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材国际(06616)

搜索文档
环球新材国际完成55亿元收购,正式接管默克SUSONITY业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09:13
并购交易概览 - 环球新材国际以55亿元人民币对价完成收购德国默克集团旗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1] - 交易为国内珠光材料行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案[1] - 收购对价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6.49亿元的3.4倍[3]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获得SUSONITY在美国、欧洲、亚太等地的多极布局 有效应对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分化风险[1] - 通过自产合成云母替代默克原先依赖的天然云母 解决原材料枯竭与能源成本上升问题[1] - 整合研发体系共同开拓新能源汽车涂层、可持续美妆材料等新赛道[1] - 将默克原有海洋防腐技术、自动驾驶感应涂层等雪藏技术全面推向市场[1] 标的资产详情 - SUSONITY业务覆盖全球18个国家 主要面向涂料、化妆品和工业表面解决方案市场[4] - 收购涵盖默克在德国、日本、美国的7家子公司[4] - 该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33亿欧元(36.36亿元)、4.05亿欧元(34.01亿元)、4.02亿欧元(33.76亿元)[4] - 在默克电子科技业务中占比已不足15%[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2011年成立的广西七色珠光效应材料有限公司 2019年成为国内最大珠光颜料生产商[3] - 2021年7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3] - 2024年总营收16.62亿元(同比增长51.15%)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33.37%)[3] - 2023年以4.7亿元收购韩国CQV公司42.45%股权(2025年增持至45.11%)[3] 整合挑战与目标 - 跨国并购真正挑战在于后续整合能否实现预期协同效应[5] - 公司将借助SUSONITY成熟跨境电商渠道与本地化服务体系加速全球化战略落地[4] - 通过原材料协同、产能优化、流程整合与成本管控提升供应链韧性和运营效率[4] - 最终目标是打造"全球表面材料生态平台"[4]
环球新材国际并购默克 桐庐跻身全球高端材料制造高地
杭州日报· 2025-09-02 02:26
并购交易概览 - 环球新材国际以6.65亿欧元(约55.84亿元人民币)完成对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并购 交易金额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收的3.4倍 成为国内珠光材料行业最大规模跨国交易 [1] - 并购交割仪式于8月29日在杭州举行 亚太总部同步启动筹备 桐庐基地作为核心业务承接载体 [1] 战略意义与产业突破 - 公司通过并购获得国际品牌、数百项专利技术及全球渠道 实现从珠光材料领军者向全球行业引领者的跃升 [1][2] - 并购打破欧美对高端云母材料的垄断 通过自产合成云母替代天然云母 解决原材料枯竭风险 [2] - 形成"境外高端应用+桐庐核心原料"双向循环 推动桐庐成为国际表面性能材料产业高地 [2] 业务协同与技术整合 - 整合研发体系将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涂层、可持续美妆材料、海洋防腐技术及自动驾驶感应涂层等新赛道 [2] - 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在汽车和化妆品用高品质珠光颜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拥有350年行业经验 [2] - 桐庐基地作为总投资百亿级制造业项目 从拿地到开工仅用22天 已规划配套用地引进下游产业链企业 [1][3]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桐庐位于长三角核心区 具备交通区位、营商环境及山水资源优势 贴近企业核心市场 [3] - 通过并购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延伸车用涂层与美妆原料产业链 打造长三角新材料创新极 [3] - 项目成为杭州首个百亿级制造业开工项目 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实现全球战略布局 [1][3]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2:03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80亿港元,股份800亿股,面值0.1港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2.38870132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12.38870132亿股[2] 期权与债券 - 截至2025年8月底,购股期权计划结存数目为0,可能发行或转让1.16269558亿股[3] - 2025年8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 2022年和2023年发行可换股债券已发行总额分别为3亿人民币和4000万美元[4] - 2025年8月两债券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4381.5789万股和4078.9474万股[4] 其他 - 2025年8月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7] - 购股期权计划股东大会通过日期为2021年6月2日[3] - 可换股票据认购价/转换价均为7.6港元[4]
环球新材国际亚太总部启动 瞄准全球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3:21
