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600941)

搜索文档
6G里程碑式突破!我国科学家研发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附6G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8-29 06:56
6G技术突破与性能指标 - 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实现0.5GHz至115GHz全频段无缝重构,支持100Gbps级无线传输速率(相当于同时传输1000个8K超高清视频)[2] - 6G关键指标相比5G全面提升:峰值速率达100Gbps-1Tbps(5G为10-20Gbps)、用户体验速率1Gbps(5G为0.1Gbps)、时延0.1ms(5G为1ms)、连接密度达1亿个/平方公里(5G为100万个)[6][8] - 系统具备动态频段切换能力以规避干扰,并实现环境感知与数据传输同步,适用于智能交通和远程医疗等复杂场景[2] 中国6G战略布局与进展 - 中国自2018年启动6G研究,2019年成立IMT-2030推进组和国家6G技术研发专家组,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8][10] - 2024年9月中国移动牵头通过全球首个6G场景用例与需求研究项目,系中国首次主导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10] - 2025年7月中国移动全球首发6G试验网,部署10个站点实现280Gbps传输速率,达5G理论峰值的14倍[11] 技术演进与行业影响 - 通信技术从1G模拟信号演进至5G万物互联,6G将推动万物智联新时代,实现自主学习与决策的智能体构建[3][11] - 6G频谱支持能力显著提升:常用载波带宽达20GHz(5G毫米波为400MHz),多载波聚合可实现100GHz带宽[8] - 4G/5G/6G将长期并存,6G规模商用需突破广义功能安全壁垒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11]
运营商新操作,让手机状态栏变“广告位”,网友炸锅
猿大侠· 2025-08-29 04:12
运营商定制化显示技术 - 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已更新PLMN名称显示要求 优先显示基站广播的NITZ消息而非SIM卡预设信息[15][18][19] - NITZ消息支持最多50字节 可采用滚动方式显示 技术标准由3GPP协议制定[14][21] 运营商广告推送实践 - 中国移动在多地推送地域化定制信息 包括校园欢迎语("你好新同学")、地区活动推广(青岛啤酒节)及宣传口号("豫起奋发")[3][4][5] - 现象主要集中在iPhone用户 零星安卓用户也受影响 广告信息无法手动关闭[6][8][21] 行业规范与终端要求 - 中国移动要求2025年新入库5G终端必须支持定制化logo和NITZ消息显示 2024年7月1日起新终端默认开启该功能[15][16][17] -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目前不支持NITZ功能 其基站无法下发定制化消息[21] 用户影响与设备差异 - 安卓用户可通过设置自定义运营商名称 iPhone用户需越狱安装插件才能修改 使用门槛较高[21] - 部分用户认为推送新颖有趣 部分用户感到打扰 该功能也可用于话费余额提醒等实用场景[8][23]
中国移动携手巨头,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发布,助力低空经济新飞跃!
