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通信(002465)

搜索文档
通信行业三季度前瞻及观点更新-20250928
华西证券· 2025-09-28 11:07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核心观点 - 北斗与卫星应用在"十五五"期间有望全面升级 形成一极多元发展格局 在大众消费 共享出行 交通运输 低空经济等大众领域 以及公安警备 智能电网 精准农业 应急减灾 通信网络同步等专业领域持续渗透 [1][6] - 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运营 客户体系和生态整合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可快速推动卫星技术渗透发展 在卫星应用拓展过程中占据关键生态位 [1][8] - 国产AI算力规模及应用有望加速提升与渗透 先进制程制造和芯片架构升级将拉动整体国产算力水平 推动国产算力份额持续提升 [2][11] - 算力网络是长线投资热点 运营商持续云化 智慧化升级及"东数西算"战略推进将带来更多算力部署需求 [9] 北斗与卫星应用 - 2024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 同比增长7.39% [6] - 预计未来三年北斗应用年均增量达4亿台规模 年增长率逐渐达到3%以上 [6] - 到2028年底 支持北斗的终端及设备新增总量将突破4.2亿台(套) 智能手机占比超75% 可穿戴设备占比超11% [6] -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卫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 手机直连终端超2200万台 汽车直连卫星合作6家车企 [7] - 中国联通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正在申请相关许可 [7] - 推荐关注三大运营商 海格通信等 [1][9] AI算力发展 - 看好国产AI算力份额提升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 摩尔线程 中芯国际等 [2][11] - 超节点和集群算力能力拓展带动LPO CPO PCB 交换机 OCS及多模光纤需求 [2][11] - 光模块及组件业绩持续提升 AI算力需求持续催化 算力国产化进程推动板块业绩释放 [12] - 光模块行业仍具备高增长能力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 [12][13] - 国产算力 私有云 政企云一体机部署需求加速落地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光迅科技 华工科技等 [13] 通信基础设施 - 运营商传统移动业务承压 5G渗透率处于高位 卫星 物联网等新型需求催化有望推动收入回稳 [8] - IDC行业周期磨底期结束 AI需求拉动行业毛利率及净利率回升 [13] - IDC配套受益于液冷 电源等机柜创新 NV算力链拉动液冷需求 行业收入增速持续改善 [13] - 数据中心经历5年磨底阶段 投资回报逐渐回归稳定 利润空间起底修复 [14] - 推荐IDC相关标的包括光环新网 奥飞数据 数据港等 液冷架构推荐英维克 [9][16] 新兴应用领域 - AI边缘模组板块受益于DeepSeek轻量化低成本部署方案 边缘计算及端侧AI迎来发展机遇 [17] - 边缘计算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网宿科技 优刻得 首都在线 青云科技 移远通信 美格智能等 [17] - AI应用智慧能源板块以智慧燃气 智慧电力及智慧水务为主 收入增长稳定 [17] - AI应用智能制造板块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 营收增速放缓 但竞争格局稳定 智能化设备需求增加推动利润空间恢复 [17] 板块推荐逻辑 - 重点推荐算力相关领域:运营商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设备商中兴通讯 紫光股份 配套服务商英维克 新雷能 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 奥飞数据 数据港 网宿科技等 [18] - 光网络升级推荐: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光迅科技 华工科技 天孚通信 中际旭创 新易盛 德科立 激光器源杰科技 长光华芯 [18][19] -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推荐:5G-A通感一体化中兴通讯 通宇通信 灿勤科技 短波超短波海格通信 烽火电子 七一二 海能达 低轨卫星海格通信 上海瀚迅 铖昌科技 北斗华测导航 海格通信 IMU华依科技 芯动联科 理工导航 激光雷达炬光科技 [20] - 产业智能制造推荐:数字孪生能科科技 赛意信息 云鼎科技 索辰科技 工业交换机三旺通信 映翰通 能源互联网金卡智能 威胜信息 控制器拓邦股份 云会议亿联网络 [21] - 信息安全推荐:综合型安全厂商紫光股份(新华三) 奇安信 深信服 硬件厂商星网锐捷 专网领域海能达 海格通信 七一二 铁路领域佳讯飞鸿 [21]
海格通信跌2.10%,成交额3.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81.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5: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10%至13.05元/股 成交额3.91亿元 换手率1.20% 总市值323.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81.56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40.83万元(买入2550.71万元/卖出3291.54万元) 大单净卖出1140.73万元(买入6598.22万元/卖出7738.95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9.5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1.14%/10.74%/0.23%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较上期增长80.17%至18.44万户 人均流通股减少43.44%至13437股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29亿元 同比下降13.97% 