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300024)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能舞能诗超会玩 数智赋能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央视网· 2025-09-25 13:39
博物馆数字化应用 - 内蒙古博物院部署AI机器人"巴特尔"和"高娃" 具备传统舞蹈表演、太极拳演示及AI文物讲解功能 通过舞蹈与讲解结合增强历史沉浸感 [1] - 文物知识图谱墙提供触屏交互功能 展示文物详细信息及关联关系 实现历史脉络可视化呈现 [1] - 全息投影AI讲解员"鸿格尔"支持语音对话交互 具备文物故事讲解与诗歌创作功能 提升知识传播趣味性 [1] 互动体验创新 - 内蒙古博物院设置民族舞学习、传统乐器模拟演奏及听音辨曲等互动项目 拓展沉浸式文化体验维度 [2] - 包头博物馆采用互动电子屏技术 通过屏幕定位展板自动播放历史事件短片 实现五年小更新十年大换新的技术迭代机制 [4] 数字展示技术 - 文物数字魔墙实现数十件藏品数字化展示 支持点击放大查看纹路及3D模型旋转功能 突破实体展柜限制 [6] - VR技术允许参观者沉浸式进入历史场景 与文物进行虚拟面对面交互 增强体验深度 [6] - 岩画动画改造技术显著提升观众驻足率 特别增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 [6] 行业技术赋能 - 博物馆行业从静态陈列转向互动对话模式 数字技术成为连接古今的核心桥梁 [6] - 全息投影、VR、AI交互等新技术综合应用 推动文物展示从"活化"向"火爆"转化 提升公众文化参与度 [6]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在世界农业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 2025-09-25 13:3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企业 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 [3] - 2024年度以10.7%和17.1%的市占率分别位列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第二名 [3] - 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小巨人企业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9] - 农业无人飞机可实现精确喷洒、智能播撒及巡田 适应水田、旱田、果园及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 [9] - 农业无人车专为经济作物种植场景设计 具备精准喷洒与农资运输功能 [10] - 农机自驾仪支持拖拉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等设备 实现自动驾驶与精准作业 [10][11] -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支持远程操作与实时田间监测 [9]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6.05亿元人民币 2023年6.14亿元 2024年10.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7.45亿元 [11] - 2022年亏损2.54亿元 2023年亏损1.33亿元 2024年利润7040.7万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1.30亿元 [11] - 2024年毛利3.40亿元(未经审计) 2025年上半年毛利2.55亿元 [12] - 研发费用持续投入:2022年1.94亿元 2023年1.60亿元 2024年1.59亿元 [12]
新股消息 |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在世界农业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3:3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为全球领先农业机器人企业 2024年以10.7%和17.1%市占率分别位居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第二名 [3] - 公司于2025年获工信部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2024年获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农业无人飞机可实现精确喷洒 智能播撒及巡田功能 适应水田 旱田 果园及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 [9] - 农业无人车配备带屏遥控器 具备精准喷洒农药及农资运输功能 与无人飞机形成场景互补 [10] - 农机自驾仪支持拖拉机 插秧机和收割机等设备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实现直线 曲线及斜线自动驾驶 [10][11] - 产品矩阵包含农业无人飞机 无人车 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构建完整农业机器人数据闭环 [9]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全年收入分别为6.05亿 6.14亿和10.66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7.45亿元 [11][12] - 同期全年利润从2022年亏损2.54亿元收窄至2023年亏损1.33亿元 2024年实现盈利7040.7万元 [11][12]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大幅增长至1.30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8751.7万元(未经审计)显著提升 [11][12]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1.08亿元增至2024年3.4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2.55亿元 [12]
中重灵希机器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立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2:48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中重灵希机器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马冰冰 [1] -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中重科技和上海睿闻博图咨询管理合伙企业等共同持股 [1] 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1] - 涵盖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 [1]
隆华科技:超同步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应用于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2:33
