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 综合金融服务护航民企发展壮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52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积极践行国有大行担当 不断创新丰富融资渠道 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 综合化 一体化的金融支持 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1] 益云科创中心项目融资案例 - 益云科技财务总监罗红介绍 公司正在打造12万平方米高端商务办公总部聚集区 已有500家至600家民营企业入驻 今年上半年营收突破8亿元 同比增长20% 预计全年营收将达到25亿元 [2] - 邮储银行广州市太和支行为益云科创中心项目小企业法人房产按揭贷款业务授信2.1亿元 [3] -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已与益云科创中心入驻的多家民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总授信金额超5亿元 [4] 半径电力公司融资案例 - 半径电力总经理陈庆周表示 公司可年产1.5万吨铜排和超20万米母线槽 年产值约10亿元 [5] -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为半径电力提供了2000万元专精特新贷款和800万元公司担保贷款 [5]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整体业务数据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为广州民营科技园的企业提供贷款总授信超70亿元 超80%的企业为制造业 其中对小微企业授信超5亿元 对公司客户授信约68亿元 [6] -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 构建全链条 全流程 全时段的产品线 推出科创贷 小微易贷 无还本续贷等个性化的信贷产品 [6]
邮储银行 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合作落地见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52
核心业务进展 - 邮储银行自2月加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贷联动试点合作工作机制后高度重视该业务 积极协同投资与金融政策以服务实体经济[1] - 截至7月末 公司在投贷联动机制下审批项目授信金额超2700亿元 发放贷款近600亿元[1] - 资金精准支持生态环保 城市更新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1] 组织与运营机制 - 总行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 建立总分行联动 前中台协同 业技数融合的工作机制[1] - 构建项目库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通过初筛 分层对接和提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效率[1] - 对重点项目实施信审资源 定价政策和信贷资源三个优先政策保障贷款高效投放[1] 重点领域实践案例 - 安徽省分行运用U益计划为核心企业卓朴智能定制贷款加外部直投方案 以认股安排权和远期合作权益缓解其资金压力[2] - 创新构建技术流评价体系 以专利数量 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团队实力等硬核指标作为科技企业授信依据[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发挥资金实力强 网络覆盖广和科技支撑准等优势 以信贷资金精准支持重点项目[2] - 同步提供资金结算 供应链金融 投资银行和个人金融等综合服务 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2] - 深耕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以助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拉动内需[2]
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邮‘粮’策”奏响颗粒归仓交响曲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52
公司业务模式 - 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组织18支党员先锋队提供闭环金融服务 包括需求摸排 逐户走访和精准适配[2] - 组建9个乡村振兴专项宣讲组深入一线详解产业特点并调研市场需求[3] - 通过支部与镇村建立信息直通车机制动态更新种粮大户名单[3] 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产业贷产品具有纯信用 线上办理 额度充足和放款迅速的特点 匹配收粮周期[1] - 金融工具箱包含农牧贷 产业贷和小微易贷等多款产品适配全链条需求[2] - 提供线上加线下和信用加抵押双轨信贷服务 精准对接短频急金融需求[3] 业务覆盖与成效 - 服务覆盖粮食产业种植 收储和加工全链条用款节点[2] - 采用村委推介会加田间办公模式深入乡村开展服务[3] - 今年以来已为近600位客户发放粮食产业贷款超1亿元[3] 具体案例 - 向宁都县粮食烘干厂负责人曾小龙发放100万元产业贷 支持500万斤稻谷订购[1] - 向全南县种粮大户黄爱华发放15万元贷款 解决1000亩稻田农资缺口[2]
邮储银行:营收、净利双增,理财、投行等中收增长近50%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8: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18.19万亿元 首次突破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2][3] - 客户存款达16.11万亿元 首次突破1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37% [2][3] - 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 净利润494.15亿元 同比增长1.08% 均扭转一季度负增长态势 [2][3]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 同比下降2.67% 主因净息差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1.7%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18亿元 同比增长11.59% 较去年负增长10.5%显著回升 [2][5] - 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27.39亿元 同比增长47.89% 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36.08亿元 同比增长48.23% [5]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234.7亿元 同比增长25.16% 其中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234.21亿元 同比增长26.97% [6]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0.92% 较去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为六大行中最低但唯一环比上升的国有行 [7][8] - 公司类贷款不良率0.49% 较去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不良率1.38% 上升0.1个百分点 [8] - 拨备覆盖率260.35% 较去年末下降25.8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比例1.21% 较去年末提升0.26个百分点 [9] - 资本充足率14.5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 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和0.96个百分点 [9] 战略进展与股东回报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五年年均增速达11.3% 2025年启动中收跃升三年计划 [5] - 拟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完成国有六大行全面布局 [9][10]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息1.230元 合计147.72亿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30% [10]
