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控股(600168)

搜索文档
武汉控股: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中期票据的发行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29
发行基本信息 - 全资子公司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发行中期票据总规模人民币10亿元 [1] - 注册于2025年7月3日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 [1] 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 - 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25武汉排水MTN001 代码102583510 发行规模7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2.35% [2] - 起息日为2025年8月19日 主承销商兴业银行自营获配1.4亿元 占发行规模20% [2] - 公司关联方未参与认购 发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 [2] 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发行 - 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简称25武汉排水MTN002(绿色) 起息日为2025年9月2日 [2] - 公司关联方未参与认购 发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 [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对公告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1] - 董事会于公告末签署确认 [3]
武汉控股(600168) -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中期票据的发行结果公告
2025-09-03 11:32
中票发行 - 全资子公司注册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2025年7月3日获通知书[1] - 第一期中票8月19日起息,规模7亿,利率2.35%[1] - 第二期中票9月2日起息,规模3亿,利率2.25%[2] 认购情况 - 第一期中票主承销商自营获配1.4亿,占20%[1] - 董高、超5%股东及关联方未参与认购[1][2]
武汉控股: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荣获2025年度“杰出ESG价值传播奖”
全景网· 2025-09-03 10:38
公司ESG战略与实践 - 公司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致力于提升ESG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履行能力[1] - 公司发布《碳中和行动方案》 以"清水润江城、绿色促发展"为愿景推进能源结构转型[3] - 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 显著降低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 环境保护成就 - 2024年投入2.8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工艺升级 9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提标改造[4] - 全年处理污水总量达6.5亿吨 COD削减量达1.29万吨[4] - 绿色电力使用比例提升至27% 减少碳排放约1.65万吨[4] -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7.18MW)年提供绿色电力380万度[4] - 年处理湿污泥量23.3万吨 污泥资源化率达99.8%[4] 社会责任履行 -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理念 完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4] - 2024年全员年培训40小时 内训师队伍达113人 开发专业课程19门[4] - 获评"湖北省最佳雇主品牌"[4] - 累计投入公益资金650万元 支持社区服务、教育公益和乡村振兴[5] - 开展"清源行动"环保教育项目 举办环保公开课和水厂开放日活动[5] 公司治理与数字化建设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负责ESG重大事项研究[5] - 2024年新增修订制度78项 完成10项内部审计项目[5] - 董监高ESG培训覆盖率达到100%[5] - 将投资3亿元建设"智慧水务大脑" 预计使管网漏损率再降低2个百分点[5] - ESG指标在高管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25%[5] 荣誉与认可 - 荣获2025年第六届全景网"杰出ESG价值传播奖"[3] - 奖项经由沪深北交易所、投服中心、机构高校等专家评审[3]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深化ESG管理体系建设 致力于成为水务环保领域领先企业[6] - 持续投入资金用于绿色技术研发和清洁能源利用[5] - 推进企业与社会、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6]
武汉控股聚焦四大业务 中期扣非增长超20%
长江商报· 2025-09-01 23: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 归母净利润8876.90万元 同比增长9.22% [1] - 毛利率20.86% 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4.26% 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64.35万元 [2]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2] - 工程收入9.1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亿元 [2] - 隧道运营板块中标海湾隧道运维管理项目 合同金额6307.33万元 服务期三年 [2] 战略发展举措 - 水务工程板块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转型 [2] - 新签订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 [2] - 在黄陂区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打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培育科创基地 [2] - 武汉市城投集团与黄陂区将共同投入近百亿元推进后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2]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聚焦污水处理、自来水、隧道运营、水务工程四大业务板块 [3] - 深化厂网一体化与智慧水务建设 [3] - 依托科技创新、管理优化与市场拓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和绿色低碳发展 [3]
武汉控股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归母净利润8876.9万元 同比增长9.2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751.9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80.02% [1] - 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 毛利率20.86% 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4.26% 同比下降4.52% [1] - 每股收益0.09元 同比增长12.5% [1] 成本控制 - 三费总额2.76亿元 占营收比13.3% [1] - 三费占营收比同比下降19.7% [1] - 财务费用占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比例高达137.38% [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元 同比改善46.81% [1] - 货币资金13.47亿元 同比增长7.41% [1] - 应收账款56.85亿元 同比增长10.86% [1] - 应收账款利润比达到6443.97%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仅为16.97% [3] - 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仅为4.76% [3] 负债结构 - 有息负债146.99亿元 同比增长1.93%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59.64% [3] - 流动比率0.82 显示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1] - 有息负债总额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比达38.52% [3] 投资回报能力 - 去年ROIC为3% 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去年净利率2.24% 产品附加值不高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4.47% 投资回报较弱 [3] - 2022年ROIC为2.41% 投资回报一般 [3] 商业模式特点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 [3] - 需重点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情况 [3] - 需评估资本支出刚性带来的资金压力 [3]
武汉控股: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4
