - 2020 - 2024年度,公司连续入选“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旗下Anker品牌连续八年进入《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榜单[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2,282项专利证书,其中中国境内1,680项,境外602项[26] - 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按初始转股价格111.94元/股计算,公司股东权益增加110482.00万元,总股本增加约986.98万股[108][109] - 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推荐公司本次发行的证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16]
安克创新(30086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上市保荐书
2025-07-01 12:34
财务数据 - 公司注册资本为53141.0776万元[5]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660370.73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7] - 2024年末负债总额为745918.80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7]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471008.03万元,较2023年增长[8] - 2024年净利润为221112.40万元,较2023年增长[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4545.87万元,较2023年增长[10]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347.86万元[1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80983.39万元[10] - 2024年末流动比率为2.10倍,较2023年末下降[11] - 2024年末速动比率为1.55倍,较2023年末下降[11] - 2024年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为44.92%,较2023年上升[12]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4.74次,较2023年上升[12]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为599338.11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6.91%[14] - 2025年1 - 3月营业成本为339952.93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1.50%[15] - 2025年1 - 3月净利润为52431.6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0.85%[15] - 2025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576.12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9.57%[1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21%,较2023年上升[12] 业务数据 - 报告期内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6.40%、96.37%和96.45%[17] - 报告期内来自北美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0.79%、47.92%和48.11%[19] - 报告期内线上B2C模式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5.96%、69.50%和70.53%[20]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60258.55万元、1679714.15万元和2381935.67万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因汇率波动产生的净汇兑亏损分别为4603.50万元、3262.56万元和 - 5347.73万元[31] - 报告期内公司持有对外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27888.51万元、18346.89万元和12871.95万元,投资收益分别为11842.67万元、7152.77万元和15465.86万元[32]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47979.07万元、241131.10万元和323355.42万元,占各期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4.60%、18.87%和19.47%[33]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73%、43.54%和43.67%[34] 技术与风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2282项专利证书,其中中国境内1680项、境外602项[27] - 公司产品受外协厂商生产能力等因素限制,可能影响经营业绩[22] - 公司面临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客户投诉和品牌受损等经营风险[23][24] - 公司面临新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技术风险[25][27] - 消费电子产品更新迭代快,公司若不能跟上变化可能被市场淘汰[38] 募投与可转债 - 本次募投项目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预计最高金额为11376.57万元[45] - 前次募投项目“深圳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40] - 本次可转债触发回售条件时投资者回售,公司或面临现金支出压力[46] - 本次可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为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48] - 本次可转债有条件赎回条件为转股期内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51]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数量不超过11,048,200张,募集资金总额为110,482.00万元[59] - 债券期限为6年,按票面金额平价发行[59] - 本次可转债信用等级为AA+[55] - 本次发行完成且可转债转股后,公司股本规模、净资产将大幅增加,股东即期回报可能被摊薄[53] - 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价值可能降低,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54] - 公司未对本次可转债发行设定担保,可能存在兑付风险[57] 保荐相关 - 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彭文婷、胡健彬[78]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本次发行可转债符合相关要求,申请文件无虚假记载等问题,证券具备上市条件[79] - 保荐机构同意推荐公司本次发行的证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79] - 保荐机构有权列席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并发表意见,有权定期实地专项核查[77] - 公司承诺全力支持配合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提供所需文件资料[77] - 公司应聘请律师事务所和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协助履行持续督导义务[77]
安克创新(300866) -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关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法律意见书
2025-07-01 12:34
发行相关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10,482万元可转换为A股股票的公司债券[3] - 2023 - 2025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发行相关议案[8][9][10] - 2024年11月14日发行通过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12] - 2025年1月24日发行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12] 财务数据 - 公司注册资本为531,410,776元[13] - 2022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348.62万元、161,487.20万元和211,442.95万元[17][2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可分配利润为162,426.26万元[17][20] 资金用途 - 发行募集资金用于便携及户用储能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8] 合规情况 - 公司具备发行上市主体资格和发行可转债并上市的条件[15][16] - 公司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运行良好[16][20] -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可转债一年利息[17][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金额较大财务性投资等不合规情形[22] - 公司及相关人员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情况[22]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无债务违约等情形[23] - 募集资金用途符合规定[23]
从智能手机配件到生活必需品,充电宝如何走到今天?
新浪财经· 2025-07-01 12:24
行业信任危机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携带无3C标识、超过电池容量限额的充电宝乘坐飞机 [1] - 安克创新、罗马仕、倍思科技等头部品牌召回产品总数超220万件(国内120万件+国外100万件) [1] - 消费者对充电宝自燃、鼓包等安全隐患表示担忧 [1] 行业发展历程 - 2007年iPhone发布推动不可拆卸电池设计 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18亿台催生移动电源市场 [1] - 2011年国内约500家移动电源厂商 2012年激增至3000家 [2] - 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罗马仕、绿联科技等品牌在2011-2012年间成立并快速占领市场 [2] 早期行业乱象 - 2014年抽检显示32批次产品中电气性能不合格率达87.5% 电芯重物冲击测试不合格率28.1% [2] - 部分厂商通过替换电芯材料节省成本 对容量功率偷工减料 [2] - 2014年发布首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标准 民航局同步规范携带限制 [3]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小米2013年推出69元充电宝 一年销量突破1000万件成为全球出货冠军 [4] - 共享充电宝品牌如怪兽充电2017年成立一年完成三轮融资 [5] - 目前零售市场小米份额第一 安克创新高端市场领先 罗马仕电商渠道优势明显 [6] 技术创新趋势 - 2018年后快充PD协议成为主流 磁吸无线充电、堆叠电芯技术兴起 [6] - 新增芯片监测、APP控制、铰链折叠等智能化功能 [6] - 共享充电宝行业出现涨价、慢充等回本手段 [6] 共享充电宝现状 - 怪兽充电2021年纳斯达克上市 2025年私有化退市但仍保持市占率第一 [7] - 美团充电宝市占率第二 竹芒科技(街电+搜电)转型研发零售产品 [7] - 小电科技、来电科技陷入业务收缩和诉讼纠纷 [7] 监管政策升级 - 2023年3月将充电宝纳入3C认证范围 2024年8月起未认证产品禁止销售 [8] - 共享充电宝品牌存在未获3C认证产品需主动更换 [8] - 行业监管规则仍需完善 批次抽查检测至关重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