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重工(601989)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新增股份将于明日上市 全球最大造船航母即将正式启航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3:17
交易概览 - 中国船舶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增发30.53亿股股份 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标志着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正式完成[1] - 中船重工集团等交易方换股取得的14.54亿股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1] - 此次合并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号召 落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 是提升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行业话语权的关键举措[1] 整合意义 - 交易实现深度整合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长期各有侧重形成互补格局[2] - 中国船舶拥有先进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 在特种船型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中国重工是产业链最完整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 在超大型油轮和干散货船方面实力雄厚[2] - 通过整合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核心资产 新公司构建更完整造船产业链 发挥各大船厂优势船型作用 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2] - 在全球造船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 新公司将充分交流技术经验 提升研发制造实力 实现全链条技术攻关[2]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中国重工实现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29艘3493.92万载重吨[3] - 整合后新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近20% 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企业[3] - 新公司依托体量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布局 在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更强议价能力和竞争力[3] 行业背景 - 2025年全球造船行业处于良好发展态势 高盛预测在环保法规、船队老化和贸易增长推动下 全球造船业正进入可能持续到2032年的上行周期 带来价值1.2万亿美元的新船订单[4]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 从订单量、造船交付量、新签船舶订单、完工量等指标来看均处于领先地位[4] - 工信部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 印发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4] - 新公司将成为引领全球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改变全球船舶制造行业竞争态势[5]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原A股股东的股票将按换股比例转为中国船舶的股票,并将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流通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3:12
换股吸收合并进展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11日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证券变更登记证明》[1] - 中国重工原A股股东的股票将按换股比例转为中国船舶的股票[1] - 新增股份将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流通[1] 信息披露 - 具体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实施结果、股份变动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1]
【早报】墨西哥称计划对中国等国征收50%的关税,外交部回应;我国有望诞生一世界级金矿
财联社· 2025-09-11 23:14
宏观政策与国际贸易 -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和成都市 [1][3] - 墨西哥计划对中国等国征收50%关税 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并强调将根据实际情况维护自身权益 [1][3] - 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预计2025年内全面投产 [2][3] - 商务部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 强调推动解决企业困难 培育外贸新动能 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3] 行业动态与市场数据 - 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4]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关注度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4] -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10月份库存已售罄 预计交付时间推迟至11月 [5] - 欧佩克8月原油产量达4240万桶/日 环比增加50.9万桶/日 [6] - 中国1-8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 同比增长26.8% [7] - 人工智能药物开发商Absci与甲骨文和AMD合作 加速生成式AI药物发现进程 [7] 企业公告与资本运作 - 中国船舶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新增股份于9月16日上市 [2][8] - 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8] - 传音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2%公司股份 [9] - 金埔园林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58%公司股份 [10] - 优刻得实控人拟以19.74元/股转让5.13%公司股份 [11] - 扬杰科技拟以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16] - 恒大物业于9月12日上午9时起恢复联交所股份买卖 [17] 全球市场与大宗商品 - 美国8月CPI同比增长2.9% 核心CPI同比增长3.1% 符合市场预期 [19] - 美股三大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道指涨1.36% 纳指涨0.72% 标普500涨0.85% [19]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9% 阿里巴巴涨超8% 蔚来涨超6% [19] - WTI原油期货收跌2.04%至62.3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1.66%至66.37美元/桶 [19] - 微软与OpenAI达成非约束性协议 允许OpenAI推进重组为营利性公司 [20] 投资机会与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形成8天"超长黄金周" 旅游市场预订量激增130% GMV增幅超120% 部分热门线路提前售罄 [21][22] - CFM报告预测四季度存储价格将全面上涨 企业级存储预计个位数涨幅 手机嵌入式存储小幅上扬 [23] - 存储行业减产效应显现 原厂产能转向高利润产品 DRAM与NAND合约价环比上涨 [23]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暨关联交易实施完成;芯原股份拟购买芯来科技97%股权 |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5:44