归母净利润251.38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8.72%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数智生态48.53% 无线通信30.93% 北斗导航12.57% 航空航天6.28% 其他1.69% [1] - 公司隶属国防军工-军工电子行业 涉及大飞机/军民融合/成飞概念/航母产业/时空大数据等概念板块 [1] 分红记录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5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67亿元 [3] - 富国中证军工ETF增持1276.95万股至3815.5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93.84万股至3475.36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412.99万股至2944.58万股 国泰中证军工ETF增持364.02万股至2304.05万股 [3] - 南方军工改革混合A(1515.94万股)与国防ETF(1346.46万股)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3]
2025年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政策、产业链、应用规模及格局、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新技术、新场景持续涌现,智能手机是最大市场,约占32.11%[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1:46
行业定义与应用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和GLONASS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 - 系统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 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进入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大众消费领域,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经济 [2] 发展现状 - 系统按照"三步走"战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 [1][3] - 2024年行业应用规模达3743亿元,其中关联产业2638.6亿元,核心产业1104.4亿元 [1][4] - 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4417.5亿元,关联产业3121.4亿元,核心产业1296.1亿元 [1][4] - 产业链结构:2024年上游环节占比9.27%(347亿元),中游40.75%(1525.3亿元),下游49.98%(1870.7亿元) [4] 应用格局 - 智能手机是最大应用市场,2024年规模1253.2亿元,占比32.75% [1][6] - 车载导航是第二大市场,2024年规模1012.1亿元,占比27.14% [1][6] - 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达1446.7亿元(占比32.11%),车载导航1198.9亿元(占比27.25%) [1][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基础部件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板卡、天线等,是关键自主可控环节 [7] - 中游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是产业发展重点 [7] - 下游服务客群包括消费市场、行业市场和军用市场 [7] - 主要供应商:北斗星通、国科微、海格通信(上游);司南导航、航天宏图、华测导航(中游) [7]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分散 [10] - 2024年华测导航市场份额0.87%,北斗星通0.36%,中海达0.33%,合众思壮0.32%,海格通信0.12% [10] - 格局呈现"国企控关键、民企促市场、外资边缘化"特征 [12] - 国有企业聚焦军工、电力等安全敏感领域,民营企业主导民用市场 [12] 代表企业 - 中海达2024年卫星导航装备产量55416台,销量57507台,营业收入12.20亿元,毛利率9.86% [14] - 华测导航2024年北斗相关业务营业收入32.51亿元,毛利率达58.13% [15] 发展趋势 - 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从测绘产品出口向综合性解决方案过渡 [16] - 高精度接收机等产品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成本持续优化 [16] - 新领域融合应用持续拓展,包括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 [17] - 国际化发展已建立合作机制,在民航、海事等领域的国际标准持续推进 [18]
海格通信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融资余额26.8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1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83% 成交额6.5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6亿元 融资偿还1.05亿元 融资净买入1077.2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6.9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6.81亿元占流通市值8.05%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偿还2.87万股 融券卖出4.45万股 卖出金额59.72万元 [1] - 融券余量105.50万股 融券余额1415.81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8.44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80.17% [2] - 