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002459)

搜索文档
晶澳科技:上半年亏损25.8亿元;拟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2:5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降36.0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进一步扩大 [1] - 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1] 行业环境分析 - 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 [1] - 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同比承压下行 [1] - 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对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1] 公司资本运作 - 拟以2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17.36元/股 [1]
晶澳科技:拟回购2亿元-4亿元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8-22 12:45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2亿元至4亿元资金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为17.36元/股 [1]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预计回购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0.35%至0.70% [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资金来源包括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及自有资金 [1]
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5.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2: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1] - 净利润亏损25.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1] 公司经营策略 - 持续深化市场拓展,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 [1] - 依托技术领先优势,电池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1] 行业竞争环境 - 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 [1] - 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对比同期整体承压下行 [1] - 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 [1] 盈利能力分析 - 组件销售均价同比下降 [1] - 盈利能力同比下降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1]
晶澳科技(00245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2 12: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6.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0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5.13%[19] - 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同比下降192.59%[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79%,同比下降7.25个百分点[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2.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23%[19] - 稀释每股收益-0.79元/股,同比下降192.59%[19] - 报告期营业收入239.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01%[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0亿元人民币[6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01%至239.05亿元[71] - 光伏组件收入同比下降38.35%至217.77亿元,毛利率为-5.98%[71][72] - 境外收入同比下降48.41%至118.42亿元[71] - 毛利率同比下降7.44个百分点至-3.53%[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0,454.7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003.69万元[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47.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06%[69] - 财务费用为-2.3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69] - 销售费用5.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2%[69]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9.14%至13.88亿元[7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342.44%[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45.08亿元,同比上升342.44%[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8.77亿元,同比上升110.81%[7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055.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6.5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8.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1.10%[19] - 报告期末总资产1055.98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8.00亿元人民币[60] - 货币资金增加至260.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8个百分点[76] - 短期借款下降至52.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减少2.50个百分点[76] - 合同负债减少至23.907亿元(占比2.26%),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77] - 长期借款增长至185.622亿元(占比17.58%),同比增加4.97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增借款[7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至40.082亿元(占比3.8%),同比增加2.24个百分点[77] - 应付票据减少至124.623亿元(占比11.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7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至1276.88万元[8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长至8.561亿元[80] 业务运营和产能 - 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规模约2.722吉瓦[34] - 公司具备从拉晶到硅片、电池、组件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37] - 公司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46] - 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其中海外出货占比45.93%[61] - 公司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为组件产能的80%和70%以上[6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其中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121] 研发和技术创新 - n型倍秀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达27%[28] - 最新DeepBlue5.0组件最高功率达670W,效率24.8%[31] - 源网侧储能系统实测效率达88.93%,行业领先[33] - 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拥有晶硅、电池、组件及储能四大研发中心[39] - 研发投入13.8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5.81%[62] - n型倍秀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达27%[65] - 