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生物(02269)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生物上半年收益近百亿元,未完成订单总额超200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2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16.1%至99.5亿元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增长20.2% [1] - EBITDA同比增长50.5%至42.2亿元 纯利同比增长54.8%至27.6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56.0%至23.4亿元 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11.6%至28.4亿元 [1] - 经调整纯利率达28.5% 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14%-16% [1] 订单情况 - 未完成订单总额超200亿美元 达203.4亿美元 [1] - 3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增长至42.1亿美元 支撑近期收入增长预期 [1]
药明生物上半年新增项目创新高 后期及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24.9%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2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签综合项目86个创同期历史新高 推动综合项目总数增至864个 [1] - 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项目分别达67和24个 收益同比增长24.9% [1] - 未完成订单总额达203.4亿美元 其中3年内未完成订单增长至42.1亿美元 [1] 业务结构 - 新签项目中双抗多抗及ADC占比超过70% 主导创新生物药两大核心赛道 [1] - 研究服务已赋能50多个分子项目 可通过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提升长期利润 [1] - 为GSK开发的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成为公司第四个进入临床的TCE项目 [1] 增长指引 - 业绩快速增长推动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14%-16%增长区间 [1] - 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数量行业领先 进一步巩固最大复杂生物药产品线地位 [1]
药明生物(02269)上半年新增项目创新高 后期及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24.9%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1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签综合项目86个创同期历史新高 推高综合项目总数至864个 [1] - 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项目分别达67和24个 收益同比增长24.9% [1] - 未完成订单总额达203.4亿美元 其中3年内未完成订单增长至42.1亿美元 [1] 业务结构 - 新签项目中双抗/多抗及ADC占比超过70% 主导创新生物药黄金赛道 [1] - 研究服务已赋能50多个分子项目 可通过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提升长期利润 [1] - 为GSK开发的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成为第四个进入临床的TCE项目 [1] 增长预期 - 基于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将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14%-16% [1] - 未完成订单总额超200亿美元 支撑近期收入可观增长预期 [1]
药明生物: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23.39亿元,同比增长5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1: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99.53亿元 同比增长16.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23.39亿元 同比增长56% [1]
药明生物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3.39亿元 同比增长56%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达99.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1% [1] - 毛利实现42.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3.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 [1] - 经调整纯利为23.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 [1] - 每股基本盈利0.58元人民币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成功执行推动收益增长 [1] - ADC及双特异性抗体等技术平台扩大服务范围 [1] - 欧洲生产基地产能爬坡提升产能利用率 [1] - 新增86个综合项目创纪录 总数达864个 [2] - 临床前项目增至429个 早期临床项目达344个 [2] 订单与项目进展 - 未完成订单总量增至203亿美元 [2] - 未完成服务订单114亿美元 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90亿美元 [2]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达42亿美元 [2] - 通过"赢得分子"战略获得9个外部项目 含2个临床后期项目 [2] - 临床后期项目数达67个 商业化生产项目24个 [2]
药明生物(02269)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3.39亿元 同比增长5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约99.53亿元,同比增长16.1% [1] - 毛利约42.53亿元,同比增长2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3.39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约23.89亿元,同比增长6.2% [1] - 每股基本盈利0.58元 [1] 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成功执行推动收益增长 [1] - ADC和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扩大服务范围 [1] - 多个先进技术产生的研究服务收益增长 [1] - 现有及新增产能利用提升,包括欧洲生产基地产能爬坡 [1] 项目发展 - 新增86个综合项目,总数达864个 [2] - 临床前项目增加至429个,早期临床项目增加至344个 [2] - 临床后期项目达67个,商业化生产项目达24个 [2] - 成功获得9个外部项目,包括2个临床后期项目 [2] 订单情况 - 未完成订单总量增加至203亿美元 [2] - 未完成服务订单114亿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90亿美元 [2]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增加至42亿美元 [2]
药明生物(02269.HK)中期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56.0% 未完成订单总量增加至203亿美元
格隆汇· 2025-08-19 11:12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同比增长16.1% 达到人民币99.532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27.0% 达到人民币42.529亿元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6个百分点 [1] - 纯利同比增长54.8% 达到人民币27.566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同比增长56.0% 达到人民币23.393亿元 [1] 订单情况 - 未完成订单总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加至203亿美元 [1] - 未完成服务订单达114亿美元 [1] - 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达90亿美元 [1]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加至42亿美元 [1]
药明生物(0226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9 11:0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16.1%至人民币9953.2百万元,毛利同比增长27.0%至人民币4252.9百万元,毛利率提升至42.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54.8%至人民币2756.6百万元,纯利率提升至27.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56.8%至0.58人民币元,摊薄每股盈利同比增长57.1%至0.55人民币元[3]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574.