公司战略布局 - 亚太总部落地杭州 成为公司链接全球创新 服务全球客户 共创产业未来的战略支点[1] - 依托杭州创新高地和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 整合中德韩美日五国资源 打造面向全球高端市场的研发创新和业务协同平台[2] - 通过研发创新+跨国并购双引擎 整合全球研发与产业网络 为客户提供全面创新服务[3] 跨国并购进展 - 完成对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收购 总投资6.65亿欧元 是中国珠光材料行业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2] - 此次并购是企业全球化战略里程碑 更是中国材料行业从技术追随迈向价值共创的关键转折[2] - 通过灵活整合SUSONITY 目标解锁协同效应与增长潜力 实现技术市场品牌供应链团队全方位升级[3] 全球化整合举措 - SUSONITY CQV与七色珠光三个管理团队首次齐聚 访问中国桐庐柳州及韩国生产基地[2] - 推动全球化整合迈入新阶段 为多方深化理解加强协作共促融合奠定基础[2] - 多元文化与管理理念交融 进一步激发协同效应 加速全球高端市场布局拓展与创新升级[2] 业务发展目标 - 完善表面材料全场景布局 在汽车化妆品工业等高端领域确立领先地位[3] - 打造全球新材料科技生态平台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进功能性材料创新应用[3] - 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助力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深化与全球客户合作伙伴战略协作[3]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2025 上半年业绩亮眼 扣非净利润高增54.4%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7% [1] - 净利润0.9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31.1% 主要受并购产生的一次性费用影响 [1] - 扣非净利润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4% [1] - 毛利率提高2个百分点至52%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从原材料到高端珠光材料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 人工合成云母全球市占率第一 [2] - 拥有159项专利 73项注册商标 4项软件著作权 [2] - 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超2192款 中高端产品占比超50% [2] - 子公司CQV并表推动高端产品种类和数量扩大 产品均价进一步提升 [2] 应用领域拓展 - 珠光颜料应用边界持续拓展 覆盖锂电 光伏 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及AGI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科技领域 [2] - 功能材料方面推进合成云母绝缘及阻燃技术 增强新能源电池系统安全基础材料性能 [3] - 将珠光材料融入BIPV彩色光伏组件 拓展低碳场景跨界应用 子公司CQV已将光伏面板颜料应用于新研发大楼 [3]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七色珠光一期工厂拥有约18000吨珠光颜料产能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二期工厂产能持续爬坡 [4] - 杭州桐庐亚太区总部及年产10万吨人工合成云母生产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 [4] - 以6.65亿欧元(约51.87亿元人民币)完成SUSONITY 100%股权交割 加速全球化布局 [4][5] - 通过收购获得SUSONITY在欧美及亚洲的销售网络 优质客户资源与全球品牌影响力 [5] 战略协同与行业地位 - SUSONITY收购将丰富高端化妆品解决方案体系 形成原料整合 产能布局 流程协同与成本控制的良性互补 [5] - 珠光颜料行业向头部集中 公司凭借核心技术与并购整合能力具备成为全球领导者的条件 [5] - 桐庐产能释放与SUSONITY CQV整合深化 推动"技术+产能+全球化"战略落地 巩固全球合成云母与珠光颜料龙头地位 [5]
环球新材国际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6亿元 同比增长54.4%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05:3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 [1] - 扣非净利润达2.6亿元,同比增长54.4% [1] - 毛利率提升至52.0%,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量达35.87亿元,资金充裕 [1] 业务表现 - 核心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21.4% [1] - 云母功能性填料及相关产品收入4903万元,同比增长20% [1] - 高端产品全线增长:玻璃片基产品增18%、氧化硅基产品增9%、氧化铝基产品增5%、铝基产品增12% [2] 战略进展 - 七色珠光二期产能爬坡符合预期,支撑销量增长 [2] - 桐庐年产10万吨云母生产基地主楼封顶,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2] - 完成对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交割,8月起以"SUSONITY"品牌运营 [2] 发展前景 - 聚焦三大方向:强化合成云母及珠光材料技术壁垒、加速化妆品活性成分及新能源材料商业化、构建多场景应用生态矩阵 [3] - 目标成为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领导者,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3]
环球新材国际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6219.8万元 同比减少41.9%
智通财经· 2025-08-28 15:47
财务表现 - 收益9.12亿元 同比增加17.74% [1] - 股东应占溢利6219.8万元 同比减少41.9% [1] - 每股基本盈利0.05元 [1]
环球新材国际(06616)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6219.8万元 同比减少41.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5:41