公司拥有专利2072项,其中发明专利1109项[51] - 公司DeepBlue5.0系列组件转换效率达24.8%,经TÜV测试后提升至25.5%,正面功率超过700W[50] - 公司"晶弦"细栅互联技术使组件功率提升超10W,效率突破25%[50] - 公司TOPCon电池效率和开路电压纪录达748.6mV[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88亿元,占营业收入5.81%[122]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072项,其中发明专利1,109项[122] 市场和销售 - 海外销售团队实现本地化为客户提供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38] - 公司在海外设立16个销售公司,服务网络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48] - 公司连续六年获得RETC"全面表现最优"荣誉,连续十年被PVEL评为全球"最佳表现"组件供应商[53] - 公司被彭博新能源财经连续十年评为一流可融资品牌,并获得PVModuleTech可融资性AA评级[53] 生产和供应链 - 光伏与储能事业群采购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硅料、金刚线、浆料、玻璃、背板等[37] - 智慧能源事业群采购光伏组件为公司自产产品[41] - 公司生产基地采用全自动双轨高速串焊机、双腔层压机等先进设备实现智能联动生产[55] - 公司建立生产分析系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自动预警,强化硅片质量管控[55] 电站业务模式 - 分布式工商业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售电模式[44] - 户用电站存量项目可继续选择全额上网模式电价不高于当地燃煤基准价[44] - 集中式电站采用全额上网售电模式电价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43] - 2025年5月1日前备案并网的分布式项目可继续选择全额上网模式[44]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26.71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82%[82] - 鄂尔多斯高新区一体化项目投入58.518亿元,累计实际投入25.663亿元[84]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15,823.67万元,累计使用比例99.21%[93]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96,867.92万元,累计使用比例91.49%[93] - 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893,384.8万元,累计使用比例93.25%[93]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74,382,624股,发行价67.2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9.9999998528亿元[9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余募集资金3.573655亿元转入2023年可转债募投项目[9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46.149303亿元[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5.459301亿元,尚未使用7.0002亿元[95]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89.603077亿元[95] - 可转债募投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92.912135亿元[95] - 可转债项目报告期使用募集资金4.443882亿元,累计使用83.31106亿元[95] - 可转债项目尚未使用募集资金9.676298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5.81665亿元[95] - 非公开发行扣除承销费3132.075463万元后剩余募集资金49.6867923065亿元[95] - 可转债项目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89.3384802597亿元[95] - 年产5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7亿元,期末累计投入30.72亿元,投资进度98.28%[96] - 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2亿元,期末累计投入27.77亿元,投资进度97.58%[96] - 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7亿元,期末累计投入30.58亿元,投资进度100.01%[96] - 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3.34亿元,期末累计投入17.42亿元,投资进度74.60%[96] - 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5亿元,期末累计投入11.33亿元,投资进度75.51%[9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020年)承诺投资总额14.58亿元,期末累计投入20.45亿元,投资进度极100.00%[9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022年)承诺投资总额14.69亿元,期末累计投入14.69亿元,投资进度100.00%[9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023年)承诺投资总额23.99亿元,期末累计投入23.99亿元,投资进度100.00%[96] - 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000万元,期末累计投入2999万元,投资进度100.00%[96]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190.67亿元,期末累计投入179.43亿元,整体投资进度94.10%[96] - 年产5GW高效电池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项目、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因光伏行业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效益未达预期[97] - 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实施方式变更,通过债权转股权形式增资27亿元人民币[97] - 扬州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实施方式变更,通过债权转股权及现金形式增资15亿元人民币,其中11.4亿元债权转股权,3.6亿元现金增资[97]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605,868,435.04元人民币[97]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570,204,647.20元极人民币[9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不适用预期效益数据[97] - 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极研发类项目,不涉及预期效益[97]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97] - 不存在超募资金[97] - 不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或违规占用情形[9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20.73亿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98] - 2020年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为24亿元[98] - 2021年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为19亿元[98] - 2022年使用2020年募投项目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为15亿元极[98] - 2023年使用2020年募投项目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为10亿元[98] - 202极3年使用2020年募投项目不超过人民币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为9亿元[98] - 2024年使用2020年募投项目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为1.5亿元[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归还余额为人民币4900万元占初始募集资金净额1.05%[99] - 2022年使用2021年募投项目"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闲置募集资金2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00] - 2022年使用2021年募投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00] - 公司使用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22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10亿元,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2亿元[101] - 