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诺思(688710)

搜索文档
益诺思(688710.SH)上半年净亏损1518.95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8 12:0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38.04%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518.95万元,上年同期盈利9563.9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 [1]
益诺思(688710)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28 10:27
股东大会时间 - 召开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14点30分[4]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4] 投票平台时间 -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5] - 互联网投票时间为9:15 - 15:00[6] 其他时间 - 议案披露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6]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15日[11] - 现场参会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特定时段)[14] 联系方式 - 会议联系电话为021 - 50801259[15] - 电子邮箱为bo@innostar.cn[15]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17]
益诺思(688710)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8 10:26
会议信息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3名监事均出席[2] 议案表决 - 《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全票通过[3] - 《<关于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的报告>的议案》2票同意,高莉回避[3][4] - 《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全票通过[5] -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全票通过,需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审议[6]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全票通过[7][8]
益诺思(68871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0: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5.2286百万元,同比下降38.04%[20]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下降112.22%[20] - 公司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下降112.22%[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同比下降127.06%[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同比下降6.37个百分点[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6%,同比下降6.72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3.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04%[22] - 利润总额53.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49%[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18.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5.88%[21][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3,255.6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39%[21][22]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下降112.22%[21]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下降127.06%[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680.5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96%[26] - 营业收入375.23百万元同比下降38.04%[100][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9百万元同比下降115.88%[10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2.56百万元同比下降136.39%[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70.08百万元同比下降29.24%[102][105] - 销售费用13.43百万元同比下降2.72%[105] - 管理费用60.42百万元同比下降2.39%[105] - 研发费用22.27百万元同比微增0.15%[105] - 财务费用-1.99百万元同比增加230.07万元[102][10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为合同研发服务按服务成果结算FFS模式[33] - 核心业务IND和NDA新签项目个数合计同比增长6.86%[46] - 海外业务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6] - 放射性药物和小核酸药物领域新签项目个数同比明显增长[46] - 创新生物制药(Biopharma)合同金额及个数持续快速上升[71] - 公司已评价偶联药物(XDC)170余项、双抗/多抗150余项、基因治疗项目100余项、小核酸类药物100余项、免疫细胞类项目80余项、多肽类项目60余项、放射性药物60余项、干细胞类药物50余项、mRNA类药物近40项[67]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为3544.8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0%[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订单价格大幅下降[20] -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因订单价格下降及行业竞争[99] - 公司新签订单金额为5.32亿元,同比上涨7.39%[44] -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1.1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29%[4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22.86万元[44] - 公司净利润为354.64万元[44] - 非经常性收益总额1,836.71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1,827.24万元和政府补助1,034.18万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63.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985.06万元[2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9.85百万元[102][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39%[2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4%,同比增加2.27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4%,同比增加2.27个百分点[83] - 研发投入总额为2227.