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巴巴(09988)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评级汇总:交银国际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28 09:00
阿里巴巴-SW - 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195港元 阿里云大会展示多款模型突破与生态布局 积极推进3800亿元人民币AI基建投资 预计2032年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 全栈式布局已成型 推动国内AI应用加速落地 [1] - 中金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197港元 阿里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计划未来十年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 通义大模型生态领先 衍生模型超17万个 看好阿里云商业价值释放及估值提振 [1] 快手-W - 瑞银华宝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95.37港元 可灵2.5 Turbo模型在文本理解方面实现重大飞跃 能解析复杂多步骤指令 提升视频生成创意控制精度 结合合理估值 AI上行潜力及低投资者持仓 [1] 小米集团-W - 大和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76港元 小米电动车周交付量已提升至1万至1.2万辆 第二阶段工厂正待审批 预计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 未来三年目标营收达7000亿元 电动车年交付达100万辆 基于2025-2026年36倍市盈率 [2] 长风药业 -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认为公司具备良好成长前景 专注于吸入技术与药物研发 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已有六项产品获中美监管批准 全球呼吸药市场规模预计2033年达1572亿美元 内地市场潜力大 计划2026-2030年推出至少五款新药 利用现有渠道加速商业化 [3] 玖龙纸业 - 美银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6.5港元 公司2025财年净利润17.67亿元人民币 符合盈喜指引 销量同比增长9.7%至2150万吨 受益于客户基础稳固及新产能释放 木浆产能扩至800万吨 强化浆纸一体化优势 [3] - 申万宏源维持买入评级 FY25业绩符合预期 吨纸毛利与净利显著提升 浆纸一体化及产品结构升级效果显著 下半年箱板瓦楞纸供需有望改善 纸价企稳回升 上调2026-2028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分别同比增长76.4%/20.6%/17.7% [4] - 国泰海通维持增持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7.37港元 FY25销量增长9.6% 毛利率大幅提升1.9个百分点至11.5% 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及浆纸一体化推进 广西、湖北新产能爬坡及废纸价差扩大 盈利有望持续修复 调整2026年PE至11倍 [4] 心动公司 - 招商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伊瑟》国服已于9月25日公测 海外表现优异 有望为下半年贡献增量 TapTap平台收入同比增长37.74% 用户活跃度提升 广告系统优化带动变现能力增强 自研游戏《出发吧麦芬》《心动小镇》表现亮眼 后续储备丰富 [5] 蜜雪集团 - 中信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依托五大生产基地与29个仓库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 会员规模突破3亿 IP效应与产品创新推动门店运营稳健 幸运咖签约门店有望年底破万 东南亚调整后将重启增长 中亚与美洲打开全球化新篇章 凭借深厚护城河 [6]
阿里CEO吴泳铭:正在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9-28 08:34
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推进三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1] - 预计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 [1] AI发展趋势判断 - 大模型被视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将成为连接用户需求与AI计算资源的中间层 [3] - AI Cloud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机AI能力将以Token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输送 [3] AI业务表现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3] - AI收入占阿里云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过20% [3]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 2025-09-28 07:53