公司业务布局 - 隆华科技投资的超同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1] 产业链定位 - 超同步公司业务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制造环节[1]
深交所首尔“带货” 韩国投资者瞄准中国AI、机器人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32
活动概况 - 深交所于2025年9月25日在韩国首尔举办"投资中国新机遇"路演交流会 涉及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行业的5家深市上市公司参与 包括科大讯飞 格林美 东山精密 双环传动 光迅科技 [1] - 活动吸引60余家韩国投资机构参与 通过面对面交流展示深市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1] - 该活动是深交所2025年举办的第三场全球路演系列活动 近年来深交所已组织百余家深市上市公司赴境外路演推介 [6] 中国企业技术发展态势 - 中国企业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与专利布局 正从"技术跟随"转向"标准制定"转变 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 [5] - 格林美 科大讯飞等企业通过高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取得最新技术突破成果 [4] - 中国具备全球独一无二的供应链体系 广阔市场和科研能力 能以较低成本发展和应用新质生产力前沿技术 推动快速大规模商业运用 [4] 海外市场拓展情况 - 参会的5家企业介绍了在韩国等境外市场的本土化运营和技术创新情况 凭借全球领先业务能力在海外广受欢迎 [5] - 中国企业通过扎实的本土化经营 技术协同和供应链多元化 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5] -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 促进更多中国企业出海布局 [5] 韩国投资者关注领域 - 韩国投资者特别关注AI和机器人领域 自年初Deepseek发布和国产人形机器人亮相以来 对相关板块关注度大增 [7] - 参会企业涉及机器人零部件 AI软硬件 以及韩国投资者持续关注的新能源和消费电子领域 [7] - 韩国新韩证券认可中国在AI 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逐步形成中国将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共识 [6] 投资价值认可度 - 韩国投资者通过交流深刻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有了更直观认识 [1] - 韩国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资产配置中逐渐将目光投向非美市场 对中国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增强 [6][7] - 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迅速 涌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品 这些创新成果为中国资产估值体系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6] - 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其稳定性和发展潜力成为国际投资者避险布局的优选市场 [6]
“AI+机器人”赋能产业未来 2025云栖大会机器人专场招商对接会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09-25 12:02
活动概况 - 杭州市西湖区举办"AI+产业投资推介对接会——机器人专场"活动 聚焦AI+机器人前沿赛道 搭建科技企业 政府机构 资本市场三端高效对接平台 [1] - 活动由西湖区商务局牵头主办 政府领导 相关部门 头部企业 投资机构和行业专家齐聚 目标推动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 [1] 区域经济与产业基础 - 西湖区2024年GDP达2331.5亿元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710亿元 占GDP比重超30% [3][7] - 区域拥有18所高校 59位院士 建成"117N"实验室体系 连续三年获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3] - 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落地提供支撑 [7]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西湖区正全力打造机器人技术高地与产业集聚区 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3] - 推进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建设 作为长三角首个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 总投资约3亿元 致力于打造机器人全链融合的"全球母港" [3] - 已出台覆盖投资 研发 技改 场地及人才激励等环节的全链条扶持政策 支持机器人企业早签约 快落地 速投产 [7] 企业创新与展示 - 五家高质量企业进行项目路演 涵盖医疗机器人 智能巡检机器人 脑控康复机器人 康养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领域 [4] - 上海联影智能科技展示AI如何赋能手术机器人 实现从辅助工具到决策伙伴的跨越 [5] 营商环境建设 - 西湖区推出全国首个企服AI平台"西小服" 以"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茁壮成长"为服务理念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3] - 双浦镇与云栖小镇展示政策扶持 产业空间 创新生态和人才配套等综合优势 释放强烈"引资引智"信号 [3]
调研速递|海昌新材接受国盛证券等13家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布局等要点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42
公司业务与技术布局 - 专注于粉末冶金压制成形(PM)和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 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 汽车(含新能源)等领域 具备复杂形状一次成型等技术优势 [1] - MIM产品线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SMC软磁产品开始量产 机加工小模数精密齿轮研发生产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1] - 成立海昌研究院并获政府支持 联合知名大学机构合作研发 [2]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 - 与国内主流智能机器人客户建立合作 已和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联系 部分核心产品完成送样测试 [2] - 与某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减速器并计划应用MIM产品 产品具备强度高 成本低等优势 [2] - 