公司实际使用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12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10亿元,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2亿元[101] - 公司使用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63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10亿元,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2亿元[102] - 公司实际使用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11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20GW单晶极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9亿元,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2亿元[102] - 公司使用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27.6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5.5亿元,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1.极6亿元[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已归还4.86亿元,尚未归还余额6400万元,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已归还1.6亿元,无未归还余额[103] - 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结余募集资金3.57亿元将用于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104] - 公司使用2023年可转债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63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15亿元,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17亿元,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10亿元[106] - 公司实际使用2023年可转债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39.7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15亿元,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14.7亿元,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10亿元[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已归还4.18亿元,尚未归还余额5.82亿元,募集资金专户可使用金额9.68亿元,占初始募集资金净额10.83%[107] - 年产5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项目节余募集资金586.741百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9] - 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节余募集资金357.3655百万元[110] - 年产20GW单晶硅棒项目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3200百万元实际投入2644.6648百万元[110] - 年产20GW单晶硅棒项目待支付款项201.5863极百万元[110] - 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于2025年6月结项节余募集资金0元[108] - 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于2024年12月结项无节余资金[111] - 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于2024年12月结项无节余资金[111] - 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于2024年12月结项无节余资金[110] - 年产5GW高效电池项目自2022年4月达到满产状态[110] - 年产20GW单晶硅棒项目自2023年1月达到满产状态[111] 金融工具和衍生品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96.54万元[80] - 远期外汇及期权衍生品初始投资金额为94,956.94万元[87] - 衍生品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797.28万元[87][89] - 衍生品投资累计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为-34,992.77万元[87] - 报告期内衍生品购入金额达4,164,835.59万元[87] - 报告期内衍生品售出金额达2,872,084.03万元[87] - 期末衍生品投资金额为1,387,708.5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55.96%[87] - 衍生品交割收益为-95,944.81万元[8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41亿元,主要来自境外子公司股权处置收益[23] - 政府补助金额为1.01亿元[23] - 套期保值业务导致损失8.22亿元[23]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62.06万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995.64万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亏损2.93亿元[24]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3.20亿元,占利润总额11.57%[74] 会计准则差异 - 境外与中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无差异[2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27,197万元,总资产4,497,187.47万元,净资产3,335,307.36万元[116] - 子公司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52,384.67万元,净利润43,100.84万元[116] - 子公司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14,999.83万元,净利润26,788.99万元[116] - 子公司晶澳太阳能国际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67,566.44万元,净利润87,697.79万元[116] - 境外资产晶澳太阳能越南有限公司规模67.74亿元,占净资产27.31%,收益1.62亿元[78]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国内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落地产能均超过1,100GW
益生股份:“益生817”获得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认定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51
公司研发突破 - 公司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成功培育"益生817"肉鸡配套系并通过国家审定 [1] - 新品种具有制造成本低 垂直传播疾病净化彻底 肉品质好和存活率高等性能优势 [1] - 此为继"益生909"后公司培育的又一小型白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 [1] 资质认证与合规 - 公司将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新品种配套系证书 [1] - 品种审定严格遵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相关规定 [1]
光伏反内卷又要开会了,市场聚焦大型组件集采开标
新浪财经· 2025-08-18 13:41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8日Wind光伏指数收涨1.76% 弘元绿能涨停 科华数据 连城数控 先导智能等涨超6% 晶科能源 阿特斯 爱旭股份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阳光电源 隆基绿能 TCL中环等个股大面积上涨 [1] - 前一交易日A股光伏板块逾2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光伏ETF基金收涨近4% 创2024年5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1]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8月15日单日上涨4.5% 18日收涨近2%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将于8月19日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 参会方包括省级工信部门 研究机构 光伏协会及重点企业 工信部主要负责人出席 [2] - 7月3日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14家光伏企业及协会负责人参会 围绕行业困难及政策建议交流 会议传达高层针对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批示 [2] 产业链价格与需求 - 7月初以来硅料 硅片价格大幅上涨 电池片 组件价格有所恢复 但8月中旬缺乏需求侧支撑的涨价难以为继 [3]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入市 冲击光伏项目投资模型 央国企多个光伏项目招标被叫停 电价政策变化叠加产品涨价加剧电站开发商压力 [3] - 7月央国企大型组件集采定标价格回升 华电集团20GW年度组件框采 华润电力3GW集采项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反映组件端向下游顺价通畅程度 [3]
