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工科技(000988)
icon
搜索文档
近30家央国企今日披露金额最高达两亿元及以上的回购或增持计划公告 中国石油控股股东拟28亿-56亿元增持股份
快讯· 2025-04-08 13:12
央国企大规模回购与增持计划 - 27家央国企A股上市公司披露金额上限达2亿元及以上的回购或增持计划公告 涉及工程机械、证券、面板、航运、矿业、电力设备、石油石化、白酒等多个行业 [1] - 17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公告 10家公司披露增持计划公告 [1] 上市公司回购计划详情 - 徐工机械拟回购18亿元-36亿元公司股份 金额为披露计划中最高 [1][2] - 国泰君安董事长提议以10亿元-20亿元回购股份 [2] - 京东方A拟回购不低于15亿元股份 [2] - 中远海控拟以7.42亿元-14.83亿元回购股份 [2] - 紫金矿业拟以6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 [2] - 国电南瑞董事长提议以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 [2] - 东方证券拟以2.5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2] - 华工科技董事长提议回购3亿元-4亿元股份 [2] - 中航重机董事长提议2亿元-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国投资本拟2亿元-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天虹股份董事长提议回购1.5亿元-2亿元公司股份 [2] - 深天马A董事长提议回购1.5亿元-2亿元公司股份 [2] - 中航高科董事长提议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2] - 包钢股份董事长提议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中航光电董事长提议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 - 中无人机董事长提议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2] - 四川路桥董事长提议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2]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详情 - 中国石油控股股东拟28亿元-56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金额为披露计划中最高 [1][2] - 中国海油实控人中国海油集团拟20亿元-4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2] - 中国石化控股股东拟增持20亿元-30亿元公司A股和H股股份 [2] - 三峡能源控股股东三峡集团拟15亿元-3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2] - 中国铝业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10亿元-2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3] - 五粮液集团公司拟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票 [3] - 川投能源控股股东拟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3] - 中海油服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拟3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 [3] - 海油工程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拟3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A股股份 [3] - 国新健康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1亿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3]
华工科技(000988) - 关于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08 11:03
股份回购提议 - 2025年4月8日董事长马新强提议回购部分公司股份[1] 回购方案 - 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集中竞价回购[2] - 价格不超均价150%,资金3 - 4亿[2] - 资金来自自有或自筹,期限不超12个月[2] 提议人情况 - 提议前六月无买卖,回购期暂无增减持计划[3][4] - 承诺推动审议并投赞成票[5]
华工科技(000988):光电企业领军者,AI联接业务放量
东方证券· 2025-04-05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10][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0、1.76、2.21元,原24 - 25年预测分别为1.37、1.72元,主要下调了激光加工装备和敏感元器件业务的营收,以及光电器件业务的毛利率,根据可比公司25年27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47.52元 [4][10] - 4月1 - 3日,华工科技亮相第50届美国OFC光纤通信展,展示CPO超算光引擎、3.2T模块解决方案以及最新高速光模块进展 [9] - 联接业务持续放量,光模块和铜缆布局全面,光/铜业务协同布局,产品矩阵持续升级,海外产能有望释放 [9] - 制造业务高端化加速,感知业务平台化升级,制造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等行业拓展,感知业务构建全能型传感器企业,国际业务持续开拓 [9]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总结 收入与利润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11亿、102.08亿、126.51亿、161.56亿、195.