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赛生物(688065)
icon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20250429
2025-04-30 02: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凯赛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营收 29.58 亿元,同比增长 39.91%;毛利 9.24 亿元,同比增长 51.83%;净利润 4.89 亿元,同比增长 33.41%;扣非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增长 51.6%。2025 年一季度营收 7.76 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 13.33%;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 30.11%。总资产和净资产因定向增发大幅增长,2025 年一季度末总资产 246.9 亿,较上年末增长 29.8%;净资产 175.64 亿,较上年末增长 52.64%[2][3][5] - **海外市场与贸易战影响**: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约 40%,因主要产品不在中美贸易战负面清单且美国市场占比小,贸易战影响有限。一季度毛利率良好,癸二酸生产销售推动提升[2][6] - **合作进展**: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加速,在公路桥梁和建筑领域找到大规模应用并开展试点,重点推广建筑模板等应用,在六个区域试点并推动材料认证;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安徽凯显时代,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及材料开发,多个项目同步验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部分产能实现[2][7][8][9] - **项目投产与销售**:万吨级生基派定项目 2024 年底投产,2025 年启动销售,客户认可,应用于硫化剂等领域,国内市场有望年底加速生产并占较大份额[2][12][13] - **研发与技术应用**:投资分子之心布局 AI 领域,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等,控制生物转化过程;建设合成生物高通量研发平台,今年投入使用提升研发效率;开发长链二元酸新品种,有扩产计划[4][15][16][17] - **产品毛利率与成本**:Q1 毛利率环比 Q4 提升约 5 个百分点,因癸二酸开工量高;癸二酸与传统长链二元酸有毛利率差距,公司有信心提高;聚酰胺满负荷生产可大幅降本[18][19][26] - **市场需求与产能规划**:传统长链氨基甲酸项目销量饱和,将增加新品种并扩展产能;长链羧酸及其衍生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产能,有扩产计划;生物基聚醛胺项目产能利用率低,规划较大[20][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池壳中动力电池金属材料占比约 70%,热固型材料占比约 30%,凯赛生物热塑性可回收解决方案受国外客户欢迎,有减重等优势且阻燃性能突出[10] - 合资项目与招商局在合肥的合资公司设备采买基本完成,土建招标中,计划 2025 年投产;改性和复材成型工厂计划年底全面投产,产能和聚酰胺消耗量投产后明确[11][14] - 公司开发两套秸秆利用技术,为长期产业化做准备;2025 年完成生物基聚酰胺采购协议变更手续,联合起草行业标准认证文件[27][28] - 长链二元酸与下游客户保持稳定关系,正开发新应用领域;长碳链尼龙聚酰胺需合纤改性,部分客户端已商业化订单,其余在验证阶段[29]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0:48
公司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增股份137,911,755股已于2025年3月31日完成股份登记 [5] 股东信息 - 未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的具体数据 [4] - 未涉及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4] 财务报表 -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均未经审计 [6] - 本期及上期均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6] - 2025年起未涉及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调整年初财务报表的情况 [6]
凯赛生物(68806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5: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75,769,935.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950,113.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1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7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85亿元增长13.33%[1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24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7亿元增长16.34%[1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5亿元增长30.11%[20]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3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均为0.18元/股[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60,550,596.0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1%,较上年增加1.27个百分点[4][5]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4,689,868,403.1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8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3,815,224.8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64%[5]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0,797,271,252.9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46,793,890.23元增长约101.94%[1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328,059,228.8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7,221,432.01元增长约32.70%[15] - 2025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为124,326,264.4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5,570,949.14元增长约89.61%[15] - 2025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为156,664,427.7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3,780,523.31元增长约17.11%[15] - 2025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6,016,989,430.6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949,278,195.16元增长约1.14%[16]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640,110,503.3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46,911,528.77元下降约48.67%[16]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账款为1,369,518,721.6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40,649,689.49元下降约4.94%[16]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72,323,700.9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173,778.49元增长约901.58%[16]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24,689,868,403.1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021,477,349.64元增长约29.80%[16] - 