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CL科技(000100)
icon
搜索文档
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光伏电站发电破3亿度,光伏ETF基金(159863)上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8-08 05:47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强势上涨2.27%至2025年8月8日13:19 [1] - 成分股阳光电源上涨13.51%、上能电气上涨5.49%、固德威上涨5.04% [1] - 光伏ETF基金上涨2.08% 最新价报0.49元 [1] 行业动态 -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塔油且末光伏电站累计绿电突破3亿度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联动上涨 硅料价格稳中有涨且N型硅料涨幅收窄 [1] - 硅片与电池片价格延续上涨趋势 组件价格小幅抬升 [1] - 产业链成本传导持续释放 价格上涨动能由中上游向终端传导 [1]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光伏产业链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6% 截至2025年7月31日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科技 [2] 产品信息 - 光伏ETF基金(159863)设场外联接A份额021084、C份额021085及I份额022862 [3]
光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董秘PK:亚世光电边瑞群年龄最高,为63岁,2016年开始任职
新浪财经· 2025-08-08 05:37
A股董秘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 平均薪酬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 [1] 光学光电子行业董秘薪酬分析 - 行业共有106家上市公司 董秘平均薪酬84.34万元 在124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29位 [1] - 2024年行业董秘平均薪资较上年上升5.14万元 薪酬增幅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4位 [1] - 106位董秘中49位薪酬位于50-100万元区间 占比近半 27位薪酬超100万元 占比25% [1] - 薪酬最高董秘为TCL科技廖骞581.53万元 京东方A刘洪峰461.38万元 最低为东田微李广华28.54万元 [1] 年龄分布特征 - 106位董秘年龄分布在29-63岁 中枢在35-49岁 该年龄段78人占比超七成 [3] - 高薪年龄段为45-59岁 平均薪酬134.12万元 [3] - 年龄最大董秘为亚世光电边瑞群63岁 最小为南极光姜丽群29岁 [5][6] 学历分布特征 - 105位董秘中本科学历46位 硕士53位 合计占比超九成 [6] - 唯一博士学历董秘为维信诺徐凤英 薪酬276.80万元 远超本科66.45万元和硕士99.60万元平均水平 [6] 薪酬与股价表现关系 - 董秘薪酬0-150万元区间内 随着薪酬提升 股价年涨跌幅从-6.66%提升至6.83% 呈现正相关 [8] - 各薪酬段接待投资者次数分别为7次 5次 6次 无显著变化 [8]
光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董秘PK:TCL科技廖骞薪酬最高,达581.53万元,对应日薪超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8 05:35
行业整体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总数5817家 董秘薪酬总额40.86亿元 平均薪酬75.43万元[1] - 光学光电子行业106家上市公司 董秘平均薪酬84.34万元 在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29位[1] - 行业董秘薪酬同比增加5.14万元 增幅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4位[1] 薪酬分布结构 - 50-100万元区间董秘49位 占比46.2%[1] - 超100万元高薪董秘27位 占比25%[1] - 最高薪酬董秘为TCL科技廖骞581.53万元 京东方A刘洪峰461.38万元[1] - 最低薪酬董秘为东田微李广华28.54万元[1] 年龄分布特征 - 董秘年龄区间29-63岁 35-49岁年龄段占比73.6%(78人)[3] - 45-59岁高薪年龄段平均薪酬134.12万元[3] - 最年长董秘为亚世光电边瑞群63岁 最年轻为南极光姜丽群29岁[5][6] 学历背景分析 - 本科董秘46位 硕士53位 合计占比94.3%[6] - 唯一博士学历董秘为维信诺徐凤英 薪酬276.80万元[6] - 本科平均薪酬66.45万元 硕士平均薪酬99.60万元[6] 薪酬与股价关联性 - 0-150万元薪酬段分为三档 对应平均接待机构次数分别为7次/5次/6次[8] - 对应股价年涨跌幅分别为-6.66%/-0.87%/6.83%[8] - 薪酬水平与股价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8]
光伏行业密集利好持续,光伏ETF基金(159863)上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8-08 03:08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0.95%至931151 成分股阳光电源涨6.00% 上能电气涨3.11% 双良节能涨2.71% 固德威涨2.31% 锦浪科技涨2.23% [1] - 光伏ETF基金上涨0.83%至0.49元 代码159863 [1][5]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6% 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科技等头部企业 [4]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1] - 工信部下达《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 重点监察"单位产品综合电耗"指标 [1][2] 行业影响分析 - 节能监察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高耗能低效产能面临淘汰或强制关停 [1] - 能耗标准提升倒逼技术工艺升级 企业加大降本增效技术研发投入 [2] - 绿电替代传统网电成为降低综合电耗直接途径 提升行业绿电应用比例 [2] 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企业在资金/技术/规模效应方面具优势 应对能耗要求更从容 [2] - 中小型及技术落后企业生存空间压缩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 供需与盈利展望 - 监察抑制供给扩张速度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保持稳健增长 [3] - 供需关系改善扭转供过于求局面 多晶硅及产业链价格或触底回升 [3] - 行业盈利水平有望迎来周期性拐点 反内卷推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广东坐稳第一经济大省 惠州成关键
