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六零(601360)
icon
搜索文档
智谱AI概念下跌3.00%,1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8:35
智谱AI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8日收盘,智谱AI概念板块下跌3.00%,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仅6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德生科技(10.02%)、天源迪科(1.49%)和二六三(0.66%)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金现代(-12.90%)、光云科技(-8.60%)和因赛集团(-8.37%) [1][2][3]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智谱AI概念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65亿元 [2] - 板块内53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15只净流出超亿元 [2] - 汉得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4.79亿元居首,三六零(-4.06亿元)、常山北明(-4.01亿元)和神州数码(-3.07亿元)紧随其后 [2]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德生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9亿元,天源迪科和二六三分别净流入5289.10万元和2413.16万元 [2][4] - 易点天下主力资金净流出2.81亿元,每日互动净流出2.78亿元 [2] - 中科曙光、能科科技和蓝色光标均出现超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 [3] 板块相对表现 - 智谱AI概念跌幅(-3.00%)在概念板块中位列跌幅榜第二,仅次于华为欧拉概念(-3.08%) [2] - 同期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新疆振兴(+2.98%)、雅下水电概念(+2.22%)和水泥概念(+2.13%) [2]
云办公概念下跌2.82%,主力资金净流出4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8:35
云办公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8日收盘,云办公概念板块整体下跌2.82%,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天源迪科(上涨1.49%)、蜂助手(上涨0.67%)和二六三(上涨0.66%)[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万兴科技(下跌11.53%)、光云科技(下跌8.60%)和金山办公(下跌6.33%)[1][2] 资金流向分析 - 云办公概念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78亿元,其中43只个股呈现净流出状态[1] - 三六零主力资金净流出4.06亿元,为板块内最高,万兴科技净流出3.70亿元,金山办公净流出1.33亿元[1] - 仅少数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天源迪科净流入5289.10万元,二六三净流入2413.16万元,麒麟信安净流入737.78万元[1][2] 个股交易数据 - 万兴科技换手率达14.99%,股价下跌11.53%,主力资金净流出3.70亿元[1] - 金山办公换手率为1.57%,股价下跌6.33%,主力资金净流出1.33亿元[1] - 蜂助手虽股价上涨0.67%,但主力资金仍净流出4900.58万元,换手率高达16.25%[1][2]
通信设备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唯一博士CFO楚天龙袁皓年薪为87.08万元,低于硕士平均薪酬
新浪财经· 2025-08-08 07:09
A股上市公司CFO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CFO作为核心管理层成员直接影响公司财务健康与战略成败 [1] - 2024年A股CFO薪酬合计达42.43亿元 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软件开发行业CFO薪酬分析 - 行业CFO平均薪酬88.38万元 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3位 同比提升3.82万元 [1] - 109位CFO中56位薪酬50-100万元(占比过半) 31位超100万元(占比近三成) [2] - 薪酬最高者为三六零张海龙474.33万元 最低为科达自控牛建勤22.89万元 [2] 年龄与学历分布特征 - CFO年龄集中在42-50岁(53位占比近六成) 35岁年龄段平均薪酬最高达250.90万元(受合合信息叶家杰高薪拉动) [4] - 年龄最大CFO为金橙子崔银巧65岁 最小为中望软件李奎31岁 [6] - 108位CFO中本科50位、硕士47位 双学历者三六零张海龙年薪474.33万元显著高于其他学历 [6] 薪酬与业绩相关性 - CFO薪酬与业绩呈负相关:0-150万元三个薪酬段对应营收增速43.56%/-2.74%/-4.98% 归母净利润增速-31.23%/-126.54%/-314.36% [8]
通信设备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太辰光张艺明年龄最大,今年61岁,年薪高达297.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8 07:09
