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康威视(002415)
icon
搜索文档
网证政策落地,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5-26 02:36
市场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 85% 成分股中龙芯中科领涨3 84% 华大九天上涨3 26% 中国软件上涨3 04% 德赛西威领跌2 03% 纳思达下跌1 86% 韦尔股份下跌1 24%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 67% 最新价报0 75元 盘中换手1 26% 成交943 58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2288 06万元 [1] - 数字经济ETF最新份额达10 08亿份 创近3月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1/2 最新资金净流入149 66万元 近10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149 20万元 [1] 政策动态 -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推动网证网号应用加速落地 利好线上平台建设 线下身份验证设备 数字身份加密及网络安全等领域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 包括东方财富(8 12%) 中芯国际(6 58%) 汇川技术(5 49%) 北方华创(4 95%) 寒武纪(4 84%) 海康威视(4 23%) 韦尔股份(4 19%) 澜起科技(3 31%) [2][4] - 权重股表现分化 北方华创上涨2 31% 中芯国际上涨1 50% 汇川技术上涨0 68% 东方财富微涨0 14% 寒武纪下跌0 87% 澜起科技下跌0 78% 韦尔股份下跌1 24% [4] 产品信息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 场外联接基金为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C(015788) [4]
研判2025!中国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自动化需求带动行业发展,推拉门应用需求占比最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4 23:06
行业概述 - 自动门控制器行业受益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满足用户对便利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需求[1] - 自动门产品相比传统门体减轻劳动强度并提高通行效率,推动控制器需求增长[1] - 2019年中国自动门控制器市场规模36亿元,2024年增长至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6%[1][9] 产品分类 - 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器、无线遥控控制器、感应器控制器和编程控制器[2] - 按功能分为开关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和停止控制器[2] - 按适用范围分为家用控制器、商用控制器和工业控制器[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电源、传感器、微处理器和电机等核心组件[5] - 中游为自动门控制器生产制造环节[5] - 下游应用于商业建筑、写字楼、医院、学校等场所[5] 传感器细分市场 - 自动门控制器中传感器类型包括红外传感器、微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压力感应器[7] - 2024年中国红外传感器市场规模4.26亿元,同比增长12.40%[7] 应用分布 - 全球自动门控制器应用中推拉门占比47%,两翼旋转门占比27%,三四翼旋转门占比20%[10]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包括国有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13] - 国内企业凭借市场理解和技术创新占据一席之地,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保持竞争力[13] 重点企业 - 熵基科技专注于混合生物识别技术,2024年智慧空间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36%[15] - 海康威视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长6.41%[17] 发展趋势 - 智能建筑发展推动自动门控制器需求扩大[19] - 智能化方向包括深度学习算法提升识别准确率和行为分析能力[20] - 系统集成化趋势明显,与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深度联动[21] - 数据保护和安全性能持续升级,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和设备防护技术[22]
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下跌1.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科曙光等
金融界· 2025-05-23 11:0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低走,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下跌1.7%,报6604.0点,成交额248.95亿元 [1] - 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61%,近三个月下跌19.82%,年至今下跌2.42% [2] 指数构成 - 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选取涉及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电脑硬件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2]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康威视(8.06%)、中科曙光(7.01%)、科大讯飞(6.59%)、金山办公(5.0%)、紫光股份(4.2%)、同花顺(4.17%)、浪潮信息(3.88%)、润和软件(3.17%)、恒生电子(2.99%)、三六零(2.71%) [2]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7.73%,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2.27% [2]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90.69%,通信服务占比9.31% [3]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3] 跟踪基金 - 跟踪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ETF联接A、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ETF联接C、国泰中证计算机主题ETF联接C、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ETF、国泰中证计算机主题ETF联接A、国泰中证计算机ETF [3]
AI商业应用空间有望持续拓展,数字经济ETF(560800)逆市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5-22 02:37