文章核心观点 武汉控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污水处理业务的稳定表现和水务工程建设业务的显著提升。公司在污水处理领域保持区域龙头地位,并通过拓展外部市场和科技创新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行业层面,环保政策持续支持水务行业发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发展机遇。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14.76%,主要因供水业务、污水业务和工程施工业务收入增加 [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9.2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95亿元,较去年同期改善46.81%,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2][16] - 研发费用0.45亿元,同比增长45.64%,因公司加大科创力度 [16] 主营业务分析 污水处理业务 - 公司是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行业领军企业,拥有30年特许经营权,总设计处理能力341.61万吨/日(含委托运营2.64万吨/日),同比增长0.61万吨/日 [4][8] - 报告期内处理结算污水53,081万吨,较上年同比增加0.01% [8] - 污水业务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提及通过厂网一体化提升效能 [11] 水务工程建设业务 - 主要通过工程公司和水务环境公司开展,新增合同金额8.14亿元 [11] - 工程施工收入9.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0亿元 [11] - 公司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工程转型,新签项目包括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 [11] 自来水生产业务 - 经营区域在武汉市汉口地区,总设计处理能力130万吨/日 [10] - 报告期内供水量14,262.47万吨,同比减少5.16%,但售水代销单价由0.55元/吨上调至0.60元/吨 [10][11] - 自来水业务收入0.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11] 隧道运营业务 - 武汉长江隧道是中心城区重要过江通道,报告期内车辆总通行量1,290.02万辆 [11] - 成功中标海湾隧道运维管理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6,307.33万元,服务期3年 [11] 行业环境 - 污水处理行业受政策支持,2024年出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等文件,强调厂网一体专业化运维和按效付费 [3] - 水务工程建设行业稳步增长,政策目标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和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 [3] - 自来水生产行业步入成熟阶段,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升级,政策要求到2025年建立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 [3] - 隧道运营业务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3] 核心竞争力 - 特许经营权和区域市场优势保障排水业务稳健发展 [12] - 产业链协同优势,拓展光伏发电、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绿色产业链业务 [13] - 全面的质量安全体系和风险管理能力 [13] - 科技创新能力,多家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 [14] - 信用优势,主体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 [14] 资产与投资 - 货币资金13.47亿元,同比减少15.43% [16] - 合同资产5.43亿元,同比增长25.69% [16] - 在建工程增加,主要因民院片区污水优化工程和光伏项目进度推进 [16] - 成立武控(澄迈)城乡污水治理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2亿元,实缴2.80亿元,用于海南澄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 [17]
武汉控股: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4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 应到董事11人全部出席 符合法定程序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以书面形式发出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共11票同意 0票反对 [1][2] - 报告已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预先审议通过 [1] 制度建设与修订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办法》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 [2] - 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依据2024年7月1日施行的公司法及2025年多项监管新规 [2] - 两项制度修订均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各获11票同意 [2]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5:15
公司治理与财务披露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且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并通过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2][10] - 董事会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11][12] 业务运营数据 - 武汉市污水处理平均结算价格为1.96元/立方米 其中武汉排水公司1.99元/立方米 武汉济泽公司1.07元/立方米 [4] - 湖北省其他地区污水处理平均结算价格为3.15元/立方米 低于保底水量时按保底水量结算 [5] - 海南澄迈项目委托运营费合计1,381.02万元 其中镇域及农村项目1,126.27万元 农场管网项目254.75万元 [5] 资本结构与债券情况 - 报告期末存在存续债券 具体偿债能力指标未披露 [3]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及优先股股东信息不适用披露 [3] 重要事项与经营影响 - 报告期内无需要披露的重大经营变化或重大影响事项 [4] - 公司经营数据涵盖污水处理、水务工程及自来水生产三大业务板块 [6]
武汉控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1.08%
中证网· 2025-08-29 03: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0.0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64.35万元 [1] - 水务工程收入9.1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亿元 [1]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2] 业务运营 - 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341.61万吨/日 同比增加0.61万吨/日 [1] - 各污水处理厂共处理结算污水53081万吨 [1] - 售水代销价格由0.55元/吨上调至0.60元/吨 [2] - 隧道运营板块中标海湾隧道运维项目 合同金额6307.33万元 服务期三年 [2] 战略发展 - 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污水处理/水务工程/自来水生产/隧道运营齐头并进 [1] - 水务工程板块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转型 新签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 [1] - 宗关/白鹤嘴水厂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运维强化保障供水稳定 [2] - 未来将聚焦厂网一体化与智慧水务建设 依托科技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 行业机遇 - 水务环保行业迎来美丽中国建设/水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等战略发展机遇 [2]
武汉控股研发投入增长超45%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驱动业绩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14.76% [1] - 归母净利润8876.90万元,同比增长9.22% [1] - 归母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同比增长21.08% [1] 业务板块收入 - 污水业务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加664.35万元 [1] - 工程施工收入9.11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 [1]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同比增加289.89万元 [2] 污水处理能力 - 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341.61万吨/日,同比增加0.61万吨/日 [1] - 含委托运营能力2.64万吨/日 [1] - 推进民院片区污水收集系统优化工程、湖滨泵站及出站管道扩建等项目 [1] 工程建设转型 - 新签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后湖进水港渠应急整治工程等项目 [1] - 新增合同金额8.14亿元 [1] - 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工程铁军转型 [1] 价格调整与研发投入 - 售水代销价格由0.55元/吨上调至0.6元/吨 [2] - 研发费用4468.70万元,同比增长45.64% [2] - 多家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 [2] 绿色循环与生态保护 - 布局光伏发电、污水能源化、污泥资源处理等绿色业务 [2] - 拓展再生水用于河湖生态补水和城市绿化 [2] - 通过分布式光伏项目降低碳排放 [2] 融资活动 - 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武控KY01"(代码242982) [2] - 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N年,票面利率2.35% [2] - 全场认购倍数达3.04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