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02367)

搜索文档
巨子生物(023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3: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5.388亿元,较2023年的35.241亿元增长57.2%[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5.469亿元,较2023年的29.471亿元增长54.3%[6]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24.578亿元,较2023年的17.451亿元增长40.8%[6]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0.617亿元,较2023年的14.482亿元增长42.4%[6]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11] - 经调整净利润为21.52亿元,同比增长46.5%[11] - 可复美品牌营收超45亿元,同比增长62.9%;可丽金品牌营收超8亿元,同比增长36.3%[1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55.388亿元,较2023年的35.241亿元增加57.2%[3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55.388亿元,较2023年的35.241亿元增长57.2%[33][38] - 2024年直销收入41.342亿元,占比74.6%,较2023年的24.205亿元增长70.8%;向经销商销售14.046亿元,占比25.4%,较2023年的11.036亿元增长27.3%[33] - 2024年通过DTC店铺的线上直销收入35.872亿元,占比64.8%,较2023年增长66.5%[33][34] - 2024年面向电商平台的线上直销收入3.771亿元,占比6.8%,较2023年增长112.5%[33][35] - 2024年线下直销收入1.699亿元,占比3.0%,较2023年增长92.0%[33][36] - 2024年可复美销售收入45.418亿元,占比82.0%,较2023年增长62.9%;可丽金销售收入8.405亿元,占比15.2%,较2023年增长36.3%[38][39][40] - 2024年年内利润为20.617亿元,较2023年的14.482亿元增加42.4%[5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2.10元,较2023年的1.49元增长40.9%;每股摊薄盈利2.06元,较2023年的1.48元增长39.2%[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2%[9] - 公司研发支出达1.065亿元,同比增长42.1%,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1.9%[1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9.919亿元,较2023年的5.77亿元增加71.9%[43] - 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为20.082亿元,较2023年的11.645亿元增加72.5%[45] - 2024年研发成本为1.065亿元,较2023年的0.75亿元增加42.1%,分别占2024年和2023年收入的1.9%和2.1%[4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96亿元,较2023年的2.969亿元增加33.4%[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拥有超140项SKU[10] - 可复美已形成一大医疗器械系列+四大功效护肤系列的产品组合[16] - 2024年4月可复美焦点面霜上市,双十一大促中位列天猫修复面霜热卖榜国货TOP2和抖音品牌胶原蛋白霜好评榜TOP1[19] - 可丽金胶卷面霜在2024年双十一大促中荣登天猫抗皱面霜热销榜国货TOP2、抖音涂抹面霜爆款榜TOP2和抖音滋养面霜爆款榜TOP1,胶卷眼霜荣登抖音精华眼霜超值爆款榜国货TOP2[21] - 报告期内可复美官宣精华品牌大使叶诗文,开展空瓶回收计划、大学生护肤节活动等[23] - 报告期内可复美8月发起中国医师节科普活动,11月发布倡议片[23] - 报告期内可复美推出节日礼遇产品,与超超级猩猩、斯维诗开展联动[23] -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多个皮肤科学和产业化领域会议及活动,举办重组胶原蛋白宣讲会和实证科学研究报告会[22] -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可复美秩序系列,优化补充可复美吨吨系列产品[20] - 2024年618大促期间,可复美和可丽金线上全渠道GMV增速分别超60%和100%,双十一大促期间分别超80%和150%[25] - 直销渠道及经销渠道收入分别为41.342亿元及14.04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4.6%及25.4%,直销收入贡献占比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6] - 2024年公司新增2条重组胶原蛋白生产线、3条化妆品产品产线、3条医疗器械产品产线[27] - 公司在天猫、抖音、京东、小红书、快手等线上电商和社交平台销售推广,各平台均取得较快增长[25] - 2024年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43.023亿元,占比77.7%;医用敷料收入12.181亿元,占比22.0%;保健食品及其他收入1840万元,占比0.3%[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坚持“树品牌、拓渠道、强报批”方向,推进各项工作和综合实力提升[3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新增专利及专利申请74项,含3项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9] - 公司产品累计入驻约1700家公立医院、约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等[10]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6021元,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5921元[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和特别股息合计超12亿元[11] - 公司牵头制定的《化妆品用原料人参皂苷》《发酵人参粉》等2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15] - 公司获得骨修复材料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产品被予以优先审批[1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约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约650个连锁药房品牌和约6000家CS/KA门店[24] - 截至报告期末,可复美已在重点城市购物中心开设约18家门店[24] - 可复美发起的“空瓶回收计划”累计回收次抛超2万支、空瓶超2000个,累计减碳超37万克[29] - 公司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发布“巨子315透明承诺”,525护肤日参与专家科普、公益义诊等活动[29] - 2024年公司累计捐赠价值超1400万元的爱心产品[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或其他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金为40.302亿元,较2023年的25.04亿元增加61.0%[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为1.328亿元,2024年度资本支出为2.512亿元[61] - 