邮储银行余干县支行 以“科创e贷”为笔 绘就数控“智造蓝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38
公司发展历程 - 2020年成立初创企业 2023年拥有9项专利并成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 产品远销长三角地区 [1] - 2023年研发新型数控车床后遭遇批量生产原材料采购难题 作为轻资产科创型企业缺乏传统抵押物导致融资不畅 [1] - 2024年瞄准高端市场启动数控机床研发项目 需资金支持核心部件测试和研发团队扩容 [2] - 2025年规划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 推动机器换人 实现从零部件加工到装配的全流程智能管控 [2] 技术突破与成果 - 成功突破技术瓶颈 相关成果入选省级智能制造优秀案例 [2] - 产品以精度高、稳定性强的优势打开市场 营收大幅增长 [2] - 专利技术逐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下游客户涵盖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3] - 新车间采用机械臂精准作业和AGV小车穿梭送料 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产品不良率显著下降 以前需几十人完成的工序现仅需几人 [3] 银行融资支持 - 邮储银行余干县支行通过科创e贷提供138.3万元线上信用贷款 从申请到放款仅3个工作日 无需抵押凭企业科创属性授信 [1][2] - 2024年基于企业研发投入和市场表现追加授信至300万元 [2] - 2025年批准373.3万元科创e贷专项额度 因企业专利技术转化为竞争力且下游客户稳定 [3] - 银行提供信贷+结算+代发+理财一站式服务方案 解决企业经营难题 [2] 行业特征 - 企业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研发投入大且知识产权丰富 [1] - 智能化生产车间实现全流程智能管控 通过机器换人提升效率 [2][3] - 高端制造领域对高精度、高稳定性数控机床存在市场需求 [2][3]
从田间到粮仓 邮储银行以金融之力守护秋粮丰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38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通过普惠金融和特色信贷产品支持秋粮生产 为种粮主体和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1][2][4][6] 专项金融服务措施 - 推出产业贷等专项信贷产品 通过走村入户和金融宣讲方式精准覆盖种粮大户 合作社及农业产业链相关主体 [2] - 在江西推进助农项目 专人跟进采用一户一策策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3] - 针对粮食生产季节性和集中性特点实施因需增信 确保收购资金及时到位 [4] 具体信贷支持案例 - 向成都邛崃市种粮大户提供200万元产业贷 用于采购农机具和农资 [2] - 向江西九江市柴桑区种粮大户提供20万元信贷组合产品 支持扩大种植规模 [2] - 向陕西汉中米业公司累计提供1.3亿元贷款 助力公司实现年销售额近亿元并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 - 向甘肃永昌县粮食收购商提供100万元产业贷 预计带动收购量增加40%并促进周边100多户农户增收 [5][6]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构建覆盖产购储销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 简化流程并开通绿色通道 [4] - 针对种植户农资采购 合作社仓储建设 加工企业设备升级和经销商收购资金等多元化需求提供信贷支持 [4] - 在陕西汉中南郑区为米业公司提供200万元贷款支持设备调试和秋粮收购加工 [4]
邮储银行答21记者问:推进均衡战略,破局公司金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8:03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负债总额17.0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1%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净利润494.15亿元 同比增长1.08% [1][2] - 净息差1.70% 自营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0BPs至1.1%左右 [1][8] 收入结构优化 - 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 公司贷款利息收入逆势增长2.08% [2] - 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 同比增长11.59% 营收占比提升0.85个百分点 [2] - 其他非息收入234.70亿元 同比增长25.16% 营收占比提升2.47个百分点 [2][3] 公司金融战略 - 推进"1+N"经营服务体系 聚焦一体化/高效率/差异化/"金融+"四大方向 [4][5][6] -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占比从2021年62%升至2025年上半年67% 6月新增信贷占比达75% [4] - 积极申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计划打造为投贷联动/科创资本/债转股/股权投资四大平台 [4][6] 息差管理能力 - 二季度息差较一季度仅下降1BP 降幅显著趋缓 [7] - 通过价值存款/六大能力建设 存款付息率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 [8][9] - 负债端成本低位下行 资产端公司贷款保持规模快速增长与利率优势 [9]