核心观点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通过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实现与天猫系统级打通 借助天猫品牌资源提升东南亚市场竞争力 [1][2][3] - 东南亚中产用户达1.5亿且持续扩容 Lazada在该区域拥有最高客单价和品牌用户渗透率 [2][6] - 通过Lazada Brand Co-Pilot模式为出海品牌提供本地化运营支持 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短尾品类 [11][13][15] 战略布局 - 2018年推出LazMall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Wardah欧莱雅斯凯奇等国际品牌 现为东南亚最大线上品牌商城 [1] - 与天猫实现系统级库存营销价格一键镜像 首批入驻品牌包括韶音蕉下babycare飞利浦乐扣乐扣 [3][8] - 组织整合后可通过天猫行业小二规模化对接商家 替代传统点对点BD模式 [3][9] 市场定位 - 聚焦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 品质用户成为主流消费群体 消费力与中国中产相当 [2][6] - 区别于速卖通的全球跨境定位 Lazada专注东南亚本地化电商 为品牌提供明确增量阵地 [11] - 双11将作为品牌化战略首次验收节点 评估商家端和用户端成效 [4] 品类策略 - 短期优先发展消费电子和美妆等标准化短尾品类 因其易规模化且链路搭建快 [13][15] - 消费电子类需求旺盛 影石防水摄像机几素手持风扇等性价比产品受欢迎 [13][14] - 美妆品类需适应本地化需求 如卡姿兰持妆散粉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开发 [14] - 服饰等长尾品类因退换货率高选品复杂 后续将提供个性化服务 [15] 运营支持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与泡泡玛特合作 建立品牌情感链接 [16] - 提供三种物流方案:国内中心仓集单配送本地备货已有海外物流能力诊断 [17] - 品牌出海需经历从轻量化出海口到本土定制研发的演进 平台提供全链路赋能 [18]
中金:主动外资流出A股及海外中资股扩大 被动外资低配中国程度微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7:14
外资流向变化 - 主动外资继续流出A股 流出规模扩大至0.7亿美元 较上周0.3亿美元增加0.4亿美元 [1][2] - 主动外资流出海外中资股2.4亿美元 较上周0.75亿美元扩大1.65亿美元 [1][2] - 被动外资持续流入海外中资股20.7亿美元 较上周30.7亿美元减少10亿美元 [1][2] - 被动外资流入A股10.5亿美元 较上周10亿美元增加0.5亿美元 [1][2] 配置比例调整 - 主动外资对中国配置比例从7月6.4%升至8月6.7% 上升0.3个百分点 [1][2] - 被动资金配置比例升至8% 低配程度从7月1.45个百分点降至1.35个百分点 但仍高于6月1.31个百分点 [1][2] 南向资金动态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 本周流入439.6亿港元 较上周368.5亿港元增加71.1亿港元 [2] - 日均流入87.9亿港元 较上周73.7亿港元增加14.2亿港元 [2] - 个股净增持最多为阿里巴巴与美团 减持华虹 石药集团与中国电信等 [2] 市场结构特征 - 市场呈现高位震荡态势 结构分化明显 恒生科技指数单日大涨后回调 [3] - 美国GDP上修与耐用品订单走强推动美元及长债利率上升 市场从宽松交易向复苏交易切换 [3] - 建议关注长期不输空间的板块 如互联网和银行分红板块 回避短期拥挤度过高品种 [3] 行业景气与事件驱动 - AI相关硬件和应用预期维持强势 中美映射方向受关注 [3] - 铜矿供给扰动及AI进展构成事件催化 经贸摩擦持续压制创新药与家居行业情绪 [3] 板块拥挤度分析 - 电商板块拥挤度较高 互联网板块仍处偏低水平 [3] - 创新药板块拥挤度回落但未至低位 新消费板块在相对低位徘徊 [3] - 银行和保险板块处于一年来低位 部分资金开始进行高切低布局 [3]
投融界解读本地生活新布局:扫街榜建信任,多端协同拓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9-28 06:28
高德扫街榜产品上线 - 高德地图于9月10日上线全球首个基于真实用户行为数据的消费推荐榜单"扫街榜" 通过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比例等十亿级出行数据综合计算排名 最大程度压缩刷评买榜空间 [1] - 上线首周上榜小店的流量平均增长187% 南京、武汉等城市一批隐匿街巷的烟火小店获得精准曝光 [1] - 高德CEO郭宁承诺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通过芝麻信用体系提升评价可信度 将产品定位于用户驱动的数据工具 [1]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战略布局 - 阿里实施双线作战策略:高德专注信用体系建设 淘宝与饿了么解决场景落地 支付宝完成交易闭环 [3] - 9月20日推出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团购业务 在上海、深圳、嘉兴试点 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同步上线 [3] - 多端联动避免单一平台承载过重 通过数据共享降低获客成本 形成找店-决策-交易-核销的一体化体验 [3] 数据优势与运营机制 - 高德每日拥有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和15亿公里导航里程数据 为扫街榜提供独家依据 [4] - 烟火小店榜每日为巷弄店铺提供5000万次流量曝光 排名算法注重复购率等长期指标 减少商家对营销预算的依赖 [6] - 75%的消费者认为真实导航行为比五星评分更可靠 用户从被动接收网红推荐转向基于行为数据自主判断 [6] 行业影响与价值重构 - 高德扫街榜直击本地生活行业用户真实反馈、商家经营需求、平台商业化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痛点 [1] - 行业从流量争夺转向信用体系构建 未来竞争将是生态协同效率与信用价值的竞争 [7] - 商家运营策略发生变化 通过优化到店体验提升专程前往指标间接带动排名 从拼资金刷榜转向拼真实服务品质 [6] 创业者发展机遇 - 阿里生态开放协同带来三类机会:数据服务细分市场开发、垂直场景补充供给、线下运营创新 [7] - 淘宝团购扩展至非餐饮品类如保健品、家电 创业者可切入细分领域供应链 [7] - 创业者需跳出补贴战思维转向价值竞争 通过搭建全链条控制损耗提升复购率 契合扫街榜考核逻辑 [7]
