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宝科技(300019)

搜索文档
硅宝科技(300019):公司营收及归母利润同比高增,龙头地位稳固
国信证券· 2025-08-26 06:2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18] 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长47.36%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51.56% 第二季度营收9.29亿元同比增长35.78%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35.17% [1][7] - 建筑胶业务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建筑业用胶营收6.51亿元毛利率22.34%较去年同期上升0.32个百分点 [1][12] - 工业用胶保持高速增长 营收44.17亿元毛利率32.20%较去年同期上升3.43个百分点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兴通讯、隆基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 [2][13][16] - 热熔胶及硅碳负极业务表现亮眼 子公司江苏嘉好热熔胶营收5.12亿元净利润4069万元毛利率15.67% 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产线投产销量快速增长 [2][16] - 有机硅中间体价格有望回升 DMC全国均价10800元/吨 随着海外产能退出及国内政策出台 景气度及价格有望修复带动公司产品涨价 [2][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0.81亿元同比增长3.85% 投资现金流净额-1.81亿元 筹资现金流净额-0.59亿元 [7] - 期间费用率保持合理水平 销售费用率5.7% 管理费用率3.7% 研发费用率3.57% 财务费用率-0.06% [7] - 盈利预测上调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3.35/3.97亿元(前值2.92/3.66/4.35亿元) EPS分别为0.83/0.85/1.01元(前值0.74/0.93/1.11元) [3][18][23] - 估值指标 对应PE为26.7/25.9/21.8 PB为3.14/2.93/2.71 EV/EBITDA为21.6/20.5/17.1 [3][18][23] 行业与业务 - 建筑业政策调控下房屋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下降幅度收窄 "好房子"建设理念推进高端建筑胶市场空间扩展 [1][12]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浪潮带动汽车、电子及家电行业胶黏剂需求增长 [2][13] -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建筑胶保持中速增长 工业胶在"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带动下持续高速增长 热熔胶及硅碳负极打开成长空间 [3][18]
2025年中国光触媒灭蚊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品牌及发展趋势研判:蚊媒疾病防控需求加速普及,光触媒灭蚊器市场规模增至8.9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1:28
行业概述 - 光触媒灭蚊器通过紫外光与光触媒材料协同作用实现高效诱捕和物理灭蚊 利用特定波长紫外光吸引蚊虫 二氧化钛等材料在光照下催化反应模拟人体二氧化碳和温度以提升诱蚊效果 [1][3] - 作为环保灭蚊设备适用于家庭 医院 公园等场所 尤其适合孕妇及婴幼儿环境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家庭必备健康防护电器 [3][5] - 与传统电击式灭蚊器相比 灭蚊效率更高 避免蚊虫躯体碎片及病原微生物扩散导致的食物污染和健康危害 可降低蚊虫密度并减少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光触媒灭蚊器行业规模从2015年1.97亿元增长至2024年8.9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32% [1][15] - 中国驱蚊用品整体市场规模从2015年94.72亿元增长至2024年168.4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6.6% 光触媒灭蚊器是其中重要细分品类 [13]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健康生活理念普及 消费升级趋势 以及全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态势 [1][15] 技术原理与产业链 - 核心材料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 分解有机物并模拟人体二氧化碳气味以增强诱蚊效果 [11] - 产业链上游包括二氧化钛 紫外线灯管 电路板等原材料 中游为生产制造 下游应用涵盖家庭 商业 工业及户外等多种场所 [9] - 中国二氧化钛2024年产量476.6万吨(同比增长15.5%) 表观需求量295.6万吨(同比增长15%) 为行业提供坚实原料保障 [11] 竞争格局与企业分析 - 主要品牌包括久量 超威 格林盈璐 雅格 蚊博士 小禾 榄菊 俏蜻蜓 静享等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企业通过技术研发 品牌建设和渠道资源展开差异化竞争 [17] - 久量股份(300808)产品涵盖LED移动照明 家居照明及电子灭蚊系列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0.66亿元(同比下降36.68%) [19] - 格林盈璐拥有160余项专利 产品进入沃尔玛 Costco等大型连锁商超 客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1] 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融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并自动调节运行模式 支持手机APP远程操控 生产环节自动化程度提升 [23] - 环保化发展:注重材料可回收性和能耗控制 优化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 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和太阳能供电系统 实现零污染物理灭蚊 [24] - 多元化场景拓展:开发户外防水防尘型 迷你便携式 与景观照明结合的装饰型等专用产品 针对不同气候区域和蚊种习性提供定制化方案 [25]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兆易创新、百利天恒等5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11