搜狐财经· 2025-08-29 03:51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科 华为 中兴等14家行业巨头共同推出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 标志低空经济迎来新发展机遇 [1] -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正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整合创新链关键技术资源 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力量 结合多元化应用场景 [3] 技术体系 - 公司2024年6月提出"通导感管"四位一体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构想 构建通信 导航 感知 管控多功能综合性技术框架 [1] - 在北京建立低空智联网融合创新实验室 依托电磁环境孪生系统模拟真实低空环境 探索高效测试方法 [3] - 在成都构建低空智联网中试验证平台 融合通信 导航 感知及AI 云计算等前沿技术 形成专业化综合性中试服务体系 [3] 战略布局 - 公司凭借强大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底蕴 全力推进低空智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 - 试验装置将成为新技术试验基地 创新能力孵化平台和新应用推广窗口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3] - 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各方合作 秉持开放共享理念 探索低空智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3]
卫星产业ETF(159218)昨日“吸金”超7000万!一文盘点全产业链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2:33
卫星产业近期市场表现 - 卫星产业ETF(159218)8月28日获资金净流入超7000万元,今日早盘下跌1.5%但资金逆势加仓,盘中净申购约1300万份 [1] - 成分股中华力创通涨超8%,中国卫通涨超5%,天银机电涨超2% [1] - 卫星产业指数近一年涨幅达76.52%,近三年涨幅38.97%,表现优于卫星通信指数(70.41%)和中证军工指数(56.97%) [7][8] 卫星产业链结构与发展阶段 - 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发射、运营服务及地面装备制造四大环节,形成从航天器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 [2]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组网期:GW星座发射间隔从01-05组星的1-2个月缩短至05-10组星的3-5天,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2] - 卫星制造环节价值逐步提升,通信荷载决定通信能力,我国核心技术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2] - 火箭成本压降依赖可重复使用技术突破 [2] 商业化政策支持与市场空间 - 工信部8月27日发布指导意见,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推行"不换卡不换号"模式,促进天地融合通信 [3] - 设立2030年发展目标:卫星通信用户超1000万 [3] - 全球卫星产业收入结构(2023年):地面设备制造占52.77%,运营服务占38.67%,卫星制造占6.03%,发射服务占2.53%,呈现向下游倾斜的金字塔结构 [3] - 国信证券测算我国卫星互联网未来五年市场规模近千亿元,Morgan Stanley预测204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万亿元 [4] 主要运营商布局与竞争力 - 中国电信: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2023年完成国内首次5G NTN手机直连卫星验证,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4] - 中国联通:2024年完成首个NR-NTN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地面卫星基础设施资源雄厚 [4] - 中国移动:2024年合资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出资40亿元),成功发射天地一体化低轨试验卫星 [4] 卫星产业ETF配置与成分 - 全市场唯一跟踪卫星产业指数的ETF,覆盖卫星制造、发射、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 [5][6]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航天电子(权重10.05%)、华测导航(7.62%)、北方导航(7.46%)、中国卫星(6.75%)、中国卫通(6.70%)等 [7] - 细分环节覆盖卫星制造、导航、运营、软件系统及终端配件等领域 [7]
中国移动引领低空经济新飞跃: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正式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29 00:30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科 华为 中兴等14家低空产业链领军企业推出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 [1]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现代化建设重要环节 获得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 - 中国移动提出"通导感管"四位一体技术体系 涵盖通信 导航 感知 管控多领域综合能力框架 [1] 技术布局 - 构建低空智联网融合创新实验室 依托电磁环境孪生系统模拟低空环境并探索高效测试方法 [3] - 建立低空智联网中试验证平台 融合通信 导航 感知及AI 云等先进技术验证技术成效 [3] - 试验装置整合创新链关键技术能力 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结合生态链多元化应用场景 [3] 战略意义 - 试验装置作为新技术试验场 新能力创新平台和新应用孵化器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3] - 为低空经济领航城市及试验区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奠定基础 [3] - 通过开放共享理念深化产业链合作 推动低空智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3]
