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纳米(300769)

搜索文档
德方纳米(300769) - 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9-12 10:22
授信与担保 - 公司及子公司拟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不超150亿元[3] - 公司预计担保总额度不超78亿元[3] - 为德枋亿纬多家银行授信提供等额保证担保[5] - 恒丰银行昆明分行保证担保最高债权额为1亿本金及其他债权[17] - 截至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实际担保总余额488463.65万元,占比88.09%[21] - 为合并报表范围外参股公司提供担保额度12400万元,余额为0元[21] 德枋亿纬情况 - 德枋亿纬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持股60% [6] - 2024年末资产40.59亿元,负债31.48亿元[8] - 2025年6月末资产36.77亿元,负债28.57亿元[8] - 2024年营收34.07亿元,净利润 -1.56亿元[8] - 2025年1 - 6月营收16.83亿元,净利润 -0.9亿元[8] - 其他股东未按出资比例为德枋亿纬提供同等担保[20] 其他 - 公司相关担保无逾期、诉讼及败诉担责情况[21]
德方纳米涨2.00%,成交额5.3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03.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25
股价表现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41.79元/股 总市值117.09亿元 成交额5.34亿元 换手率5.1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03.9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746.68万元 大单净流出600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3.3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25%/15.03%/33.86%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占比95.17%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82亿元 同比减少10.58%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91亿元 但同比增长24.24%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83万户 较上期增加5.63% [2] - 人均流通股5210股 较上期减少5.33%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61.3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5.42万股 [3] 机构持仓 - 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A持股110.22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75万股 [3]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新进持股108.4万股(第十大股东) [3] -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75亿元 [3]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磷酸铁锂/宁德时代概念/锂电池/送转填权 [1]
A股锂矿股进一步拉升,赣锋锂业涨停
格隆汇· 2025-09-05 06:21
锂矿股市场表现 - 锂矿股午后进一步拉升 欣旺达涨超14% 赣锋锂业10CM涨停 亿纬锂能涨超9% 德方纳米和天齐锂业涨超8% 中矿资源和永兴材料涨超7% 东阳光 盛新锂能 西藏珠峰和华友钴业涨超6% 融捷股份 耐普矿机 国城矿业 盐湖股份和江特电机涨超5% [1]
龙头官宣!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来了
起点锂电· 2025-09-04 10:08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技术领先是获得市场话语权和产品溢价的关键因素 与当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磷酸铁锂市场高度适配[3] - 德方纳米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 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 极片压实密度达2.75g/cm³以上 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 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4] - 公司独创"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生产纳米磷酸铁锂 具备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 总产能达到26.5万吨/年[4] 产品布局与产能建设 - 磷酸锰铁锂产能达11万吨/年 是目前已建成规模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 第一代产品已实现批量装车 第二代更高性能产品验证进展顺利[5] - 补锂增强剂已获独家定点的项目逐渐增加 在快充、长寿命储能、半固态电池等领域已逐步开始实现订单交付[6]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为主要业绩来源 上半年营收占比达到94%以上 产量12.53万吨同比增长8.51% 销量12.24万吨同比增长15.78% 产能利用率达83.73%[7] 财务表现与市场排名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10.58% 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4.24% 扣非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9.80% 亏损同比大幅缩窄[6] - 2025上半年中国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位居行业前三[7][8] - 预计下半年市场旺季到来 叠加四、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赋能 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7] 行业技术发展 -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实现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 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10] - 技术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等四大核心优势[11][12]
德方纳米:今年国内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占比已经达到了80%
格隆汇· 2025-09-03 07:55
动力市场 - 国内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达80% [1] - 海外车企逐步切换使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1] - 预计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将持续增长 [1] 储能市场 - 全球市场需求全面爆发 [1] - 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市场快速增长 [1] 行业展望 - 预计明年磷酸铁锂市场维持高速增长 [1]
德方纳米(300769.SZ):成功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格隆汇· 2025-09-03 07:17
公司产品进展 - 成功开发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 核心性能指标卓越 [1] - 产品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 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1]
德方纳米(300769.SZ):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在目前的产品结构中占比约20%-30%
格隆汇· 2025-09-03 07:17
产品进展 - 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 [1] - 第四代产品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 [1] - 第四代产品在当前产品结构中占比约20%-30% [1]
德方纳米(300769.SZ):今年国内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占比已经达到了80%
格隆汇· 2025-09-03 07:17
动力电池市场 - 国内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达80% [1] - 海外车企逐步切换使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1] - 预计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将持续增长 [1] 储能市场 -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全面爆发 [1] - 北美 欧洲 中东 东南亚 南美等市场快速增长 [1] 行业前景 - 预计明年磷酸铁锂市场维持高速增长 [1]
调研速递|德方纳米接受中信证券等26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2 14: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12.24万吨 同比增长15.78% [2] - 营业收入38.8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91亿元 亏损同比缩窄 [2] - 原材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导致整体业绩持续承压 [2] 研发进展 - 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获客户认可 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 目前产品结构中占比约20%-30% [2][3] - 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适用于动力与储能领域 [2][3] - 第一代磷酸锰铁锂产品已批量装车 第二代产品验证顺利 [2] - 补锂增强剂获独家定点项目增加 已在快充等领域实现订单交付 [2][3] 成本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 深入推进降本工作 产销量提升期间各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 [2] - 加速绿色工艺创新 生产能耗与碳排放持续下降 [2] - Wind ESG评级由"A"级提升至"AA"级 连续两年实现评级提升 [2] 原材料采购与产能布局 - 以保障正常生产需求为主 灵活调整库存和采购策略 在期货市场实施套保策略 [3] - 现有建成且具备生产条件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25万吨/年 [3] - 正在调试中的产能8万吨/年 未来新增产能将根据下游市场需求推进 [3] 行业政策与市场竞争 - "反内卷"政策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 有利于产业链形成正向循环 [3] - 行业协会倡议抵制恶性价格竞争等四大措施 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3] - 下半年加工费相对稳定 后续调整取决于市场供需和竞争态势 [3] 海外市场拓展 - 与海外主流电池企业基本都有对接 海外电池企业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3] - 海外基地项目已完成ODI备案及经营者集中审核 正按计划推进后续工作 [3] - 海外市场需求逐步增加 目前正常推进 [3] 行业需求展望 - 国内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已达80% 海外车企逐步切换 预计动力市场持续增长 [3] -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全面爆发 除中国外多个地区市场快速增长 [3] - 预计明年磷酸铁锂市场仍将高速增长 [3] 产品技术优势 - 富锂铁酸锂具有高容量等优势 可提升电池多种性能 [3] - 补锂增强剂在半固态及固态电池中添加比例高于液态电池 [3] - 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已开始有订单交付 [3]
德方纳米:公司补锂增强剂获独家定点的项目逐渐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4:17
产品技术优势 - 补锂增强剂已获独家定点的项目逐渐增加 在快充 长寿命储能 半固态电池等领域逐步开始实现订单交付 [1] - 富锂铁酸锂具有高容量 易加工 性价比更高的特性 可为当前电池体系提供多重极致的性能提升 [1] - 产品能够大幅提升电池循环性能 日历寿命和能量密度 同时改善低温性能及快充性能 [1] 产品性能提升 - 提升电芯能效 降低电池自放电 提升体系安全性 [1] - 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