兆易创新业务增长与产品规划 - 2024年二季度NOR Flash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利基型DRAM增长超50%,MCU增长接近20%,模拟芯片环比成长较高,传感器芯片增长约10% [1] - 预计第三季度环比增长,全年需求上涨,利基型DRAM供应偏紧缺至全年,下半年利基型DRAM营收显著增长,合约价格第三季度继续上涨 [1] - 公司毛利率整体平稳,未来Flash温和涨价,DRAM毛利率提升,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 [1] - NOR Flash需求端电子产品代码量上升,供应端晶圆制造产能紧张,供给短缺将持续较长时间 [1] - MCU增长点在工业控制、光储充、白电等高门槛国产化替代方向,新产品收入贡献提升 [1] - DDR4 8Gb收入贡献全年有望达DRAM收入三分之一,LPDDR4小容量产品全年收入占比可能提升到两位数 [1] - 规划LPDDR5产品线,预计两年内推出,看好汽车MCU市场,推出多核产品,AI MCU应用于AI场景、AI算法搭载、内部集成NPU [1] - 45nm NOR Flash产能爬坡,预计年底收入贡献15%,2026年补齐产品线,成本显著优势,芯片面积缩减20% [1]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与战略目标 - 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分别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 [2] - RC核药平台取得新突破,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 [2] - 公司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 [2] - 截至6月底,公司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 [2]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 [2] - 公司目标是在5年内成为一家在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 [2] 硅宝科技业绩增长与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70,710.07万元,同比增长47.36%,净利润增长51.56% [3] - 建筑胶和工业胶表现突出,建筑胶依靠品牌优势和市场拓展,工业胶通过技术创新和大客户合作实现增长 [3] - 江苏嘉好热熔胶业务受益于内需政策,需求量攀升 [3] - 公司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进展顺利,部分生产线已投产 [3] - 电子电池胶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领域,低空经济领域产品具有轻量化设计和高阻燃性能 [3] - 海外销售增长显著,未来将建立全球服务闭环网络 [3] - 公司已完成多项并购,未来将在有机硅材料、粘合剂、锂电材料等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 [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优化维持毛利率,未来将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三大生产中心,形成双主业发展模式 [3] 天宇股份业务表现与产能规划 - 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提升,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 [4] - 沙坦类产品收入下降但毛利率稳定,非沙坦类业务储备丰富,未来增量品类包括内分泌与代谢类、血液类及抗感染类 [4] - 制剂业务有65个批文,20多个品种产生收入,集采收入占40%以上,产能44亿片,未来将新增60亿片产能 [4] - 研发投入1.16亿元,未来两年新品种将陆续上市 [4] - CDMO业务增长44.33%,下半年客户需求持续,盈利能力保持高水平,公司成为多个原研客户的战略供应商 [4] - 公司获得精神类药物专利独家授权,正积极开展相关化合物的工艺开发 [4] - 昌邑天宇产能利用率低,年产2万吨高纯溶剂项目预计9月投产,京圣药业新原料药项目验证批生产目标每年至少10个项目 [4] - 现金流减少因销售收入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周期延长,下半年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优化采购付款节奏 [4] - 仿制药产品国内销售占比15.5%,CDMO国内销售占比12.5%,预计国内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 [4] - 上半年各业务板块均增长,为全年业绩奠定良好基础,非沙坦类业务竞争力增强,制剂业务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4] 联赢激光订单与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33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5,792万元,同比增长13.16% [5] - 上半年新签订单25亿元,锂电业务17亿,非锂电业务8亿,全年订单目标45亿 [5] - 公司涉及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设备,已交付7台装配段设备给头部客户 [5] - 锂电设备更新周期2-3年,去年改造订单4.2亿,今年上半年2.7亿,全年预计5-6亿 [5] - 3C小钢壳电池上半年订单4-5亿,下半年预计6-8亿,四季度确收,新工艺极片加工设备明年放量 [5] - 极片加工设备目前针对消费电子产品电池,动力锂电正在试验应用 [5] - 公司在半导体、光伏、氢燃料、继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有新进展 [5] - 小钢壳电池应用于手机、手表、可穿戴设备、眼镜,未来可能用于平板和电脑 [5] - 信用及资产减值今年上半年2,787万元,预计全年比去年少,公司聚焦头部客户控制风险 [5] - 公司取得深圳知名半导体公司合格供应商资格,订单几百万,涉及激光焊接设备和代工业务 [5] - 公司有深圳总部和惠州、溧阳、日本三个基地,计划在德国、美国、匈牙利、香港、泰国设立公司 [5] 消费电子ETF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ETF产品代码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9.18% [9] - 市盈率44.73倍,最新份额为25.1亿份,增加了68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 [9] - 估值分位67.84% [10]
