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为股份(300751)

搜索文档
迈为股份发行可转债 投向钙钛矿电池装备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6-02 16:45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67亿元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由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共同实施建设周期3年 [1]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20套设备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内部收益率19.92%投资回收期7.43年 [1] 技术布局 - 公司聚焦光伏中游电池片生产主营HJT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及丝网印刷线等设备 [1] - 钙钛矿电池理论转换效率达33%叠层电池理论效率可达43%大幅超过晶硅电池上限 [2] - 公司自2019年起研发三代异质结电池设备并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2] 业务拓展 - 公司正在拓展显示面板及半导体设备业务包括OLED切割设备Mini/Micro LED解决方案等 [3] - 2024年半导体及显示行业营收达6708万元同比增长88% [3] 财务表现 - 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50%2024年营收98.3亿元同比增长22% [3] - 2024年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3% [3]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20250603
东吴证券· 2025-06-02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入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市净率2.49倍,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资产负债率66.83%,总股本279.41百万股,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募投项目情况 -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建设地点在苏州和宣城,项目建设周期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纤纳光电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量产线,隆基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投入研发,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 [7] 公司技术优势 - 由于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基于异质结电池制造技术积累,已自主开发一系列工艺及相关设备,实现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净利润(百万元)|964|797|915|1,1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20250602
东吴证券· 2025-06-0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资钙钛矿叠层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 市净率2.49倍 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 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 资产负债率66.83% 总股本279.41百万股 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募投项目情况 -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 项目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 建设地点分别位于苏州和宣城 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 纤纳光电等初创企业预计2025年投产钙钛矿组件量产线 隆基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 2024年以来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 [7] 技术优势 - 由于异质结电池制备采用低温工艺,与钙钛矿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更加适配,且异质结电池表面为TCO层,在制备叠层钙钛矿电池时可以直接叠加,工艺路线更加相融 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8]
迈为股份(300751):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
东吴证券· 2025-06-02 09: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资钙钛矿叠层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不含税),年净利润6亿元 [7]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 [5] - 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 [5] - 市净率2.49倍 [5] - 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 [5] - 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 [6] - 资产负债率66.83% [6] - 总股本279.41百万股 [6] - 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投资项目情况 - 募投项目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 [7] - 项目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分别位于苏州和宣城 [7] -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不含税),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纤纳光电、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钙钛矿组件量产线,预计于2025年投产 [7] - 隆基、通威、晶科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均已投入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逐步由实验线向小试、中试线迈进 [7]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中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正在加速启动中试线及更高规模的产线建设 [7] 公司技术优势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异质结电池制备采用低温工艺,与钙钛矿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更加适配,且异质结电池表面为TCO层,在制备叠层钙钛矿电池时可以直接叠加,工艺路线更加相融 [7] - 迈为已自主开发适用于量产的钙钛矿空穴传输层等一系列工艺及相关设备,实现了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的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8] 利润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5|30|33|38| |销售费用(百万元)|409|340|375|424| |管理费用(百万元)|249|212|225|235| |研发费用(百万元)|951|907|983|1,083| |财务费用(百万元)|-87|6|8|8|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280|6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52|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023|937|1,076|1,344|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7|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030|937|1,076|1,344| |减:所得税(百万元)|67|141|161|202| |净利润(百万元)|964|797|915|1,142|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8|32|36|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 [8] 现金流量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93|347|377|398| |资本开支(百万元)|-769|-205|-205|-113|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504|181|-285|-122|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79|279|279|279|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
投资21.38亿!光伏龙头,加码钙钛矿
DT新材料· 2025-06-01 16:17
迈为股份可转债发行及钙钛矿叠层电池项目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67亿元,投向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旨在抢占该技术领域的设备市场份额 [2] - 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建设周期3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套钙钛矿叠层电池制造设备,实施主体包括苏州总部及宣城子公司 [3] - 项目分工明确:苏州负责设备研发生产,宣城子公司承担核心部件加工及表面处理 [3] 钙钛矿技术优势及行业动态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3%,显著高于晶硅电池29.4%的理论极限,单结钙钛矿理论效率为33% [3] - 行业呈现跨界布局热潮:纤纳光电、协鑫光电等初创企业计划2025年投产,隆基、通威等光伏龙头已进入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阶段 [4]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23家龙头企业通过投融资加速布局钙钛矿产线建设 [4] 公司业务基础与技术储备 - 公司在HJT异质结电池设备和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4] - 已基于HJT设备技术自主开发钙钛矿相关设备,实现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5] - 2024年营收98.3亿元(+21.53%),归母净利润9.26亿元(+1.31%);2025Q1净利润1.62亿元(-37.69%) [5] 行业技术发展背景 - 2024年N型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6%,接近其29.4%的理论极限,推动行业转向更高效率的钙钛矿技术 [3] - 钙钛矿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产业化落地 [8]
5月3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 中国交建拟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
证券日报· 2025-05-30 14:11
中国交建 - 拟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回购价格上限为13.58元/股 [6] 中简科技 - 拟14.02亿元投建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 建设周期36个月 年产2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 [12][13] 浙江龙盛 - 拟6.97亿美元购买控股子公司德司达37.57%股份 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9] 映翰通 - 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38元/股调整为65.04元/股 因股价持续超出原定上限 [3] 渤海汽车 - 拟购买北汽模塑51%股权等多家公司股权 股票6月3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航天晨光 - 被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 因存在违规行为 [2] 杰华特 - 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及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4] *ST庚星 - 证券简称自6月6日起变更为"*ST海钦" [5] ST百利 - 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因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 拟被罚款400万元 [7][8] 菲林格尔 - 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6月3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9] 有研硅 -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因未能就部分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0] 香农芯创 - 部分控股股东终止协议转让公司股份 原拟转让5%股份总金额6.25亿元 [11] 迈为股份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9.67亿元 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1] 中红医疗 - 拟5.57亿元投建SEA2生产基地一期10条丁腈手套生产线项目 建设周期18个月 [11] 锦富技术 - 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因未正确核算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拟被罚款合计750万元 [12] 国民技术 -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 [13]