2025年负债合计35.45亿元,较上一年的39.20亿元减少9.57%[17] - 2025年所有者权益合计211.45亿元,较上一年的151.01亿元增长39.99%[17] - 2025年递延收益3.83亿元,较上一年的3.89亿元减少1.68%[17] - 2025年资本公积142.99亿元,较上一年的85.20亿元增长67.82%[17] - 2025年未分配利润24.44亿元,较上一年的23.07亿元增长5.93%[17]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386.9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9.36%[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0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49亿元增长7.99%[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45亿美元和7.53亿美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57亿美元和5.37亿美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48.94万美元和2.15亿美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05亿美元和4.63亿美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5亿美元和 -4.63亿美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94亿美元和7.28亿美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28亿美元和7.00亿美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65亿美元和2831.96万美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4.50亿美元和 -2.19亿美元[25] 股权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2,060人[9] - 上海曜修生物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54,567,395股,持股比例35.29%[9]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2,007,550股,持股比例7.21%[9]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增股份137,911,755股于2025年3月31日完成登记手续[1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87,608.51元[6]
凯赛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30.11%
快讯· 2025-04-29 1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7 76亿元 同比增长13 33%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 37亿元 同比增长30 11% [1]
凯赛生物,29.58亿元!多个生物基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逐步搭建产业生态
synbio新材料· 2025-04-22 08:12
凯赛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核心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 [1][3] - 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21.41% [1] - 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1][3] - 扣非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1.6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21亿元,同比增长44.16% [3] - 研发投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3.38%,占营收比例7.89%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长链二元酸产品全球市场主导地位巩固,销量创历史新高 [3] - 生物法癸二酸成为化学法替代典型案例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2024年底投产并形成销售 [3] - 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Bio-PPA CFRT)获商业订单 [3][7] - 重点研发领域包括绿色二元酸、生物基聚酰胺等6大方向 [3]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通过定增引入招商局集团,募资59.15亿元 [4] -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搭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生态 [5][6] - 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公司已设立,加速项目建设 [5] - 目标打造双碳时代的生物基基石材料 [6] 下游应用拓展 - 成立安徽凯酰时代公司,开发生物基复合材料电池壳体等交通领域产品 [7] - 成立合肥氢禾公司,拓展生物基聚酰胺在氢气储存等领域的应用 [7] - 重点开拓新能源装备、现代物流、绿色建筑等应用场景 [7] 未来发展计划 - 推进8大学科高通量研发平台建设 [7]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性价比和技术领先优势 [7]
凯赛生物2024年净利增长33.41%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全面展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06: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 [2] - 研发费用2.33亿元,同比增长23.3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9%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长链二元酸产品保持全球主导地位,生物法癸二酸销售显著增长 [2]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顺利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2][3] - 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Bio-PPA CFRT)成型工艺取得突破,获得商业订单 [2][3] - 在绿色二元酸、生物基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等研发项目上取得显著进展 [5] 产能与市场拓展 - 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开工率及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3] - 合肥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和Bio-PPA CFRT工厂正在建设中 [5] - 与下游头部产业组建合资公司并开展建设运营 [5]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完成59.15亿元资金募集 [3] - 与招商局集团、合肥市政府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4] - 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相继成立 [4] - 计划将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复合材料开发为双碳时代的基石材料 [4] 2025年业务规划 - 重点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市场,建设合肥工厂 [5] - 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通量研发平台 [5] - 开发长链二元酸新品种及衍生产品 [5] - 开发生物废弃物高值化应用技术 [5]
合成生物学+海洋极端微生物!生物经济50人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
