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01876)

搜索文档
百威亚太(0187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26 13: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0年净现金状况由2019年末增加3.87亿美元至约13亿美元,董事会建议宣派的每股股息由2019年的2.63美分增加至2020年的2.83美分[5] - 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55.88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内生增长为 - 23.7%,啤酒销量为81.115亿十升[12] - 2020年总销量为81,115(十万公升),较2019年的93,168(十万公升)下降12.1%[46] - 2020年收入为5,588百万美元,较2019年的6,546百万美元下降12.4%[46] - 2020年毛利为2,907百万美元,较2019年的3,488百万美元下降14.4%[46] - 2020年毛利率为52.0%,较2019年的53.3%下降124个基点[46] - 2020年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为1,584百万美元,较2019年的2,121百万美元下降23.7%[46] - 2020年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率为28.3%,较2019年的32.4%下降427个基点[46] - 2020年正常化除息稅前盈利为937百万美元,较2019年的1,466百万美元下降34.1%[46] - 2020年正常化除息稅前盈利率为16.8%,较2019年的22.4%下降570个基点[46] - 2020年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为514百万美元,2019年为898百万美元[46] - 2020年每股盈利为3.89美分,2019年为7.50美分;经调整每股盈利2020年为4.21美分,2019年为7.52美分[46] - 2020财年公司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分别减少34.1%及14.0%[53] - 2020财年公司销量减少12.1%,2020年第四季减少2.6%[53] - 2020财年公司收入下跌12.4%,每百升收入下跌0.3%;2020年第四季收入下跌1.6%,每百升收入上升1.1%[53] - 2020财年公司销售成本减少10.1%,按每百升基准增加2.3%;2020年第四季销售成本减少2.5%,按每百升基准维持稳定[53] - 2020财年公司其他经营收益减少35.7%[53] - 2020财年公司产生700万美元成本,包括与员工防护装备、慈善捐赠及疫情相关成本[54] - 2019财年公司产生上市相关成本,6700万美元呈报为非经常性项目,6100万美元已资本化[54] - 2020财年公司正常化实际税率为39.0%,2019财年为32.3%[5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负债为23.05亿美元[5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拥有尚未提取之承诺融资2.7亿美元及尚未提取之非承诺融资4.59亿美元[56] - 2020年12月31日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2.81亿美元及9.52亿美元,银行透支分别为1700万美元及7500万美元[57] - 2020财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减少7800万美元至13.01亿美元,经营所得现金减少1.5亿美元[58] - 2020财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5.72亿美元,2019财年为7.43亿美元[59] - 2020财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为4.32亿美元,2019财年为13.49亿美元,流出减少9.17亿美元[60] - 2020年12月31日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总额分别为2.35亿美元及3.13亿美元[62]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须于少于一年偿还的分别为1.98亿美元及2.86亿美元[63] - 现金(扣除债务)占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比率由2019年的0.3倍增加至2020年的0.7倍,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由2019财年的21.21亿美元减至2020财年的15.84亿美元[6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2700万美元(或23%)的计息金融负债(不包括租赁负债)按浮动利率计息[68] - 2020财年,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也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6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61] - 公司建议向股东派付2020财年末期股息每股2.83美分,总额约375百万美元[141] - 公司股息政策旨在宣派占集团股权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最少25%的股息(不包括特殊项目)[1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为43,789百万美元,其中375百万美元用作派付末期股息[142] - 公司上市募集所得款项约为5,749百万美元,全用于偿还结欠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14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慈善捐赠约为243.4万美元[144] - 报告期内,集团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采购总额少于30%[144] - 报告期内,集团前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少于30%[144]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2020年2 - 4月亏损,全年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较去年增长,5 - 8月录得历年夏季销量新高,第四季取得销量及市场份额增长,高端及超高端组合第四季中个位数增长[4] - 韩国市场2020财年零售渠道中实现中个位数销量增长且市场份额增长,餐饮渠道虽估计失去市场份额,但全年市场份额提高,第四季扩大市场份额[5] - 印度市场2020财年销量第二季後逐季持续改善,百威首次成为最大品牌,无酒精产品组合强劲增长[5] - 2020财年亚太地区西部区域收入下降13.3%,计及汇率影响及范围变动后按呈报基准下降14.5%,内生收入因销量下跌12.4%及每百升收入下跌1.0%而下跌,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24.8%[49] - 2020年第四季亚太地区西部区域在每百升收入增加1.0%带动下收入增长0.2%,但部分被销量下跌0.8%抵销,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7.7%[49] - 2020财年中国市场收入因销量下降10.0%及每百升收入下降1.1%下跌11.0%,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20.1%[50] - 2020年2 - 4月高端餐饮渠道受疫情限制,业绩占2020财年销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跌幅超100%[50] - 2020年第四季中国市场销量增长0.9%,收入增长1.3%,每百升收入增长0.4%,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6.9%[50] - 2020财年中国市场损失市场份额大幅减少至55个基点,2020年第四季估计市场份额增长140个基点[50] - 2020年第四季公司以百威为首的高端组合录得中个位数增长[50] - 