中移动杨杰:数据的规模质量是加速AI创新突破的“动力源”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05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437.69亿元同比减少0.5% 主营业务收入4669.89亿元同比增长0.7% [2] - 股东应占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 [2]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例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数据 - 总连接数达38.15亿 净增1.45亿 [2] - HB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例47.6%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 RedCap实现全国县城以上连续覆盖 [3] - 千兆宽带覆盖住户达5亿户 [3] 技术能力建设 - 总智算规模达61.3 EFLOPS 其中自建智算规模33.3 EFLOPS 净增4.1 EFLOPS [3] - 上台能力规模超1300项 上半年能力调用量超8000亿次 [3] - 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 [3]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规模质量成为AI创新突破动力源 推动行业数据/交互数据/合成数据等新数据源发展 [1] - 数据融合应用激发新经济形态 加速情绪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型消费崛起 [1] - 数据安全可信成为数智社会压舱石 需构建全方位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1] 公司战略方向 - 深化数据高质量供给 推动数据高效率流通 加速数据高水平利用 保障数据高可靠安全 [2] - 信息通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 [2] 市场表现 - A股收盘108.97元/股上涨0.16% 港股收盘89.5港元/股上涨0.39% [4]
险资股票仓位激增,重仓368股,偏爱银行、运营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3:46
险资重仓股及行业分布 - 截至8月27日险资重仓持有368只个股 主要聚焦非银金融、银行、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板块 [2] - 险资合计持股554.1亿股 持股市值达1.18万亿元 其中二季度新进79股、增持124股、减持95股 [2] - 持仓市值前三行业为非银金融7962.1亿元、银行2245.7亿元、通信336.4亿元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持仓均超80亿元 [5] 重点持仓标的分析 - 中国人寿集团对中国人寿持仓市值7959.3亿元 持股比例达92.8% 中国平安持有平安银行市值1357.3亿元 持股比例57.95% [4][5] - 三大电信运营商成为布局重点 中国人寿持有中国联通31.9亿股(市值170.4亿元) 加仓中国电信2.05亿股(总持仓11亿股/市值85亿元) [4] - 神火股份最受险资青睐 4家保险机构合计持仓1.04亿股 许继电气等13只个股均有3家险资驻扎 [4] 险资配置策略及动因 - 政策引导推动入市:六部门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 并实施长周期考核体系 [6] - 资产负债匹配需求: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 险资通过增配权益资产提升长期预期回报 [6] - 估值吸引力增强:A股港股估值处于低位 高股息率提供可观长期回报 前期入市资金已获明显收益 [7] 资金配置偏好及趋势 - 股票成为险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 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次之 [9] - 二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同比增17.39%) 股票仓位占比8.47%创近年新高 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 [9] - 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受青睐 因红利策略可补偿利息收益下滑 且银保协同有利于长周期考核 [10] 未来资金潜力 - 险资权益配置比例较政策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将带来显著资金流入 [11][12] - 投资重点遵循稳健与成长并重原则 聚焦金融、公用事业等价值蓝筹股 并布局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领域 [10]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创新数据引擎,激活产业动能
