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证券(06837)
icon
搜索文档
海兰信: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25
交易结构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 重组上市认定标准 -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 符合六项标准之一即构成重组上市 包括购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比例达100%以上 或发行股份比例达100%以上 或导致主营业务根本变化等情形 [2] 控制权状况 - 本次交易前三十六个月内公司实际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交易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申万秋 [2] -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仍为申万秋 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 [2] 独立财务顾问结论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认定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重组上市情形 [2]
智翔金泰: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13
《上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核查意见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 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 "保荐机构")作为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翔金泰" 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对智翔金 泰核心技术人员调整事项进行了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具体情况 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常志远先生因个人发展,已向董事会申请辞去 副总经理职务。常志远先生辞任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截至本核查意见 出具日,常志远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2,500,000 股。常志远先生承诺将继续遵守《上 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5 号——股东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 持股份》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期间所作承诺。 同时,根据公司的战略布局以及原核心技术人 ...
知名研究女将跳槽,拟任副所长!“正在走公司流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15:45
电新行业分析师张一弛跳槽事件 - 电新行业资深分析师张一弛于2025年5月20日从财通证券离职,2025年8月8日入职华创证券,拟任研究所副所长 [1] - 张一弛在华创证券的职务为中游制造及海外研究负责人、电新组组长,研究方向覆盖电新、机器人、AIDC及海外领域 [1] 张一弛的学术与职业背景 - 教育背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学士、剑桥大学能源技术硕士、伦敦政经金融经济硕士 [5] - 职业经历:2014-2022年任职于海通证券研究所,2016年获分析师执业资格,早期主攻公用事业,后转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5] - 获奖记录:2016年新财富公用事业第2名、2017年第4名、2019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第4名,2023年财通证券期间获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第3名 [5][7] 华创证券研究所概况 - 华创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团队规模、研究实力及市场影响力位居行业前列,覆盖近30个行业 [8] - 研究架构:7个研究中心,以总量研究为龙头,重点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交运、电子、传媒等 [8] - 核心团队:所长董广阳,旗下有宏观首席张瑜、固收首席周冠南、食品饮料首席欧阳予等明星分析师 [8] - 市场表现:2024年总佣金收入2.59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位,未来计划提供定制化研究服务 [8]
“818理财节”提前开闸!券商玩转AI,全周期陪伴时间再拉长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00
活动时间与参与范围 - 2025年"818理财节"为连续第九年举办 活动周期较往年显著拉长 例如恒泰证券活动时间为8月11日至22日 长城证券活动从8月11日持续至9月14日(较2024年延长2天) 东吴证券举行为期19天的"818财富盛典"(8月11日至29日)[1][3] - 国泰海通证券于8月1日率先启动"AI投资嘉年华" 活动结束时间从2024年8月末延长至9月8日[3] - 超10家券商已提前启动活动 包括恒泰证券、长城证券、中泰证券、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上海证券、光大证券等机构[4] 战略转型方向 - 行业服务模式从单一节点营销向投资全周期陪伴升级 形成"节点引爆+长期运营"双轮驱动体系 实现营销价值与资产增值的良性循环[5] - 光大证券直播场次实现3倍增长 2025年安排12场视频直播(2024年仅4场) 并扩大嘉宾阵容至嘉实、国泰、平安等多家公募基金经理[4] - 恒泰证券推出猜涨跌互动游戏及顾问服务产品"鑫悦灵犀" 通过浏览专区发放微信现金红包和投顾卡券[3] AI技术融合应用 - 国泰海通证券推出沉浸式AI互动服务 包括投资人格测试和灵犀桌面机器人 并在8月18日举办10小时财经联播聚焦智投AI[3][6] - 国金证券以"AI财富升级计划"为主题 创新推出"国金MBTI"投资人格测评和全场景智能顾问"国金AI投顾" 