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1%、 - 15.0%、23.9%、27.7%、20.8% [6] - 2022 - 2026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0.06亿、11.08亿、13.54亿、19.71亿、24.8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4%、10.1%、22.1%、45.6%、26.1% [6] - 202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06亿、10.07亿、12.11亿、17.65亿、22.2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0%、11.1%、20.3%、45.7%、26.2% [6] 盈利能力 - 2022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9.2%、23.1%、21.3%、21.3%、21.0%;净利率分别为7.5%、9.9%、9.6%、10.9%、11.4%;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6%、11.6%、12.5%、15.9%、17.0% [6] 估值指标 - 2022 - 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44.2、39.8、33.1、22.7、18.0;市净率分别为4.9、4.4、3.9、3.3、2.8 [6] 可比公司估值总结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2023A每股收益(元)|2024E每股收益(元)|2025E每股收益(元)|2026E每股收益(元)|2023A市盈率|2024E市盈率|2025E市盈率|2026E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迅科技|002281|47.90|0.78|0.99|1.41|1.82|61.38|48.21|33.89|26.36| |中际旭创|300308|93.88|1.97|4.71|8.08|9.96|47.72|19.93|11.62|9.42| |三花智控|002050|28.01|0.78|0.83|1.00|1.17|35.79|33.73|28.00|24.00| |康斯特|300445|20.02|0.48|0.59|0.74|0.91|41.73|33.91|27.23|22.07| |大族激光|002008|27.38|0.78|1.67|1.09|1.35|35.13|16.41|25.07|20.22| |调整后平均| - | - | - | - | - | - |41.75|29.19|26.77|22.10|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总结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6年货币资金分别为33.56亿、43.56亿、56.38亿、63.73亿、78.99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项目数据及变化 [13] 利润表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11亿、102.08亿、126.51亿、161.56亿、195.16亿元等多项利润表项目数据及变化 [13]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8.90亿、9.99亿、11.91亿、17.35亿、21.90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表项目数据及变化 [13]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8.1%、 - 15.0%、23.9%、27.7%、20.8%等 [13] - 获利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9.2%、23.1%、21.3%、21.3%、21.0%等 [13] - 偿债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8%、47.3%、47.3%、46.2%、44.9%等 [13] - 营运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6、2.8、3.4、3.7、3.6等 [13] - 每股指标方面,2022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0、1.00、1.20、1.76、2.21元等 [13] - 估值比率方面,2022 - 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44.2、39.8、33.1、22.7、18.0等 [13]
【华工科技(000988.SZ)】AI互联+智能制造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系列跟踪报告之五(刘凯/朱宇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30 11:11
AI数通光模块业务 - 公司已实现100G至800G全系列光模块产品覆盖 400G月产能达40-45万只并计划扩产至70万只[2] - 800G LPO产品获明确需求并加紧测试 1 6T产品送样进度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 - 海外工厂已具备投产条件 正筹备2025年上半年800G LPO产品上量[2] 感知业务布局 - 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传感器解决方案 覆盖温度/湿度/压力/气体等集成化传感技术[3] - 巩固智能家电温度传感器全球领先地位 拓展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管理及光伏充电站控温传感器[3] - PTC业务向系统集成转型 开发柔性膜加热技术实现整车精准温控[3]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 - 聚焦"激光+AI"技术 提升智能制造软硬件融合解决方案能力[4] - 受益于国内设备换新政策 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及船舶制造行业[4] - 布局3C/半导体/氢能领域 抓住AI手机及微纳激光增材制造风口[4]
华工科技(000988):系列跟踪报告之五:AI互联+智能制造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光大证券· 2025-03-28 0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且海外光模块放量延后 略微下调公司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69亿元 下调幅度为5% 维持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不变并新增26年预测为21.02亿元 24 - 26年对应的PE值为33x/24x/20x 看好公司在高速率光模块和新兴智能制造的成长潜力 [3] 各业务情况总结 AI数通光模块业务 - 公司数通光模块产品覆盖100G、200G到400G、800G全系列 今年交付增多 400G以及800G单模持续上量 400G光模块月产能约40 - 45万只 正从月产45万只向70万只扩充 LPO全系列产品将批量交付 [1] - 光联接业务海外市场 公司已在多家头部客户进行400G、800G以及1.6T产品测试 800G LPO产品获明确需求 加紧测试尽快导入 1.6T产品加快送样测试 进度处行业第一梯队 海外工厂已具备投产条件 正为800G LPO产品25年H1上量做准备 [1] 感知业务 - 围绕新能源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构建全能型传感器企业 巩固智能家电领域温度传感器全球领先地位 提供多种传感器集成化解决方案 [2] - 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链 布局相关控温类传感器 加快创新突破与转型 [2] - PTC热管理业务从单一零件控制向系统控制拓展 从零件供应商向集成供应商发展 实现功能集成转变 推进热管理集成模块 参与构建整车热管理集成化等 开发PTC柔性膜加热技术和产品 [2] 激光 + 智能制造业务 - 智能装备事业群围绕“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产品体系 发展“激光 + AI” 突破核心信息化技术 提升软硬件融合能力 在国内大规模设备换新背景下 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行业拓展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3] - 精密系统事业群拓展战略空间 向行业产品驱动转型 随3C、半导体、氢能等行业放量 抓住AI手机、微纳激光增材智能制造风口 未来将提供更多经营增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相关总结 盈利预测简表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011|10,208|12,717|17,022|20,815| |营业收入增长率|18.14%|-15.01%|24.58%|33.85%|22.2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06|1,007|1,269|1,716|2,1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9.07%|11.13%|26.04%|35.21%|22.48%| |EPS(元)|0.90|1.00|1.26|1.71|2.09|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1.00%|11.00%|12.35%|14.48%|15.27%| |P/E|46|41|33|24|20| |P/B|5.1|4.6|4.1|3.5|3.0|[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涵盖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在2022 - 2026E的预测数据 [9] - 现金流量表包含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等在2022 - 2026E的预测数据 [9] - 资产负债表展示总资产、总负债、股东权益等在2022 - 2026E的预测数据 [10]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毛利率|19.2|23.1|22.3|21.0|20.1| |EBITDA率|8.8|10.7|11.4|12.2|12.1| |EBIT率|6.8|8.4|9.3|10.5|10.7| |税前净利润率|8.4|10.8|11.1|11.3|11.3| |归母净利润率|7.5|9.9|10.0|10.1|10.1| |ROA|5.3|5.7|7.0|8.0|8.4| |ROE(摊薄)|11.0|11.0|12.4|14.5|15.3| |经营性ROIC|8.5|9.5|13.0|15.3|16.9|[11] |偿债能力|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资产负债率|51%|47%|43%|45%|45%| |流动比率|1.71|2.40|2.74|2.58|2.55| |速动比率|1.36|2.06|2.29|2.12|2.10|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2.78|3.37|3.93|4.37|4.89|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5.49|6.19|6.71|7.70|8.69|[11] 其他指标 |费用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销售费用率|5.06%|5.41%|4.80%|4.30%|4.30%| |管理费用率|3.54%|4.04%|2.60%|2.40%|2.40%| |财务费用率|-0.72%|-1.05%|-0.30%|0.40%|0.34%| |研发费用率|4.71%|7.34%|6.20%|5.00%|4.00%| |所得税率|12%|10%|11%|11%|11%|[12] |每股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每股红利|0.10|0.15|0.14|0.19|0.23| |每股经营现金流|0.58|1.47|2.30|1.24|1.76| |每股净资产|8.19|9.11|10.22|11.79|13.69| |每股销售收入|11.95|10.15|12.65|16.93|20.70|[12] |估值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PE|46|41|33|24|20| |PB|5.1|4.6|4.1|3.5|3.0| |EV/EBITDA|41.4|38.7|27.6|19.7|15.9| |股息率|0.2%|0.4%|0.3%|0.4%|0.6%|[12]
重磅!6G大消息!这些上市公司透露关键信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3-13 11:37
政府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6G技术纳入未来产业培育核心框架 明确其与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等并列的国家战略重点地位 [1] - 工信部会议要求加快6G研发进程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提升频谱技术创新能力和频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 - 银河证券指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6G 代表我国已确立6G产业发展为未来重点方向 支持力度进入方向确立后的投入时期 [1] 技术发展与标准进程 - 6G峰值速率预计较5G提升10倍至100倍 具备更强覆盖能力和智能化特性 颠覆性在于"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与"通信与AI深度集成" [1] - 中国2019年成立IMT-2030(6G)推进组 2021年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 2020年至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发明申请占比达89.9% [2] - 6G推进组规划2025年6月启动技术标准研究 2025-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 