财务表现 - 收益达到9.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7.74%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6219.8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1.9%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5元 [1]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4:5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17.7%至人民币9.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75亿元[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912.03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7.7%(2024年同期为774.622百万人民币)[17][18][24]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12.0百万元,同比增长17.7%[49]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31.1%至人民币9962.8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45亿元[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41.9%至人民币6219.8万元,净利润率从18.7%降至10.9%[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22亿元,同比下降41.9%[34] - 净利润为人民币99.6百万元,同比减少31.1%[49] - 扣非净利润为人民币260.0百万元,同比增长54.4%[49] - 2025年上半年溢利为人民币99.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44.5百万元下降31.1%[7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降至10.9%,而2024年同期为18.7%[79] 毛利率和毛利变化 - 毛利同比增长22.1%至人民币4.74亿元,毛利率从50.1%提升至52.0%[3][5]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50.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0%[7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财务成本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45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271.1万元[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加至4806.7万元,同比增长24.6%[32] - 研发开支为3648万元,同比增长6.9%[32] - 已售存货成本达4.32亿元,同比增长13.3%[32] - 存货拨备大幅增加至617.1万元,同比增长268.2%[3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206.5万元,同比改善142.5%[32] - 财务成本增长238.6%,从4270万元人民币增至1.446亿元人民币[77] - 所得税开支为48.23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2.8%(2024年同期为39.292百万人民币)[26] 各业务线表现 - 珠光颜料产品收益为851.12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1.4%(2024年同期为701.155百万人民币)[17][18][24] - 买卖颜料收益为10.528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64.1%(2024年同期为29.363百万人民币)[17][18][24] - 珠光颜料产品总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0115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51125亿元人民币,增幅21.4%[67] - 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销售额增长1.268亿元人民币,增幅45.6%,达4.04567亿元人民币[67] - 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销售额增长430万元人民币,增幅1.6%,达2.73205亿元人民币[67] - 云母功能填料销售额增长810万元人民币,增幅19.8%,达4903.5万元人民币[68] - 新能源材料销售额下降182万元人民币,降幅57.1%,至135万元人民币[70] - 珠光颜料产品销量从11425吨增长34.5%至15369吨[7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业务收益为755.6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3.8%(2024年同期为610.370百万人民币)[17][18] - 韩国业务收益为156.37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8%(2024年同期为164.252百万人民币)[17][18] - 中国业务收益为人民币755.7百万元,同比增长23.8%,占总收益82.9%[60][61] - 韩国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56.4百万元,同比减少4.8%,占总收益17.1%[60][61] -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83.5%,达7.6144亿元人民币[65] - 贸易公司客户销售额占比81.6%,终端用户客户占比18.4%[64] 分部溢利表现 - 公司分部溢利为266.44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1.4%(2024年同期为188.410百万人民币)[17][18][20] - 中国业务分部溢利为246.77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5.8%(2024年同期为169.230百万人民币)[17][18]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45.18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5.3%(2024年同期为33.400百万人民币)[26] EBITDA指标 - EBITDA为人民币344.0百万元,同比增长28.9%[50] - 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431.3百万元,同比增长48.4%[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增长16.9%至人民币82.50亿元,较去年底人民币70.55亿元增加[8][9] - 公司总资产为7,354.512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3.2%(2024年末为5,967.476百万人民币)[17][18] - 银行及现金结余达人民币35.87亿元,较去年底人民币34.11亿元略有增加[8] - 