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002142)

搜索文档
银行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7.64亿元,南京银行等8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9:1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6月24日上涨1.15%,申万所属行业中29个行业上涨,电力设备和非银金融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85%和2.68% [1] - 石油石化和煤炭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10%和0.22%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72.11亿元,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1] 行业资金流向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净流入47.48亿元,电力设备行业紧随其后,净流入41.59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净流出23.70亿元,石油石化行业净流出12.78亿元 [1] - 银行、交通运输、纺织服饰等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上涨0.41%,主力资金净流出7.64亿元,42只个股中16只上涨,19只下跌 [2]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18只,其中7只净流入超3000万元,宁波银行净流入1.19亿元居首,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净流入8529.54万元和5944.64万元 [2]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8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南京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2.25亿元、1.66亿元和1.66亿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宁波银行资金净流入1.19亿元,涨幅1.34% [3] - 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净流入8529.54万元和5944.64万元,涨幅分别为0.88%和1.08% [3] - 南京银行资金净流出2.25亿元,跌幅1.18% [2] - 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净流出1.66亿元和1.66亿元,民生银行下跌0.21%,交通银行上涨1.61% [2]
Labubu的热度与宁波银行已任职20年的董事长丨正经深度
搜狐财经· 2025-06-24 02:05
营销活动与合规争议 - 宁波银行通过小红书发布酷似潮玩Labubu的吉祥物"LABOBO"玩偶,引发蹭热度和侵权争议[2] - 此前平安银行等机构因"存款送Labubu盲盒"活动涉嫌违规揽储被监管部门关注[3] - 监管部门近年重点规范银行通过赠送实物礼品等方式吸收存款的行为,长三角地区已明确要求清理此类活动[3] - 网友质疑LABOBO存在版权问题,银行回应"暂未收到律师函"[6] - 公司历史上曾因"以贷转存"和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被处罚(2017年罚款50万元,2018年罚款60万元)[6] 业绩增长与经营压力 - 2022年前公司保持高速增长:资产总额年增幅超20%,2021年末突破2万亿元成为第四大城商行[7] - 2022年后增速显著下滑:2022-2025Q1资产总额增幅降至14.6%-17.58%,营收增幅降至5.63%-9.67%,净利润增幅降至6.01%-18.05%[7] - 利息净收入占营收65%-70%,LPR下行导致存贷利差收窄,公司采取"以量补价"策略扩大规模维持收入[8] - 零售业务曾是主要增长引擎,但行业转冷后成为业绩负担[8] - 公司陷入"高增长陷阱",通过强考核压力维持传统业务增长(如新员工需完成2500万-3000万AUM目标)[10] 客户体验与内部管理 - 客户频繁投诉电话骚扰问题,有案例显示单日最高接到3个营销电话[11] - 员工透露每日需完成30个31秒以上的"有效电话",未达标将扣工资[12] - 一线员工面临高压考核,有财产规划师反映被迫过度推销[13] - 员工出现"压力肥"等职业健康问题,入职半年增重近10斤的案例[13] 管理层与战略转型 - 董事长陆华裕自2005年起掌舵20年,曾带领银行从资不抵债(1999年净资产-2.77亿元)完成转型[14][16] - 任内推动两大关键举措:数字化改革("科技+场景"融合)和聚焦小微企业(2024年小微企业客户达27.78万户,贷款余额2199.41亿元)[19] - 当前面临监管轮岗要求(关键人员7年轮岗)和外部环境变化(利差收窄、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挑战[19][20]
银行业,再次大降薪
商业洞察· 2025-06-21 09:39
银行业降薪趋势分析 - 2023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出现人均薪酬下滑,最大降幅为13.59%,2024年降薪银行增至18家,最大降幅扩大至15% [2][3] - 2024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3家银行管理层薪酬同比下降,占比78.5%,管理层薪酬总额从2023年8.7亿元下降至7亿元,降幅达19.5% [5][6] - 管理层薪酬降幅(19.5%)远高于整体员工薪酬降幅(2.68%),高管成为本轮降薪主要目标 [7][8] 银行薪酬结构变化 - 浮动薪酬占比高达65%,成为驱动银行薪酬波动的核心变量 [12] - 部分银行出现"高管降薪、员工涨薪"现象,14家人均薪酬上涨的银行中有9家高管薪酬下降 [10][11] - 薪酬分配向一线及基层员工倾斜,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明确将资源向前台部门和直接价值创造岗位倾斜 [17][18] 银行业经营压力 - 2024年42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降至1.52%,较2023年下降17个基点,连续五年下行 [14]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2.20%,连续两年负增长,非利息收入同样承压 [14]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头部银行代销业务收入降幅达20%以上 [14] - 2024年十家头部上市银行营收下滑,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同比下降1.72% [15] 监管政策影响 - "限薪令"实施后国有大行高管平均薪酬从2014年110万元降至2015年60万元,近年回升至80万元仍低于限薪前水平 [15][16] - 2022年财政部要求国有金融企业严格控制岗位薪酬级差,重点向一线及基层员工倾斜 [16] - 郑州银行明确高管薪酬自2024年起分两年每年压降10% [18] 反向讨薪机制 - 2024年多家银行披露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情况,至少两家银行追索金额突破3000万元,已披露总额近9900万元 [20] - 反向讨薪成为常态化风险管控手段,旨在将薪酬激励与风险控制深度绑定 [20] - 该机制反映金融行业正构建更注重长期效益的激励体系,告别单纯依赖高薪的传统模式 [21]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联合举办金融助企专题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6-17 12:46
