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CRO

搜索文档
益诺思9月26日获融资买入329.85万元,融资余额7303.4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01:2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6日公司股价下跌4.30% 成交额6849.83万元[1] - 当日融资净买入-199.28万元 融资余额7303.46万元占流通市值1.70%[1] - 融券余额0.00元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股东户数5386户较上期减少0.90% 人均流通股5235股增加0.91%[2] - 工银医疗保健持股43.94万股较上期增加7.23万股[3] - 工银战略转型持股35.41万股 嘉实医药健康持股34.43万股均为新进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减少38.04%[2] - 归母净利润-1518.95万元同比减少115.88%[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上海自贸区 2010年5月成立 2024年9月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CRO) 收入构成非临床96.31%临床3.42%[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11.35万元[3]
益诺思9月25日获融资买入1081.18万元,融资余额7502.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41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2.46% 成交额达1.07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081.18万元 融资净买入228.52万元 融资余额7502.74万元占流通市值1.67% 处于近一年较低水平[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0元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386户 较上期减少0.90% 人均流通股5235股增加0.91%[2]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持股43.94万股(增加7.23万股) 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持股35.41万股为新进股东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持股34.43万股为新进股东[3]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中欧责任投资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减少38.04%[2] - 归母净利润-1518.95万元 同比减少115.88%[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上海自贸区 2010年5月成立 2024年9月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CRO) 非临床业务收入占比96.31% 临床业务占比3.42%[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11.35万元[3]
益诺思股价涨5.11%,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4.43万股浮盈赚取85.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2:53
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11%至50.80元/股 成交额5201.80万元 换手率1.15% 总市值71.6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0年5月12日成立 2024年9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 [1] - 收入构成:非临床研究服务96.31% 临床研究服务3.42% 其他业务0.27% [1] 机构持股情况 -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005303)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34.43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22% [2] - 该基金9月25日浮盈约85.05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最新规模7.8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6.46% 同类排名892/4220 [2] - 近一年收益60.55% 同类排名1402/3820 成立以来收益99.5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孙晓晖累计任职168天 管理规模9.85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39.35% 最差回报38.84% [3] - 基金经理郝淼累计任职6年254天 管理规模36.52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83.83% 最差回报-29.32% [3]
558万合同却被索赔1.59亿,美迪西子公司被指“违约”有何隐情?
第一财经· 2025-09-25 01:31
诉讼背景与核心争议 - 美迪西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因延期交付安评研究报告被鸿绪生物起诉 索赔金额达1.59亿元 为合同金额557.6万元的28倍 [1][3] - 合同签署于2020年12月 约定8个月内完成中英文版安评报告以支持中美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 [3] - 实际交付严重滞后:中文版2022年12月底交付(延期约16个月) 英文版2024年交付(延期超2年) [4][5] 鸿绪生物指控内容 - 报告未通过药监局审查:中文版被NMPA认定不符合指导原则 需第三方CRO补充试验才获批;英文版遭FDA要求重新研究 [5] - 延期导致新药进展停滞 错失市场窗口期:对标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GLP-1糖尿病/减肥药项目 原预计国内前三、全球前五进度 现落后于信达生物已上市产品 [7] - 索赔构成:违约金351.54万元(按日万分之五计算)+返还服务费501.84万元+损失赔偿1.5亿元 [3] 美迪西回应与争议焦点 - 否认鸿绪生物指控 称其声明"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 合同履行细节及责任认定需待法院查明 [2][5] - 强调已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并指出鸿绪生物尚拖欠55.76万元合同尾款 [5] - 披露涉事项目CXHL2301060(HX-100101-1注射液)已于2023年12月获得NMPA临床试验批件 [5][6] 财务与经营影响 - 美迪西普亚为美迪西营收主力:2024年营收4.34亿元(占总营收41.81%)但净亏损7763.01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亿元(占比39%)净利润625.31万元 [8] - 美迪西整体业绩承压:2023年净亏3321.06万元(同比降109.82%) 2024年净亏3.31亿元(同比降896.21%) 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订单延迟;2025年上半年营收5.4亿元(增3.64%)亏损收窄至1289.84万元 [8] 行业背景 - 安评研究报告为临床前关键环节 通常需6-10个月完成 用于支持Ⅰ期临床试验申请 [4][1] - CRO行业面临价格竞争与订单执行压力 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8]
益诺思9月11日获融资买入473.75万元,融资余额8705.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24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0.75% 成交额6342.0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73.75万元 融资偿还622.06万元 融资净卖出148.3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8705.92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4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立于2010年5月12日 2024年9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 [1] - 收入构成:非临床研究服务96.31% 临床研究服务3.42% 其他业务0.27%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386户 较上期减少0.90% [2] - 人均流通股5235股 较上期增加0.91% [2]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持股43.94万股 较上期增加7.23万股 [3] - 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新进持股35.41万股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新进持股34.43万股 [3]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中欧责任投资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下降38.04% [2] - 归母净利润-1518.95万元 同比下降115.88%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511.35万元 [3]