人均流通股13437股 较上期减少43.44%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家机构投资者 包括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持股3815.50万股(较上期增加1276.95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475.36万股(较上期减少293.84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944.58万股(较上期增加412.99万股) [2] -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2304.05万股(较上期增加364.02万股) 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1515.94万股(新进) 国防ETF持股1346.46万股(新进)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2.29亿元 同比减少13.97% [2] - 归母净利润251.38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8.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5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67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 成立日期2000年7月20日 上市日期2010年8月31日 [1] - 主营业务为军事通信设备和导航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数智生态48.53% 无线通信30.93% 北斗导航12.57% 航空航天6.28% 其他(补充)1.69%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行业产业链全景、项目部署、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星座组网加速建设,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5 01:12
低轨卫星行业概述 - 低轨卫星在距地球160公里到2000公里轨道运行 具有运行周期短和可频繁重访特定区域的特点 [1][2] - 按应用领域可分为通信卫星 遥感卫星和导航增强卫星 按通信服务类型可分为宽带星座和移动通信星座 [3][4] - 卫星通信具备高可靠性 广域覆盖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 应急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等领域 [7] 中国政策支持 - 商业航天产业在"十四五"以来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推动 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代表 [1][5] - 202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要求与低空经济 生物制造等协同发展 成为新增长引擎 [1][5] - 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 从频谱协调 业务准入 设备管理等多维度为行业提供制度保障与发展指引 [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形成上游技术攻坚 中游生态整合 下游场景爆发的协同格局 [6] - 上游以航天科技 航天科工等国家队及银河航天等民企为主导 聚焦卫星平台与载荷研发 [6] - 中游由星网集团 中国卫通等统筹星座规划与运营 海格通信等布局地面信关站与用户终端 [6] - 下游向消费级与行业级场景深度渗透 包括手机直连卫星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等新兴市场 [6] 全球发展现状 - 全球低轨卫星网络领域形成以美国为引领 多国激烈角逐的竞争格局 [8] - 美国依托SpaceX 亚马逊 波音等企业构建成熟产业生态 持续扩大星座规模与技术优势 [8] - 中国加速推进虹云 鸿雁及"星网"等重大工程 系统构建覆盖全球的高性能卫星互联网体系 [8] 星座项目进展 - Starlink已成功发射8926颗卫星 其中在轨运行数量达7731颗 计划2027年将总规模扩展至4.2万颗 [9] - 中国启动"国网星座"和"千帆星座"等万颗级低轨星座计划 "国网星座"计划2035年前完成约1.3万颗卫星组网 [9] - "国网星座"在2025年7月27日至8月26日的30天内完成6次发射 目前在轨卫星达72颗 [9]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从2020年265.59亿元上升至2024年353.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10]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6亿元 2026年国内低轨通信卫星发射量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10] - 预计到2030年低轨卫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甚至1500-2000亿元 [11][12]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 工信部明确2030年前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型业务规模应用 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过千万 [11] - 2025年底推出商用终端 2026年实现偏远地区应急通信覆盖 2027年扩展至大众消费市场 [11] - 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11] 技术发展趋势 - 星间激光通信技术持续升级 千帆星座卫星已实现每秒30GB的数据传输能力 [13] - 相控阵天线借助AI驱动波束成形算法 向更轻薄 低功耗方向发展 [13] - 华为Mate系列手机内置天线接收灵敏度达-128dBm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普及 [13] 产业生态完善 - 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向民营企业开放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15]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更加紧密 共同开发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等新兴应用场景 [16] - 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整个产业稳健发展 [16]