36氪· 2025-08-08 02:14
广东与江苏经济竞争格局 - 广东与江苏GDP差距进一步缩小 [1] - 江苏采用"群狼模式"与"多核驱动"发展策略 拥有5个万亿级城市且徐州达9500亿元 另有3个7000亿级城市 [2] - 广东仅有4个万亿级城市(广深佛莞) 第五城惠州仅6000亿元 出现明显断层 [2] 惠州经济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GDP达2910.06亿元 名义增速10%居全省首位 实际增速5.1% [5][7][8] - 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 高于全省4%和全国6.4%的增速 [3][9][10] - 三大主导产业表现突出:电子行业增15.7% 生命健康制造业增13.6% 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5.4% [10] 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 - 4家民企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TCL科技(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 TCL实业(终端产品) 亿纬锂能(锂电池) 德赛西威(智能汽车配套) [11] - 形成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优势产业 规模居全省第三 [12] 人口与市场潜力 - 常住人口611.68万人 但实际管理人口近900万 实时人口接近1000万 [3][15] - 过去十年常住人口净增135万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1.18万户 引进人才12.6万人 [15] - 进出口总额1979.88亿元增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65亿元增5.5% 均高于全省水平 [13] 投资与房地产挑战 -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9% 其中制造业投资降9.3%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26.9% [1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1.6% 临深片区出现供大于求的结构性问题 [14]
突发!美国对TCL、联想、一加等中国企业启动337调查
是说芯语· 2025-08-07 08:44
337调查启动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于8月4日投票决定对"特定移动蜂窝通信设备"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56)[1] - 中国一加、联想、TCL等多家企业及其海外关联公司,以及芬兰HMD Global等企业被列为列名被告[1] - 调查源于韩国Pantech Corporation于2025年7月3日向ITC提交的申诉,主张相关产品侵犯其4项美国注册专利(专利号分别为9.548.839、11.659.503、11.051.344、12.267.876)[3] 涉案企业范围 - 列名被告包括中国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一加)及其美国子公司、联想集团及其美国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联想旗下)、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芬兰HMD Global及其美国子公司[3] - 另一项针对特定智能电视的337调查申请由美国Cerence Operating Company提出,涉及日本Sony Group Corporation、美国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TCL多家关联公司等[6] 调查程序与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限[7] - 若认定侵权成立,ITC发布的救济令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于60日后具备终局效力,可能对相关企业的美国市场业务造成直接影响[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近年来联想、大疆、立讯精密、TCL、海信、一加等企业都曾被美企提起337调查申请[8] - 发起337调查已成为老牌科技巨头同中国制造竞争的常用手段,涉及家具、健身器材、汽车零部件、药物、计算机及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8]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领域的"空心化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网络等)为谋取专利收费而发起337调查,成为行业显著特征[8] 应对策略分析 - 统计数据显示应诉不一定输,甚至赢面更大[9] - 滥用知识产权虽可能短期获利,但长期面临巨大法律风险,可能远超胜算5%的337投诉[9]
这家面板厂8代喷墨印刷OLED产线投资计划最早将于本月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23