数字经济ETF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20%,成分股士兰微上涨3.22%,沪硅产业上涨2.85%,韦尔股份上涨2.31%,澜起科技上涨1.61%,三环集团上涨1.5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13%,最新价报0.76元 [1] - 数字经济ETF近1月规模增长1116.7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数字经济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 - 数字经济ETF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2623.93万元 [1]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包括东方财富(权重8.12%)、中芯国际(6.58%)、汇川技术(5.49%)、北方华创(4.95%)、海光信息(4.85%)等 [3] - 前十大权重股中韦尔股份上涨2.31%,澜起科技上涨1.61%,中芯国际上涨0.43%,北方华创上涨0.25%,海光信息上涨0.22%,中科曙光上涨0.08% [5] - 前十大权重股中汇川技术下跌1.32%,海康威视下跌0.81%,东方财富下跌0.14%,寒武纪下跌0.06% [5] 火山引擎AI生态发展 - 火山引擎发布大模型生态广场MCPServers,通过"MCPMarket+火山方舟+Trae"实现全链路开发闭环 [2] - 2025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将带来模型升级和"让Agent繁荣让模型落地"新理念 [2]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字节跳动已成为我国AI发展头部力量,模型与应用齐头并进 [2] - AI模型持续迭代推动Agent适用范围拓展,计算机板块商业应用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2] 数字经济ETF跟踪标的 - 数字经济ETF紧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上市公司 [2]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扩投资、促消费、强市场,百亿级项目在汉加速推进
长江日报· 2025-05-22 01:42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7566亿元 正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1] - 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吸引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390家顶尖企业参展[1] 重大产业项目投资 - 全市推进575个市级重大项目 年度计划投资近3000亿元 一季度已完成898.6亿元(超年度计划30%)[3]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施工进度超80% 预计11月投产 未来将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及全球总部[3] - 加速推进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 华星第6代半导体显示器件扩产 小鹏汽车智造基地等百亿级项目[3] - 2024年计划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 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 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3] 消费市场表现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0亿元 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6] - 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激增160% 京东MALL 山姆江岸店等新业态陆续落地[6] - 开展600余场"夏日荟聚"促消费活动 涵盖商文旅体多领域融合[6] 服务业发展 - 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19家 总数突破5300家[7] - 新增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10栋 总量超120栋[7] - 梯度培育百亿特色园区 百亿服务业聚集区及千亿产业大道[7] 市场主体培育 - 一季度新登记经营主体15.69万户 同比增长30.2%(月均超5万户)[10] - 建立1200家"小进规" 2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 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21家[10] - 推出110项涉企"集成办"服务 企业信用报告办理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分钟[9][10] - 构建九大供应链平台 带动超5万家企业融通发展[10]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报2373.3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长安汽车等
金融界· 2025-05-21 08:2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 21%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报2373 37点 [1] -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 05% 近三个月下跌5 22% 年至今下跌0 15% [1] 指数构成 - 中证城镇化指数系列包括1条城镇化指数和5条子指数 分别为智慧城镇 绿色城镇 城镇交通 智能交通 城镇消费 [1] -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以2012年06月29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1] - 指数十大权重股为比亚迪(13 39%) 汇川技术(5 53%) 赛力斯(3 99%) 海康威视(3 9%) 中兴通讯(3 86%) 国电南瑞(3 45%) 中国中车(3 32%) 上汽集团(2 91%) 江淮汽车(2 38%) 长安汽车(2 34%) [1] 市场分布 -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持仓中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 43%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 57% [1] - 行业分布为工业占比39 97% 可选消费占比29 56% 信息技术占比15 79% 通信服务占比8 20% 原材料占比6 32% 房地产占比0 16%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金融开放战略持续推进,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5-21 05:5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 38%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均胜电子领涨5 53% 德赛西威上涨3 59% 纳思达上涨2 16% 兆易创新领跌6 21% 鸣志电器下跌1 87% 龙芯中科下跌1 6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 26% 最新报价0 76元 [1] - 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0 77% 成交588 54万元 [1] 政策动态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 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1] 行业分析 - 金融开放战略持续推进 跨境支付领域持续发展 [2]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 多边贸易体制受阻 关税壁垒增多 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行动方案》或加速我国跨境金融系统建设 中国跨境支付企业或受益于新跨境支付体系建立 [2] - 建议关注中国跨境支付产业链相关标的 重点关注跨境支付平台标的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 包括东方财富(8 12%) 中芯国际(6 58%) 汇川技术(5 49%) 北方华创(4 95%) 海光信息(4 85%) 寒武纪(4 84%) 海康威视(4 23%) 韦尔股份(4 19%) 中科曙光(3 60%) 澜起科技(3 31%) [4][6] ETF表现 - 数字经济ETF近2周规模增长254 76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2] - 数字经济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3] - 数字经济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 近10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623 93万元 [4] 成分股表现 - 东方财富下跌0 28% 中芯国际下跌0 59% 汇川技术上涨0 63% 北方华创下跌1 33% 海光信息上涨0 03% 寒武纪下跌0 82% 海康威视上涨1 24% 韦尔股份下跌0 75% 中科曙光下跌0 30% 澜起科技下跌0 74% [6]