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 新增股份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 限售期6个月 [1] - 芯原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需经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及交易所、证监会审核 [2]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5961%股份完成过户 获得11.51亿股股份 [3]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定价以评估机构出具的价值为参考 [4] 股东减持 - 金埔园林股东南京高科新创、珠海铧创及苏州高新拟各减持不超过183.93万股(均占比1%) 另高科新创拟大宗交易减持291.26万股(占比1.58%)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4.58% [5] - 宿迁联盛股东方源智合拟减持不超过1256.9万股(占比3%)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 [6] -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减持不超过242.09万股(占比3%)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7] - 中文在线股东深圳利通产业基金与上海阅文拟各减持728.5万股(各占比1%)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 [8] - 山外山股东湖南湘江大健康拟减持不超过4%股份 董事任应祥拟减持不超过0.08%股份 [9] 监管事项 - 城地香江因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10]
首开股份:控股子公司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股权;芯原股份明日复牌丨公告精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49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 中国船舶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新增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 限售期6个月 [1] 传音控股股东减持 - 传音控股股东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询价转让2280.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 [1] 芯原股份订单与收购动态 - 芯原股份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同比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2] - 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公司股票于9月12日复牌 [3] 新炬网络股东减持 - 新炬网络股东上海森枭投资中心于9月11日减持162.71万股 占总股本1% 持股比例由6.29%降至5.29% [4] 扬杰科技收购计划 - 扬杰科技拟以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业绩承诺方保证2025-2027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 标的公司主营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 [5] 首开股份间接持股说明 - 首开股份控股子公司盈信公司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比例约0.3% 持股比例较低 盈信公司对基金为财务性投资无控制力 [6] 经营业绩数据 - 厦门空港8月旅客吞吐量270.7万人次 同比增长5.18% [9] - *ST天山2025年8月活畜销售收入同比下降95.80% [9] 股权转让与项目中标 - 泰禾智能股东许大红协议转让公司5.79%股份给阳光新能源 [9] - 吉林高速控股子公司联合中标95.92亿元工程施工项目 [9] - 天永智能中标上汽集团GS6四期改造项目发动机装配线 [9] - 友讯达预中标南方电网计量设备框架招标项目 金额约1.61亿元 [9] 投资合作与医药批准 - 达实智能签约2777.89万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区智能化项目 [9] - 海峡环保拟与关联方签订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合同 [9] - 金帝股份与重庆市璧山区政府签署工业项目投资合同 [9] - 哈药股份拉西地平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9] - 智翔金泰泰利奇拜单抗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9] - 华润双鹤全资子公司腹膜透析液系列药品获批新增规格 [9] 其他公司事项 - 阳煤化工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 [9] - 天孚通信2025年半年度每10股派5元 股权登记日9月18日 [9] - 百诚医药控股股东增持计划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过80元/股 [9] 股东减持与回购 - 继峰股份股东余万立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 [9] - 宿迁联盛股东方源智合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9] - 盛科通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减持410万股 [10] - 必得科技董事及副总经理何明计划减持不超过0.0466%股份 [10] - 中文在线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10] - 伊之密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727万股 [10] -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减持不超过3.00%股份 [10] - 万讯自控持股5%以上股东尊威贸易计划减持不超过250万股 [10] - 炬光科技股东延绥斌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10] - 上海谊众实际控制人提议3000万元至3500万元回购股份 [10]
芯原股份拟购买芯来科技97%股权 ;扬杰科技拟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3:20
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 新增股份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 限售期6个月 [1] - 芯原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尚需再次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上交所及证监会审核通过 [2]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5961%股份完成过户 共计11.51亿股股份于2025年9月11日登记至西部证券名下 [3]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价格以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权益评估价值为参考 [4] 股东减持 - 金埔园林股东南京高科新创 珠海铧创及苏州高新拟通过集中竞价各减持不超过183.93万股(各占总股本1%) 高科新创另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91.26万股(占总股本1.58%)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4.58% [5] - 宿迁联盛股东方源智合拟于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256.9万股(占总股本3%) [6] -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于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42.09万股(占总股本3%) [7] - 中文在线股东深圳利通产业基金与上海阅文拟于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各减持不超过728.5万股(各占总股本1%)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2% [8] - 山外山大股东湖南湘江大健康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4% 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任应祥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0.08%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4.08% [9][10] 监管风险 - 城地香江因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11]