提供投资决策支持与调仓方案[6] - AI技术成为券商差异化竞争工具 通过智能服务升级客户投资全流程 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 推动投资决策向智能化高效化进阶[6][7] 互动服务创新 - 民生证券基于"摇钱树"IP设计游戏化任务 串联App场景提升用户黏性 并提供组合策略产品优惠与投顾陪伴直播[8] - 活动设计趋向年轻化与场景化 采用比赛、竞猜、抽盲盒等玩法 契合Z世代群体喜好 例如民生证券"金枝添富摇摇聚财"活动[8] - 国联民生证券推出"低折扣+提佣"模式的决策工具 新品"波段掘金"聚焦低成本验证、收益增强和买卖提醒功能[9] 生态体系构建 - 广发证券创新打造"场景化全链路陪伴生态" 首创券商社交化专业服务体系 融合专业投顾与社交互动[9] - 行业从单纯产品销售转向构建"资产配置—策略工具—投教内容"生态体系 响应ETF指数投资升温带来的立体化专业需求[9] - 未来将探索虚拟直播间、3D资产配置等模拟工具 通过前置投资偏好测试和深度投教实现客群精细化运营[10]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8月15日回购注销A股限制性股票78.29万股
北京商报· 2025-08-12 13:22
股票回购注销 - 国泰海通证券回购注销A股限制性股票涉及24名激励对象 [1] - 合计回购注销782,900股A股限制性股票 [1][3]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激励计划剩余A股限制性股票2,998,600股 [1] 注销实施安排 - 公司已开设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并办理注销手续 [1] - 782,900股未解除限售股票预计8月15日完成注销 [1] - 注销股份数量与回购数量一致均为782,867股 [3]
国泰海通: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关于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注销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2 11:14
回购注销背景与法律依据 - 公司委托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就回购注销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 [2] - 法律意见书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法规编制 [3] - 法律意见范围限于中国法律事项,不涉及会计、审计等专业领域及其他司法管辖区法律问题 [4] 回购注销批准与授权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议案》 [6] - 公司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对回购注销事项发表核查意见 [6] - 回购注销已取得必要批准和授权,符合《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 [6] 回购注销原因及数量 - 10名激励对象因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终止,回购未解除限售股票合计611,524股 [6] - 6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合格(系数90%),回购未解除限售股票31,382股 [7] - 5名激励对象因部门绩效考核合格(系数90%),回购未解除限售股票27,132股 [7] - 1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及部门考核均合格(系数81%),回购未解除限售股票20,349股 [8] - 2名激励对象因违法违规行为,回购未解除限售股票92,480股 [8] - 总计回购股票数量为782,867股 [6][7][8] 回购价格调整机制 - 因劳动合同终止或绩效考核未达标情形,按授予价格回购 [8] - 因违法违规情形,按授予价格与市场价孰低值回购 [8] - 授予价格因历年派息调整:首次授予部分调整为5.32元/股,预留授予部分调整为6.19元/股 [9] - 价格调整依据2020年股东大会授权及2021-2024年五次派息(每股累计派息2.32元) [9] 法律结论 - 回购注销程序符合《激励计划》及《管理办法》规定 [10] - 回购原因、数量及价格设定符合法规要求 [10]
国泰海通: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1:14
回购注销原因及背景 - 因24名激励对象存在解除劳动合同或绩效考核未完全达标等情况 公司需回购并注销其获授的全部或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 [1] - 回购注销依据为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且已获得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 [1] 回购注销具体安排 - 回购注销股份总数为782,867股 其中首次授予部分585,123股(回购价格5.32元/股) 预留授予部分197,744股(回购价格6.19元/股) [1] - 涉及激励对象24人 占原468名激励对象的5.13% [1][2] - 回购注销完成后 激励计划项下剩余A股限制性股票变更为2,998,610股 [2] - 预计于2025年8月15日完成注销 已开设专用证券账户并办理相关手续 [2] 股权结构变动情况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减少782,867股 从17,629,708,696股变更为17,628,925,829股 [3][4] - A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782,867股 从629,955,553股变更为629,172,686股 占比保持3.57%不变 [4] - A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及H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整体股本结构比例维持稳定 [4] 合规性说明 -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确认回购注销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 [1][5] - 公司已发布债权人通知公告 无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2] - 公司承诺回购注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并承担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 [5]