“通导融合” 海格通信发布北斗领域新成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4:09
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于9月24—25日在湖南株洲举办 [1] 海格通信技术创新成果 - 公司展示面向通导融合发展的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1] - 推出大众消费领域首款支持北斗短报文+北斗定位的通导融合芯片 集成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与双频高精定位功能 [1] - 芯片为车载 穿戴等民用市场提供全新北斗应用体验 成为构建空天地一体通信生态的引擎 [1] - 推出系列化通导融合IP产品 采用先进工艺制程 支持低轨窄带通信和低轨导航增强频点 [3] - IP产品支持客户灵活配置 内部遵循车规级功能安全设计 提升SOC芯片开发效率与可靠性 [3] - 系列IP已完成对多家主流厂商技术授权 助力多款芯片实现快速量产 [3] - 参与通导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交通 能源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3] 行业发展趋势 - 5G与卫星互联网加速融合发展 北斗系统在基站授时 短报文通信等场景实现更广泛应用升级 [3] - 在通导融合技术持续突破推动下 北斗将深度融入通信基础设施体系 [3] - 北斗为偏远地区通信保障提供可靠支撑 成为数字通信网络的核心时空底座 [3] - 行业面临万物互联 精准时空服务需求爆发的新趋势 [3] - 海格通信与合作伙伴共同快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 共育北斗+消费电子市场 [4] 公司战略定位 - 海格通信是行业内少数具备通导融合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 [4] - 公司继续聚焦通导融合创新 以前瞻技术布局和成熟解决方案拓展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 - 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可靠 更精准 更集成的位置服务底座 持续赋能行业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国防ETF(512670)连续三天净流入,消息面上三型舰载机“上新”福建舰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37
福建舰训练突破 - 歼-15T、歼-35和空警-600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 [1] - 电磁弹射系统使舰载机实现满油满弹起飞 提升作战半径和打击威力 福建舰打击范围能覆盖第二岛链 [1] - 电磁弹射系统响应速度快 提升舰载机出动效率 使航母具备高强度作战的全甲板放飞模式 [2] - 空警-600、歼-35等舰载机机型变多凸显体系化作战优势 使福建舰对空、海、地打击的综合作战能力有质的提升 [2] 国防军工市场表现 - 中证国防指数小幅上涨0.30% 成交额显著萎缩至243亿 从技术图形上保持上升节奏 [2] - 军工+AI方向领涨 包括硬件方向的特种机器人以及软件方面的信息化、指战系统 契合市场整体风格导向 [2] - 中证国证指数的PH值近期从底部10%左右回升至33%左右 该指标在底部历史胜率较高 [2] - 市场对巴沙联合防御协议反应偏平淡 核心卡点在于未看到实质性订单落地 先进战机军贸订单0到1突破至关重要 [2] 国防ETF产品特征 - 国防ETF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 该指数选取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及为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的上市公司 [3] - 国防ETF管理费+托管费仅0.40% 在13只国防军工类ETF中为同类最低且唯一 [3] -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88% 包括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光电等龙头企业 [3]
长春航空展正式开幕,高端装备ETF(159638)盘中一度涨超2%,成分股国睿科技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43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强势上涨1.97% [1] - 成分股国睿科技涨停10%,中航沈飞上涨5.92%,七一二上涨5.68%,中航成飞上涨5.33%,洪都航空等跟涨 [1] - 高端装备ETF(159638)现涨1.85%,盘中一度涨超2% [1] ETF流动性及规模 - 高端装备ETF盘中换手3.27%,成交3576.49万元 [2] - 近1月日均成交5884.66万元 [2] - 最新规模达10.73亿元 [2] - 近14个交易日内有8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331.73万元 [2] 历史收益表现 - 高端装备ETF近1年净值上涨42.86% [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9.30%,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0.1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43% [2] 行业催化剂 - 长春航空展开幕,16型飞机参加空中展示 [2] - 国防军工板块短期有望企稳,"十四五"装备采购尾单近期落地,上游订单环比增速有望走高 [2] - "十五五"装备采购计划预期积极,订单端牵引有望第四季度落地 [2] 机构观点 - 军工行业订单2025年有望迎来拐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方向蕴含弹性,建议关注航空航天主线 [3] 指数权重结构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6% [3] - 权重股包括中航沈飞(7.93%)、航发动力(6.30%)、中航光电(6.29%)、中航西飞(4.66%)、菲利华、中国长城(3.51%)、航天电子(3.39%)、中航机载(3.58%)、中航成飞(3.18%)、海格通信(3.39%) [3][5] - 西部超导权重2.89% [5]
