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601696)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中银证券:维持鼎龙股份“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半导体业务有序推进
格隆汇APP· 2025-08-26 08:05
财务表现 - 25H1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2.78% [1] - 25Q2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24.79%,环比增长20.61% [1] 业绩驱动因素 - 半导体业务收入及利润持续增长 [1] - 降本控费工作持续推进 [1] 业务进展 - 高端晶圆光刻胶新业务处于投入期,影响归母净利润3376万元 [1] - 半导体产品客户端送样、验证及订单型号数量持续增加 [1] - 临时键合胶在已有客户实现稳定规模出货 [1] - 高端晶圆光刻胶及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业务进展顺利 [1] 战略布局 - 加强半导体业务市场开拓与资源配置 [1] - 当前投入为25H2半导体材料客户端渗透提供支持 [1]
研报掘金丨中银证券:维持洋河股份“买入”评级 静待改革成效显现
格隆汇APP· 2025-08-26 06:51
财务表现 - 1H25归母净利润43.4亿元 同比下降45.3% [1] - 2Q25营收37.3亿元 同比下降43.7% [1] - 2Q25归母净利润7.1亿元 同比下降62.7% [1] - 2Q25营收降幅环比扩大 [1] 渠道调整 - 省外经销商数量减少268家至5599家 调整幅度大于省内 [1] - 省内经销商数量增加11家至3010家 [1] - 省外营收降幅高于省内 [1] - 渠道健康度回升 公司有望逐渐走出底部调整期 [1] 产品策略 - 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及高线光瓶酒稳固大众消费基础 [1] - 顺应行业趋势进行产品调整 [1] 经营状况 - 公司持续深度调整 报表出清释放压力 [1] - 经营节奏务实稳健 静待改革成效显现 [1]
阳光电源股价跌5.13%,中银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9660股浮亏损失5.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16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6日股价下跌5.13%至97.34元/股 成交额67.19亿元 换手率4.28% 总市值2018.06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储能系统占比40.89%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占比35.21% 新能源投资开发占比19.29% 光伏电站发电占比1.75% 其他业务占比2.86%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银证券创业板ETF(159821)二季度减持2200股 当前持股966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87%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5.08万元 最新规模2284.25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9.67% 近一年收益率79.68% 成立以来收益率3.5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计伟任职9年342天 管理规模2.53亿元 最佳回报53.44% 最差回报-39.5% [3] - 基金经理刘先政任职7年211天 管理规模2.87亿元 最佳回报118.04% 最差回报-34.66% [3] - 基金经理张艺敏任职4年347天 管理规模2.87亿元 最佳回报17.59% 最差回报-40.75% [3]
芯原股份股价跌5.45%,中银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100股浮亏损失3.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16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6日股价下跌5.45%至149.30元/股 成交额13.14亿元 换手率1.81% 总市值784.89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芯片量产业务收入占比41.85% 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占比28.81% 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23.83%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占比5.21%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29%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银证券中证500ETF(515190)二季度减持200股 当前持有41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45%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8768.0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2.45% 近一年收益54.13% 成立以来收益44.3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计伟任职9年342天 管理规模2.53亿元 最佳回报53.44% 最差回报-39.5% [3] - 基金经理刘先政任职7年211天 管理规模2.87亿元 最佳回报118.04% 最差回报-34.66% [3] - 基金经理张艺敏任职4年347天 管理规模2.87亿元 最佳回报17.59% 最差回报-40.75% [3]
中银量化大类资产跟踪:A股各行业普涨,成交热度继续上升