26家上市券商亮出2021年成绩单 9家迈入净利润“百亿元俱乐部”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已有9家头部券商净利润超100亿元 较上年新增招商证券 中国银河 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四家成员 [2] - 26家上市券商中24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占比63% 其中国联证券 浙商证券和中国银河营收增幅均超50% [3] - 净利润增幅超50%的券商包括中原证券(392.04%) 东方证券(97.26%) 方正证券(66.19%) 中信证券(55.01%)和国联证券 而第一创业和华林证券净利润同比下降 [3] 头部券商领先地位 - 中信证券以765.24亿元营收和231亿元净利润居行业首位 同比增幅分别为40.71%和55.01% [2] - 百亿净利润俱乐部成员包括国泰君安(150.13亿元) 华泰证券(133.46亿元) 海通证券(128.27亿元) 招商证券(116.45亿元) 广发证券(108.54亿元) 中金公司(107.78亿元) 中国银河(104.3亿元)和中信建投(102.39亿元) [2] 业务驱动因素分析 - 财富管理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139.6亿元(增24%)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26.55亿元(增35.12%) [5] - 机构业务贡献显著 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业务增长51.15% 华泰证券机构用户数增长50% [3][5] - 特色化中小券商表现亮眼 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增365.61% 投行业务收入增245.9% 中银证券资管收入与浙商证券投行收入创历史新高 [3]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 - 行业通过财富管理转型提升服务能力 华泰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62.87亿元 占总营收超40% 客户总数达2000万 客户总资产5.4万亿元 [5] - 方正证券投顾业务实现突破 线上投顾业务收入增84% 资产配置型产品收入增283% [5] - 财富管理业务相比传统经纪业务具有更高稳定性和收益率 [4]
上市券商2021年实力“拼子” 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净利贡献均超10%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券商全资子公司业绩表现 - 至少46家券商全资子公司2021年净利润均超1亿元 其中8家净利润超10亿元 [1][2] - 海通开元投资以25.53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一 中信证券投资以24.12亿元位列第二 海通创新以16.83亿元位列第三 [2] - 华泰国际净利润11.76亿元 同比增长441.92% 中金香港净利润51.12亿港元 同比增长108.5% [3] 券商系公募基金业绩贡献 - 23家券商系公募基金披露2021年业绩 16家净利润超1亿元 其中10家超10亿元 [4] - 易方达基金净利润45.35亿元(同比+64.92%) 汇添富基金净利润32.63亿元(同比+27.13%) 广发基金净利润26.07亿元(同比+42.95%) [4] - 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对母公司净利润贡献超10% 其中银华基金对第一创业净利润贡献达32.3% [6] 业务发展特点 -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表现突出 8家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全资子公司中4家为另类投资子公司 [3] - 国际业务子公司业绩分化显著 部分实现三位数增长 部分出现净利润下滑或亏损 [3] - 公募基金业务成为券商资管转型重要发力点 6家券商系基金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 [5]
22家上市券商去年信息技术投入均超1亿元 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行业信息技术投入规模与趋势 - 2021年22家上市券商信息技术投入总额达141.78亿元 单家投入均超1亿元[1] - 2017-2020年证券业信息技术累计投入845亿元 近五年累计投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2] - 头部券商中华泰证券(22.28亿元) 中金公司(13.46亿元) 招商证券(11.92亿元) 海通证券(11.76亿元) 中信建投(10.93亿元)投入超10亿元[2] - 广发证券(9.85亿元) 东方证券(8.75亿元) 申万宏源(8.28亿元) 中泰证券(8.08亿元) 兴业证券(7.64亿元)投入超5亿元[2] 券商科技能力建设与成效 - 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月活用户达1102万 累计下载量6532万[3] - 华林证券信息技术投入同比增幅达293.78%(2021年投入3.47亿元) 中原证券 兴业证券 中金公司增幅均超40%[3] - 华林证券信息技术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5.17% 华泰证券(13.95%) 中金公司(11.96%) 中原证券(11.16%) 中泰证券(10.05%)占比超10%[3] - 招商证券 中信建投信息技术人员超1000人 占总员工比例均超9%[4] 信息系统安全与监管要求 - 招商证券2022年3月14日因系统交易问题引发网络安全事件 存在变更管理不完善和应急处置问题[5] - 首创证券2021年5月18日发生交易系统中断20分钟 达到较大信息安全事件标准 存在日志删除和报告不实问题[6] - 证监会修订《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与调查处理办法》 要求及时准确完整报告网络安全事件[6] - 证券业业务高度线上化 需持续关注信息安全问题[6] 数字化转型挑战与人才建设 - 行业对数字化转型重要性已达成共识 但存在目标不清晰 价值释放不充分 数字基础不牢 人才稀缺等问题[4] - 华林证券构建科技金融队伍 建立扁平化互联网企业架构 配套互联网战略考核体系[3] - 华林证券受让文星在线100%股权 申请设立信息技术专业子公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