公司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领军者,设计、开发和生产相关产品[6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公司管治委员会负责ESG相关事宜汇报,设定了ESG工作目标[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67] - 公司面临交易性货币风险、坏账风险、信贷风险集中和流动资金风险等[69][70][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可分派予股东的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4,057百万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总额占比少于30%,前五大供应商的购买总额占比少于30%[77] - 2022年11月4日公司上市,全球发售股份22,608,8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73.7百万港元,11%用于研发投资,28%用于扩展生产能力,46%用于增强销售及经销网络,5%用于提高运营及信息系统,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81][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投资已使用63.1百万港元,扩展生产能力已使用160.6百万港元,增强销售及经销网络已使用263.9百万港元,提高运营及信息系统已使用15.2百万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已使用57.4百万港元[83] - 2024年5月,公司通过配售及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627百万港元,90%或1,464.3百万港元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及生态圈布局,10%或162.7百万港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85] - 2024年5月16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每股52.95港元,配售股份净认购价约为每股48.97港元[85] - 2024年5月,补足卖方出售33,220,000股股份,价格为每股49.40港元[84] - 报告期内,集团无根据《上市规则》须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79] - 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公司法无规定公司须按比例向现有股东发售新股份的优先购买权条文[80] - 报告期末,集团无百分比率超过5%的投资物业或持作发展及╱或出售的物业[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净额16.27亿港元,核心业务发展及生态圈布局用途占90%即14.643亿港元,已使用3.124亿港元,未使用11.519亿港元;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占10%即1.627亿港元,已使用0.185亿港元,未使用1.442亿港元[87]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赠合计约1460万元人民币[90] - 2024年6月13日股东周年大会续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过去三年未变更,安永将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公司将提呈决议重聘,任期至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0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6021元人民币及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5921元人民币,待股东批准,预计派付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前后[102]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6月13日举行,2025年6月10 - 13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最迟6月9日下午4时30分交回;2025年6月19 - 24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股息领取资格,过户文件最迟6月18日下午4时30分交回[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全职员工1758名,生产制造650名占37.0%,研发186名占10.6%,销售及营销567名占32.2%,一般及行政355名占20.2%[105]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88] - 报告期内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集团未发行任何债权证[89] - 报告期内,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订立一年不可无偿终止的服务合约[92] - 报告期内,无董事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业务或拥有权益[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28,220,000股[107][110] - 严建亚先生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589,350,972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57.32%[107] - 叶娟女士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1,049,8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0.10%[107] - 方娟女士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1,157,601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0.11%[107] - 张惠娟女士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1,240,000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0.12%[107] - 范博士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合计为589,350,972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57.32%[108] - Juzi Holding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581,104,935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56.52%[108] - Refulgence Holding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581,104,935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56.52%[108] - Trident