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15%[83] - 公司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共计5项[43] - 成功立项省部级项目1项[43] - 通过验收项目/课题3项[43] - 公司已搭建具有跨种属多脏器自主二分类识别能力的AI病理诊断模型,有效通过AI智能辅助分析使药物非临床毒性评价效率实现大幅提升[61][64] - 公司完成了α核素资质的认证,并完成了225Ac和212Pb等α核素标记、质控分析和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开发[63] - 公司从2022年开始布局类器官平台建设,建立了肿瘤类器官并探索心脏、肠道、睾丸类器官在毒性评价中的应用[63] - 公司建立了企业级知识图谱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海量知识资产的语义关联与高效应用[61] - 公司推进开发项目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模型,上线后将显著提升研发资源全周期管理效能[61] - 公司同步探索实施自动化程序用于实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61] - AI病理二分类诊断模型识别准确率提升[74] - 完成1.5万张WSI扫描及训练数据整理[74] - 完成225Ac和212Pb等α核素标记、质控分析和生物样品检测方法开发[76] - 建立角膜损伤修复模型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76] - 搭建多种肿瘤组织的肿瘤类器官库[74] - 在国内较早构建基于自监督学习与多尺度形态学特征融合的AI病理辅助诊断模型[74] - 报告期内公司新授权发明专利1项,累计拥有授权专利69项[80] - 报告期内累计发表文章14篇,其中SCI文章7篇[80] - 公司参与制定的2项团体标准《NK细胞疗法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和《小核酸药物递送系统技术要求》已正式颁布[80] - 研发人员数量89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81.87%[9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714.7万元平均薪酬9.75万元[9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7.3%[91]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70.47%[91] - 研发技术人员硕博比例近60%[70] 设施与产能建设 - 南通益诺思扩建项目2.4万平方米设施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56] - 南通益诺思同位素设施1800平方米实验室扩建改造工程竣工后将提升放射性药物评价服务能力[56] - 公司总部于2024年12月通过NMPA GLP复查,2025年3月获发复查证书[58] - 南通益诺思成功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获发GLP检查报告(EIR)[58] - 公司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于2025年正式启用,将有效解决动物设施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并提升业务服务产能[66] - 公司总部于2024年12月通过NMPA GLP复查并于2025年3月获证,全资子公司获美国FDA签发的GLP现场检查报告[68] - 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累计投入1.301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达100.11%[184] - 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已于2025年2月基本完成募集资金使用[184]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约17816亿元同比增长1.0%[37] - 预计2024-2032年中国医药市场复合年增长率6.3%创新药达8.3%[37] - 2023年全球CRO市场规模821.1亿美元非临床阶段243.6亿美元临床阶段577.5亿美元[38] - 预计全球CRO市场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9.0%2030年超1477亿美元[38] - 2023年中国CRO市场规模848.2亿元非临床阶段405.8亿元临床阶段442.4亿元[38] - 预计中国CRO市场2026年达1126.5亿元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9.9%[3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72笔总金额600.03亿美元[39]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投融资事件194起同比下降6.7%[39] - 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缩短至30日[40] 客户与合作伙伴 - 与全球950余家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71] - 2025年主要收入源自长期合作客户[71] - 公司参与行业展会33场,其中国际顶级会议6场,发表主题演讲2场[52] - 公司国内市场自主主办研讨会1场及专业直播4场,协同承办行业论坛、合作培训与交流活动21场[52] - 公司构建了专业敏捷的“PL+PM”项目管理模式,利用十余年行业经验专家组成的资源库提升客户体验[65] 人力资源与人才管理 - 公司储备人才年转化率达到10%[54]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和人才流失的核心竞争力风险[92] 在研项目与研发投入明细 - 在研项目"基于类器官、非编码RNA等技术的靶器官毒性研究"累计投入182.79万元,预计总投资360万元[85] - 在研项目"人工智能图像诊断技术在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累计投入111.56万元,预计总投资200万元[85] - 在研项目"非临床评价中创新性诊断技术平台的建设"累计投入244.21万元,预计总投资615万元[85] - 公司承担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干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评价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2020年10月至2024年12月执行[79] - 公司承担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性新药评价创新转化中心建设",2024年1月至2027年12月执行[79] - 基于人工智能的实验室信息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00元,本期投入247,456.91元,累计投入247,456.91元[86] - 生物标志物检测新技术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500,000元,本期投入2,534,779.62元,累计投入2,534,779.62元[86] - 药物定量生物分析新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350,000元,本期投入1,311,173.31元,累计投入1,311,173.31元[86] - 外泌体类药物定量检测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00元,本期投入201,860.60元,累计投入201,860.60元[87] - 生物标志物的分析GLP-1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50,000元,本期投入699,818.33元,累计投入699,818.33元[87] - 