投资计划公布时间 - TCL华星最早将于本月公布第8代喷墨打印OLED产线投资计划 [1] - 公司技术规划中心主任周明忠表示将于本月或下月公布投资进展 [3] - 行业此前预计7月左右公布计划 目前稍有延迟 因需与地方政府就投资规模进行最终商议 [3] 技术进展与性能参数 - 喷墨打印OLED像素密度已超过350PPI [5] - 喷墨打印OLED开口率达到精细金属掩膜方式OLED的3倍 [6] - 蓝色OLED器件寿命明年将延长至400小时(LT95@1000尼特) 较2020年40小时提升10倍 [6] - 蓝色器件尺寸与红色和绿色器件相近 不同于FMM OLED中蓝色器件尺寸更大的特点 [7] 产线布局与产能现状 - 当前在武汉T5工厂运营5.5代(1300×1500mm)喷墨打印OLED生产线 [6] - 5.5代线产能为每月投入2万片玻璃基板 [6] - 自2023年11月起已量产21.6吋医疗用喷墨打印OLED产品 [6] - 2023年从破产的JOLED收购5.5代喷墨打印OLED生产线设备 [7] 技术优势与应用拓展 - 喷墨打印方式在制造大尺寸面板方面具有优势 需第8代生产线才能凸显经济性 [6] - 可在常压或低真空环境下制造 相比真空蒸镀技术更适合大尺寸基板 [6] - 2025年SID显示周展出多款新产品:6.5吋智能手机用(326PPI)/14吋2.8K笔记本用/14吋1920×1200平板用喷墨打印OLED [7] 战略定位与行业合作 - 喷墨打印OLED是公司与韩国面板企业形成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7] - 有望与曾支持JOLED开发技术的日本材料及设备企业展开合作 [7] - 行业普遍预计公司将在2025年内决定是否投资第8代喷墨打印OLED [3]
TCL科技10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获深交所受理
新浪财经· 2025-08-07 02:40
融资计划 - 公司10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 受理日期为2025年8月6日 [1] -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等相关费用后可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及运营、符合要求的股权投资等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1]
“深耕安徽”专题系列报告之智能家电篇:百尺竿头聚焦高质量,生态聚合谱写新篇章
国元证券· 2025-08-06 09:39
行业投资评级 - 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目标到2027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5000亿元,其中小家电占比20%以上,智能家居占比20%以上[3][7][21] 核心观点 产业规模与历史发展 - 安徽省家电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约3000亿,2027年目标5000亿,2024年"四大件"产量10206万台(冰箱全国第一,洗衣机/空调全国第二,彩电全国第四)[2][21][24] - 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改制创牌(1980s)、资本扩张(1990s)、产业转移(2000s)、生态聚合(2010s至今),形成"13+1000"龙头+配套体系[14][19][21] 区位与政策优势 - 背靠长三角市场腹地,拥有铜陵/马鞍山原材料集群(铜材占全国7%),集装箱运输网络+中欧班列保障物流[3][13][41] - 2023年成立30亿智能家电主题母基金,2024年招引项目442个拟投资1266亿,已撬动社会资本29.72亿[3][30] 产业集群布局 - "一体两翼"格局:合肥(最大基地)、芜湖(空调)、滁州(博西/康佳),马鞍山/六安等多点开花[6][24][33] - 海尔/美的/格力等13家龙头带动,合肥本地配套率70%,核心配套率75%[24][32] 技术创新与升级 - 新型显示(京东方)、集成电路(蚌埠传感谷)、人工智能(科大讯飞)支撑智能家电升级,2024年智能家居终端市场规模324亿美元[7][39][42] - 大模型+具身智能推动决策智能化,场景化需求催生套系化解决方案(如美菱"仰望"系列)[31][35][39] 新兴品类拓展 - 小家电零售量增速(4%)超大家电(1%),洗碗机/扫地机等渗透率低于欧美,合肥长虹/美的厨热产业园加码厨电品类[35][43][46] 目录结构总结 1. 全国家电强省 - 40年发展形成3000亿集群,2024年出口341亿(+14.6%),拥有4家灯塔工厂[21][24][26] - 消费升级驱动智能化(智能家居CAGR 12.57%)与场景化(套系化解决方案)[31][35] 2. 区位与产业引进 - 长三角一体化+皖江示范区政策,美的/格力等龙头项目带动(如芜湖美的2023年营收破千亿)[3][20][69] - 铜陵有色/马钢股份提供原材料,制造业工资低于广东/浙江[13][41][56] 3. 智能化支撑产业 - 新型显示(合肥6代线)、家电芯片(蚌埠)、AI语音(科大讯飞)构建技术生态[7][39][40] 4. 小家电与新场景 - 小熊电器等线上增长快,滁州东菱电器年产能1600万台(98%出口)[46][65] 5. 产业新趋势 - 研产销全链条升级:智能设计(美菱AI大模型)、供应链整合(合肥配套率70%)、跨境电商(中欧班列)[8][24][42] 6. 国际竞争力目标 - 2027年形成自主可控产业链,外销占比提升至20%[3][26]
TCL第二,2025H1全球电视品牌出货排名公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6 09:01
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品牌出货量达9,250万台,年增2%,但下半年可能面临压力,全年出货量预期下修至1亿9,571万台,年减1.1% [2] - 品牌提前出货导致下半年旺季动能受抑制,主要因素包括面板成本高企、关税调整预期以及内需政策调整 [2] - 美国上半年电视销售年增幅维持在2%~3%,部分透支下半年需求 [2] 主要品牌出货表现与市占率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品牌为Samsung、TCL、Hisense、LGE和Xiaomi,合计市占65.6% [5] - TCL与Hisense出货量分别年增12.5%和7.3%,市占率提升至15.2%和14.9% [3][5] - Samsung出货量持平(16,550万台),市占率从18.2%降至17.9%,LGE出货量年减1.1%,市占率降至11.8% [3][5] - Vizio因被Walmart并购,上半年出货量增长13%,预计全年增长逾30% [5] 技术细分市场动态 - Mini 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67%至1,290万台,渗透率达6.6%,TCL、Hisense、Xiaomi合计市占62% [6] - 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5.6%至668万台,占全球电视比重3.4%,Samsung与LGE合计市占近80% [6] - 高刷新率电视(120Hz及以上)出货量年增24.4%,渗透率提升至13.6% [6] 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 - 技术驱动的结构性升级成为竞争核心,品牌通过Mini LED、OLED及高刷新率产品强化差异化 [6] - 中国品牌受益于政策补贴,在Mini LED领域表现突出,韩系品牌面临市占流失压力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