益诺思9月10日获融资买入777.79万元,融资余额8854.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0日公司股价上涨3.57% 成交额7945.68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777.79万元 融资净买入307.38万元 [1] - 融资余额8854.22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51%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854.22万元 融券余额为0元 [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0股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0年5月12日成立 [1] - 2024年9月3日上市 主营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CRO) [1] - 收入构成:非临床研究96.31% 临床研究3.42% 其他业务0.27%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386户 较上期减少0.90% [2] - 人均流通股5235股 较上期增加0.91% [2] - 上市后累计派现4511.35万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减少38.04% [2] - 归母净利润-1518.95万元 同比减少115.88% [2] 机构持仓变动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持股43.94万股 较上期增加7.23万股 [2] - 工银战略转型股票A新进持股35.41万股 [2] -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新进持股34.43万股 [2]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中欧责任投资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2]
益诺思股价涨5.1%,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4.43万股浮盈赚取68.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日股价上涨5.1%至40.98元/股 成交额3095.05万元 换手率2.75% 总市值57.7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1] - 成立于2010年5月12日 于2024年9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 [1] - 收入构成:非临床研究服务95.42% 临床研究服务4.11% 其他业务0.47% [1] 机构持股情况 -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005303)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34.43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22% [2] - 该基金9月1日浮盈约68.52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A最新规模7.8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2.3% 同类排名534/4222 [2] - 近一年收益50.75% 同类排名1765/3779 成立以来收益93.9% [2] - 基金经理为孙晓晖和郝淼 [3] - 孙晓晖累计任职144天 管理规模9.85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7.64% 最差回报37.22% [3] - 郝淼累计任职6年230天 管理规模36.52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83.83% 最差回报-30.4% [3]
益诺思8月22日获融资买入1008.46万元,融资余额9266.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1:4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0.31% 成交额达5542.6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008.46万元 融资净买入61.29万元 [1] - 融资余额9266.87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7.84%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266.87万元 [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和余额均为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立于2010年5月12日 [1] - 上市日期为2024年9月3日 [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 [1] 业务收入构成 - 非临床业务收入占比95.42% [1] - 临床业务收入占比4.11%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47%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435户 较上期减少46.05% [1] - 人均流通股5187股 较上期增加97.2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9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551.8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0.30%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4511.35万元 [2] 机构持仓变动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000913)持股55.93万股 较上期增加21.32万股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新进持股40.31万股 [2]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000831)持股36.71万股 较上期增加7.42万股 [2] - 中欧责任投资混合A(009872)新进持股36.15万股 [2]
红杉高瓴一笔并购很有意味
投中网· 2025-06-15 06:47
并购市场趋势 - 并购市场进入黄金时代,主要由于美元大放水后4年估值回归合理区间,以及新"国九条"等政策支持 [1] - 典型案例包括奥浦迈以14.51亿元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相比最后一轮融资折价55% [1][11] - 2023年9月并购新规后,差异化对价交易案例显著增加,如兆易创新收购赛新电子时同一交易估值差达4倍 [2][4][5] 差异化对价机制 - 奥浦迈为澎立生物不同轮次投资方设置四档对价:12.40亿/15亿/18.30亿/21.80亿元,最高档涉及红杉、中金等机构 [3][15] - 思瑞浦并购创芯微案例中,对财务投资者和管理团队分别采用现金、可转债+现金的差异化支付方式 [17] - 美团2018年收购摩拜时已应用差异化定价,早期投资者获现金而后期投资者可换美团股权 [21] 典型交易分析 - 澎立生物经历估值剧烈波动:2年半内估值增长1460%至32.2亿元,但IPO失败后以14.51亿元被收购 [1][10][11] - 澎立生物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6亿/3.11亿/2.74亿,净利润5717万/5688万/3530万,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不低于5200万/6500万/7800万 [11] - 奥浦迈2021-2023年营收2.97亿/2.43亿/2.94亿,净利润2105万/5403万/1.05亿,收购市盈率超20倍 [11] 投资机构动态 - 澎立生物股东结构复杂,涉及30家机构包括红杉、高瓴、中金等,部分国资背景如太平洋人寿、中移资本等通过LP形式参与 [16] - 启明创投通过控股天迈科技展示产业整合能力,其在汽车交通赛道已投资文远知行等30余个项目 [19] - 2024年出现多起VC控股上市公司案例,如武岳峰创投注入致能电工、梅花创投控股ST路通等 [19] 交易设计挑战 - 独立董事陶化安反对奥浦迈收购案,认为公司现阶段缺乏并购必要性,反映整合难度 [6][22] - 并购交易需平衡多方利益,早期投资人可能因对价不符使用否决权,如摩拜案例中B轮投资者反对美团方案 [21] - 华兴资本指出并购本质是资金在股东间重新分配,需处理优先清算权等复杂条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