活动概述 - 专题活动"AI领航·跨境智变——跨境电商企业如何掘金非美市场"成功举办 聚焦"出海效率提升"与"智能财务协同" 通过实战型沙龙覆盖运营策略 技术赋能与财务管理 [1] - 活动由深圳市龙岗区商务局指导 深圳市龙岗区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主办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协办 吸引80余位企业嘉宾参与 [1][3] 核心解决方案 - 宁波银行推出"波波知了"平台 整合金融 法律 税务等20余项服务 提供一站式跨境出海解决方案 涵盖海外拓客 法律咨询 税务筹划等 [3] - Xnurta总经理分享AI驱动品牌营销创新 强调重塑企业组织结构与标准作业流程(SOP)以提升溢价能力 [3] - 讯应科技COO讲解AI技术在人力合规管理中的应用 指出人力安全线是跨境卖家私域营销的隐形护城河 [3] 技术赋能展示 - 宁波银行现场演示"外汇金管家"系统 展示一体化账户管理功能 吸引多家企业咨询 [3] - 自由交流环节探讨AI在跨境电商的实际应用 包括企业出海策略 财税合规等议题 [3] 政银企协同效应 - 活动搭建政银企协同发展桥梁 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分享与资源对接 提供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决策参考 [4] -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计划深化与商协会合作 推出系列金融助企活动 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4] 行业影响 - 活动助力企业缩短创新周期 突破资源壁垒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参与企业认为活动提供宝贵行业洞察 并创造与金融机构 行业协会深度合作的机会 [3][4]
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心念地方发展,践行绿色金融
江南时报· 2025-06-17 03:18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绿色金融为战略核心 通过公益化和数字化手段构建生态金融 能源金融和转型金融特色化服务体系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1] 生态保护举措 - 联动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开展超过20场系列公益专项行动包括池杉湖湿地生态建设 玄武湖荷花节 六合荷花节和长江大保护等 [1] - 累计投入公益支持超1000万元 成立千人环保志愿者团队开展环保徒步 环保马拉松和环保运动会等活动 [1] 绿色金融实践 - 运用互联网 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赋能绿色金融发展 创新推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排污权抵押贷款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产品 [1] - 重点支持节能环保 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改造产业 截至2024年12月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超50亿元 [1]
宁波银行(002142) - 2025年6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3 07:54
贷款业务 - 公司聚焦生产力培育,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实现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未来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将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 [2] 分红情况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 股普通股派发现金红利 9 元(含税),连续第二年增加分红金额,未来将统筹好分红与内源性资本增长关系 [2] 资本状况 - 2024 年末资本充足率为 15.32%,保持行业较好水平,已披露将发行不超过 450 亿元的资本类债券,后续进展将及时披露 [2]
4000亿满月答卷:银证保的科创债「暗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10:58
科创债新政实施首月发行概况 -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月发行221只 募资402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0.21%和322.12% [1][5] -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57只 募资2303亿元 银行占比87%成为绝对主力 [2][6] - 银行单笔发行规模显著高于同业 最小发行额达30亿元 最大为建行300亿元 [6][7][8] 发行主体结构特征 - 16家银行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 其中国股行与大型城商行为主发行方 [2][8] - 建行发行300亿元科创债创纪录 3年期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1.65%和1.76% [8] - 城商行发行与区位优势相关 杭州银行凭借地域科技企业聚集优势发行50亿元 [9] 市场认购热情表现 - 投资机构认购踊跃 中石化资本科创债获7倍超额认购 利率低至2.07% [13] - 券商发行科创债认购倍数更高 东方证券债券获8.17倍超额认购 [14][15] - 国有行行使超额增发权 工行农行实际发行量较基本规模增加100亿元 [16] 投资者结构分析 - 主要投资者涵盖商业银行 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 [17] - 工银理财 农银理财等头部理财公司已投资多只科创债 [19] - 险资关注度有限 因七成以上新发科创债期限在3年以下 [20] 产品期限与融资模式挑战 - 当前科创债期限偏短 难以匹配科创企业长融资周期需求 [22] - 发债再投资模式仍具间接融资特征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受限 [23] - 市场化PE/VC机构发债规模较小 国资LP出资占比达80% [24] 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化 - 央行证监会联合推出13条举措 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 [3] - 政策提供手续费减免和风险分担 降低发债成本 [5] - 新规允许市场化PE/VC作为发行人 支持早期高风险项目 [5]
观察|银行数据资源入表?需厘清权属关系!