资本击鼓科创起舞 大资管奏响杭州产融协同“交响曲”
证券时报· 2025-05-21 00:13
杭州科创生态与资本融合 - 杭州"六小龙"企业(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集体破圈,展现硬核科技实力 [2] - 杭州形成由科创新秀、产业链中坚和行业巨头(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吉利控股等)组成的科创型产业矩阵 [2] - 杭州科创生态具备四大要素:民营经济(占GDP 61.5%)、数字经济龙头、本土创投机构(赛智伯乐、银杏谷等)、浙江大学人才储备 [4] - 政府采取前瞻性支持政策("包容十年不鸣"理念)和保姆式服务(覆盖人才引进、融资对接等全生命周期需求) [5] - 2023年组建三大千亿基金(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形成"3+N"产业基金群,实现企业全阶段赋能 [6] 资本支持体系 - 杭州作为中国资本第四城,拥有银行、证券、基金、资管等多元化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8] - 浙商银行创新"人才银行"模式,给予脉流科技3000万元授信支持,突破传统抵押贷款限制 [9] - 浙商证券服务方正阀门北交所上市融资数亿元,天堂硅谷推动汉朔科技创业板上市 [10]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管理规模达1.5万亿元,集聚2300余家金融企业,成为中国版"格林威治基金小镇" [15] - 2024年杭州私募股权基金投资377笔、238.99亿元,居全国第5位 [33] 产业发展数据 - 2024年GDP达2.2万亿元(全国第8),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73% [23][24] - 上市公司数量较2015年增1.5倍至231家,总市值超6万亿元,证券化率超240% [25]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40%,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8万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2万家 [26] - 2024年全社会研发强度接近4%,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公司研发强度首破7% [27]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占GDP比重28.8%,目标2027年突破30% [32] 重点产业布局 - 构建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2024年营收1.9万亿元(+2.6%) [30][31] - 推出"5+X"未来产业培育体系(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 [14] - 民营经济贡献GDP 61.5%,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较2014年增2倍至230余家,市值贡献超七成 [28][29] - 9家企业上榜2024《财富》世界500强,36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2年全国第一) [22]
数说杭城“向新力”八大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证券时报· 2025-05-20 18:14
杭州经济发展概况 - 杭州GDP在2023年首次跨越2万亿元大关,2024年攀升至接近2.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8位,占浙江省经济总量比重超24% [1] - 第三产业占比由2014年的55%左右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73%,比浙江全省高出14个百分点以上 [1] 企业表现与资本市场 - 2024年杭州9家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3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 [1] - 杭州上市公司数量占浙江全省比重超三成,数量位居全国第4,其中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约23% [2] - A股上市公司数量较2015年激增超1.5倍至23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6万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杭州证券化率超过240%,跃居全国万亿GDP城市前五 [2]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占GDP比重28.8%,较上一年提升0.5个百分点 [7]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超浙江省整体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3] - 2024年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万件 [3] -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2万家,连续3年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14 [3] 研发投入与产业生态 - 2024年全社会研发强度接近4%,高于浙江全省 [4] - 杭州A股公司研发强度达2.78%,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公司研发强度首破7% [4] - "五大产业生态圈"2024年营业收入19025亿元,同比增长2.6% [6] - 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绿色能源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0.4%和0.3% [6] 民营经济与融资活动 - 2024年杭州市民营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为61.5% [5] - 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由2014年末的70余家跃升至当前的230余家,增幅超过2倍 [5] - 2024年杭州私募股权基金共投资377笔、238.99亿元,居全国城市第5位 [8] - 杭州A股公司募资超5800亿元,占浙江三成左右 [8]
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指数下跌0.21%,前十大权重包含泸州老窖等
金融界· 2025-05-19 12:03
指数表现 - 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指数收盘报1039.0点,单日下跌0.21%,成交额达262.53亿元 [1] - 近一个月指数上涨2.07%,近三个月累计上涨1.07%,年初至今涨幅为3.44% [1] 指数编制方法 - 基于治理、财务、创新与社会责任四个维度选取50只得分靠前且市值较大的证券作为样本 [1] - 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日,基点设置为1000.0点 [1]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93%,其中恒瑞医药权重最高达10.5% [1] - 医药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汇川技术(6.47%)、北方华创(6.09%)、迈瑞医疗(6.03%)分列第二至四位 [1] 行业配置特征 - 医药卫生行业占比最高达23.04%,信息技术板块以22.06%紧随其后 [2] - 工业(17.76%)与原材料(14.93%)构成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类合计占比17.34% [2] 市场板块分布 - 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51.28%,上交所占比48.72%,两者基本均衡 [1] 跟踪产品 - 现有两只公募ETF跟踪该指数,分别为民生加银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ETF和华泰柏瑞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