Trust Company (B.V.I.) Limited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581,104,935股,占公司概约股权比例为56.52%[108]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相关的最大股份数目合共不得超过19,000,000股,约占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83%[111] - 受限制股份單位分五次等額歸屬,自授予日期起每十二個月歸屬20%,董事會可根據業務表現和參與者業績審查結果調整[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計19,000,000股受限制股份單位被授予,其中5,508,429股已歸屬,7,853,172股仍受限於禁售條件[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長嚴先生被授予10,459,502股相關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01%,其中3,113,465股已歸屬[115] - 報告期內,3,631,430股已歸屬相關股份加權平均收市價為每股51.3港元,授予價為人民幣4.74元;1,876,999股已歸屬相關股份加權平均收市價為每股39.95港元,授予價為人民幣20元[115] - 2023年購股權計劃及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參與者包括僱員、關連實體和服務提供者[117] - 2023計劃可發行股份最高數目為99,5
干货分享!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4-23 00:06
行业定义与特征 - 功能性护肤品是针对特殊皮肤问题设计的专业产品 包括美白 抗皱 防晒 补水等功效 且常含药物成分具有一定治疗性质[1] - 该品类是护肤行业中最重要的分支 其功效性优于基础护肤品 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3] - 主要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 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三大类 其中"药妆"属于皮肤学级护肤品[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353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1680亿美元[5] - 中国市场同期从74.2亿元增长至480亿元 反映消费者对成分 功效和科学性关注度提升[5] - 贴膜类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23.8亿元增长至2024年193.4亿元[5] 驱动因素 - 成分党崛起 敏感肌人群扩大和医美后修复需求兴起为市场注入持续动力[3] - 护肤理念从基础护理向科学护肤升级 功能性护肤品成为追求健康与美丽的桥梁[7] - 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动行业未来发展[9] 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 贝泰妮 巨子生物等企业以创新姿态成为行业引领者[9] - 行业发展趋势体现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理解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11]
合成生物深度:以生物造万物,构建AI+新质生产力新业态
材料汇· 2025-04-21 14:28
合成生物学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基于工程化设计理念的交叉学科,结合生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工程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技术,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以实现特定功能,本质是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所需物质 [2] - 与传统发酵工程的区别在于合成生物学可对细胞进行定向性干预,将被动筛选转为主动设计,大幅提升微生物细胞工厂效率 [12] - 目前可合成的大宗化学品仅几十种,在整体基础化学品中占比有限,但部分领域应用场景良好,具有战略与商业优势,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2] 技术驱动因素 - 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和算法可快速分析数据、建模生物系统,预测优化研发结果,减少实验盲目性和重复性,国内AI发展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 合成生物学主要技术工具包括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技术、微生物高效合成化学品代谢调控机制、无细胞合成技术 [11] -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效率高、操作快捷、效果准确等优点,是当前主流基因编辑技术,显著降低了合成生物学成本 [25]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分为三层:上游工具层聚焦使能技术开发,核心壁垒在于专业技术;中游平台层提供赋能型技术平台,核心资产是生物铸造厂和代码库;下游应用层为各行业带来创新产品,核心是控制大规模生产成本和良品率 [4][70] - 平台层与应用层界限模糊,海外企业多进行中下游一体化布局,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有追赶空间 [71] - 应用层企业商业化护城河不仅在于技术专利,更在于工业化能力和商业价值变现能力 [72] 市场应用前景 - 生物制造可覆盖70%化学制造产品,预计21世纪末将应用于全球1/3制造业,创造30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31] - 应用场景包括:替代部分长流程传统生产路径,为优化到极限的化学工程法打开新研究方向,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26] - 市场规模从2018年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1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7%,预计2028年达近500亿美元 [39] 政策环境 - 海外政策支持主要分为指导类、规范类和支持类政策,美国通过《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等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58] - 国内政策从国家战略部署到省市具体落实逐步推进,新的纲领性文件有望近期出台 [57] - 政策难点在于适用对象定义困难,涉及企业、技术等多方面,需要兼具创新与审慎的指导 [65] 代表企业 - 凯赛生物通过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实现对化学法的替代,是生物制造替代化工产品的范例 [76] - 华恒生物是生物法丙氨酸领军者,梅花生物为氨基酸领军企业,巨子生物是重组胶原蛋白领军者 [4] - 传统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杜邦等也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 [37]
深度 | 70万家药店,还能跑出多少个“薇诺娜”?