BC电池概念涨3.58%,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9:50
BC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BC电池概念板块上涨3.58%,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位,板块内41只股票上涨[1] - 东材科技和*ST云网涨停,捷佳伟创、奥特维、锦富技术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86%、8.35%、7.48%[1] - 罗博特科和裕兴股份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05%和0.15%[1] 板块资金流向 - BC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15亿元,其中21只股票获净流入,8只股票净流入超5000万元[2] - 东材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54亿元,净流入资金居首,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分别净流入2.38亿元、2.34亿元、1.06亿元[2] - *ST云网、东材科技、晶澳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30.16%、20.20%、14.55%[3] 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东材科技今日涨跌幅10.02%,换手率7.46%,主力资金净流入2.54亿元,净流入比率20.20%[3] - 隆基绿能今日涨跌幅3.86%,换手率2.05%,主力资金净流入2.38亿元,净流入比率9.58%[3] - 晶澳科技今日涨跌幅7.28%,换手率4.27%,主力资金净流入2.34亿元,净流入比率14.55%[3] - 通威股份今日涨跌幅6.39%,换手率3.38%,主力资金净流入1.06亿元,净流入比率3.41%[3] - 横店东磁今日涨跌幅3.28%,换手率3.06%,主力资金净流入7654.98万元,净流入比率9.09%[3] - 爱旭股份今日涨跌幅3.46%,换手率3.48%,主力资金净流入6839.37万元,净流入比率8.75%[3] 其他资金流入个股 - 聚和材料今日涨跌幅4.22%,换手率5.28%,主力资金净流入6735.77万元,净流入比率13.31%[4] - 锦富技术今日涨跌幅7.48%,换手率9.29%,主力资金净流入5886.69万元,净流入比率8.60%[4] - 钧达股份今日涨跌幅4.72%,换手率6.08%,主力资金净流入4256.25万元,净流入比率7.10%[4] - 福斯特今日涨跌幅3.72%,换手率1.68%,主力资金净流入4185.62万元,净流入比率6.77%[4] - 奥特维今日涨跌幅8.35%,换手率5.62%,主力资金净流入3946.63万元,净流入比率6.20%[4] 资金流出个股 - 罗博特科今日涨跌幅-3.05%,换手率6.47%,主力资金净流出2925.45万元,净流入比率-1.52%[5] - 永和智控今日涨跌幅0.41%,换手率7.80%,主力资金净流出2704.14万元,净流入比率-16.09%[5] - 协鑫集成今日涨跌幅2.42%,换手率2.26%,主力资金净流出2579.49万元,净流入比率-7.72%[5] - 苏州固锝今日涨跌幅1.79%,换手率3.00%,主力资金净流出2339.43万元,净流入比率-9.49%[5] - TCL中环今日涨跌幅3.27%,换手率2.43%,主力资金净流出1999.70万元,净流入比率-2.50%[5]
光伏设备板块8月15日涨4.66%,捷佳伟创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7.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08:44
板块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单日上涨4.66% 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83%)和深证成指(涨1.6%)[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6% 其中捷佳伟创以10.86%涨幅领涨 欧晶科技(10.02%)和联汕新科(10.00%)紧随其后[1] - 板块成交活跃 通威股份成交额31.25亿元居首 阳光电源成交83.78亿元 晶澳科技成交16.08亿元[1] 个股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捷佳伟创(74.32元 +10.86%) 欧晶科技(29.00元 +10.02%) 联汕新科(18.48元 +10.00%)[1] - 中大盘股表现强势:阳光电源(94.28元 +7.20%) 通威股份(20.81元 +6.39%) 晶澳科技(11.64元 +7.28%)均录得显著上涨[1] - 部分个股逆势下跌:首航新能(35.44元 -0.45%)成为板块唯一下跌个股 永臻股份(21.64元 +0.60%)等涨幅不足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7.79亿元 显示机构资金积极布局[2] - 游资资金净流出15.2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53亿元 反映短期资金存在分歧[2] - 成交额居前个股包括阳光电源(83.78亿元) 通威股份(31.25亿元) 捷佳伟创(29.19亿元) 资金集中流向头部企业[1]
光伏产业链股拉升,捷佳伟创涨超10%,晶澳科技等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6:26
光伏行业价格走势 - 光伏组件市场近期呈现价格回升态势 多家头部经销商透露一线组件企业对外报价已攀升至0.7元/W [1] - 部分型号出现供应短缺 其中710W大版型组件缺货现象尤为突出 [1] 光伏产业链股票表现 - 捷佳伟创涨超10% 奥特维和英诺激光涨超7% [1] - 晶澳科技和通威股份涨约6% 钧达股份等涨超4% [1] 行业政策背景 - "反内卷"在国内已提升至国家战略行动高度 光伏行业是本轮"反内卷"的核心阵地 [1] - 光伏行业存在同质化低价竞争和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 [1]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 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 [1] - 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 行业基本面有望得以夯实和改善 [1] - 技术创新是光伏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的根本路径 [1] 投资机会 - 具备产品差异化 市场高端化 制造品牌化优势的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率先反转和长期成长 [1] - 建议重点关注具备长期竞争力和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公司 [1]
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上涨2.44%,捷佳伟创领涨超11%,我国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15 05:51
碳中和ETF表现及跟踪指数 - 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上涨2.44% [1] - 跟踪指数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上涨2.40% [1] - 成分股捷佳伟创上涨11.44%、明阳智能上涨8.10%、阳光电源上涨8.08% [1] 低碳经济产业数据增长 - 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1% [1]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9.4% [1] - 碳纤维产量增长43.8%、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19.8% [1]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1] 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上汽MG品牌MG4车型将搭载半固态电池 [2] - 计划9月公布售价并年内交付 [2] - 显著提升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 [2] - 缓解电动车冬季续航问题 [2] 低碳经济指数构成 - 覆盖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与废物处理领域 [2][3] - 精选50家低碳经济核心企业 [3] - 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3] 碳中和ETF投资价值 - 一键布局碳中和全产业链 [3] - 有效规避个股淘汰风险 [3] - 电力清洁化转型和新能源技术突围带来业绩增长确定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