周鸿祎:有理由裁掉不用AI的员工;腾讯开源混元图像3.0;十一前补班被投诉,公司反手取消14天年假|AI周报
AI前线· 2025-09-28 05:48
企业用工与管理制度 - 上汽通用五菱招聘约800名985/211高校管培生 要求每天工作12小时且车间实习期长达6个月 与校招宣传的955工作制存在差异[3][4][5] - 深圳疆拓因员工投诉补班问题 取消14天年假福利及所有额外假期 公司称调整后制度合法合规[6][7][8] - 博世计划大规模裁员数万人 目标节省25亿欧元(约209.57亿元人民币) 因移动出行部门利润率仅3.8%远低于7%目标[10]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动态 - 周鸿祎表示拒绝使用AI的员工可能被裁员 360内部举办AI大赛推动技术应用[2] - 腾讯开源混元图像3.0模型 参数规模80B 支持千字级复杂语义解析[11][12] - OpenAI联合甲骨文和软银投资4000亿美元新建5座数据中心 总电力容量达7吉瓦[21][22]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1000亿美元投资协议 将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相当于800万户美国家庭用电量[23] - 阿里宣布追加AI投入 原计划三年投资3800亿元(约530亿美元) 股价单日涨幅达10.5%[25][26] - 马斯克旗下xAI以42美分/年半的定价向美国政府提供Grok聊天机器人 显著低于OpenAI和Anthropic的1美元/年定价[24] 消费电子与硬件创新 - 小米17系列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首销纪录 起售价4499元 搭载7000mAh电池[17][19] - Meta发布800美元智能眼镜演示出现多次故障 扎克伯格归因于网络问题[15][16] - 谷歌与高通合作开发融合PC和智能手机特性的"安卓电脑" 采用互通技术基础[20] 内容平台与商业合作 - 特朗普批准TikTok在美运营新方案 字节跳动保留100%持股 数据安全合资公司估值140亿美元[13][14] - 美团发布LongCat-Flash-Thinking推理模型 在数学和代码任务性能接近GPT5-Thinking[31] - 快手可灵2.5 Turbo模型成本较上代降低30% 5秒视频生成仅需25灵感值[32] 模型开源与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开源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采用ViLLA架构弥合图像文本与动作执行鸿沟[34] - 腾讯开源混元3D-Omni和混元3D-Part模型 支持多模态输入和部件级生成[35][36] - 月之暗面Kimi发布OK Computer智能体模式 可完成网站开发和视频生成等复杂任务[29]
阿里吴泳铭勾勒ASI演进路线 全栈自研卡位全球竞争
环球网· 2025-09-28 02:25
阿里云人工智能战略定位 - 公司首次系统阐释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阶段演进路径 明确阿里云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战略定位 [1] - 通用人工智能已是确定性事件但仅是起点 终极目标是实现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1] - 愿景背后是阿里云在模型平台基础设施三层架构的全面发力 [1] 三阶段技术演进路径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特征为学习人 大模型通过理解人类知识全集涌现泛化智能与推理能力 [3] - 通义千问Qwen3-Max在AIME 25数学测试中获满分 印证智能涌现成熟度 [3]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核心为辅助人 是当前行业所处阶段 AI通过工具调用和编程能力与物理世界交互 [4] - 自然语言是AI时代源代码 用户用母语描述需求即可实现自主编写逻辑调用工具操作设备 [4]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目标为超越人 AI需直接获取物理世界原始数据并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模型架构自我优化 [4] - 该阶段需突破数据获取算法架构与能源支撑等多重瓶颈 [4] 全栈人工智能服务能力 - 模型层通过通义家族实现全模态全尺寸覆盖 Qwen3-Max在多项评测中超越GPT-5跻身全球前三 [5] - 通义万相2.5实现音画同步视频生成 通义百聆语音模型下载量超5.6亿次 [5] - 通义模型矩阵已衍生超17万个模型 总下载量突破6亿次 [5] - 平台层通过百炼平台提供模型定制与Agent开发服务 支持企业快速部署智能体 [5] - 夸克推出AI创作平台造点 集成通义万相与Midjourney V7降低视频创作门槛 [5] - 基础设施层提出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未来全球仅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6] - 