FBeauty未来迹· 2025-04-21 12:49
行业趋势 - 美妆品牌正加速布局OTC渠道,形成行业新趋势[5][7] - 全国药店数量已超66万家,预计2024年接近70万家,远超传统化妆品CS店规模[6] - 2023年零售药店功效性护肤品销售额达22.7亿元,同比增长56%,薇诺娜以9.68亿元占比超40%市场份额[8] 核心品牌表现 - 薇诺娜OTC渠道销售额从2016年50万元增长至2024年超10亿元,8年增长200倍[8] - 巨子生物旗下品牌进入650个连锁药房品牌、13万家门店[10] - 绽妍2023年OTC渠道销售额增长65%,2024年一季度增长76%[12] - 贝泰妮2024年上半年OTC渠道营收3.55亿元,占主营业务12.71%,同比增长20.01%[8] 渠道优势 - OTC渠道具备4亿会员基础,参照日本20%渗透率,中国药店美妆品类有千亿级增长空间[19] - 药店场景提供专业皮肤问题解决方案,区别于百货的随机消费属性[20][21] - 政策支持推动药店多元化经营,北京2024年明确允许药店经营化妆品[16] 品牌布局策略 - 福瑞达计划覆盖10个千万级OTC连锁,推出100个"妆药食"SKU[32] - 薇诺娜通过皮肤管理师项目培训1600+店员,开展20+场专业培训[29] - 绽妍建立妍学院等IP培训体系,赋能医药销售人员专业知识[29] 渠道挑战 - OTC渠道需品牌承担40%门店分成,连锁体系运营成本高[29] - 药店选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私域运营能力和场景化体验[31] - 品牌需具备医研共创背景、独家专利等硬性门槛[25][26] 消费者驱动因素 - 消费者皮肤健康认知专业化,年龄带从30-40岁向年轻化扩展[20] - 敏感肌护理、医美术后等特殊场景需求推动OTC渠道选择[21] - 药店渠道反哺品牌专业形象,强化消费者信任度[22]
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4214.76万元 净值增长率7.97%
搜狐财经· 2025-04-21 06:22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基金利润4214.7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675元 [2] - 第一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97% [2] - 截至4月18日,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87%,同类排名7/74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79%,同类排名60/74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37%,同类排名28/74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7.72%,同类排名40/73 [3] - 截至4月18日单位净值为1.028元 [2] 风险收益指标 - 近三年夏普比率0.3336,同类排名32/73 [8] - 近三年最大回撤43.41%,同类排名19/73 [10]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一季度,为30.1% [10] 资产配置特征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90.35%,高于同类平均的88.69% [13] - 2022年末仓位最高达94.61%,2020年末最低为60.85% [13]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长期超过60% [19] - 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规模6.37亿元 [2][15] 投资策略方向 - 重点配置中国新消费行业,特别是港股新消费板块 [3] - 聚焦消费观念转型中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需求的品牌企业 [3] - 重点关注潮流玩具、黄金首饰奢侈品、茶饮、化妆品和医美等突出中国元素的行业 [3] 持仓组合构成 - 一季度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比亚迪股份、毛戈平、巨子生物、TCL电子、九号公司 [19] 基金管理人信息 - 基金经理李耀柱目前管理9只基金 [2] - 其管理的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15.32% [2] - 广发聚优灵活配置混合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7.17% [2]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检出违禁成分?陕西省药监局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4-19 08:26
文章核心观点 巨子生物旗下护肤品牌可复美被消费者投诉含违禁成分EGF引发热议,陕西省药监局多次检查未发现企业违规添加行为,巨子生物2024年财报表现良好 [2][3][6] 事件经过 - 今年4月11日媒体报道一消费者称2023年8月使用可复美产品后脸部不适,2024年2月送检样品检出EGF [2] - 4月12日可复美官方声明委托两家专业检测机构用两种方法检测同批次产品,均未检出EGF [2] - 4月17日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2024年3月收到举报人检验报告,3、4月现场检查未发现企业生产中添加EGF,2024年11月5日作出不予立案决定 [2] - 2025年4月陕西省药监局再次对巨子生物开展针对性飞行检查,现场未发现违规添加行为,抽样检测多批次投诉产品未检出EGF [3] EGF相关信息 - 国家药监局2019年发文称EGF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添加或宣称含EGF属违法产品 [6] - EGF一般在医学领域使用较多,临床用于外用治疗烧伤等,正常皮肤屏障下难吸收,皮肤屏障功能不全可能引发潜在安全问题 [6] 巨子生物情况 - 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2022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拥有可复美等多个品牌 [6] - 2024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7.2%至55.3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1%至20.62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83.6%降至82.1% [6] - 可复美品牌营收占比高达82%,营收同比增长62.9%至45.42亿元 [6] 后续进展 - 4月19日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官方邮件联系巨子生物,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7]
