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宝科技(300019)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硅酮胶粘剂行业发展优势、市场规模、产业链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发展稳健,建筑业为最大应用领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0 02:01
硅酮胶粘剂行业概述 - 硅酮胶粘剂是以硅橡胶为基础聚合物通过交联剂固化形成的高弹性密封材料 具有卓越耐候性 耐高低温性(-40℃至150℃) 优良电气绝缘性 良好物理机械性能 疏水性和生理惰性[1][2] - 按固化机理可分为脱醇型(环保低气味) 脱酮肟型(快速固化) 脱醋酸型(粘接性强) 脱丙酮型(低模量) 加成型(食品级/医疗级) 产品形态以筒装 支装 桶装为主[4]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硅酮胶粘剂总销售量达147.8万吨 较2023年138.7万吨同比增长6.6% 需求结构显著分化[1][5] - 2024年销售额达203.7亿元 同比增长4.7% 但销售均价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和竞争影响下滑至1.38万元/吨[1][7]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硅橡胶 交联剂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 中游为硅酮胶粘剂生产制造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建筑 新能源 电子电器 交通运输[8] - 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并拓展东南亚 欧洲 中东 南美市场[8] 应用格局 - 建筑领域为最大消费领域 2024年占比62% 需求量91.6万吨 同比增长4.5% 主要应用于建筑幕墙装配 房屋密封 中空玻璃加工及基础设施抗震阻尼[1][10][11] - 新能源领域占比26% 需求量38.4万吨 同比增长11.4% 主要应用于光伏组件封装和风电领域 其中光伏需求增长最快[1][10][12] - 电子电器和交通运输等其他领域合计占比12%[10] 下游市场分析 - 建筑行业2024年总产值达32.65万亿元 同比增长3.85% 在环保趋严和劳动力紧缺背景下 装配式建筑政策推动硅酮胶接缝需求增长[11]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装机量提升直接提振硅酮胶需求[12] 发展趋势 - 建筑领域仍是核心增长引擎 绿色建筑标准升级与装配式建筑普及持续拉动高性能耐候型产品需求[13] - 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开辟第二增长极 推动产品向耐高温和功能集成化方向迭代[13] - 环保法规趋严和健康意识提升推动绿色建材替代 纳米增强和自修复等技术创新推动国产高端产品替代外资份额[14] - 头部企业通过纵向整合 智能化生产和全球化布局优化竞争格局 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14]
天风证券每日晨报精选:低估值破净焦煤龙头,煤电化投产有望增厚业绩
中国能源网· 2025-09-19 02:05
美联储议息会议 -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25基点 符合预期 是今年以来的首次降息 [1] - 会议声明更强调就业下行风险 删除"劳动力市场维持稳健" 新增"就业增长放缓"和"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 [1] - 点阵图中值显示年内还有2次降息 鲍威尔称本次是"风险管理降息" 没必要大幅降息 未来降息路径不保证 [1] - CME数据显示市场对今年再降息2次的信心增强 但对2026年降息节奏预期有所推迟 [1] 淮北矿业 - 公司拥有生产矿井17对 均位于安徽省 核定产能为3585万吨/年 [1] - 煤化工业务经营主体为临涣焦化(持股67.65%)和碳鑫科技(持股100%) 主要产品为焦炭 甲醇和乙醇 [2] - 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18/26.5/38亿元 EPS分别为0.67/0.98/1.41元 [2] 绿电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 - 截至2024年末 三峡能源和华电新能应收补贴金额均超过400亿元 华润新能源和上海电力超200亿元 [2] - 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排名前三的是太阳能(65%) 金开新能(56%) 浙江新能(51%) [2] - 2025年1-8月太阳能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23.19亿元 同比增加232.23% 占2024年全年收到补贴资金的169.77% [3] 硅宝科技 - 25H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49亿元 建筑类用胶/工业类用胶/热熔胶分别实现营收6.51/4.42/5.12亿元 分别同比-0.47/+1.01/+5.12亿元 [3] - 2024年收购江苏嘉好 增加热熔胶领域业务布局 上半年江苏嘉好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全部并表 [3]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1000吨中试线和3000吨生产线稳定运行 产品以直销为主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3]
硅宝科技:目前公司“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按计划稳定建设中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6
技术研发与生产线建设 - 2019年建成50吨/年硅碳负极中试生产线 产品获国际先进水平认证[1] - 2024年1000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并实现百吨级销售 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1] - 2025年上半年1000吨/年中试线和3000吨/年生产线将稳定运行[1] 产能扩张与项目投资 - 2021年成立硅宝(眉山)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投资建设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1] - 当前5万吨/年项目按计划稳定建设中[1] 市场拓展与销售表现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依托强大产品力及持续深化的客户关系[1] - 积极拓展新客户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1] - 深化与战略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程合作 加速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进程[1]
