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锅圈(02517)
icon
搜索文档
锅圈(02517.HK)深度研究报告:持续迭代的国民社区央厨
格隆汇· 2025-09-04 12:18
公司定位与核心优势 - 公司是全国领先的社区餐饮零售企业 2015年切入火锅和烧烤食材赛道 2024年上半年战略调整定位从火锅食材超市升级到国民社区央厨[1]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供应链打通生产和物流环节保证产品性价比 外采通过规模优势压低成本 自建7家参控股工厂覆盖核心品类 并收购华鼎冷链进一步打通全流程[1] - 渠道网络依托加盟模式构筑规模壁垒 门店标准化程度高且前期资金投入低 回本周期约一年半 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达10386家 深入下沉市场[1] - 运营机制善于捕捉趋势并动态调整策略 积极迎合热点保持与消费者高频互动[1] 商业模式与行业分析 - 行业属于广义预制菜领域 空间接近4000亿元 高度分散分为生产型和渠道型企业 后者在零售调改浪潮中趋势更优[2] - 公司从火锅食材切入 通过加盟模式撬动外部杠杆形成规模优势 逐步渗透一日三餐全场景[2] - 对比零食量贩低毛利高周转的硬折扣模式 公司目前中毛利低周转 主要解决居民需求痛点 优势在于下沉渠道及品牌心智[2] - 后续发展路径包括聚焦下沉市场开店 优化单店模型通过拓品类提复购实现高周转 以及提升自产比例压缩价值链[2] 经营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4年下半年单店同比恢复转正 开店回归净增 盈利端受益供应链优化和规模效应利润水平平稳抬升 2025年上半年经营景气延续[1][3] - 短期重点提升单店效率 通过会员体系、创新门店渠道和线上爆品策略等抓手持续提振单店[3] - 中期加速冲击20000家门店 2025年计划新增1000家 乡镇店型已有约2000家主打BC一体化运营稳健 未来构成开店核心支撑[3] - 远期盈利水平进阶通过规模效应增强采购议价、费用摊薄 供应链效率深挖以及管理能力精进实现持续提升[3] 财务表现与估值预测 - 营收有望保持双位数以上增长 利润在规模效应和效率精进下释放弹性[4]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4%、14%、13% 每股收益分别为0.15元、0.19元、0.22元[4] - 当前对应市盈率为21倍、17倍、14倍 给予2025年25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4.1港元[4]
“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 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报名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2:18
活动概况 - 智通财经与星耀资本于2025年9月17日在杭州联合举办"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 [1] - 活动主题为"消费新物种·港股进化论" 聚焦中国消费市场与港股投资机会 [1] 消费市场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7% 显示行业高速发展 [1] - 智能家居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反映智能消费需求强劲 [1] - 乡村消费增速反超城镇0.8个百分点 表明下沉市场潜力释放 [1] - 中国品牌加速海外扩张 已进入纽约、伦敦等国际城市 [1] - 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期达5% 消费作为经济"压舱石"地位稳固 [1]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消费类IPO获百倍认购 显示市场热度极高 [1] - 71%消费新股首日高收 体现强劲二级市场表现 [1] - 机构资金与零售资本共同参与消费板块投资 [1] 主会场议程 - 腾讯智慧零售行业总经理何迪将分享零售行业趋势洞察 [4] -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嵇文欣将提供专业分析观点 [4] - 周六福、德康农牧、第四范式等企业高管将输出实战经验 [4] - 圆桌论坛汇聚番茄资本、华映资本、泉果基金、凯辉基金和极物思维等投资机构代表 从多元资本视角探讨2025下半年投资方向 [4] 分会场企业 - 30家顶尖企业参与路演 涵盖消费多个细分领域 [5] - 参与企业包括中国中免(01880)、毛戈平(01318)、德康农牧(02419)、阅文集团(00772)、上海实业控股(00363)、周六福(06168)等港股上市公司 [5] - 同时包括天娱数科(002354SZ)、网易有道(DAOUS)、路特斯科技(LOTUS)等A股及美股上市公司 [5]
锅圈(02517):深度研究报告:持续迭代的国民社区央厨
华创证券· 2025-09-03 12:0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4.1港元 当前价3.21港元 对应25年25倍市盈率 [1][3][10] 核心观点 - 锅圈是中国领先的社区餐饮零售企业 通过加盟模式快速突破万家门店 定位从火锅食材超市升级为国民社区央厨 [6][15] - 核心优势体现在供应链 渠道网络和运营机制三方面 供应链通过规模采购和自建产能保证性价比 渠道依托加盟模式构筑规模壁垒 运营机制灵活善于捕捉消费趋势 [6][7] - 短期单店效率提升 中期加速门店扩张至20000家 远期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实现盈利进阶 [6][7]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13.7%/13.7%/13.2% 归母净利润增速76.7%/26.2%/19.7% EPS为0.15/0.19/0.22元 [2][9][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4.70亿元 同比增长6.1% 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2] - 2025H1营收32.4亿元 