环球网· 2025-08-28 11:45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开启碳硅融合文明新形态 创造广阔发展机遇 [3] - 智能倍增使硅基生命成为新劳动力与智力资源 时空倍增拓展社会发展边界至无限数字时空 效能倍增推动智能经济成长为数字经济高阶形态 [3] - 数据产业面临数据孤岛普遍存在 治理成本较高 跨行业场景应用不足等发展瓶颈 [3] 基础设施布局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 开通超259万个5G基站 打造首个规模商用5G-A网络 千兆宽带覆盖5亿住户 [4] - 优化"4+N+31+X"算力布局 实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覆盖 建成哈尔滨及呼和浩特超万卡智算集群 智算规模达61EFLOPS [4] - 打造全球最大通信数据集群梧桐大数据平台 核心数据资产突破2000PB 大模型训练数据集超10万亿Tokens [4] - 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数联网成为国家六大技术路线之一 已在天津杭州苏州等7个试点城市落地 [4] 数据资源体系 - 打造梧桐大数据生态合作平台 为入驻企业开放数据中央厨房 提供数据处理加工脱敏模型训练等工具能力 [5] - 对外输出数据治理与供给能力 为中海油中交建等央企破解数据开发利用难题 [5] - 整合资源共建数据产业生态 助力保定长沙两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 依托可信数据空间共建共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5] 应用场景实践 - 政务服务领域创新经济分析基层治理等超500种场景应用 甘肃汇聚数据2800亿条实现一网通办 黑龙江汇聚政务数据2130亿条打造500余个数据政务服务 [6] - 乡村振兴领域打造数字乡村管理平台 贵州覆盖17926个行政村 推送就业服务信息3000余次 开发全域旅游地图 [6] - 金融风控领域开发涉诈号码识别受害人预警等反诈模型 累计向国家反诈中心推送有效预警数据1.06亿条 [6] - 应急管理领域打造应急协调能力 为应急管理部建设实时救灾系统 累计输出报告2100余份 帮扶受灾群众超亿人次 [6] - 智慧文旅领域覆盖全国358个5A级景区 助力央视文旅播报110余次 [6] 未来发展路径 -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普惠 提供算力数据模型等高价值信息服务 实现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推动数联网技术路线迭代升级 [7] - 扩大优质数据资源供给 落实重点产业链锻长板任务 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势 联动上下游构建协作生态 [7] - 促进数据应用融通发展 依托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 联合探索数据应用场景 促进数据应用从书架走向货架 [7]
聚焦女性家庭与职场双重成长,中国移动咪咕短剧《妻本善良》蓉城开机
环球网· 2025-08-28 11:11
项目概况 - 网络剧《妻本善良》于8月27日在成都正式开机 预计2026年上半年上线 [1][8] - 该剧改编自咪咕签约小说《再见爱人:契约到期,替身跑不掉》 定位豪门大女主复仇题材 融合家庭悬疑与女性成长叙事 [1][4][5] 制作与出品方 - 由北京君屹影视 陕西星耀光影 咪咕数字传媒等公司联合出品 旌奥影业 音药配方等公司联合制作 [1] - 咪咕作为出品方与独家发行方 深度绑定中国移动超10亿级生态资源矩阵 [7] 内容与题材特点 - 以新闻记者苏黎误入豪门为主线 聚焦女性对抗家庭与职场PUA困境 传递女性独立价值观 [4][5][7] - 融合豪门权谋与职场成长元素 突破单一情感窠臼 强调现实感与爽感平衡 [4][5] 主创团队与演员 - 由张旸担任总制片人 刘爱东执导 孙艳黎 杨晔敏编剧 [1] - 赵夕汐分饰苏黎与顾青玫两角 林泽辉饰演穆少泽 两人为第二次合作 [4] 行业战略与定位 - 咪咕构建"剧本孵化-精品制作-全域分发"产业闭环 依托IP储备与数字化宣发生态形成差异化优势 [7] - 短剧行业迈向千亿级规模 该剧是咪咕在"女强悬疑+家庭议题"IP影视化方向的重要探索 [7]
万亿险资A股重仓图谱:高股息资产“压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0:17
险资重仓持股概况 - 截至8月27日险资重仓持有368只个股合计持股554.1亿股持股市值达1.18万亿元[1] - 险资新进79股增持124股减持95股主要聚焦非银金融银行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板块[1] - 险资对非银金融银行通信行业持仓市值排名前三分别为7962.1亿元2245.7亿元336.4亿元[3] 险资重点持仓个股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对中国人寿持仓市值7959.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92.8%中国平安对平安银行持仓市值1357.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57.95%[2][3] - 三大运营商成为险资布局重点中国人寿持有中国联通31.9亿股市值170.4亿元加仓中国电信2.05亿股至11亿股市值85亿元同时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分别加仓中国移动478.3万股和538万股[2] - 神火股份有4家保险机构驻扎合计持仓1.04亿股许继电气双汇发展华润双鹤等13只个股均有3家保险机构驻扎[2] 险资行业配置与策略 - 险资提升高股息标的配置以获取稳定分红缓冲债券收益率下行影响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成为重点举牌项目[1][7] - 险资权益投资上限仍有较大增仓空间股票是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6] - 险资持仓遵循稳健与成长并重原则聚焦经营稳定现金流充沛高股息率的价值蓝筹股如金融公用事业同时关注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领域[7] 险资资金动向与规模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其中投向股票资金余额为3.07万亿元占比8.47%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6] - 险资今年已举牌30次大幅超过2024年的20次和2020年的26次[3] - 政策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推动险资入市意愿[4] 险资投资动机与预期 - 险资加速重构底仓资产重视权益资产配置价值以优化长期预期回报水平因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利差压缩[4][5] - A股港股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长期资金加大权益配置比例有望获得可观回报[5] - 险资投资银行股可实现长钱长投符合长期资金属性和考核机制同时通过银保协同加强保险和银行联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