硅宝科技(300019) - 300019硅宝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5
2025-08-25 11: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710.07万元,同比增长47.36% [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13.70万元,同比增长51.56% [2] - 建筑胶营业收入65,115.33万元 [3] - 工业胶营业收入44,168.15万元 [4] - 出口销售收入22,345.68万元,同比增长288.01% [6] 产品业务表现 - 建筑胶稳居行业龙头地位,销量同比增长 [2][3] - 工业胶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动力电池等领域高速增长 [4] - 热熔胶业务(江苏嘉好)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4]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1000吨中试线和3000吨生产线稳定运行 [5] - 电子电池胶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服务头部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 [5]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低密度、高阻燃有机硅密封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比亚迪、大疆批量采购 [6] - 构建成都、深圳、上海、北京四大研发中心,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9] - 有机硅材料具有耐老化、耐高低温、电绝缘性等优异性能 [5] 产能建设与项目进展 - 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部分投产:3000吨硅碳负极、5000吨聚氨酯密封胶、10000吨动力电池用有机硅粘合剂生产线已投产 [5] - 建设西南、华东、华南三大生产中心,贴近市场服务用户 [9]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工业胶深化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兴通讯等头部客户合作 [4] -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巴西、美国等 [6][7] - 通过海外本土化协作枢纽(巴西、印度、美国等)建立全球服务网络 [7] 投资并购与战略规划 - 全资收购安徽硅宝、成都拓利、江苏嘉好,实现100%控股 [7] - 未来重点在有机硅材料、粘合剂、锂电材料行业开展相关多元化并购 [7][8] - 目标形成"双主业"发展模式,实现产值百亿目标 [9] 毛利率与成本管理 - 2025年上半年建筑胶毛利率同比增长0.32%,工业胶毛利率同比增长3.43% [7] - 通过技术创新、生产优化和灵活定价策略维持毛利率 [7] - 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主要成本风险,但上游供应充足 [7]
硅宝科技(300019):并表嘉好 公司营收业绩同比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24 06: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7.07亿元,同比增长47.36%,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51.56%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9.29亿元,同比增长35.78%,环比增长19.30%,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35.17%,环比增长17.38% [1] - 上半年毛利率21.88%,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净利率9.03%,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分析 - 建筑胶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6.8%,销量同比增长但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22.34%,同比上升0.32个百分点 [2] - 工业胶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9.5%,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家电行业以旧换新需求,毛利率32.2%,同比上升3.43个百分点 [2] - 并购子公司江苏嘉好上半年贡献营收5.1亿元,净利润4069万元,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分别增加3900万元和1366万元 [2] 原材料与产品动态 - 主要原材料有机硅DMC价格截至2025年8月22日为11100元/吨,处于历史极低水平,2022年至2024年公司有机硅密封胶产品平均售价下降31.35% [3] - 2025年有机硅行业无新增产能,行业处于亏损状态,预计后续DMC价格修复将带动产品价格上涨 [3] - 硅碳负极材料现有1000吨/年中试线和3000吨/年生产线稳定运行,销量快速增长 [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销达697.3GWh和659.0GWh,同比增长60.4%和63.3%,带动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增长 [3] - 汽车、电子、家电行业以旧换新政策为胶粘剂行业带来新需求和增长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1亿元、4.0亿元和5.0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7.5倍、21.6倍和17.4倍 [4]
硅宝科技(300019):Q2营收、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密封胶、热熔胶、硅碳负极业务多点开花