眼前段、眼底病变的模型建立和机制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0,000元,本期投入2,928,259.78元,累计投入2,928,259.78元[87] - 创新性检测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000,000元,本期投入4,757,019.17元,累计投入4,757,019.17元[87] - 创新型药物体外代谢技术研究项目投入200万元本期投入69.35万元[88] - 基于人源化肝脏小鼠的药物代谢技术研究项目投入75万元本期投入5.96万元[88] - 新型靶向放射性药物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投入135万元本期投入51.57万元[88] - 创新性药效模型研究项目投入500万元本期投入245.34万元[89] - 代谢性疾病模型建立及机制研究项目终止累计投入48.48万元[89]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其他应收款同比下降58.92%,从2273.85万元降至934.02万元,主要因收到退还的募投项目用地履约保证金[106]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激增454.06%,从2247.62万元增至1.245亿元,主要因购买定期存单[106]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45.92%,从3.031亿元增至4.422亿元,主要因在建募投项目转入及购置设备[106]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37.47%,从2.39亿元降至1.495亿元,主要因在建募投项目转入固定资产[106]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60.01%,从4681.76万元增至7491.21万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款增加[106] - 受限货币资金为6229.23万元,系保函保证金[10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6.72亿元,净额为6.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2.78亿元[181]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45.59%,本年度投入1021.6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1.68%[181]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0元,无超募资金使用安排[181] - 公司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与募集资金净额一致,均为6.1亿元[181] - 募集资金总额为6.096亿元人民币,其中创新药物生产及转化中心项目计划投资4.796亿元人民币[183][184] - 创新药物生产及转化中心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478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30.81%[18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2.150亿元人民币[18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554.87万元人民币[188] - 公司使用不超过3.80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90] - 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为3.071亿元人民币[190] - 募投项目"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在建工程余额1.469亿元,预计2026年7月完工[110] - 创新药物生产及转化中心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7月[18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及高管发生重大变动,包括4名人员离任和3名新聘任[117][118] - 副总裁邱云良于2025年4月辞任,不再担任公司核心技术人员[119]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386户[195]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9,076,360股,占总股本20.62%[198] - 上海翱鹏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7,412,396股,占总股本12.35%[198] -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250,141股,占总股本10.82%[198] - 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3,223,728股,占总股本9.38%[198]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106,941,126股,占总股本75.84%[198] - 国有法人股东共6家,合计持股75,123,304股,占总股本53.27%[198] - 龚飞为第一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有1,286,527股人民币普通股[198]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全资子公司包括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199]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3家股东限售期至2027年9月3日,限售期36个月[200] - 上海翱鹏企业管理中心等4家股东限售期至2025年9月3日,限售期12个月[200] 关联交易 - 公司关联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3亿元,本期存入约7.07亿元,取出约7.93亿元,期末余额为2.13亿元[175] - 公司关联存款利率范围为0.35%至1.35%,最高存款限额为3亿元[175] - 公司租赁支出中关联交易部分年化金额约1842万元,涉及上海益诺思、深圳益诺思等主体[179] - 租赁业务中非关联交易部分年化金额约386万元,包括上海复盛医药和美国San Jose BioCube等出租方[179] - 公司存款业务关联方为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受最终控制方控制[175] - 公司租赁资产类型包括房屋建筑物、设备及安装工程,租赁收益确定依据均为市场价[179] - 报告期内存在已披露但后续实施有进展的日常经营关联交易[172] - 关联交易具体情况需参见财务报告第十四节关联方及关联交易[172] 承诺与协议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时相关股份限售承诺均得到严格履行,无违约情况[124][12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2024年9月3日起12个月内[124]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124] - 公司上市后稳定股价承诺期限为自2024年9月3日起3年内[12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承诺为长期有效[125] - 公司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由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作出,为长期有效[125] - 控股股东医工总院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30] - 控股股东医工总院在审核期间新增持有益诺思0.8245%股份对应87.1799万股[132] - 实际控制人国药集团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33]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28] - 最近一年新增股东承诺完成增资扩股登记后36个月或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35] - 股东张江生药基地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36] - 股东张江生药基地承诺完成增资扩股登记后36个月内不转让上市申报前6个月内通过增资获得的股份[13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