邮储银行答21记者问:推进均衡战略,破局公司金融|直击业绩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6:50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7%,负债总额17.05万亿元,增长6.21% [2] - 上半年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 [2][3] - 净息差1.70%,自营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0BPs至1.1%左右 [2][10] 收入结构优化 - 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公司贷款利息收入逆势增长2.08% [3][4] - 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同比增长11.59%,营收占比提升0.85个百分点 [3][4] - 其他非息收入234.70亿元,同比增长25.16%,营收占比提升2.47个百分点 [3][4] 公司金融战略 - 推进"1+N"经营服务体系,聚焦一体化、高效率、差异化、"金融+"四大方向 [5][6][7] - 积极申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计划打造为投贷联动创新平台等四大平台 [5][7][8] -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占信贷总量比例从2021年62%升至2025年上半年67% [5] 息差管理策略 - 二季度息差较一季度仅下降1BP,降幅趋缓,显现韧性 [9] - 通过价值存款策略控制负债成本,存款付息率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 [10] - 资产端保持公司贷款快速增长且利率具备绝对优势 [10]
国有六大行,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06:14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农业银行1395.10亿元,中国银行1175.91亿元,建设银行1620.76亿元,交通银行460.16亿元,邮储银行492.28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 中期分红计划 - 六家国有大行宣布中期分红计划,合计派息超2000亿元 [3] -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1.414元,派息总额503.96亿元 [3] -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1.195元,派息总额418.23亿元 [3]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派息总额352.50亿元,派息比例保持30% [3]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金额约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派息总额147.72亿元 [3] - 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1.563元,派息总额138.11亿元 [4]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多家银行通过稳定利息收入、拓宽非息收入缓解压力 [2]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压力仍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 净息差变化与货币政策影响、社会信贷需求趋势、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能力三大因素紧密相关 [2] 新质生产力支持举措 - 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承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5] - 工商银行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科创基金,实现全国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地区全覆盖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申设AIC,目前正在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 [5]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亿 归母净利润“三增三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5:57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5%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同比下降0.13% [1] - 归母净利润呈现分化态势 工商银行下降1.4% 建设银行下降1.37% 中国银行下降0.85% [1][7]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以2.66%增速领跑 [7] - 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7]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保持行业首位 [2] - 建设银行总资产扩张最快 较年初增长9.52% [2] - 农业银行总资产增速8.40%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8万亿达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2] - 建设银行贷款总额27.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 金融投资11.77万亿元增长10.17% [3] - 六大行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约7.7万亿元 [4] - 中国银行贷款增速7.72%最高 交通银行5.18%最低 [4] 营收结构与增长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 以3.76%增速领跑 [6]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长26.43% 营收占比提升至34.71% [6]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091亿元增长1.8% 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 [6] - 建设银行营收3859.05亿元增长2.95%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增长1.50% [7] - 交通银行营收1334.98亿元增长0.72% 农业银行营收3697.93亿元增长0.70% [7] 净息差变化 - 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收窄1个基点 [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最高 但同比收窄21个基点 [8][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同比收窄18个基点 建设银行1.40%收窄14个基点 [9]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收窄13个基点 农业银行1.32%收窄12个基点 [9][10]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最低 同比收窄8个基点幅度最小 [9]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仍为六大行最低 但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4][5]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不良率均为1.33%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交通银行与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02个百分点 [4] - 中国银行不良率1.24%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