开源证券· 2025-08-24 05: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22.02元 总市值86.56亿元 对应2025年PE为25.2倍 [2][5] 核心观点 - Q2营收9.29亿元 同比增长35.8% 环比增长19.3%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 同比增长35.2% 环比增长17.4% 均实现同环比增长 [5] - 原材料有机硅DMC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8月22日价格11,000元/吨 同比下跌18.5% 较年初下跌15.4% 处于2017年以来0.67%历史分位 助力盈利能力修复 [6] - 公司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和投资并购 力争在创立的第三个十年实现产值百亿目标 [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7.07亿元 同比增长47.4%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增长51.6% 扣非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41.8% [5] - 2025H1销售毛利率21.88% 同比微降0.58个百分点 但较2024年报提升1.05个百分点 净利率9.03% 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较2024年报提升1.4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4.35亿元、5.04亿元 对应EPS为0.87元、1.11元、1.28元/股 [5] 业务分析 - 建筑类用胶营收6.51亿元 同比下降6.79% 毛利率22.34% 同比提升0.32个百分点 [6][11] - 工业类用胶营收4.42亿元 同比增长29.51% 毛利率32.20% 同比提升3.43个百分点 [6][11] - 热熔胶业务营收5.12亿元 毛利率15.67% [6][11]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1000吨/年中试线和3000吨/年生产线稳定运行 [6] - 硅烷偶联剂行业竞争加剧 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销量同比下降 [6] 子公司表现 - 硅宝新材净利润5,214.7万元 同比增长28.89% 净利率9.3% 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6][11] - 拓利科技净利润2,474.2万元 同比增长58.46% 净利率17.7% 同比提升3.78个百分点 [6][11] - 江苏嘉好营收5.12亿元 净利润4,069.1万元 [6][11] 行业与市场 - 公司股价近3个月换手率478.44% 表现活跃 [2] - 公司2025年预计营收43.06亿元 同比增长36.3% 2026-2027年预计保持10%以上增长 [8]
硅宝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3 23: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长47.36%,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51.56%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35.78%,归母净利润8323.1万元,同比增长35.17% [1] - 净利率提升至9.03%(同比增2.85%),每股收益0.39元(同比增50.75%)[1]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达7.14亿元(同比增22.18%),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300.56% [1][4] - 货币资金7.36亿元(同比增15.65%),有息负债3.39亿元(同比增15.71%)[1] - 固定资产增加18.14%因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偶联剂项目完工转固 [3] 成本费用分析 - 三费总额1.6亿元,占营收比9.34%(同比增6.78%),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66.51%因业务拓展及并购费用 [1][3] - 毛利率21.88%(同比降2.57%),营业成本同比增48.45%受热熔胶及工业胶业务成本增加影响 [1][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88%因并购整合及新项目推进 [3]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元(同比增2.6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17.86%因理财产品到期增加 [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52.73%因银行借款增加,现金净增加额增40.89% [3] - 在建工程减少70.4%因重点项目转固 [3] 行业前景与定位 - 公司属新材料行业,产品涵盖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碳负极等,服务建筑、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 [5] - 胶粘剂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受益于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能源转型等政策推动 [5] - 人工智能、低空产业等新领域为行业提供持续市场需求 [5] 机构持仓动态 - 大成景禄灵活配置混合A持有38.05万股(增仓),长信量化中小盘股票A新进持股18.88万股 [4] - 广发中证2000ETF新进持股1.68万股,大成景禄基金近一年净值上涨104.67% [4]
硅宝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五成 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中证网· 2025-08-23 08: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7亿元 同比增长47.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增长51.56% [1] - 出口销售收入2.23亿元 同比增长288.01% [3] 业务板块表现 - 建筑胶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销量同比增长且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 - 工业胶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动力电池/电力/轨道交通领域保持高速增长 [2] - 热熔胶业务通过子公司江苏嘉好实施国内外双轮驱动战略 经营业绩创新高 [2]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1000吨/年中试线和3000吨/年生产线稳定运行 [2] 产能建设进展 - 拥有9大生产基地及37万吨/年高端粘合剂生产能力 [1] - 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顺利实施 [2] - 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5000吨/年聚氨酯密封胶生产线/10000吨/年动力电池用有机硅粘合剂生产线已投产 [2] 市场拓展成果 -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稳定销售渠道 [3] - 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区域和新客户 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 [2][3] - 在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硅氧产品和新型硅碳产品 [2]