【财闻联播】墨西哥计划对中国等国征收50%关税,中方回应!中国船舶:新增股份下周上市
券商中国· 2025-09-11 12:39
汽车产业产销数据 - 1至8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增长37.3%和36.7% 占汽车总销量45.5% [2] - 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2] 数字贸易政策导向 - 商务部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领域扩大开放 鼓励外商加大数字领域投资 [3] - 将打造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 培育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及中小型优势企业 [3] 光电技术发展 - 第26届光博会汇聚3800余家光电企业 聚焦信息通信/智能传感等核心领域 [4][5] - 1.6T光模块密集亮相 400G/800G光模块仍为当前出货主力产品 [5] 国际贸易摩擦 - 墨西哥计划对中国产汽车等产品征收50%关税 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单边保护主义措施 [6] 金融机构融资动态 - 中国太保发行155.56亿港元零息可转债 转股溢价率25% 长线投资者认购超七成 [7] - 中信证券获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 [8] 证券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大涨5.15%创行情新高 CPO概念/半导体板块领涨 [9]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57.78亿元 总规模达23015.74亿元 [10] - 恒生指数跌0.43% 芯片股逆势上涨 中芯国际涨近5% [11] 科技创新应用 - 支付宝推出全国首个智能体支付服务"AI付" 率先应用于瑞幸咖啡AI点单助手 [12] - "碰一下"服务用户规模突破2亿 使用场景超1000个 近1亿人使用多项服务 [13] 企业战略调整 - 中国船舶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新增30.53亿股9月16日上市 [14] - 星巴克被曝员工垫钱自购月饼 公司回应称不允许该行为并正在核实 [13] 行业技术趋势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13]
A股公告精选 | 中国船舶(600150.SH)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SH)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1:38
公司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新增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且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 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公司股票于9月12日复牌 [3] 股东股份变动 - 传音控股股东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拟询价转让2280.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约2% [2] - 宿迁联盛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中文在线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6] - 继峰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中科环保股东拟合计减持1.2%公司股份 [6] 公司订单与业绩 - 芯原股份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3]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 预计对后续经营业绩产生深远影响 [3] - 吉林高速控股子公司联合中标95.92亿元工程施工项目 [6] 股份回购与增持 - 上海谊众董事长提议以3000万元至3500万元回购股份 [6] - 百诚医药控股股东上调增持计划价格至不超过80元/股 [6] 能源合作项目 - 海峡环保拟与关联方签订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合同 [6]
中国重工,正式退市!
凤凰网财经· 2025-09-06 13:42
中国重工退市与造船业整合 - 中国重工于9月5日终止上市 每股股价定格在5.10元[3] - 公司完成最后一笔换股交易后正式退出A股舞台[4] - 中国重工是承载中国船舶工业近20年改革历史的上市公司[4] 中国造船业发展历程 - 199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为南船和北船 形成竞争格局[7] - 分拆时中国造船完工量仅占全球5% 位于第三梯队[7] - 2009年中国重工上市 发行价7.38元/股 净募资143.4亿元[8] - 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9] 行业整合与重组 - 2019年11月南北船战略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13] - 2024年9月中国船舶公布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预案[16] - 此次合并将诞生全球最大上市船企[17] - 2025年6月胡贤甫接任中国船舶董事长 负责操盘A股最大吸并案[18] 技术发展与市场地位 - 通过业务专业化分工与科研协同 在LNG船和大型邮轮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14] - 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70%以上[15] - 在高端市场方面 中国船企手持LNG订单数仍不及韩国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18] 全球行业竞争格局 - 韩国HD现代决定合并旗下HD现代尾浦与HD现代重工[18] - 日本今治造船于6月26日宣布拟控股日本造船联合公司[18] - 全球造船业正经历合并浪潮[19] 历史意义与发展阶段 - 中国造船业从1999年"南北分治"到2025年"全球巨轮" 实现从追赶到超越[5] - 分治竞争模式加速了散货船、油船等领域的技术进步[7] - 公司因分治而生、借资本而兴、随整合而变、为产业升级而退[20]
中国重工,正式退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6 02:38
公司发展历程 - 中国重工于2009年12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发行价7.38元/股 净募资额143.4亿元 为当时A股最大军工IPO企业 [5]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每股股价定格在5.10元 通过换股方式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1][7] - 公司原属北船体系 侧重舰船装备与配套 整合大连船舶重工等核心企业 [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为南船和北船 形成长江为界的竞争格局 [4] - 分拆初期中国造船业处于全球第三梯队 造船完工量仅占全球5% [4] - 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 [5] - 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70%以上 技术竞争力带动市场份额提升 [7] 全球产业整合动态 - 2019年11月南北船战略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 推动液化天然气船和大型邮轮等高端领域突破 [7] - 韩国HD现代决定合并旗下HD现代尾浦与HD现代重工 日本今治造船拟控股日本造船联合公司 [9] - 全球造船业正经历合并浪潮 中国船舶通过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成为全球最大上市船企 [7][9] 行业周期特征 - 2008年海运需求萎缩导致航运市场长期低迷 日韩船企通过政府补贴和资本融资扩产降价 [4] - 2016年全球散货船和油船价格下跌叠加钢材成本上升 民用船毛利率显著压缩 [6] - 行业存在明显周期性特征 南北船曾出现同业竞争加剧现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