中银国际· 2025-08-26 01:28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成长较红利超额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成长风格指数与红利风格指数的收益率差异,捕捉市场风格轮动带来的超额收益[26][2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分别获取国证成长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的日度收益率数据 - 计算两个指数的收益率差值: $$R_{成长较红利超额} = R_{国证成长} - R_{中证红利}$$ - 累计计算超额收益净值,以2016年1月4日为基准日进行标准化[128] 2. **因子名称:小盘较大盘超额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小盘风格指数与大盘风格指数的收益率差异,捕捉市值因子带来的超额收益[26][3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分别获取巨潮小盘指数和巨潮大盘指数的日度收益率数据 - 计算两个指数的收益率差值: $$R_{小盘较大盘超额} = R_{巨潮小盘} - R_{巨潮大盘}$$ - 累计计算超额收益净值,以2016年1月4日为基准日进行标准化[128] 3. **因子名称:微盘股较基金重仓超额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微盘股指数与基金重仓指数的收益率差异,捕捉不同投资风格带来的超额收益[26][3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分别获取万得微盘股指数和基金重仓指数的日度收益率数据 - 计算两个指数的收益率差值: $$R_{微盘股较基金重仓超额} = R_{万得微盘股} - R_{基金重仓}$$ - 累计计算超额收益净值,以2016年1月4日为基准日进行标准化[128] 4. **因子名称:动量较反转超额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动量指数与反转指数的收益率差异,捕捉市场动量效应带来的超额收益[26][2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分别获取长江动量指数和长江反转指数的日度收益率数据 - 计算两个指数的收益率差值: $$R_{动量较反转超额} = R_{长江动量} - R_{长江反转}$$ - 累计计算超额收益净值,以2016年1月4日为基准日进行标准化[128] 5. **因子名称:风格拥挤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风格指数换手率与市场整体换手率的偏离程度,衡量特定风格的交易拥挤程度[36][12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风格指数近63个交易日日均换手率 - 计算万得全A指数近63个交易日日均换手率 - 对两个换手率序列分别进行z-score标准化: $$Z_{风格} = \frac{换手率_{风格} - \mu_{风格}}{\sigma_{风格}}$$ $$Z_{全A} = \frac{换手率_{全A} - \mu_{全A}}{\sigma_{全A}}$$ - 计算标准化后的差值: $$拥挤度差值 = Z_{风格} - Z_{全A}$$ - 计算该差值在6年滚动窗口内的历史分位值[127] 6. **因子名称:机构调研活跃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板块或行业的机构调研次数相对市场整体的活跃程度,捕捉机构关注度变化[108][1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统计板块(指数、行业)近n个交易日的日均机构调研次数 - 统计万得全A的日均机构调研次数 - 对两个调研次数序列分别进行z-score标准化 - 计算标准化后的差值得到"机构调研活跃度" - 计算该活跃度在滚动窗口内的历史分位数 - 长期口径:n=126(近半年),滚动窗口6年[129] - 短期口径:n=63(近一季度),滚动窗口3年[129] 7.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因子(ERP)** **因子构建思路:** 通过计算股票市盈率倒数与国债收益率的差值,衡量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7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指数市盈率倒数: $$E/P = \frac{1}{PE_{TTM}}$$ - 获取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 - 计算风险溢价: $$ERP = E/P - 国债收益率$$ - 计算ERP在历史序列中的分位值[72] 因子回测效果 1. **成长较红利超额因子** 近一周收益率:3.8%[26] 近一月收益率:8.3%[26] 年初至今收益率:12.1%[26] 2. **小盘较大盘超额因子** 近一周收益率:-0.5%[26][32] 近一月收益率:2.0%[26][32] 年初至今收益率:8.6%[26][32] 3. **微盘股较基金重仓超额因子** 近一周收益率:-1.6%[26][32] 近一月收益率:-0.6%[26][32] 年初至今收益率:41.1%[26][32] 4. **动量较反转超额因子** 近一周收益率:1.0%[26] 近一月收益率:12.0%[26] 年初至今收益率:28.3%[26] 5. **风格拥挤度因子** **成长风格拥挤度:** 本周末分位:12%[36] 上周末分位:12%[36] 上年末分位:1%[36] **红利风格拥挤度:** 本周末分位:32%[36] 上周末分位:37%[36] 上年末分位:0%[36] **小盘风格拥挤度:** 本周末分位:10%[36] 上周末分位:9%[36] 上年末分位:1%[36] **大盘风格拥挤度:** 本周末分位:28%[36] 上周末分位:28%[36] 上年末分位:3%[36] **微盘股拥挤度:** 本周末分位:51%[36] 上周末分位:52%[36] 上年末分位:5%[36] **基金重仓拥挤度:** 本周末分位:23%[36] 上周末分位:17%[36] 上年末分位:0%[36] 6. **股债性价比因子(ERP)** **万得全A ERP:** ERP值:2.9%[80] 历史分位:55%[80] **沪深300 ERP:** ERP值:5.5%[80] 历史分位:59%[80] **中证500 ERP:** ERP值:1.4%[80] 历史分位:72%[80] **创业板 ERP:** ERP值:0.9%[80] 历史分位:90%[80]