2029年3月完成首个版本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表示2024年下半年设立首个6G标准项目 2025年进入标准化元年 [2] 市场前景预测 - 机构预计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 月均流量增长超过130倍 [1][3] - 6G将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 万亿级GB月均流量的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1][3] - 面向2030年商用的6G网络将涌现智能体交互 通信感知 普惠智能等新业务新服务 [3] 企业参与情况 - 中兴通讯2024年完成中国IMT-2030(6G)推进组通信感知一体化 无线人工智能 智能超表面等原型验证测试 [4] - 顺络电子为通信客户提供磁性器件和微波器件 正在进行6G基础研发 [4] - 盛路通信按照"天基组网 地网跨代 天地互联"思路积极布局6G技术研发 [4] - 万马股份旗下通信专用集束电缆系列 拉远光缆系列 光电复合缆系列可应用于5G组件 公司密切跟进6G技术产业动态 [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6G概念股中2024年实现盈利且经营同比向好有15股 其中移远通信 沃特股份 本川智能 天银机电 慈星股份5股净利润同比增超100% [5] - 移远通信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4亿元 同比增长约495.33% 主要因物联网市场需求复苏 边缘计算 混合现实 大模型等技术与物联网加速融合 [5] - 2025年以来6G概念股获融资客加仓 15股净买入额超亿元 其中中国移动 中天科技 华工科技 移远通信4股净买入额超过5亿元 [5]
光谷上协第一届二次理事会圆满召开 华工科技马新强当选为名誉会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1-24 11:39
文章核心观点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上市公司协会第一届二次理事会暨名誉会长聘任仪式召开,协会在助力上市公司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未来将继续聚焦会员需求助力光谷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1][2][3] 会议选举与聘任 - 选举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为协会名誉会长 [1] - 增选祥龙电业为协会副会长单位、华泰证券为协会专业机构委员单位 [1] 参会人员 -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钱德平,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黄爱兰及金融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1] - 祥龙电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董耀军,华泰证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闵捷出席 [1] - 协会会长赖春临、副会长易华荣及全体理事、监事代表参与 [1] 协会工作展望与汇报 - 协会会长赖春临表示上市公司需担负高质量发展主体责任,协会应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 [1] - 协会秘书长涂堩中汇报协会党支部成立情况、年度工作内容及未来工作计划 [2] 审议与合作 - 理事会审议通过光谷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度工作汇报》与《财务管理制度》 [2] - 光谷上市公司协会与华泰证券湖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光谷上市公司服务深化合作 [2] 领导期望 -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期待光谷上市公司打造特色产业链,协会完善自身建设彰显“光谷魅力” [3] 后续活动与目标 - 与会成员参观华工科技企业展厅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3] - 协会将聚焦会员需求优化服务,助力光谷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价值提升 [3]
华工科技:光模块是2025年主要推动因素;激光和新能源车传感器增速保持稳健;买入
高盛· 2025-01-10 07:0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工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11] 核心观点 - 华工科技2025年的增长前景强劲,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光模块、激光装备和新能源车传感器三大业务板块 [1] - 光模块业务将成为2025年主要的利润驱动力,受益于国内需求增长和产品结构升级 [2][8] - 激光装备业务预计销售额增长20%以上,主要受益于造船业需求强劲和智能手机领域升级 [6] - 新能源车传感器业务是公司净利润率最高的板块,管理层对其增长前景保持信心,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向海外整车企业扩张和产品线扩展 [7] 光模块业务 - 2025年中国光模块需求可能超过1,000万个,2024年为600万~700万个 [2] - 华工科技是国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并且在某些客户最近采购招标中的份额有所提升 [2] - 公司预计光模块毛利率将达到15%~20%,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和800G产品上量 [2] - 公司正在与一些美国客户进行资质认证,预计2025年一季度将收到800G产品订单 [3] - 华工科技还推出了LPO、800G/1.6T硅光模块等新产品,正在一些美国客户的送样和认证阶段 [3] 激光装备业务 - 管理层预计激光装备业务销售额增长20%以上,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造船业需求强劲、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新订单需求以及中国整车企业的海外产能扩张 [6] - 华工科技已在欧洲和东南亚建立了激光装备产能,以支持海外业务扩张 [6] 新能源车传感器业务 - 新能源车传感器业务是公司净利润率最高的板块,管理层对其增长前景保持信心 [7]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向海外整车企业扩张和产品线扩展,从PTC加热器扩展到其他传感器产品(如雨量、压力、光线传感器等) [7] - 尽管面临来自客户的定价压力,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改进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够保持利润率稳定 [7]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收入为18,266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2,148百万人民币,每股收益为2.14人民币 [9] - 2025年预计毛利率为23.1%,净利率为11.8% [9] - 光模块业务预计在2025年收入为9,695百万人民币,激光装备业务为4,784百万人民币,传感器业务为5,526百万人民币 [9]