粉末冶金产品在单个机器人上运用价值量暂估1000-2000元 未来或有上涨空间 摆线减速器计划明年一季度送样 [2] - 部分送样产品达较高成熟度 部分客户已量产 通过审核后可向国外某头部企业供货 [2] 收购与战略合作 - 已签署收购信为通讯股权意向性协议 聘请中介进场尽调及审计 将根据结果判断是否收购 [2] - 收购主要因信为通讯在多领域优势显著 市场占有率高 盈利能力优秀 且与公司客户资源互补 [2]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 - 越南新建工厂通过国内ODI审核 完成公司注册手续 建设稳步推进 未来产能预计达年产3000吨 [2] - 关税战对公司影响有限 境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2]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SMC软磁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中可替代传统硅钢片 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预计2026年前后量产 [2] - 若替代成功 2026年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将大幅提升 [2] - 粉末冶金行业稳定性强 客户粘性高 公司受益于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发展 [2] 竞争格局分析 - 主要向多领域客户批量生产销售定制化粉末冶金零部件 与专注于汽车及家电领域的东睦股份 汽车领域的保来得公司业务存在差异 [2]
龙虎榜复盘 | 知名游资2亿大买服务器概念股,机构集体扫货特斯拉机器人间接供应商
选股宝· 2025-09-25 11:30
机构龙虎榜交易概况 - 当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8只个股 净买入12只 净卖出16只 [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个股:力星股份(1.45亿元) 浪潮信息(1.3亿元) 恒而达(1.06亿元) [1] 力星股份 - 龙虎榜显示4家机构净买入1.06亿元 股价当日上涨7.05% [2][3] - 公司收购全球知名螺纹磨床制造商SMS 产品应用于高精密滚珠/滚柱丝杠磨床等高精度设备 [3] - SMS客户涵盖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部件供应商瑞士GZ AG/GSA等全球领先企业 [3] - 正推动SMS高精度螺纹磨床国产化及滚珠丝杠 行星滚柱丝杠产业化 [3] 浪潮信息 - 获机构净买入1.3亿元 股价涨停(+9.99%) [1][2] - 液冷服务器连续3年居中国市场首位 全栈液冷产品批量部署于头部互联网 金融 通信客户 [3] - 拥有700多项液冷核心专利 牵头制定多项国家标准 [3] - 受益于阿里云扩建全球基础设施(新增巴西 法国 荷兰数据中心)及九部门支持建设国际数据中心政策 [3] 中电鑫龙 - 子公司北京中电兴发与华为 龙芯 统信 飞腾等信创生态伙伴完成技术产品互认证 [4] - 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智慧城市 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 [4] 核聚变产业动态 - 中国聚变公司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HL-4)"实验装置 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 [5] - 哈焊华通焊材产品可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相关收入占比较小 [5] - 上海电气积极布局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 解决低磁材料锻件开发 大型锻件焊接变形等技术难题 [5] - 承接全球首套高温超导核聚变项目设备(新奥集团"玄龙50" 能量奇点"洪荒70") [5] - 成为国内磁约束核聚变主机系统配套最全的设备制造商 [5]
从核“大脑”到5吨级机器人,工博会上的“首台套”潮解码制造梯级配套新路径| 聚焦2025工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9-25 11:17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上海高端制造通过梯级配套模式实现核心零部件突破、整机集成创新和场景深度赋能的产业生态链 为中国高端制造破解卡脖子难题并提供全球价值链上游的上海样本[2][8] 核心零部件突破 - 中广核数科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硬件设计制造全链条自主可控 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3] - 长江电气CSS系列安全光幕传感器攻克8mm超密光轴、光轴可编程、检测距离可调等多项国内首创技术 成为安全光幕领域国产替代新标杆[3]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全球首发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参数调整 控制精度达微米级 效率较传统设备显著提升[4] - 上海柴孚5吨级重载工业机器人突破高刚性机械臂结构设计难题 腕部额定载荷≥5000kg 适配汽车整车举升和矿山设备搬运等重型场景[4] - 中科新松多可HC-O3T系列移动协作机器人集成舵轮底盘、协作机械臂与自研2.5D视觉算法 抓取绝对定位精度±0.5mm 转向精度±1° 路径跟踪达毫米级[4] 政策支持与产业落地 - 上海实施20035工程 计划到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工厂 实现三个全覆盖与五个核心指标倍增 过去8年55%技改项目向智能化倾斜 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覆盖率已达30%[5] - 闵行莘庄工业区规划250亩高端制造示范区 建设层高7米承重2吨专业化厂房 成立上海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对突破关键技术企业叠加战略新兴类补贴 17.88平方公里土地创造535.83亿元营收[5] 企业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 拓璞数控全自主研发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HMT-i500 将航空航天领域高端五轴机床技术拓展至通用制造业 中国市场五轴机床销售稳居前三 产品已销售十多家通用行业上市公司并计划出口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6][8] 绿色制造与场景应用 - 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在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中成功应用 填补中国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空白[8]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上海制造梯级配套范式以核心技术为链节、生态协同为链条、场景应用为链路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赋能实现创新活力涌流 具体体现为拓璞高端数控项目奠基、工业母机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