中银证券:给予洋河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08
核心观点 - 中银国际证券给予洋河股份买入评级 公司正处于深度调整期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渠道库存清理释放压力 静待改革成效显现 [1][2][3]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48亿元同比降35.3% 归母净利43.4亿元同比降45.3% [2] - 2Q25营收37.3亿元同比降43.7% 归母净利7.1亿元同比降62.7% 降幅环比扩大 [2][3] - 1H25销量同比降32.4% 吨价同比降4.6% 销量降幅显著高于价格降幅 [3] - 百元以上产品营收同比降36.5% 百元以下产品同比降27.2% [3] 业务调整 - 2月起对M6+实行控量稳价策略 省内海之蓝控货降库为新品上市预留空间 [3] - 省内营收71.2亿元同比降25.8% 占比49.1%增6.4个百分点 省外营收73.9亿元同比降42.7% [3] - 省外经销商数量环比减少268家至5599家 省内增加11家至3010家 省外调整力度更大 [3] 盈利能力 - 2Q25毛利率73.3%同比降0.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8.9%同比降9.6个百分点 [4] - 2Q25四项费用率同比增7.2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费用率增2.3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增4.2个百分点 [4] - 税金及附加比率同比增6.0个百分点 与生产销售节奏调整相关 [4] 现金流与负债 - 1H25合同负债58.8亿元环比降11.5亿元 去年同期环比降18.8亿元 表现趋稳 [4] - 2Q25销售收现25.7亿元同比降47.5% 降幅与收入降幅基本匹配 [4] 未来展望 - 规划2024-2026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归母净利70%且不低于70亿元 2025年动态股息率6.4%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3.2亿元(-35.3%)、46.0亿元(+6.5%)、49.7亿元(+8.2%) [5] - 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5.2X、23.7X、21.9X [5] - 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及高线光瓶酒巩固大众消费市场 [5] 机构评级 - 最近90天内22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买入16家 增持5家 中性1家 [8] - 机构目标均价84.43元 [8]
研报掘金丨中银证券:维持华东医药“买入”评级,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格隆汇APP· 2025-08-25 07:4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 同比增长7.01% [1] - 工业板块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营收73.17亿元(含CSO业务) 同比增长9.24% [1] - 工业板块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 同比增长14.09% [1] - 商业板块营收139.47亿元 同比增长2.91% [1] - 商业板块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3.67% [1]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美板块营收11.12亿元 同比出现下降 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及市场需求调整影响 [1] - 工业微生物板块营收3.68亿元 同比增长29% [1] - 创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 商业化团队持续布局完善网络 [1] 发展前景 - 公司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工业板块维持快速发展趋势 [1] - 创新研发成果逐步兑现 看好工业板块长期发展前景 [1]
中银证券:维持华东医药“买入”评级,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5 07:3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 同比增长7.01% [1] - 工业板块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营收73.17亿元 同比增长9.24% [1] - 工业板块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 同比增长14.09% [1] - 商业板块营收139.47亿元 同比增长2.91% [1] - 商业板块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3.67% [1] - 医美板块营收11.12亿元 同比出现下降 [1] - 工业微生物板块营收3.68亿元 同比增长29% [1] 业务发展 - 工业板块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1] - 创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 [1] - 商业化团队持续布局完善商业网络 [1] - 创新产品持续放量前景看好 [1]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825
中银国际· 2025-08-25 07:33