同比增长21.6%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113.2% [23] - 毛利率从2020年11.1%提升至2024年21.9% 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优化 [21][22] - 截至2025H1门店数量达10386家 其中乡镇店型约2000家 [6][23] 商业模式 - 本质是速冻食材垂类业态集合店 行业空间近4000亿元 当前CR5仅11.1% [6][58] - 从火锅烧烤食材切入 逐步拓展至一日三餐全场景 SKU年增412个 [6][49] - 与零食量贩模式相似但底层逻辑不同 锅圈侧重解决在家吃饭需求而非硬折扣 [6][7][77] - 相较于新零售平台 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渠道覆盖和品牌心智 [6][78] 供应链体系 - 外采通过规模优势压低成本 前五大供应商占比23.3% [32] - 自建7家参控股工厂覆盖核心品类 自产比例约20% [32] - 母公司收购华鼎冷链 实现工厂-物流-门店一站式供应链 多数订单次日达 [31] - 拟投资4.9亿元在海南建设食品生产基地 贯彻单品单厂策略 [32] 门店网络 - 加盟模式标准化程度高 初始投资15-20万元 回本周期约18个月 [6][39] - 截至2024年底门店10150家 其中加盟店10135家 覆盖31个省份 [35] - 低线城市门店占比超70% 乡镇店主打BC一体化 面积扩大至100平方米 [35][88] - 25年计划新增1000家门店 未来5年目标冲击20000家 [6][87] 运营创新 - 注册会员4130万 预付金额9.9亿元 储值用户复购频次达普通用户2倍 [49][87] - 抖音"99元毛肚套餐"热销超5亿元 通过线上爆品引流线下 [49][87] - 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店 酒饮便利店等新店型 拓展消费场景 [46][87] - 建立300+人研发团队 2024年新增SKU412个 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49] 增长驱动 - 短期通过拓品类 提复购优化单店模型 25H1单店收入已恢复个位数增长 [6][86] - 中期发力乡镇市场 乡镇店租金成本低 兼具零售与批发功能 [88][89] - 远期通过规模效应提升采购议价能力 自产比例增加和费用优化实现盈利进阶 [6][91] - 出海和新店型有望贡献新增长曲线 [6][104]
锅圈(0251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2:41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747,360,400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为2,747,360,400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654,560,000股[2] - 截至2025年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92,800,400股[2]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47,360,400股[2] - 本月法定/注册股份、已发行股份等数目及股本无增减[1][2]
海外消费周报(20250815-20250821):港股医药中报业绩期,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2025082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2 15: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医药行业评级为看好 [2] - 海外社服行业对锅圈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7][18] - 海外教育行业建议关注职教公司 [8][27]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医药中报业绩期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 创新药商业化放量及出海交易活跃 [2][10][16] - 锅圈凭借下沉市场定位和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实现快速增长 目标价4.5港币 [5][18][22] - 职业教育需求回暖 东方教育等公司业绩预增45%-50% [27][33] 海外医药板块总结 - 恒瑞医药1H25收入157.61亿元(+15.9%) 创新药占比60.7% [2][11] - 翰森制药创新药收入61.45亿元(+22.1%)占总收入82.7% [2][11] - 药明生物上调2025年收入增速指引至14%-16% [2][11] - 荣昌生物RC148双抗获CDE突破性疗法认定 [3][12] - 阿斯利康SLE新药阿伏利尤单抗国内申报上市 [4][15] 海外社服板块总结 - 锅圈72%门店位于下沉市场 99%为加盟模式 [5][20] - 火锅烧烤品类收入贡献近90% 2024年推出99元毛肚自由套餐 [6][20] - 自有工厂达7家 实现次日达配送 [6][21] - 预计2025年净增门店1000家 2029年达2万家 [7][22] - 2025年预测净利润4.2亿元(PE 22倍) [7][22] 海外教育板块总结 - 中国东方教育中报业绩预增45%-50% [27] - 东方甄选周GMV达1.47亿元(+29.9%) [26] - 新东方2025年预测净利润34.03亿元(PE 16.2倍) [33] - 职教公司两年利润复合增速最高达111% [33]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百济神州市值2786亿港元 2026年预测PE 50倍 [31] - 药明生物市值1340亿港元 2026年预测PE 22倍 [31] - 携程集团市值3603亿港元 2025年预测PE 19倍 [32] - 新东方市值552亿元 2025年预测PE 16.2倍 [33]
锅圈将于10月17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85港仙
智通财经· 2025-08-22 10:50