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6.1%至2025年上半年的9,953.2百万元人民币[39] - 毛利率从2024年的39.1%提升至2025年的42.7%,毛利增长27.0%至4,252.9百万元人民币[44] - 公司纯利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780.3百万元增长54.8%至约人民币2,756.6百万元,纯利率由20.8%增至27.7%[54]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由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0.37元增长56.8%至人民币0.58元[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953,216千元,同比增长16.1%,毛利为人民币4,252,852千元,同比增长26.9%[97]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756,611千元,同比增长54.9%,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114,453千元,同比增长230.1%[97][9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339,266千元,同比增长56.0%,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人民币417,345千元,同比增长48.4%[99]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8元,同比增长56.8%,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5元,同比增长57.1%[9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9,953,2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2024年同期为8,574,214千元人民币)[113][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339,2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0%(2024年同期为1,499,080千元人民币)[1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长9.1%至5,700.4百万元人民币,与收益增长相符[43]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23.1百万元增长21.1%至约人民币270.1百万元,占收益百分比由2.6%微增至2.7%[49] - 公司财务成本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68.1百万元增长22.6%至约人民币83.5百万元[52]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28.1百万元增长150.5%至约人民币571.5百万元,实际所得税率保持18.5%[53]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2,586.6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95.2百万人民币增长12.7%[8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83,5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2024年同期为68,074千元人民币)[1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288,1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024年同期为3,214,478千元人民币)[11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86个综合项目,总数达864个,其中临床前项目429个,早期临床项目344个[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临床后期项目达67个,商业化生产项目24个,商业化生产项目年收益估计为50至100百万美元[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9个外部项目,包括2个临床后期项目[4] - 公司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项目数分别为67个和24个,并在报告期内取得2个“赢得分子”临床后期项目[21] - 药明合联已在全球获得225个进行中的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iCMC项目,其中37个处于第II期及后期阶段[24] - IND前服务收益增长35.2%至4,147.3百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41.7%[41] - 后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收益增长24.9%至4,288.9百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43.1%[41] - 生物药分部外部销售从2024年的6,961.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7,281.0百万元人民币[45] - XDC分部外部销售从2024年的1,612.6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2,672.2百万元人民币[45] - 公司CRDMO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395,447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766,347千元人民币,增长16.3%[107] - 生物药分部外部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961,62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281,020千元人民币,增长4.6%[109] - XDC分部外部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612,59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672,196千元人民币,增长65.7%[109] 各地区表现 - 北美地区收益占比从2024年的58.4%提升至2025年的60.5%,达6,018.1百万元人民币[40] - 北美地区收益为6,018,1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2024年同期为5,009,669千元人民币)[113] - 欧洲地区收益为1,968,5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2024年同期为1,862,991千元人民币)[113] - 中国地区收益为1,297,0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2024年同期为1,417,906千元人民币)[113] - 世界其他地区收益为669,4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0%(2024年同期为283,648千元人民币)[113] - 公司非流动资产在爱尔兰、德国、美国和新加坡分别为8,405,925千元、3,366,225千元、2,381,955千元和2,891,911千元人民币[115] 平台和技术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WuXiBodyTM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已在全球达成超过50项合作[12] - 公司已赋能超过660个IND申报项目,项目从DNA到IND的开发周期缩减至仅九个月[15] - WuXiaTM平台每年可赋能150个综合CMC项目,已交付超过1,000个细胞株[15] - WuXiUPTM平台已为超过60个分子开发超过170个工艺,产能达20至120克/升,赋能超过10个IND审批项目[16] - WuXiUITM平台将细胞株的产量在同等培养时间内提高3到6倍,已应用于超过50个表达不同类型重组蛋白的细胞株[17] - WuXiHighTM平台可实现最高230毫克/毫升的蛋白浓度,并将黏度降低达90%,已为超过110个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18] - 公司推出微生物表达平台EffiXTM,赋能高产量、高稳定性微生物衍生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24] 订单和客户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完成订单总量增至203亿美元,包括未完成服务订单114亿美元和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90亿美元[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与全球前20家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扩大客户群[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三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增至42亿美元[7] 生产和设施 - 公司设施的原液和制剂生产达成PPQ批次成功率超过98%,预计2025年完成25个PPQ[21] - 公司成都微生物商业化生产基地配备15,000升发酵罐,年产能达80至110批次,未来可扩展至60,000升[30] - 爱尔兰基地MFG6.2通过新增三组1,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系统,总产能从3,000升提升至6,000升[30] - 美国马萨诸塞州MFG11设施安装6个6,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一条下游产线[33] - 公司新加坡模块化生物制剂生产厂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类设施之一[33] 监管和质量 - 公司自2017年起顺利完成44项监管检查,其中22项来自欧盟EMA及美国FDA,均无重大问题和数据可靠性问题[25] - 公司接受全球客户超过1,700次GMP审核及约210次欧盟QP审核[25] - 公司五个生产工厂100%通过美国FDA的PLI检查,包括首个商业化预充针灌装生产厂DP5[25] 财务数据其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其他收益净额约人民币361.0百万元,主要由于股权投资及出售资产的收益净额约人民币328.5百万元[48]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亏损从2024年的190.2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的133.8百万元人民币[47] - 其他收入轻微减少3.6%至326.