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曙光(603019)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中国版CUDA生态,中科曙光开放“DeepAI深算智能引擎”
观察者网· 2025-09-06 04:06
行业技术突破 - 中科曙光协同20多家AI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并全面开放DeepAI深算智能引擎 涵盖GPU异构计算工具套件 人工智能基础软件栈OpenDAS及人工智能应用管理平台DAP [1] - 国产GPU厂商通过该引擎只需维护一套代码即可无缝兼容原生CUDA 不再需要为不同框架做重复开发 首次在生态层面形成统一入口 [3][5] 生态战略意义 - 开放架构打破英伟达CUDA体系长期垄断的软硬件深度绑定模式 改变国产厂商需花费巨大成本适配或面临应用兼容问题的局面 [3] - 中科曙光开源开放DeepAI旨在整合协同国产GPGPU厂商资源 共同打造中国类CUDA生态 定义推广软硬件协同优化标准 提升中国AI全球竞争力 [5] 产业协作进展 - 公司携手20多家智算上下游企业依托国家先进计算产业中心建设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 推进产业链深度协作解决跨厂商技术对齐难题 [5] - OpenDAS负责深度释放硬件潜力 DAP让开发者直接调用问答 知识库管理 模型推理等能力而不需纠结底层算力差异 [5] 行业影响评价 - 该开放架构折射中国AI算力生态从追赶模仿转向尝试自主制定规则 被从业者比喻为AI产业盖大楼时拥有自主建筑图纸 [3][5] - 开放生态降低开发者创新门槛 打破封闭游戏在技术 数据和生态上筑起的高墙 体现中国AI向世界亮出开放宣言的能力 [5][6]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1:31
交易基本情况 - 海光信息拟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但交易前后海光信息均无实际控制人 不构成重组上市情形 [2] 交易进展时间线 - 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5月26日开市起停牌 [3] - 2025年5月31日披露停牌进展公告 股票继续停牌 [3] - 2025年6月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交易预案及相关议案 [3] - 2025年6月10日公司股票复牌并披露交易预案 [3] - 2025年7月9日和8月7日分别披露重组进展公告 [4] - 截至2025年9月6日 尽职调查工作仍在推进中 [4] 后续工作安排 - 公司及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交易相关工作 [4] - 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交易议案 [4] - 将按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后续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4]
中国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在重庆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1:22
行业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中科曙光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中国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1] - 推出AI超集群系统并开放多项技术能力 同时宣布启动"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建设 [1] - 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联动AI产业链企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 突破算力瓶颈并促进算力普惠 [1] 公司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 - 中科曙光过去十年建设了20多个大规模算力集群 累计部署超50万张异构加速卡 [1] - 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设计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正式发布 具备超高性能、超高效能、超高可靠和全面开放四大特征 [1] - 该系统可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推理、行业大模型微调、高通量推理和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等场景提供更大更高效算力底座 [1]
中科曙光(603019) - 中科曙光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9-05 09: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2] 事件进展 - 中科曙光A股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6月10日开市起复牌[3][4] - 2025年6月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3] - 7月9日、8月7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4] 后续安排 - 交易方案尚需合并双方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5]
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并募集配套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9-05 09:21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1] - 交易包含发行A股股票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性质 - 交易前后海光信息均无实际控制人 [1] - 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重组上市情形 [1] 审批流程 - 交易方案需合并双方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1] - 需获得有权证券监管机构等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后方可实施 [1]
曙光数创: 关于要约收购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9:16
收购交易结构 - 海光信息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为被合并方 海光信息为合并方[1] - 交易完成后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合同权利义务[1] - 该交易构成对曙光数创的间接收购 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1] 要约收购安排 - 海光信息需向曙光数创除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外的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全面要约[1] - 要约收购系履行法定义务 不以终止曙光数创上市地位为目的[1]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9日披露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 8月8日披露进展公告[1][2] 交易实施进度 - 收购需经双方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通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 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2] - 未能按规在60日内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全文 将每30日通报进展直至正式公告[2] - 海光信息及有关方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要约收购计划未发生变化[2]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已披露编号2025-040、2025-041、2025-043及2025-044系列公告[2] - 公司将持续关注收购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
计算机设备板块9月5日涨2.13%,博实结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3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09:07
板块整体表现 - 计算机设备板块当日上涨2.13% 领先主要股指表现 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24% 深证成指上涨3.89% [1] - 板块内个股普涨 领涨股博实结单日涨幅达20% 卡莱特涨幅10.72% 熵基科技涨幅8.02% [1] - 板块成交活跃 宇瞳光学成交额达6.69亿元 熵基科技成交量14.31万手 [1] 个股价格表现 - 博实结收盘价102.05元 成交额3.84亿元 成交量4.02万手 [1] - 慧翰股份收盘价120.95元 涨幅5.55% 成交额2.24亿元 [1] - 诺瓦星云收盘价175.21元 涨幅4.72% 成交额2.16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计算机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3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3.38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9970.09万元 [1] - 中科曙光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亿元 占比2.78% 但游资净流出1.33亿元 [2] - 中国长城主力净流入7016.87万元 占比4.17% 游资净流出2664.85万元 [2] - 熵基科技主力净流入4256.12万元 占比达9.23% 游资净流出2182.79万元 [2] - 恒为科技主力净流入3659.67万元 占比11.01% 居板块前列 [2] 重点个股资金动向 - 博实结主力净流入3630.05万元 占比9.45% 但游资净流出4060.11万元 占比10.57% [2] - 宇瞳光学主力净流入2831.16万元 占比4.23% 游资净流出4452.88万元 占比6.65% [2] - 思维列控主力净流入2624万元 占比8.75% 同时获游资净流入1408.40万元 [2]
中科曙光:截至8月3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358871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07:14
公司股东情况 - 截至8月3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358,871户 [1]
AI助力机器人产业突破,人工智能AIETF(515070)持仓股中际旭创大涨超1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6:52
市场表现 - A股午后强势反弹 创业板指大涨6%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双双涨超12% [1] - 人工智能AIETF盘中大涨超5.6% 成交额突破4.7亿元 基金规模突破80亿元 [1] - 均胜电子、协创数据、寒武纪、澜起科技等人工智能相关个股纷纷上攻 [1] 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1] - 宇树科技2024年四足机器人销售额占比约65% 人形机器人占30% 组件产品占5% [1] 行业观点 - AI驱动的半导体周期复苏与新需求共振 AI对高性能GPU、HBM存储、先进封装提出前所未有的需求 [1] - AI正成为超越手机和PC的新重要需求拉动力量 传统芯片库存去化接近尾声 [1] - AI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传统需求复苏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1] 产品信息 - 人工智能AIETF跟踪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成分股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基础资源及应用端个股 [2] - 人工智能AIETF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游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等国内科技龙头 [2] - 相关人工智能ETF产品包括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和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 [3]
光模块强势反弹,AI人工智能ETF(512930)涨超5.1%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50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强势上涨5.25%,成分股新易盛上涨12.61%、中际旭创上涨12.39%、均胜电子上涨10.00% [3] - AI人工智能ETF上涨5.10%至1.98元,近两周累计上涨7.18%,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3] - ETF单日成交2.83亿元,换手率10.23%,近一周日均成交4.32亿元 [3] 产品结构与成本 - ETF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最低费率水平 [3] - 近一月跟踪误差仅0.00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82%,新易盛(6.52%)、中际旭创(6.71%)、寒武纪(6.45%)为前三大权重 [4][6] 成分股特征 - 指数选取50只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 [4] - 权重股涵盖光模块(新易盛、中际旭创)、芯片(寒武纪、澜起科技)、应用(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