券商中国· 2025-06-08 08:12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现状 - 数据要素被称为"新石油",其价值正在逐步释放,自2024年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施行以来,各行业企业陆续推进数据资源入表 [1] - 数据资源入表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制造业、交通运输、新兴人工智能等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及掌握公共数据资源的城投公司 [1] - 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的数据资源入表实践较少,多数机构仍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1] 银行数据资源入表现状 - 恒丰银行于去年8月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银行,2024年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等也陆续将部分数据资源入表 [2] - 目前数据资源入表的银行数量较少,局限于几家股份行,入表规模多为百万元级别 [2] - 中信银行数据资源原值579万元,累计摊销85万元,净值494万元 [2] - 恒丰银行数据资源原值112万元,累计摊销11万元,净值101万元 [2] - 光大银行其他无形资产中包含数据资源约1809万元 [2] 大中型银行数据资源潜力 - 大中型银行数据资源丰富、数据治理基础好,挖掘潜力较大 [3] - 工商银行部署数据质量规则超9万条,制定发布信息标准10万余项 [3] - 邮储银行构筑全域数据资产管理与服务体系 [3] - 浦发银行将数据作为全新资产形态,发布数据资产目录、外部数据产品手册和数据资产经营报表 [3] - 中信银行盘点数据资产超150万项 [3] - 齐鲁银行将数据治理提升到全行战略层级,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入表 [3] - 更多中小银行还处于数据治理阶段,数据质量有待完善 [3] 银行数据资产权属与估值难题 - 银行数据资产存在权属界定、估值等多重难题 [4] - 银行业协会定义银行数据资产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为组织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可辨认数据资源" [4] - 目前"数据资产"定义相对模糊,存在各自定义现象,缺乏可供全行业操作的标准 [4] - 形成数据资产需回答数据权属关系和定价问题,但很多银行无法回答 [5] - 银行客户数据所属权不明确,客户未授权情况下银行是否有权将其作为资产入表存在疑问 [6] - 银行掌握企业和个人核心关键数据,必须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前提下进行采集和运营 [6] - 银行数据具有无形且易复制特点,包括原始采集数据和加工整理数据 [6] - 清晰的所属权和可衡量的价格是数据作为无形资产入表、交易的前提 [6]
宁波银行(002142)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02
2025-06-05 08:44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连续第二年增加分红金额,公司将统筹好分红与内源性资本增长的关系 [2] 贷款业务 - 近年来聚焦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实现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 下阶段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将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2] 资本计量方法 - 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相关规定,公司正积极研究跟进要求,关注监管动态和同业申请进展,稳妥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法工作 [2] 活动说明 - 接待人员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 活动过程中未使用演示文稿、提供文档等附件 [2]
宁波银行(002142)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01
2025-06-05 08:4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上午 [2] - 活动地点为电话会议 [2] - 活动形式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人员包括公司投关团队及多家机构代表 [2]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实现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未来将随政策红利释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2] - 公司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通过深化经营主线、强化专业经营、加快科技转型、守牢风险底线取得行业竞争优势 [2] 资产质量管控 -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公司依托“四化五帮”服务体系助力重点领域,严格授信准入,实施审慎授信政策 [2][3] - 公司持续完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依托金融科技提升风险监测体系,预计资产质量将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 [3] 活动合规情况 -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3] - 活动未使用演示文稿等附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