2020财年科罗娜和福佳分别是销量第一的超高端啤酒品牌和小麦啤酒品牌,蓝妹录得双位数增长[50] - 2020财年公司精酿啤酒组合录得高个位数增长,2020年第四季录得强劲双位数快速增长[50] - 2020财年亚太地区东部收入下跌9.0%,计及汇率影响及范围变动后按呈报基准跌15.2%,内生收入因销量下跌10.5%,部分被每百升收入增长1.7%抵销,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跌19.3%[52] - 2020年第四季亚太地区东部收入下跌7.6%,因销量下跌11.6%,部分被每百升收入增长4.4%抵销,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长11.7%[52] - 2020年百威空间站重复用户按月上升,年底有1300万名百威顾客使用[52] - 2020财年公司总市场份额下跌约220个基点,过半因COVID - 19疫情致渠道组合变化[52] - 2020财年公司在扩大的零售渠道中市场份额按年增长,餐饮渠道全年市场份额提高,第四季扩大市场份额[52] - 2020年第四季韩国经历最严峻COVID - 19疫情爆发,行业出现双位数下跌[52] - 2020年第四季凯狮与K - pop组合EXO - SC成员合作,在电商等零售渠道推出凯狮0.0[52] - 2020年公司成功试推以100%优质国产大米酿制的经典啤酒创新产品HANMAC,并于2021年2月全国上市[52] - 2020财年公司无酒精产品组合录得强劲增长[52] - 2020财年公司继续引领高端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增长中的气泡酒市场2020年第四季及2020财年销量及市场份额再度增长[52] 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 - 公司酿酒厂用水量与2017年相比减少17%,每百升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2%[12][14] - 2020年啤酒销量中有53.3%使用可回收包装,46.3%由再生物料制成[12] - 到2025年,公司100%直接种植者将具备相关技能、实现互联互通并提升经济效益[36] - 到2025年,公司在用水高度紧缺地区,100%社区在水供应及水质方面取得明显改善[36] - 到2025年,公司100%产品包装将是可回收的或大部分使用可循环材料生产[36] - 到2025年,公司采购的电力将100%来自可再生能源,整个价值链的碳排放量将减少25%[36] - 公司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到2025年使各国有害使用酒精量至少减少10%的目标[37] - 2020财年酿酒厂用水量减少至2.47百升/百升[7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建立超过1000万百升的累积地下水补给[75] - 2020财年约53.3%的啤酒销量以可回收包装销售,46.3%包装由再生物料制成[76] - 目标在2025年之前将业务运营过渡至100%使用所采购的可再生电力[7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印度设场外太阳能发电厂,在中国7家、越南2家、印度1家酿酒厂安装太阳能板,中国资阳一家酿酒厂采购100%可再生电力,越南2家酿酒厂扩大太阳能发电量支持近30%用电量[77] - 2020财年部署216辆可替代能源汽车,包括180辆液化天然气卡车、31辆电动卡车及5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卡车[77] 公司社会责任相关数据 - 公司拥有超26000名员工,超20个国籍,39%为女性[10] - 公司社区工作更美好世界活动互动数超111亿,捐赠超137万罐紧急饮用水[10] - 超10000名员工参与全球啤酒责任日,进行超64135小时志愿服务[10] - 2020财年为印度1224名种植者提供支援,截至2020年12月31日,直接种植者中92%技艺娴熟,100%沟通顺畅,83%拥有强大经济能力[73] - 2020财年向中国武汉市汉阳区慈善会捐约1100万元人民币物资,向越南融离中心捐超25万罐罐装水,向韩国大邱市捐价值10亿韩圜防护口罩及安全用品,向印度前线医护人员捐约7.5万公升消毒剂、2.5万个FFP2口罩及3750套个人防护装备[7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完成29所希望学校捐建,2所仍在建,希望学校有8681名学生和925名教师受惠[79] - 2020财年,公司收获超4350公斤酸橙并与科罗娜产品一同全国供应[7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涵盖超20个国籍,超39%为女性[80] 公司业务创新与发展 - 公司旗下哈尔滨酿酒厂1900年开始酿造啤酒,是中国最悠久啤酒品牌;韩国东方啤酒厂1952年成立[21] - 2020年公司将雪津荔枝啤酒扩大至全国范围销售[21] - 2020年公司在中国为零售渠道推出鹅岛精酿啤酒新手包,在印度班加罗尔推出首家酒馆7Rivers Brewing Co.[21] - 公司在高端及超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利用消费者喜好升级趋势推动高端化发展[27] - 公司通过市场成熟度框架开发市场,按市场转变理解推出创新产品推动品类扩张[28] - 公司试推多项相邻创新产品如Mike's Hard Lemonade,为进一步高端化作准备[51] 公司未来展望 - 2021年1月及2月销量符合预期,沿海地区业务增长,部分北部及东北城市业务有压力[70] 公司管理层相关信息 - 杨克43岁,2019年5月8日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联席主席,2002年5月加入百威集团[86][88] - Carlos Alves de Brito 60岁,2019年5月9日获委任为董事会联席主席,1989年11月加入Ambev,2005年12月获委任为百威集团首席执行官[89][91] - Katherine (Katie) Barrett Beimdiek 50岁,2020年6月4日获委任,2000年1月加入Anheuser - Busch Companies, LLC出任副总法律顾问[91][92] - 杨克拥有比利时布鲁塞尔商务工程学士学位和比利时鲁汶商务工程硕士学位[86] - Carlos Alves de Brito拥有巴西里约热内卢机械工程学位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89] - Katherine (Katie) Barrett Beimdiek拥有圣路易斯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和亚利桑那大学法学博士学位[92] - Nelson Jose Jamel于2020年6月4日获委任,拥有逾10年
百威亚太(0187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19 23: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总销量38733十万公升,较2019年上半年的50229十万公升下降22.2%[5] - 2020年上半年收入2575百万美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3522百万美元下降23.5%[5] - 2020年上半年毛利1327百万美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1889百万美元下降26.9%[5] - 2020年第二季总销量25961十万公升,较2019年第二季的28113十万公升下降6.1%[7] - 2020年第二季收入1619百万美元,较2019年第二季的1916百万美元下降10.2%[7] - 2020年第二季毛利904百万美元,较2019年第二季的1059百万美元下降10.2%[7]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19.5%[8] - 2020年第二季销售成本较2019年第二季增长10.2%[9] - 2020年上半年及第二季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分别下降37.2%及10.1%,第二季盈利率大幅改善重回2019年全年相若水平 [21]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销量按年减少22.2%,第二季按年减少6.1%[2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跌23.5%,每百升收入下跌1.7%;第二季收入下跌10.2%,每百升收入下跌4.4%[3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减少19.5%,每百升销售成本增加3.4%;第二季销售成本减少10.2%,每百升销售成本减少4.4%[31] - 