核心观点 - 中银多策略行业轮动系统采用七种量化策略进行复合配置,当前重点超配电子(11.2%)、非银行金融(9.0%)、综合(8.7%)等行业,通过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动态分配策略权重,2025年以来复合策略累计收益达22.1%,超越行业等权基准2.6个百分点 [1][55][60] - 系统设置估值预警机制,当前商贸零售、国防军工、传媒、计算机四个行业PB估值超过过去6年95%分位点,触发高估值预警并被排除在策略测算之外 [13][14] - 周度策略表现突出,S2未证伪情绪策略年内超额收益达4.4%,月度策略中S4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超额收益最高达7.5%,而S5资金流策略和S6财报因子失效策略则分别出现1.7%和1.9%的负超额 [2][3][60] 行业表现回顾 - 近一周(8月14-21日)通信行业涨幅最高达7.1%,计算机和综合分别上涨6.8%和6.0%,而银行板块表现最差基本持平,30个中信一级行业平均周收益率为3.5% [10][11] - 年初至今通信行业累计上涨43.7%领跑,计算机(34.2%)和综合金融(38.5%)涨幅居前,食品饮料板块仅微涨0.7%,煤炭行业下跌0.6% [11] - 近一月市场平均收益率为4.3%,通信板块近一月涨幅达19.2%表现最为突出 [10][11] 估值风险预警 - 估值预警系统采用各行业滚动6年PB数据,剔除前10%极端值后计算分位数,超过95%分位线的行业将被排除在策略测算之外 [12] - 当前商贸零售、国防军工、传媒、计算机四个行业PB分位数均达100%,处于高危估值区间,汽车行业分位数94.1%接近预警线 [13][14] - 食品饮料行业估值最低仅9.3%分位数,消费者服务(25.0%)和农林牧渔(27.6%)也处于估值低位 [14] 单策略表现与推荐行业 - S1高景气策略推荐有色金属、非银行金融、电力及公用事业,该策略周度换仓,年内超额收益3.3% [2][15][16] - S2未证伪情绪策略推荐电子、机械、通信,通过剥离换手率影响捕捉市场情绪,年内超额收益4.4% [2][18][20] - S3宏观风格策略推荐综合金融、计算机、传媒等六行业,基于经济增长、通胀等宏观指标进行风格研判,年内超额收益6.1% [3][23][25] - S4困境反转策略推荐综合、汽车、电子等五行业,结合长期反转与中期动量因子,年内超额收益达7.5% [3][28][29] - S5资金流策略推荐煤炭、综合金融、钢铁等五行业,关注机构单和尾盘资金流向,年内超额收益-1.7% [3][30][32] - S6财报因子失效策略推荐纺织服装、电力及公用事业、传媒等五行业,利用因子有效性均值回复特征,年内超额收益-1.9% [2][35][37] - S7多因子策略推荐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等六行业,从动量、流动性、估值和质量四个维度打分,季度换仓,年内超额收益3.5% [2][40][42] 策略复合与配置 - 采用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分配策略权重,当前S4困境反转策略权重最高达21.3%,S3宏观风格策略权重最低仅9.4% [3][55] - 策略权重通过等权分配映射至行业权重,例如S1策略配置a%资金则其看好的两个行业各分配a%*0.5 [50] - 当前系统超配TMT板块(20.6%)和金融板块(20.2%),低配消费板块(11.2%)和医药板块(0%) [57] - 本周复合策略加仓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减仓轻工制造板块 [3] 业绩表现回顾 - 复合策略近一周收益3.9%,超额基准0.4个百分点,近一月收益6.3%,超额0.7个百分点 [60] - 2014年以来复合策略累计超额收益显著,各子策略中S4困境反转策略和S3宏观风格策略长期表现突出 [64][65] - 交易成本按万分之2.5双边收取,所有收益测算已扣除交易费用 [59]
中银证券跌2.00%,成交额22.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5: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下跌2.00%至16.16元/股 成交22.65亿元 换手率4.96% 总市值448.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9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93%和20.9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68%和24.96% [1] - 年内累计上涨45.0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7.30%、-0.93%和+63.70% [1] -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7月30日净卖出3.89亿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5.39%和11.60%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02年2月28日 2020年2月26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及北京西城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证券经纪(60.05%)、资产管理(17.58%)、证券自营(8.83%)、期货(7.48%)、投行(4.21%)等 [2]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概念板块包括期货概念、基金重仓等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股东户数10.01万户 较上期减少7.52% 人均流通股27,760股 较上期增加8.13%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80亿元 同比增长38.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75亿元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981.91万股 较上期减少524.54万股 [3] - 国泰证券ETF(512880)持股2836.79万股 较上期增加408.03万股 [3] - 华宝证券ETF(512000)持股2334.58万股 较上期增加306.72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持股2156.24万股 较上期减少197.99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