A股董秘及CFO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CFO薪酬合计达42.43亿元 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 [1] 软件开发行业CFO薪酬分析 - 软件开发行业109位CFO平均薪酬88.38万元 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3位 [1] - 2024年软件开发行业CFO平均薪资较上年提升3.82万元 薪酬增幅排名第53位 [1] - 56位CFO薪酬处于50-100万元之间 占比过半 31位CFO薪酬超100万元 占比近三成 [2] - 薪酬最高CFO为三六零张海龙474.33万元 最低为科达自控牛建勤22.89万元 [2] 软件开发行业CFO年龄分布 - 107位CFO年龄分布在35-60岁 42-50岁CFO数量最多达53位 占比近六成 [4] - 35岁CFO平均薪酬最高达250.90万元 由合合信息叶家杰高薪拉动 [4] - 年龄最大CFO为金橙子崔银巧65岁 最小为中望软件李奎31岁 [6] 软件开发行业CFO学历构成 - 108位CFO中本科50位 硕士47位 合计占比近九成 [6] - 唯一双本科学历CFO为三六零张海龙 年薪474.33万元远超其他学历 [6] CFO薪酬与业绩相关性 - CFO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显著负相关 0-150万元三个薪酬段营收增速分别为43.56%、-2.74%、-4.98% [8] - 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23%、-126.54%、-314.36% 与薪酬负相关 [8]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芯国际流出8.56亿元、东方财富流出7.15亿元
金融界· 2025-08-08 07:06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流出8.56亿元,位列榜首 [1]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流出7.15亿元,排名第二 [1] - 长城军工主力资金流出5.98亿元,排名第三 [1] - 东方精工、寒武纪-U、天娱数科主力资金分别流出5.44亿元、5.31亿元、5.31亿元 [1] - 海立股份、拓维信息、昆仑万维主力资金分别流出4.86亿元、4.56亿元、4.51亿元 [1] - 三六零、汉得信息、鼎捷数智主力资金分别流出4.32亿元、4.27亿元、3.85亿元 [1] - 硕贝德、常山北明、华胜天成主力资金分别流出3.65亿元、3.65亿元、3.64亿元 [1] - 东信和平、浪潮信息、万兴科技主力资金分别流出3.63亿元、3.56亿元、3.46亿元 [1] - 用友网络、三博脑科主力资金分别流出3.39亿元、3.30亿元,位列末两位 [1]
软件开发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唯一双本科学历董秘为三六零张海龙,年薪高达474.33万元,远超其他学历
新浪财经· 2025-08-08 06:51
A股上市公司CFO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CFO作为核心管理层成员直接影响公司财务健康与战略成败 [1] - 2024年A股CFO薪酬总额达42.43亿元 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软件开发行业CFO薪酬分析 - 行业CFO平均薪酬88.38万元 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3位 同比增加3.82万元 [1] - 薪酬分布呈现两极分化:50-100万元区间占比51%(56位) 超100万元占比28%(31位) [2] - 薪酬最高为三六零张海龙474.33万元 最低为科达自控牛建勤22.89万元 [2] 年龄与学历特征 - CFO年龄集中分布在42-50岁(53位占比50%) 35岁年龄段平均薪酬最高达250.90万元(受合合信息叶家杰高薪拉动) [4] - 年龄跨度31-65岁 最年轻为中望软件李奎31岁 最年长为金橙子崔银巧65岁 [6] - 学历以本科(50位)和硕士(47位)为主占比90% 双学历者三六零张海龙薪酬显著高于同业 [6] 薪酬与业绩相关性 - CFO薪酬与业绩呈负相关:0-150万元三个薪酬段对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3.56%/-2.74%/-4.98% 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1.23%/-126.54%/-314.36% [8]
软件概念股走低,相关ETF跌约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3:27
软件行业股价表现 - 金山办公股价下跌超过5% [1] - 三六零股价下跌超过3% [1] - 润和软件、软通动力、中国软件股价均下跌超过2% [1] - 跟踪中证软件服务指数的ETF下跌约2% [1] 软件ETF市场数据 - 软件ETF(159852)现价0.841元,下跌0.018元,跌幅2.10% [2] - 软件指数ETF(560360)现价1.469元,下跌0.030元,跌幅2.00% [2] - 软件ETF易方达(562930)现价0.858元,下跌0.016元,跌幅1.83% [2] 行业基本面与前景 - 中证软件服务指数选取30只业务涉及软件开发、软件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AI技术创新是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发力方向 [2] - 政策红利释放将促进技术迭代以及地方政府/企业信创需求增长 [2] - DeepSeek打破OpenAI闭源+高昂使用成本限制,通过算力创新实现AI普惠 [2] - AI应用落地加速,提振市场对AI技术发展前景的投资信心 [2] - 地缘政治影响缓和,国产替代及AI应用落地支撑收入及利润加速增长 [2] - 软件行业估值或将进一步修复 [2]
专家呼吁 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融合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8-08 00:49