2020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公司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分别减少53.7%及23.0%[3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19年上半年的606百万美元减至2020年上半年的185百万美元[3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40.6%,盈利率为27.0%;第二季跌幅减至17.2%,盈利率增至32.3%[3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因COVID - 19疫情产生额外成本6百万美元[3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产生呈报为非经常性项目的上市相关成本35百万美元及资本化的上市相关成本4百万美元[3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为2566百万美元,拥有尚未提取之承诺融资240百万美元及尚未提取之非承诺融资698百万美元[42] - 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拥有综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81百万美元及952百万美元,以及银行透支450百万美元及75百万美元[4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减少312百万美元至507百万美元[44]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247百万美元,2019年上半年为360百万美元[45]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为278百万美元,2019年上半年为1093百万美元,减少815百万美元[46] - 2020年6月30日债务总额为789百万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313百万美元[48][49] - 2020年6月30日银行透支为450百万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75百万美元[48] - 2020年6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为111百万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5百万美元[48] - 2020年6月30日百威集团现金池贷款为172百万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50百万美元[48] - 现金(扣除债务)占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由2019年上半年的0.1倍增加至2020年上半年的0.7倍[51]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81百万美元,2019年6月30日为1037百万美元[51] - 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由2019年上半年的1218百万美元减少至2020年上半年的694百万美元[51]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25.75亿美元,2019年同期为35.22亿美元[98]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13.27亿美元,2019年同期为18.89亿美元[98]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3.73亿美元,2019年同期为8.36亿美元[98]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1.96亿美元,2019年同期为6.04亿美元[98]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亏损总额0.94亿美元,2019年同期为4.29亿美元[100] - 2020年6月30日每股基本盈利1.40美元,2019年同期为5.25美元[9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2.08亿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53.08亿美元下降0.66%[10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07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8.19亿美元下降38.09%[10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2.47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6亿美元下降31.39%[10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2.78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10.93亿美元下降74.57%[10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0.18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6.34亿美元下降97.16%[10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为94.04亿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8.36亿美元下降4.39%[10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85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6.06亿美元下降69.47%[10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亏损为2.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1.76亿美元增加64.77%[10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已付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的股息为3.48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9.2亿美元下降62.17%[10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的合法法定储备金为1.46亿美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为1.37亿美元[10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25.66亿美元,管理层认为这是营运资金管理的积极影响[1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5.07亿美元[1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尚未提取之承诺融资及非承诺融资分别为2.4亿美元及6.98亿美元[1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现金(扣除债务)为 -4.99亿美元,权益总额为94.47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为 -5.6%[11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现金(扣除债务)为 -6.79亿美元,权益总额为98.84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为 -7.4%[112] - 2020年6月30日,第一层级公允价金融资产为400万美元,第二层级为200万美元,第三层级为 -3500万美元[116] - 