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增长至人民币22.72亿元,其中非流动部分人民币16.50亿元[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至人民币6.15亿元,较去年底人民币5.12亿元增长20.0%[8] - 存货增长至人民币3.67亿元,较去年底人民币3.10亿元增加18.3%[8] - 银行及现金结余为人民币35.872亿元,较2024年末的34.114亿元增长5.2%[91]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22.721亿元,较2024年末的17.29亿元增长31.4%[92]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人民币7.078亿元,较2024年末的6.833亿元增长3.6%[92] - 资产负债率为36.2%,较2024年末的34.3%上升1.9个百分点[93] - 净资产为人民币49.761亿元,较2024年末的43.531亿元增长14.3%[94] - 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2.78元,较2024年末的2.73元增长1.8%[94]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总额为人民币14.173亿元,较2024年末的5.311亿元增长167%[96]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63.982亿元,较2024年末的58.731亿元增长8.9%[98] 投资和收购活动 - 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3.69亿元,同比增长165.9%[35] - 在建工程预付款项增加3.71亿元[37] - 收购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总代价66.5亿欧元(约55.88亿元人民币)[38][48] - 新增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17.84亿元[4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970.2百万港元,其中55.6%(539.5百万港元)用于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82] - 全球发售款项的34.1%(330.8百万港元)重新分配用于收购事项代价结算[82] - 公司完成收购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总代价为665,000,000欧元[80] - 发行A批可换股债券获得净额人民币300.0百万元,全部用于珠光颜料及合成云母行业投资机遇[83] - 杭州桐庐生产基地投产后将新增10万吨合成云母产能[86] - 全球发售款项中7.1%(68.9百万港元)用于研发设施及测试设备投资[82] - 全球发售款项中3.2%(31.0百万港元)用于销售及营销活动[82] - A批可换股债券本金为人民币300.0百万元,票息3.50%,初始换股价每股7.6港元[83] - 公司增持CQV股份至44.59%,总代价约1519.768亿韩元(约805.5万元人民币)[106] - 公司通过公开收购获得218,800股CQV股份[106] - 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行使换股权发行148,697股CQV新股[106] - 公司收购并转换123,915股CQV可换股债券[106] - 公司完成对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的收购[10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七色鹿寨增资导致公司持股比例由52.22%稀释至47.48%[99] - 中国内地雇员720人,香港12人,韩国192人(2024年末分别为693/15/193人)[103] -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外聘审计师审阅但未审核[10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苏尔田先生)[108] - 公司确认2025年上半年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0] - 2025年上半年中期报告将通过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发布[111] - 购股权计划自生效日至公告日无任何授予、行使或注销操作[105] 产品和知识产权 - 七色珠光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1,198种[53] - CQV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994种[53] - 公司拥有159项专利、76项注册商标及4项软件著作权[53]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完成默克资产交割 全球化布局提速引领珠光材料新未来
新浪财经· 2025-08-21 07:19
并购交易概述 - 环球新材国际以6.65亿欧元完成对德国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并购交割 [1] - 此次交易是中国珠光材料行业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 [1] - 并购标志着公司在全球高端材料市场布局实现突破性跨越 [1]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并购实现技术互补 公司为合成云母基材珠光材料领军企业 SUSONITY在珠光颜料和化妆品活性物质领域全球领先 [1][2] - 并购实现市场互补 公司市场重心在中国及韩国 SUSONITY销售网络覆盖欧美及亚洲主要国家 [1][3] - 整合将构建从低端到高端的完整产品体系 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与高端客户覆盖能力 [2] 业务与资源整合 - SUSONITY在德国 日本 美国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拥有成熟的研发-生产-销售全球化体系 [1] - 公司保留SUSONITY核心团队与业务架构 并成立由双方高管共同参与的整合委员会 [3] - 公司位于杭州桐庐的亚太区总部及年产10万吨人工合成云母生产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 [3] 全球化布局进展 - 此次并购是公司继2023年收购韩国CQV(2025年增持至45.11%股权)后的又一重要布局 [3] - SUSONITY将帮助公司快速切入全球顶级客户体系 包括全球顶级豪车品牌和头部化妆品个护集团 [1][3] - 借助SUSONITY成熟的跨境电商渠道与本地服务网络 公司国际客户触达效率将大幅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