迈为股份: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与填补回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0:59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能导致即期每股收益摊薄,但通过募集资金投入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项目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1][5][6] - 测算显示在三种净利润增长假设下(0%/10%/20%),2026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3.18/3.85/4.58元(转股后)[3] - 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成为光伏行业新方向,公司基于HJT设备技术积累已开发相关工艺设备并取得4项专利 [6][7][8] 财务影响分析 - 转股价格设定为76.32元/股(董事会决议前20日交易均价较高者)[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37亿元,假设2025-2026年增长率分三种情景测算 [2][3] - 转股后总股本从27,839.65万股增至30,416.53万股,稀释每股收益在增长20%情景下从4.79元降至3.96元 [3] 募投项目必要性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3%,隆基/天合等头部企业已实现34.6%实验效率并推进中试线 [6][9] - 公司研发团队1,552人,已建成1,500平米钙钛矿实验室并掌握真空镀膜等核心技术 [8] - 现有客户隆基/通威/天合等均布局钙钛矿技术,2025年华晟新能源计划交付实证组件 [9] 实施保障措施 - 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钙钛矿设备产业化项目,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11]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董事/高管承诺薪酬不与募投项目收益挂钩 [12][13][14]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11] 技术储备 - 自主开发钙钛矿涂膜结晶/真空蒸镀/磁控溅射等工艺设备,实现整线自动化贯通 [8] - 拥有300平米湿度<2%的洁净室,研发投入包括ALD表面钝化等关键技术 [8][9] - 异质结电池TCO层与钙钛矿工艺兼容性强,技术协同效应显著 [7]
迈为股份: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0:59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667.52万元(含发行费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2] - 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13,797.52万元,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2]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2] 项目概况 - 项目拟投资213,797.52万元新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2] -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 [2] - 实施主体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分别负责设备研发生产和核心部件加工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2024年n型电池片市场占比达79.4%,但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26.0% vs 29.4%) [3]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可达43%,具有高转换效率、降本空间大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3][4] - 行业龙头企业如隆基、通威、晶科等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2024-2025年钙钛矿领域发生23起投融资事件 [4][5]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3.94%,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国家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将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列为重点研发方向 [6] - 公司拥有1552名研发人员,覆盖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实力雄厚 [8] - 公司在异质结电池设备领域积累的真空镀膜等技术可迁移至钙钛矿设备研发 [9] - 公司与隆基、通威、天合光能等主流光伏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10] 项目投资概算 - 项目总投资213,797.5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占比42.12%(90,042.80万元),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占比28.87%(61,733.29万元) [10] - 铺底流动资金占比23.24%(49,683.33万元) [10]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00,000.00万元(不含税),年净利润59,924.90万元 [11]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税后),投资回收期7.43年(含建设期) [13] 对公司的影响 - 项目实施将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3]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将增长,长期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 [14] - 短期内可能存在每股收益摊薄风险 [14]
迈为股份: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0:4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第一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总数量为5,041,425股,发行价格为120.70元/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6.0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6.05亿元,资金到账时间为2021年1月18日 [3] - 第二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总数量为4,359,007股,发行价格为645.00元/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28.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7.86亿元,资金到账时间为2021年12月19日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一次发行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第二次发行募集资金尚未使用余额为3.80亿元,其中3.80亿元为银行结构性存款 [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第一次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6.08亿元,其中2021年1-6月使用6.08亿元,利息收入324.93万元 [5] - 第二次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5.28亿元,其中2024年使用4.53亿元,利息收入1.22亿元 [5] - 两次发行募集资金均未发生投资项目变更或先期投入项目转让及置换的情况 [6][7]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开设专项账户存储募集资金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3.80亿元,其中3.80亿元为银行结构性存款,20.43万元为银行活期存款 [5]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多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额度从1.5亿元至21亿元不等,主要用于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等保本型产品 [7][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尚未到期的余额为3.80亿元 [9]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 -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3年5月投入使用,二期于2024年12月投入使用,承诺完全达产后年净利润为7.5亿元 [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收益低于承诺20%以上的情况 [7]
迈为股份: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0:37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667.52万元人民币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3] - 本次发行方案已获监事会全票通过并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2][15] - 可转债期限为6年票面利率采用每年付息一次方式具体利率由董事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 [2][3][4] 发行方案要点 发行条款 - 可转债面值100元/张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5] - 转股期为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至到期日持有人可选择转股或持有 [4]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将触发附加回售条款持有人可按面值加应计利息回售 [11] 特殊条款设计 - 下修条款:连续30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董事会有权提议下修转股价 [7] - 赎回条款:连续30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公司可赎回 [8] - 回售条款:最后2个计息年度连续30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70%时持有人可回售 [10]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全部投入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21.38亿元募集资金占比92% [13] - 项目资金缺口将通过自筹解决董事会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 [14] 发行程序 - 发行方式包含现有股东优先配售及网上网下发行余额由主承销商包销 [12] - 方案有效期12个月需经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后方可实施 [15] - 公司已制定可转债持有人会议规则并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 [13][14][18] 行业与战略 - 本次募投项目符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方向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光伏装备领域竞争力 [16] - 监事会认为发行方案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将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