华工科技(000988) - 2025年1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1-07 11:00
公司概况与投资者关系 -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7日举行了线上电话会议,参与单位包括AIA China、Aqua Lake、Arrowpoint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2][3]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含树、证券事务代表姚永川、投资者关系主管陶雪芷 [4] 校企改制与业绩对赌 - 2021年3月,华工科技完成校企改制,成为武汉国资控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7] - 公司已达成2021-2023年业绩对赌条件,润君达将在2025年12月20日前完成9.8亿元基金份额的受让 [7] 光模块业务进展 - 公司已在多家头部客户进行400G、800G以及1.6T产品的测试,800G LPO产品已获得明确需求 [8] - 400G光模块月产能为40万到45万只,计划扩充至70万只 [9] - 海外工厂已实现投产,规划月产能为10万只,主要满足800G和1.6T需求 [10] - 公司具备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推出了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 [11]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 - 公司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围绕"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发展,重点突破核心信息化技术 [12] - 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行业,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2] 感知业务发展 - 感知业务围绕新能源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巩固智能家电领域温度传感器的全球领先地位 [13] -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电池电芯热失控管理、光伏充电站工业智能化控温类传感器 [13] - 国际业务持续开拓,未来将加速发展海外业务 [14]
华工科技:关于调整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4-12-30 10:07
关联交易额度调整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由25776万元调减984万元至24792万元[2] - 采购商品、接受劳务预计金额由19055万元调至20375万元[4][5] - 出售商品、提供劳务预计金额由5691万元调至3467万元[5] - 房屋土地租赁预计金额由1030万元调至950万元[5] 关联交易发生情况 - 年初至披露日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累计发生额16185.28万元,占调整后预计金额79.44%[8] - 年初至披露日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累计发生额2569.36万元,占调整后预计金额74.11%[8] - 年初至披露日房屋土地租赁累计发生额853.60万元,占调整后预计金额89.85%[8] 子公司业绩 - 武汉武钢华工激光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8022.44万元,净资产6761.16万元,营收1826.09万元,净利润78.51万元[9] - 武汉华日精密激光截至2024年7月31日总资产43662.75万元,净资产25912.93万元,营收12748.02万元,净利润1684.64万元[10] - 宝鸡华工激光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4444.42万元,净资产2952.09万元,营收297.96万元,净利润 - 329.58万元[12] - 武汉云岭光电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67776.69万元,净资产51794.69万元,营收10914.75万元,净利润 - 1113.54万元[13] - 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1499.91万元,净资产1499.91万元,营收772.94万元,净利润 - 255.36万元[15] - 上海华工恒锐激光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595.12万元,净资产571.54万元,营收0万元,净利润1.51万元[16] 交易额度增减 - 2024年度华工激光向武钢华工激光采购货物额度增加1580万元,华工法利莱向其销售货物额度增加1640万元[23] - 2024年度华工国际向华日精密采购货物额度增加250万元,华工激光增加2000万元,华工国际销售额度减少180万元[24] - 2024年度华工激光向宝鸡华工激光采购货物额度减少360万元,华工法利莱销售额度增加50万元[24] - 2024年度华工激光向恒锐激光销售货物额度减少185万元,向华工智云销售额度增加1万元[25] - 2024年度华工正源向云岭光电销售货物额度增加50万元[25] 股权变动 - 2024年9月增资后,公司及其子公司合并持有瑞创信达52.37%股权,瑞创信达及其子公司不再是关联方[24] 其他 - 公司调整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符合业务开展情况[28] - 关联交易内容和定价政策公平合理,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28] - 全体独立董事同意将调整事项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28] - 备查文件含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等[29]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