论坛概况 - 2025年4月19-20日,生物经济50人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办,主题为"海洋生物制造:重塑未来产业格局",由华谷研究院主办,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2] - 论坛汇聚国内200多位"产、学、研、投、用"领域专家,旨在推动生物经济创新发展 [2] - 预热会议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第三次理事会召开,50多位代表讨论工信部国家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及2024年联盟工作 [2] 论坛核心内容 - 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指出海洋生物制造主题具有战略远见,是海南及中国生物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开端 [4] - 华谷研究院发布《2024生物制造产业蓝皮书》,涵盖产品、政策、科技、投融资等,并提出五项战略建议 [4][5] - 成立国家生物技术与经济办公室,统筹资源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 [5] - 组建生物制造国家实验室,实施技术工程专项 [5] - 制定优先采购生物基产品政策,通过新标准替代化工制造 [5] - 推动中国"世界工厂"从高端制造转向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生物制造3.0 [5] - 将生物制造业培训纳入政府预算,加强人才培养 [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论坛标志着中国海洋生物制造从技术储备迈向产业化的关键转折点 [5] - 合成生物学与海洋极端微生物结合,自贸港政策对接产业创新,可能重塑全球工业格局 [5] - 三亚有望成为生物经济时代创新策源地,推动中国从"生物制造大国"向"生物经济强国"迈进 [5] 华谷研究院与产业联盟 - 华谷研究院由梅永红倡议,华大集团、凯赛生物等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是中国首个生物经济民办非营利组织 [6] - 研究院定位为行业风向标和高端智库,深度参与生物经济全环节 [6] - 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由凯赛生物、华大集团等48家单位组成,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完整产业链 [7]
凯赛生物(688065)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1 14:33
会议安排 -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发会议通知,4月21日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多项议案表决均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部分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5][7][8]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等具体内容可查看相关报告或公告[9][11][12]
凯赛生物(68806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2025-04-21 14:32
业绩总结 - 2024年净利润488,961,919.11元,上年度366,524,351.34元,上上年度553,265,973.38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469,584,081.28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营业收入7,513,190,395.11元[5] 分红情况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4元,合计拟派287,579,451.60元[3]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87,579,451.60元,上年度110,451,774.96元,上上年度104,786,128.80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502,821,123.36元[5] - 本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16,495,446.25元,占净利润比例64.73%[4] - 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287,579,451.60元,占净利润比例58.81%[4] 研发投入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610,182,017.16元,占累计营收比例8.12%[5][6] 其他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0]
合成生物深度:以生物造万物,构建AI+新质生产力新业态
材料汇· 2025-04-21 14:28
合成生物学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基于工程化设计理念的交叉学科,结合生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工程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技术,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以实现特定功能,本质是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所需物质 [2] - 与传统发酵工程的区别在于合成生物学可对细胞进行定向性干预,将被动筛选转为主动设计,大幅提升微生物细胞工厂效率 [12] - 目前可合成的大宗化学品仅几十种,在整体基础化学品中占比有限,但部分领域应用场景良好,具有战略与商业优势,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2] 技术驱动因素 - 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和算法可快速分析数据、建模生物系统,预测优化研发结果,减少实验盲目性和重复性,国内AI发展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 合成生物学主要技术工具包括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技术、微生物高效合成化学品代谢调控机制、无细胞合成技术 [11] -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效率高、操作快捷、效果准确等优点,是当前主流基因编辑技术,显著降低了合成生物学成本 [25]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分为三层:上游工具层聚焦使能技术开发,核心壁垒在于专业技术;中游平台层提供赋能型技术平台,核心资产是生物铸造厂和代码库;下游应用层为各行业带来创新产品,核心是控制大规模生产成本和良品率 [4][70] - 平台层与应用层界限模糊,海外企业多进行中下游一体化布局,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有追赶空间 [71] - 应用层企业商业化护城河不仅在于技术专利,更在于工业化能力和商业价值变现能力 [72] 市场应用前景 - 生物制造可覆盖70%化学制造产品,预计21世纪末将应用于全球1/3制造业,创造30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31] - 应用场景包括:替代部分长流程传统生产路径,为优化到极限的化学工程法打开新研究方向,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26] - 市场规模从2018年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1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7%,预计2028年达近500亿美元 [39] 政策环境 - 海外政策支持主要分为指导类、规范类和支持类政策,美国通过《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等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58] - 国内政策从国家战略部署到省市具体落实逐步推进,新的纲领性文件有望近期出台 [57] - 政策难点在于适用对象定义困难,涉及企业、技术等多方面,需要兼具创新与审慎的指导 [65] 代表企业 - 凯赛生物通过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实现对化学法的替代,是生物制造替代化工产品的范例 [76] - 华恒生物是生物法丙氨酸领军者,梅花生物为氨基酸领军企业,巨子生物是重组胶原蛋白领军者 [4] - 传统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杜邦等也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