硅宝科技:公司建立了国际一流的研发体系,具有深厚的研发基础和成果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6
公司技术实力与创新平台 - 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技术实力雄厚 创新平台多样化[1] - 公司建立了国际一流研发体系 具备深厚研发基础和成果[1] - 公司配备国际一流研发设备及检验仪器 健全胶粘剂相关技术体系[1] 产品研发与应用突破 - 2024年成功开发低密度有机硅阻燃密封材料 应用于动力电池和无人机飞行模组密封[1] - 新材料解决低密度轻量化填料应用困难 具备低密度 低粘度特性[1] - 产品实现填料不上浮不板结 阻燃等级达UL-V0标准[1] 研发方向与材料体系 - 公司深入开展以有机硅材料为主 其他新型材料为辅的产品开发应用[1] - 技术体系覆盖有机硅及其他新型材料领域[1]
硅宝科技:公司专注于从事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专注于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通过技术创新、投资并购、产能建设构建了包含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硅碳负极等产品体系 [1] 产品应用领域 - 建筑胶应用于建筑幕墙、中空玻璃、节能门窗、装配式建筑、室内装修、机场道桥等领域 [1] - 工业胶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制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 [1] - 热熔胶应用于标签印刷、卫生用品、防水材料、医疗用品、胶带、制鞋、汽车、包装等领域 [1] - 硅烷偶联剂应用于密封胶、光伏EVA膜、玻璃纤维、铸造树脂、涂料油墨、改性塑料、改性粉体、金属表面处理剂等领域 [1] - 硅碳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1]
硅宝科技:2025年上半年关税政策对公司热熔胶销售收入及利润的影响不明显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2
关税政策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关税政策对公司热熔胶销售收入及利润影响不明显 [1] 应对国际市场措施 -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推出行业领先新技术新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1] - 持续强化品牌影响力 通过精准定位与营销传播提升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 [1] - 扩大海外销售区域品牌竞争力 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1] - 着力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 积极拓展国际不同区域销售 [1] - 增强全球市场抗风险能力和增长韧性 [1]
硅宝科技:公司电子胶主要应用于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导热、灌封、涂覆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2
公司产品应用与特性 - 电子胶主要应用于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导热、灌封、涂覆 [1] - 产品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耐潮气、耐电弧电晕及抗冲击特性 [1] - 对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具备良好粘接性 并通过化学粘接实现固定密封及轻量化效果 [1]
硅宝科技:公司建筑胶销量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1
公司业务表现 - 建筑胶销量保持增长 [1] - 拥有良好品牌知名度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1] - 作为建筑胶头部企业优势凸显 [1] 行业发展动态 - 行业集中度提升促使小企业退出市场 [1] - 消费升级带动装饰装修行业提档升级且用胶点增多 [1] - 下游客户对建筑材料品牌、质量、环保要求日益提高 [1] 市场机遇 - 国家倡导的城市更新计划带来新销售市场 [1] - 老旧小区改造等存量市场释放促进销量增长 [1]
硅宝科技:公司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的密封胶产品有硅酮密封胶、聚氨酯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1
公司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密封胶产品包括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反应型聚氨酯、改性硅烷、环氧、丙烯酸等多种类型[1]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挡风玻璃密封、车身填缝/焊缝密封、动力电池和车灯密封、内外饰粘接、汽车电子、电机电控以及其他部位的粘接密封[1]
硅宝科技:公司硅碳负极材料已投产产能4000吨/年,包含1000吨/年中试线及3000吨/年生产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30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锂电产业总体景气度维持高位 整体增速超40% [1] - 新型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度实现明显突破 CVD工艺硅基负极率先在数码锂电池领域放量 月出货量超50吨 [1] 公司产能与销售 - 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已投产产能为4000吨/年 包含1000吨/年中试线及3000吨/年生产线 [1] - 2025年上半年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依托强大产品力及持续深化的客户关系 [1] - 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