公司凭借自研芯片存储系统与网络架构 成为中国唯一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云厂商 [6] 资源投入与基础设施规划 - 为支撑超级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计划至2032年将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提升10倍 相当于新增数千亿级算力投入 [6] - 通过3800亿AI基础设施投入及10倍算力扩容为超级人工智能奠基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 - 全球仅阿里与谷歌同时具备大模型云计算与芯片三层能力 [6] - 优势在于全栈自研与联合创新 在模型即服务领域提前布局实现模型与云平台深度耦合 [6] - 中国500强企业中约70%已采用生成式AI 其中53%使用阿里云服务 [6] - 计入开源私有部署数据后实际渗透率更高 [6] 技术挑战与发展瓶颈 - 当前AI在工具调用与复杂推理上已有突破 但距自我迭代仍需解决原始数据获取多模态记忆自主反馈等难题 [7] - 网络延迟能源效率等基础设施挑战将制约AI规模化落地 [7] 产业生态与开发者战略 - 开源策略使公司成为全球开发者生态最活跃的AI平台之一 [5] - 开源策略成为争夺全球开发者关键 [6] 应用场景与合作伙伴 - 与英伟达合作推进具身智能落地 逐步实现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渗透 [4] - 通过Vibe Working模式使AI成为超级助手 未来每个个体可能调度上百个Agent实现十倍百倍产出杠杆 [8]
天猫品牌出海东南亚,为什么第一步是Lazada?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28 02:16
Lazada品牌化战略背景 - 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参与者包括Shopee Lazada TikTok和Temu [3] - Lazada将品牌化作为最高战略 借助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国内和国际业务的组织红利 [3] - 2018年被阿里收购后 Lazada引入双11狂欢节并推出类似天猫商城的LazMall [3] - LazMall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线上品牌商城 引入本地品牌如Wardah和国际品牌如欧莱雅 Swiss 斯凯奇等 [4] 品牌化战略实施与优势 - Lazada中产用户在东南亚电商中占比最高 基于1.5亿且不断扩容的中产用户规模仍有较大空间 [4] - 追求品质和品牌商品的东南亚中产正成为Lazada主流用户群体 被定义为品质用户 [4] - Lazada与天猫进行系统级打通 商家天猫店铺库存 营销和价格可一键镜像到Lazada店铺 [5] - 系统打通帮助天猫商家低成本实现轻量化出海 在做好国内生意同时同步开展东南亚跨境生意 [5] - 首批入驻Lazada的天猫品牌包括韶音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 乐扣乐扣等 [5] - 组织整合后 Lazada可沟通天猫行业小二 成为他们运营商家计划的一部分 实现规模化开展 [5][12] 市场机会与品类策略 - 东南亚有7亿人口 中产人口急剧提升达1.5亿 消费力不输国内中产 [9] - Lazada目前是东南亚电商里客单价最高 品牌用户渗透率最高 品牌成交占比增加率也最高的平台 [9] - 消费电子类品牌在东南亚需求旺盛 本地消费者喜欢运动户外 引入影石防水全景摄像机 几素手持电风扇等受欢迎产品 [17] - 国内美妆更看重色号和去黄显白 东南亚美妆核心诉求是持妆 卡姿兰主打持妆的散粉黑磁在东南亚市场卖得很好 [17] - 项目启动初期优先短尾行业如消费电子和美妆 因更标准化可快速搭建链路 单品销售容易规模化 [18] - 服饰等长尾商品退换货需求旺盛 需精准选品 操作过程更难链路更长 [18] 本地化运营与品牌支持 - Lazada聚焦服务品质用户 他们愿意为泡泡玛特等情绪消费产品买单 [19] - 通过LazRun等本地化IP活动 与泡泡玛特合作植入品牌互动环节 效果很好 [19] - Lazada本地化资源帮助匹配品牌在当地营销 宣传等一揽子诉求 建立和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19] - 提供不同模式支持品牌出海 如一键轻出海商家可镜像天猫店铺 发货到国内中心仓后由Lazada集单到本地中心仓并通过官方物流伙伴配送 [20] - 部分商家选择本地备货模式 有海外物流能力的品牌也可获得诊断帮助以更高效参与本地经营 [20] 长期战略方向 - 中国品牌出海经历代际变化 从高性价比轻工业产品到高精尖电子设备 美妆护肤 提供情绪价值的潮玩IP [21] - 品牌出海要走得长远 需为本土市场研发特定产品 做定制 做供应链深度和本地化运营结合 变成更重更定制化模式 [21] - Lazada定位为商家更稳 更快 更智能出海提供保障护航的副驾 负责提供本地化洞察和智能化全链路赋能 [14] - 今年双11将首次验收品牌化战略初步成果 评估其在商家和用户端的成绩 [6]
10 Buzzing Tech and AI Stocks Everyone’s Talking About
Insider Monkey· 2025-09-27 18:29