巨子生物近一个月首次现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净买入4.1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7 13:5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7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成交情况及相关个股表现,巨子生物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整体情况 - 4月17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382.32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42.41%,净买入金额5.99亿港元 [2]。 个股成交金额情况 - 阿里巴巴 - W成交额65.85亿港元居首,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成交金额分别为59.17亿港元、57.81亿港元 [2]。 个股上榜次数情况 - 4月17日上榜个股中,近一个月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等上榜次数最多,均为22次 [2]。 巨子生物情况 - 巨子生物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6.35亿港元,成交净买入4.16亿港元,当日收盘下跌2.10% [2]。 4月17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榜单详情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成交金额(亿港元)|净买入金额(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新收盘价(港元)|日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00700|腾讯控股|59.17|7.82|22|458.000|2.23| |00981|中芯国际|44.79|0.06|22|46.000|1.32| |01810|小米集团 - W|57.81|-13.43|22|41.950|1.70| |09988|阿里巴巴 - W|65.85|8.35|22|108.700|3.13| |03690|美团 - W|34.20|7.37|20|136.500|1.19| |09992|泡泡玛特|15.90|2.27|14|164.500|3.33| |00941|中国移动|10.22|0.27|13|83.550|0.36| |02800|盈富基金|14.01|-14.00|12|21.720|1.78| |00883|中国海洋石油|8.34|-0.70|11|16.820|2.19| |01347|华虹半导体|15.81|1.97|4|36.150|3.29| |06693|赤峰黄金|49.88|1.83|3|29.700|-4.81| |02367|巨子生物|6.35|4.16|1|72.100|-2.10| [2][3]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23.09亿 北水继续加仓科网股 全天抛售小米(01810)超13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09:5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7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23.09亿港元,不同个股有不同的净买入或净卖出情况,各公司有相关消息影响市场表现 [1] 北水整体情况 - 4月17日北水成交净买入23.0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5.08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净买入18.01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卖情况 净买入个股 - 阿里巴巴 - W获净买入3.11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8.35亿港元 [2][4]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8199.36万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82亿港元 [2][4] - 美团 - W获净买入2.1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37亿港元 [2][4] - 巨子生物获净买入4.16亿港元 [4][5]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27亿港元 [5]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97亿港元 [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615万港元 [6] - 赤峰黄金获净买入1.82亿港元 [6] -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2734万港元 [2][8] 净卖出个股 - 小米集团 - W遭净卖出13.42亿港元 [7] - 中海油遭净卖出7029万港元 [8]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14亿港元 [1][8] 公司相关消息 互联网公司 - 摩根大通认为撇除跨境电商业务外,美国关税战升级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收入大多是间接影响,目前估计对线上消费影响少于0.5%;汇丰称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贸易紧张局势下波动性大,但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 [4] 巨子生物 - 拟折让约9.50%先旧后新配股,最高净筹约22.94亿港元,用于核心业务发展等;花旗预计短期股价承压,但盈利前景稳健 [5] 泡泡玛特 - 4月14日创始人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聚焦区域战略;美银认为关税战对其影响有限 [5] 半导体行业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以流片地为准;中金指出关税政策有利于加速半导体芯片国产化 [6] 赤峰黄金 - 4月17日现货黄金突破3350美元/盎司创新高;上交所、深交所将其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国信证券认为其黄金产量有望增长,成本有下降空间 [6] 小米集团 - 3月25日宣布先旧后新配售8亿股募资425亿港元;4月14日核心子公司200亿元公司债项目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原定于4月底的2025年投资者日延期至6月3日 [7]
折价9%,巨子生物拟募资23亿港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17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披露配售及认购协议拟募资23.33亿港元,这是上市以来第二次股权融资,虽业绩向好但存在依赖单一品牌、研发投入偏低、销售费用快速增长等问题 [1][2] 融资情况 - 4月16日公司与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以每股66.65港元价格配售3500万股现有股份并补足认购同等数量新股份,预计募资总额约23.33亿港元,净额约22.94亿港元 [1] - 配售价较公告前日收盘价折让9.5%,较过去5日均价折让6.78%,认购完成后股本将扩大至10.71亿股,补足卖方持股比例将由56.10%降至54.26% [1] - 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及生态圈布局、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 2024年5月公司曾通过配售新股募资16.27亿港元,截止2024年末仍有12.96亿港元未使用,加上此次融资累计募资将近40亿港元,是IPO时5.49亿港元募资额的7倍之多 [1] 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主要业务包含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保健食品两大品类,2022年11月登陆港股,目前市值已超过珀莱雅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55.39亿元,同比增长约57%;净利润约20.62亿元,同比增长约42%;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1%;毛利率82.1% [2] - 2024年可复美实现销售收入45.42亿元,同比增长62.9%,占总营收比重从上年的79.1%上升至82.0%;可丽金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50.1%下降至2024年的15.2% [2] 存在问题 -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1.06亿元,同比增长42.1%,占营收比例仅有1.9%,低于同属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锦波生物 [2] - 2024年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达20.08亿元,同比增长72.5%,主要因销量增加致原材料采购与物流费用攀升,线上营销投入大且直销渠道不断扩展 [2]
巨子生物(02367.HK):根据一般授权配售现有股份及补足认购新股份 募资约23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4-16 22:5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募集资金用于核心业务发展、生态圈布局及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集团实力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分组1:配售及认购协议内容 - 2025年4月16日公司、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 [1] - 补足卖方出售3500万股股份,联席账簿管理人促承配人按每股66.65港元购买 [1] - 补足卖方有条件认购,公司有条件按配售价发行新股份,数量等于实际配售股份 [1] 分组2:配售及认购股份占比 - 配售股份数目与认购股份数目相同,约占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的约3.38% [1] - 约占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扩大后股份数目的约3.27% [1] 分组3:配售及认购所得款项 - 所得款项总额预期约23.33亿港元,净额预期约22.94亿港元 [1] - 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及生态圈布局、补充流动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1] 分组4:配售及认购的影响 - 募集资金到位将增强集团资金、市场及综合实力,促进长远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2] - 吸引高品质机构投资者,丰富公司股东基础,加强股份流动性 [2] - 认购股份将根据一般授权配发及发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