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融合发展 - 大模型技术推动全球数字化加速发展但伴随网络威胁升级 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融合发展成为数字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1] - 基础大模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石但在垂直领域应用中面临专业知识不足和场景适应性有限的挑战 需大模型技术提供方与垂直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构建高质量专业语料库 [1] - 需降低应用门槛探索"行业大模型即服务"模式 通过开放平台让中小企业便捷获取定制化AI能力 [1] 数字安全防护体系创新 - 传统被动安全防护已力不从心 需利用AI大模型能力赋能威胁狩猎和异常检测 推动安全防御向主动免疫模式转变 [2] - 数字空间安全挑战是全球性的 需深化国际合作共建开放包容安全的数字未来 [2] -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是时代命题 需加强产业深度融合和双向赋能 坚持协同共治 [2] 大模型向智能体进化 - 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存在推理能力不足和缺乏独立做事能力两大痛点 后者仍未解决 [3] - 大模型缺少使用工具能力 停留在该阶段只能成为玩具而非生产力工具 [3] - 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 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 是大模型进化的必然方向 [3] 网络安全领域智能体应用 - 智能体对网络安全形成颠覆性影响 企业面临安全专家稀缺和"智能体黑客"带来的自动化攻击双重挑战 [3] - 360推出安全智能体 基于安全大模型并添加L4多智能体蜂群 复刻人类高级安全专家能力 [3] - 360坚持"安全+AI"双主线发展 用安全守护数字化底座 用AI定义未来 [4]
360发布智能体工厂 殷宇辉:重构企业知识管理与智能协作两大核心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8-07 21:51
360集团发布智能体工厂 - 公司在ISC 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发布"智能体工厂"平台,支持企业通过自然语言定制L3级智能体及L4级多智能体蜂群团队[1] - 该平台为全球首个L4级企业智能体工厂SEAF,主打模块化生产体系、全栈AI能力和场景化解决方案,聚焦知识管理与智能协作两大核心场景[1] - 平台强调"能用、好用、放心用"理念,通过大模型卫士保障智能体安全性[1] 智能体落地方法论 - 提出构建优质智能体的四大原则:小应用场景(如轨交集团经营办公会)、知识友好型场景(如公检法卷宗处理)、场景收敛型领域(如飞机制造)、市场潜力大场景[3] - 以轨交集团为例,AI智能体替代10人经济分析团队,实现会议材料电子化与数据化处理[3] - 强调应选择"小场景大纵深十倍收益"领域解决核心痛点[3] 智能体分级体系 - 参照自动驾驶标准将智能体分为L1-L5级:L5级具备创造智能体能力,L4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单次消耗1000万-1亿token),L3级为推理型智能体(单次消耗100万token),L2级为工作流智能体(≤1M token),L1级为聊天助手[4] - L4级典型应用包括长视频生成、网站建设等高价值创造性任务,L3级适用于深度研究、海报设计等场景[4] - 公司智能体工厂已实现L1-L4级智能体定制能力,重点布局L3/L4级产品[4]
从“人机协同”向“自主执行”跃迁 AI智能体L4级商用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8-07 16:27
人工智能智能体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智能体以"自主感知、决策、执行"为核心能力,正加速突破实验室边界,深度融入产业核心领域 [1]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大模型进化到智能体是必然趋势,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具备记忆,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 [1] - 新一代智能体已具备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例如百度智能云推出的AI数字员工可独立完成外呼邀约、面试日程创建等全流程任务 [1] 智能体技术演进 - 智能体从大模型进化而来,目前已进化为四个阶段:L1聊天助手、L2低代码工作流、L3推理型智能体、L4多智能体蜂群 [2] - L4级别智能体以纳米AI发布的多智能体蜂群为例,可实现多个专家智能体灵活组队、多层嵌套、分工协作 [2] - 智能体在L3、L4级别还有巨大潜力,未来将复制到编码、PPT、营销、安全运营等专业场景,L5级别将实现智能体自我迭代、无限复制 [2] 智能体市场前景 - AI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5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4.8% [3] - 智能体AI将彻底改变企业软件生态,未来三年将在应用层释放生产力红利,2030年全球软件市场规模预计扩大20%,客户服务软件市场增速或达45% [3] - 智能体已渗透至电信、制造、金融、政务、能源、互联网等垂直行业,正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落地 [3] 行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对取得上线批号的通用智能体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4] - 腾讯、京东等头部厂商发布多款智能体,腾讯展示12个垂直智能体应用,覆盖企业服务、生活服务与办公效率三大场景 [4] - 未来每个行业、企业、岗位都会衍生专属智能体,个人也将拥有几十个改造或自建的智能体 [4]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体将沿"专用化、协作化、可信化"三轴演进,垂直数据蒸馏出行业小模型,多智能体形成蜂群式协作 [5] - 未来五年,率先完成场景深耕、安全治理、商业模式闭环的企业将定义赛道标准 [5] - 需要从法律、国际标准、行业自律入手,共同规范推进智能体快速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