AI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 多位市场分析师认为AI热潮仍处于早期阶段 尚未形成泡沫 以思科1998年市盈率30倍升至120倍为例说明当前未达泡沫水平 [2] - 专家指出泡沫迹象应出现在无盈利且无营收却获得300-5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而非英伟达和甲骨文等企业 [3] - 研究显示通过模仿顶级对冲基金选股策略可跑赢市场 自2014年5月以来策略回报率达373.4% 超越基准218个百分点 [4] 半导体设备行业 - KLA Corp拥有58家对冲基金投资者 因直接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 与英伟达和博通存在直接合作关系 利润率和盈利增长显著扩张 [5][7] - 公司受益于高转换成本 先进半导体需求结构性增长及制造工艺复杂化 管理层团队强大 中国需求疲软影响被其他地区长期增长抵消 [7] - ASML Holding获78家对冲基金投资 受益于台积电2026年成为最大支出方 在极紫外光刻市场近乎垄断 每台高数值孔径EUV设备价值超4亿美元 [8] - 公司拥有十年期客户路线图 资产负债表现金充裕 订单积压量大 估值处于多年低点 [8] 半导体制造与内存技术 - Intel Corp获得82家对冲基金投资 美国政府90亿美元持股将推动全球芯片销售 英伟达因台积电季度增长限40亿美元需要英特尔成功生产先进芯片 [9][10] - Lam Research获85家对冲基金持仓 2026年下半年内存支出预计增长 公司市场份额提升且推出半导体制造新材料新产品 [11][12][13] - 公司财务稳健 净现金资产负债表 将100%收益通过回购和分红返还股东 初始收购时市盈率17倍基于周期性低迷盈利 [13] - Micron Technology获94家对冲基金投资 英伟达必须向公司采购内存 AI服务器成本80%流向内存 赋予公司定价权 [14][15] - AI计算需要先进内存 需求周期可持续至2016年并可能延至2027年 公司在AI驱动内存市场地位强劲 [15] 云计算与AI应用 - 阿里巴巴获101家对冲基金持仓 被视为全球最便宜AI投资标的 拥有25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和800亿美元资产负债表 [16] - 公司为中国中产阶级电商龙头 云计算领域第一 推出拥有1万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Qwen 3.0 Max 2025财年回购超5%股份 [16] - 云业务收入年增18% 提供地理和经济多样性 是参与AI倡议和云基础设施增长最直接方式之一 [16]
阿里巴巴-W(09988):定位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国信证券· 2025-09-27 15:2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18]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1][3][6] - AI行业投资总额已超4000亿美元 未来5年全球AI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 [5] - 阿里云具备全栈AI技术能力 覆盖芯片 服务器 网络等基础设施 模型能力领先 [3][6][13] - 公司提出两大战略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选择开源路线) 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3][5] - 加速出海计划 在巴西 法国和荷兰开设首批数据中心 并扩大在墨西哥 日本等五个国家的业务 [3] 模型能力 - 发布7款模型 其中Qwen3-Max性能位列全球第三 超越GPT-5-Chat [9][11] - Qwen3-Next架构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 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Qwen3-32B降低超90% 长文本推理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 [11] - Qwen3-VL支持256K token上下文长度 可扩展至100万token 能理解2小时视频 [11] - Qwen3-Omni在36项音频基准测试中获32项开源SOTA和22项总体SOTA 超越Gemini-2.5-Pro和GPT-4o [12] - 通义万相Wan2.5支持10秒1080P视频生成 实现音画同步 [16] - 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包含Fun-ASR和Fun-CosyVoice 提供上百种预制音色 [16] 基础设施 - 自研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 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推理性能提升50% [13] - 新一代高性能网络HPN 8.0 存储带宽800Gbps GPU互联带宽6.4Tbps 支持10万卡GPU集群 [13] - 分布式存储CPFS单客户端吞吐提升至40GB/s 对象存储OSS向量数据库成本降95% [14] - 与英伟达合作Physical AI 缩短具身智能和辅助驾驶应用开发周期 [14] 开发者生态与Agent -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15倍 已有超20万开发者开发80多万个Agent [17] - 发布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和低代码平台ModelStudio-ADP [17] - 升级无影AgentBay 推出个人计算产品无影Agentic Computer [17] 财务预测 - 上调2026-2028财年收入预测至10661/11888/13014亿元 调整幅度+0%/1%/1% [4][18] - 上调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1267/1672/1960亿元 此前为1266/1670/1938亿元 [4][18] - 预计云收入增速提升 全栈自研和海外业务占比提高有望改善利润率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