2025年中国环保胶黏剂行业发展政策、发展现状、企业布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水性生物智能突破,环保胶黏剂行业迈向千亿规模[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01:59
环保胶黏剂行业概述 - 环保胶黏剂采用天然、可再生或低毒原料制成,具有低VOC、无甲醛、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涵盖天然胶黏剂(如淀粉胶、大豆胶)和合成环保胶黏剂(如水性胶、UV固化胶)等类型 [1][2] - 按应用分为包装、家具、电子等行业专用胶,按固化方式分为物理固化、化学固化和光固化等 [2] -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市场需求增长,环保胶黏剂正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2] 政策背景 - 中国密集出台政策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下降20% [5][7] - 配套出台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专项规范,构建覆盖生产、应用、排放全流程的环保监管体系 [5][7] - 政策倒逼产业升级,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胶粘剂产品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有机硅、合成树脂、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商为核心,生物基原料(如淀粉、大豆蛋白)崛起提供替代选择 [8] - 中游生产环节通过自动化升级(如机器人涂胶系统)和环保技术(如RTO焚烧炉)提升效率与合规性 [8]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环保胶黏剂需求爆发式增长 [8] 行业发展现状 - 胶黏剂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十四五"期间保持产量年均4.2%、销售额年均4.3%的稳健增长,2024年产量约855万吨,消费量约756.2万吨 [10] - 进出口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态势,2024年出口量117.01万吨(同比增长23.93%),2025年1-6月出口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8.46%) [12] - 行业销售额承压下行,2023年销售额1140.9亿元(同比下降0.91%),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1097亿元(同比下降3.85%) [14] 环保胶黏剂发展现状 - 行业沿高性能突破、低碳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加速迈进,技术创新聚焦生物基材料合成、水性化技术迭代及可降解体系构建 [16] - 水基型胶粘剂成为市场支柱,2023年市场规模480亿元,预计2025年攀升至65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6.3% [16] - 热熔胶作为重要品类,2024年销售量突破180万吨达180.10万吨(同比增长11.45%),销售额319.81亿元(同比增长5.06%) [18] 竞争格局 - 国际化工巨头(如汉高、3M)凭借技术专利壁垒占据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维持40%以上毛利率 [20] - 本土龙头企业(如回天新材、硅宝科技)在新能源、光伏等中端市场实现50%-60%国产化替代,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与智能化产线 [20] - 中小型企业深陷低端建筑、包装胶领域价格竞争,面临环保政策倒逼的产能出清压力 [20] 企业布局 - 回天新材重点发展新能源车用胶黏剂,计划2025年扩建5万吨产能 [22][23] - 硅宝科技光伏密封胶市占率超25%,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2][23] - 万华化学推进8万吨CO₂聚醚项目(2026年投产) [22][23] - 永冠新材投建30万吨可降解胶项目应对欧盟禁塑令 [22][23] - 汉高在华布局生物基结构胶生产(60%生物基),烟台"鲲鹏工厂"2025年投产 [22][23] 发展趋势 - 技术端聚焦水性化、生物基化与智能化突破,预计2030年水性胶市场份额突破50%,生物基聚氨酯固化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15% [24] - 市场端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构胶单车用量从2020年2.5公斤增至2025年4.2公斤,2030年高性能水性热熔胶需求量预计达35万吨 [24][25]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30年行业CR10超65%,海外产能占比达25%,形成"国内研发+海外生产"全球化布局 [26]
硅宝科技(300019.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增长51.5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3:0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7.07亿元 同比增长47.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增长51.5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41.83% [1] - 基本每股收益0.3921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