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研究补助及利息收入下跌[46]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2,840.0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44.8百万人民币增长11.6%[8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率为28.5%,较2024年同期的29.7%下降1.2个百分点[8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305.2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570.4百万人民币增长20.6%[8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43.3%,较2024年同期的41.6%上升1.7个百分点[8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2,388.8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50.3百万人民币增长6.2%[8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经调整盈利为0.59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55人民币增长7.3%[81] - 2025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经调整盈利为0.56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52人民币增长7.7%[81]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85] 资产和负债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结余由2024年底的约人民币26,070.5百万元增长6.7%至约人民币27,815.9百万元[56]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结余由2024年底的约人民币1,133.3百万元增长72.3%至约人民币1,952.9百万元[61] - 公司存货由2024年底的约人民币1,521.7百万元增长8.8%至约人民币1,655.0百万元[63] - 公司对多宁的股权投资结余由2024年底的约人民币1,266.6百万元减少16.8%至约人民币1,053.8百万元[60] - 合约成本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492.9百万元增长4.1%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554.6百万元[6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6,240.7百万元增长23.7%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7,721.2百万元[65] - 合约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91.9百万元减少11.9%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69.1百万元[6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778.2百万元减少22.1%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164.5百万元[68] - 流动负债中的合约负债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355.8百万元增长18.6%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795.1百万元[69] - 非流动负债中的合约负债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42.8百万元增长11.6%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59.4百万元[6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定期存款结余总额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0,186.2百万元增长13.8%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1,596.9百万元[71] - 借款总额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636.2百万元增长3.7%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732.7百万元[74]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5.8%减至2025年6月30日的5.6%[78] - 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13.8百万元,与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3.9百万元相比保持稳定[7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404,244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5,990,754千元人民币,增长7.7%[100] - 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196,051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724,451千元人民币,增长17.5%[100] - 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07,01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157,800千元人民币,增长65.6%[100]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33,26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52,924千元人民币,增长72.3%[100]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477,569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9,065,071千元人民币,增长7.9%[101]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58,36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12,637千元人民币,增长12.4%[10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15,440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815,540千元人民币,增幅23.6%[126] - 逾期90天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837,570千元人民币增至1,128,982千元人民币,增长34.8%[126] - 合约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1,927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123千元人民币,降幅11.9%[12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747,147千元人民币增至969,433千元人民币,增长29.8%[129][130] - 90天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项从695,662千元人民币增至913,605千元人民币,增长31.3%[130] - 借款总额从2,636,200千元人民币增至2,732,690千元人民币,增长3.7%[131] - 浮动利率借款利率从2.40%-6.45%降至2.10%-5.70%[132][135] - 合约负债从2,498,542千元人民币增至2,954,472千元人民币,增长18.3%[136] 公司运营和投资 - 公司已完成约130项WBS改善项目,优化业务运营流程效率[34] - 公司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并获MSCI ESG AAA评级及EcoVadis铂金评级[28] - 公司预计生物药市场未来几年将显著增长,驱动对生物药外包服务的需求[35][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2,552人,其中科研人员4,362人,关键人才留任率达98.8%[83] - 第四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0,899.0百万元,其中40%用于并购额外的原液/制剂生产能力,40%用于建立额外的大规模生产能力,10%用于投资mRNA相关技术,10%用于一般营运用途[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配售款项净额人民币9,163.7百万元,剩余未动用款项为人民币1,735.3百万元,计划在2026年底和2027年底前分别动用[89]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购回60,539,5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为1,110.62百万港元,最高每股价格为20.40港元,最低为16.82港元[91][92] - 2025年1月购回股份9,509,500股,总价165.79百万港元,2025年4月购回51,030,000股,总价944.83百万港元[92] - 公司回购并注销60,539,500股股份,2024年同期为109,868,000股[137] - 公司全称为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141]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43] - 公司拥有全资附属公司WuXi Vaccines (Cayman) Inc.(药明海德)和非全资附属公司WuXi XDC Cayman Inc.(药明合联,联交所主板上市
药明生物(02269)下跌2.0%,报30.38元/股
金融界· 2025-08-19 02:23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下跌2%至30.38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5亿元人民币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年报营业总收入186.75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年报净利润33.56亿元人民币 [1] - 2025财年中报于8月19日披露 [1] 行业地位 - 2016年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市场份额达48% [1] - 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已与12家建立合作关系 [1] 业务范围 - 提供从发现、开发到生产生物制剂的全过程服务 [1] - 业务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剂服务供应商 [1]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0:31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4.69%,持股数量为103.67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88%位列第二,持股数量2.83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8.38%排名第三,持股数量23.10亿股 [1] - 前20名持股比例均超56%,涵盖电信、环保、能源、医药及金融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中国人寿获最大增持24.16亿元,持股数增加9641.40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增持12.98亿元,持股数增加23688.72万股 [1] - 信达生物增持9.84亿元,持股数增加965.44万股 [1] - 增持前10名中金融及科技类企业占主导,包括阿里巴巴、友邦保险及小米等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快手-W遭最大减持27.47亿元,持股数减少3727.86万股 [2] - 盈富基金减持25.56亿元,持股数减少9961.30万股 [2] - 安踏体育减持16.11亿元,持股数减少1728.12万股 [2] - 减持前10名涵盖互联网、消费及金融板块,包括美团、建设银行及腾讯控股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