6G概念持续走强,世嘉科技、意华股份双双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38
6G概念股市场表现 - 6G概念板块持续走强 多只个股出现涨停及跟涨现象 [1] - 世嘉科技、意华股份双双涨停 亨通光电、大恒科技、金信诺、奥士康、海格通信、中兴通讯等跟涨 [1]
通信行业2025中期业绩总结:盈利提速,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7 1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通信行业"增持"评级 [5][81] 报告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2025年H1整体营收稳健增长、盈利提速 以91家公司为样本 整体实现营收17850.03亿元(同比+10.07%) 归母净利润1604.32亿元(同比+11.26%)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90.23亿元(同比+13.04%)[2][8] - 2025年Q2通信行业盈利增速进一步提升 实现营收9424.83亿元(同比+10.91%) 归母净利润986.82亿元(同比+12.3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2.62亿元(同比+12.94%)[11] - 光模块、通信PCB、网络设备商、物联网模组板块综合表现突出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位列行业前五[14][15][16] - AI算力产业链继续加速发展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增 2025Q2合计实现950亿美元(同比+82.96% 环比+32.05%) 科技巨头持续上调投资指引[22] 分板块业绩总结 光模块及器件板块 - 2025H1营收479.88亿元(同比+64.88%) 归母净利润108.76亿元(同比+111.99%) 毛利率34.97%(同比+2.18pct)[31] - 2025Q2营收274.24亿元(同比+66.77%) 归母净利润65.36亿元(同比+114.10%) 毛利率35.26%(同比+0.61pct)[31] - 新易盛营收同比+282.64% 归母净利润同比+355.68%;中际旭创营收同比+36.95% 归母净利润同比+69.40%;天孚通信营收同比+57.84% 归母净利润同比+37.46%[31] 通信PCB&CLL板块 - 2025H1营收572.49亿元(同比+37.66%) 归母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80.79%) 毛利率24.47%(同比+2.74pct)[36] - 2025Q2营收309.29亿元(同比+39.44%) 归母净利润46.70亿元(同比+78.42%) 毛利率25.00%(同比+1.12pct)[36] - 沪电股份营收同比+56.59% 归母净利润同比+47.50%;深南电路营收同比+25.63% 归母净利润同比+37.75%[36] 网络设备商板块 - 2025H1营收5071.11亿元(同比+28.86%) 归母净利润191.84亿元(同比+19.57%) 毛利率21.95%(同比-2.90pct)[40] - 2025Q2营收2825.79亿元(同比+30.51%) 归母净利润109.37亿元(同比+26.95%) 毛利率20.75%(同比-3.03pct)[40] - 工业富联营收同比+35.58% 归母净利润同比+38.61%;锐捷网络营收同比+31.84% 归母净利润同比+194.00%[40] IDC板块 - 2025H1营收166.18亿元(同比-9.66%) 归母净利润21.26亿元(同比-27.61%) 毛利率31.18%(同比+0.24pct)[46] - 2025Q2营收89.03亿元(同比-11.78%) 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34.33%) 毛利率31.00%(同比-0.76pct)[46] - 奥飞数据已投入运营自建自营数据中心总机柜数超过57000个 储备约60MW数据中心项目[47][49] 基础电信运营商板块 - 2025H1营收10133.93亿元(同比+0.33%) 归母净利润1136.01亿元(同比+5.14%) 毛利率29.79%(同比+0.57pct)[54] - 2025Q2营收5117.71亿元(同比-0.12%) 归母净利润715.00亿元(同比+6.08%) 毛利率32.36%(同比+5.19pct)[54] - 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6.6%);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AIDC收入同比+7.4%;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454亿元 占比提升至26%[55][56][57] 其他重点板块 - 物联网模组及方案板块2025H1营收202.30亿元(同比+24.50%) 归母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25.52%)[66] - 光纤光缆板块2025H1营收655.27亿元(同比+14.53%) 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0.37%)[73] - 通信芯片板块2025H1营收30.58亿元(同比+7.34%) 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18.94%)[61] 海外AI产业链动态 - 甲骨文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同比+359%) 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达180亿美元(较2025财年增长77%)[25][26] - 博通FY25Q3 AI收入52亿美元(环比+19%) FY25Q4 AI收入指引62亿美元(环比+19%)[27] - Marvell将2028年数据中心TAM预期从750亿美元提升至940亿美元[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