股息派发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7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派息金额为每股7.85港仙 [1]
锅圈(02517)将于10月17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85港仙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0:43
股息派发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7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每股派息金额为7.85港仙 [1]
锅圈(0251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股息(更新)
2025-08-22 10:32
股息信息 - 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716元人民币[1] - 预设派息金额为每股0.0785港元[1] - 汇率为1元人民币 : 1.09615港元[1] 时间安排 - 除净日为2025年8月26日[1] - 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8月27日16:30[1] - 暂停过户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至9月2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2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17日[1] 税率情况 - 非居民企业代扣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2] - 内地投资者及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代扣所得税税率为20%[2]
锅圈(02517) - (1)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投票表决结果;及(2)派发中期股息
2025-08-22 10:27
股东大会 - 2025年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2日召开,已发行股份总数27.473604亿股,有表决权股份总数26.5456亿股[4] - 出席临时股东大会股东或代表共持有17.70775574亿股有表决权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4.45%[4] 利润分配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投票赞成票17.70314374亿股(99.97%),决议案获通过[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拟派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0716元(含税),10月17日派发给9月2日在册股东[7] - 以港元支付的中期股息金额为每股0.0785港元(含税)[7] 税务处理 - 公司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派股息,代扣10%企业所得税[9] - 公司按不同规则代扣个人H股股东个人所得税[9][10][11] - 公司不对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沪深港通投资H股股息红利代扣企业所得税[11] 其他 - 2025年8月22日公司董事会有多位不同类型董事[13]
锅圈上半年净利倍增现金流转负,模式被质疑赚加盟商钱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3:27
核心观点 - 公司商业模式被质疑主要依赖从加盟商赚取初期费用和供应链利润而非构建可持续社区餐饮中心[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显著增长但经营现金流恶化且现金储备下降[1][3] - 加盟商面临普遍亏损问题 门店关闭数量超1600家且县域保护半径收缩引发扩张可持续性质疑[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21.6% 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22.5%[1][3]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900万元 上年同期为净流入1.7亿元 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1.25亿元降至15.89亿元[3] - 毛利率22.1%较去年同期22.8%下降 销售成本增幅22.7%高于收入增幅21.6%反映原材料采购压力[3] 收入结构与商业模式 - 加盟商销售占比82.2% 其他渠道占比17.8% 加盟店采购仍为核心收入来源[4] - 行业分析指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 将C端风险转移给加盟商 通过B端加盟商赚取利润[1][4][5] - 加盟商前期投入需20万-30万元 但县域门店因低毛利30%-35%难以盈利[4] 加盟商运营状况 - 2025年初关闭超1600家门店后门店总数10400家 净增740家[4] - 具体案例显示上海加盟商亏损40万元后无法转让 山东加盟商因压货清仓损失超30万元[4] - 公司被指采用密集插店策略 将县域保护半径从3公里缩短至500米 导致河南某县5公里内出现十几家门店[4] 运营策略分析 - 扩张策略包括强制进货 推出新品诱饵及推广高成本会员体系[4] - 现金流恶化主因营运资金占用增加 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及库存投资持续[3] - 行业人士质疑公司真实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认为其依赖加盟商初期费用和供应链利润而非长期价值创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