益诺思(688710)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8-28 10:23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524.4904万股,每股19.06元,募资67176.79万元,净额60964.49万元[1] 项目投资 - 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拟投募资47964.49万元,总投资104500.00万元[5] - 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拟投募资13000.00万元,总投资38471.19万元[5] 资金管理 - 公司计划用不超3.30亿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可循环使用[7] - 决议2025年10月14日起12个月内有效[9]
益诺思(688710)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8 10:22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3524.4904万股,每股发行价19.06元,募集资金总额67176.79万元,净额60964.49万元[2] - 募集资金到账金额62774.441522万元[3] - 中信银行募集资金账户期末余额33711.787421万元[5] 资金使用与置换 - 2024年10月14日,用21502.280782万元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用554.866529万元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6] - 前期置换发行费用554.866529万元,募集资金到账后支付发行费用1199.835948万元,前期募投项目置换金额21502.280782万元,募投项目使用资金6288.583915万元[3] 现金管理 - 2024年10月14日,同意用不超3.8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7] - 2025年1 - 6月,对33881.534478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收益248.557144万元[8] 项目投资调整 - 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调整后投资47964.49万元,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调整后投资13000.00万元[9] 项目进度 - 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47771061.70元,进度30.81%[14] - 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0137585.27元,进度100.11%[14] - 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承诺投入0元[15]
益诺思(688710)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8-28 10:22
首次发行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524.4904万股,每股发行价19.06元,募集资金总额67176.79万元,净额60964.49万元[1] 现金管理 - 公司计划用不超3.3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1][3][10] - 产品为有保本约定存款类,不得质押和证券投资[1][3][10] - 决议有效期自2025年10月14日起12个月[3][10] - 到期后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3] - 董事会授权经营管理层决策并签合同,财务部实施[3][7][10] - 收益优先补足募投项目不足部分,归公司所有[4] 审议情况 - 2025年8月27日会议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1][10] - 监事会同意,保荐机构无异议[11][12]
益诺思(688710) - 关于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公告
2025-08-28 10:21
责任险购买信息 - 拟为董监高买责任险,赔偿限额不超5000万元/年[1] - 保险费预算不超20万元/年[1] - 保险期限自2025年9月3日至2026年9月2日[1] 决策流程 - 2025年8月27日董事会审议购买议案,同意提交股东会[1]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1] 其他说明 - 续保或重新投保在方案内无需另行决策[2] - 购买符合规定,保障履职,费用合理不影响财务[3]
益诺思(688710) -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8-28 10:21
审计机构聘任 - 2025年8月27日会议审议通过续聘立信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需股东大会审议[2][9] 立信情况 - 2024年末有合伙人296名、注册会计师2498名等[2][4] - 2024年业务收入47.48亿元等[4] - 2024年为693家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服务[4] - 2024年末提取职业风险基金1.71亿元等[4] - 金亚科技案尚余500万元连带责任[4] - 保千里案承担1096万元补充赔偿责任[4] - 近三年受行政处罚5次等[5] 审计费用 - 2024年度审计费用78万元,2025年定价原则同2024年[7] - 董事会提请授权管理层协商确定审计费用,聘期一年[7]
益诺思(688710) -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的报告
2025-08-28 10:21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 估的报告 通过查验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财务公司)《金 融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证件资料,并审阅了国药财务公 司截至2025年6月的财务报告以及风险指标等必要信息,对国药财务 公司的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药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国药财务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是经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企业名称:国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0号中国医药大厦7层 法定代表人:王鹏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45H2110000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783212X7 目前国药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20,000万元,股权结构 如下表所示: (一)控制环境 国药财务公司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公司章程、 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等。《公司章程》确定了成立公司的基 本原则,明确股东的出资方式,确定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对股东的权 利和义务进行界定,规范了股东会、董事会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对经 营管理机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