2019年12月31日,第一层级公允价金融资产为300万美元,第二层级为700万美元,第三层级为 -2500万美元[1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商誉占集团总资产约44%,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约占45%[118] - 2020年总销量为38,733,2019年为50,229;2020年总收入为25.75亿美元,2019年为35.22亿美元[126] - 2020年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6.94亿美元,盈利率27.0%;2019年为12.18亿美元,盈利率34.6%[126] - 2020年折旧、摊销及减值为3.11亿美元,2019年为3.43亿美元;2020年正常化经营溢利为3.83亿美元,2019年为8.75亿美元[126] - 2020年期内溢利为1.96亿美元,2019年为6.04亿美元;2020年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5亿美元,2019年为6.06亿美元[126][128] - 2020年其他经营收益为5100万美元,2019年为9200万美元[129] - 2020年非经常性项目对经营所得溢利影响为 - 1000万美元,对溢利影响净额为 - 3700万美元;2019年分别为 - 3900万美元和 - 4500万美元[131] - 2020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69亿美元,实际税率47.3%,正常化实际税率38.7%;2019年分别为2.45亿美元、29.1%、27.7%[133] - 2020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计34.61亿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36.38亿美元[135]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款项分别为19.3亿美元及22.9亿美元[135]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厂房及设备等账面总值分别为1900万美元及2400万美元[135]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添置了1300万美元及2400万美元的使用权资产[136]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总值分别为67.21亿美元及69.21亿美元[137] - 2020年第二季度商誉减值测试显示各现金产生单位的可收回金额超出账面价值的部分不少于50%[138] - 减值模型所用的税前当地货币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020年介乎6.2%至12.5%,2019年12月31日为4.4%至10.9%;所用的最终增长率2020年介乎0.8%至3.5%,2019年12月31日为1.6%至3.0%[138]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的收购及开支分别为100万美元及2.01亿美元[140]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6.85亿美元及6.52亿美元[141]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确认贸易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分别为1200万美元及100万美元[141]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8.31亿美元及8.77亿美元[143] - 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已缴足及发行的股本均为13243百万股,对应13.2万美元[144] - 2020年5月15日董事会批准每股2.63美分的末期股息,2019财政年度的股息付款总额3.63亿美元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14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换算储备分别为-554百万美元和-322百万美元,全面(亏损)╱收益总额分别为-289百万美元和-233百万美元,期╱年末结余分别为-836百万美元和-556百万美元[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非流动计息贷款及借款分别为27百万美元和28百万美元,流动计息贷款及借款分别为140百万美元和160百万美元[1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流动及非流动计息贷款及借款分别为167百万美元及188百万美元[14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别收取借款所得款项30百万美元及92百万美元,并分别偿还借款48百万美元及零[14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现金(扣除债务)分别为499百万美元和679百万美元[15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授出69.7百万份购股权,估计公允价值为52百万美元(2019年6月30日:零)[15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9.7百万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已授予特定雇员,估计公允价值为84百万美元[15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合资格雇员授予0.2百万个与花红相关的对应受限制股份单位,价值约1百万美元[1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0.6百万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已授予特定雇员,估计公允价值为2百万美元[155]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交易导致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开支20百万美元,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1百万美元[155] - 2020年6月30日尚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單位為34,164,949個,較年初3,632,673個增加[158]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動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為
百威亚太(01876)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3-16 23: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财年公司收入增长1.8%,每百升收入增长4.9%,销量减少3.0%[6] - 2019财年公司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长11.0%,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扩大271个基点至32.4%[6] - 公司收入65.46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内生增长11.0%[33] - 啤酒销量9316.8万公升,末期股息每股2.63美分[33] - 2019财政年度总销量93,168十万公升,较2018年的96,245十万公升下降3.0%[41] - 2019财政年度收入6,546,较2018年的6,740增长1.8%[41] - 2019财政年度毛利率53.3%,较2018年的51.9%增加133个基点[41] - 2019财政年度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2,121,较2018年的1,994增长11.0%[41] - 2019财政年度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1,466,较2018年的1,298增长17.8%[41] - 公司2019财年销量减少3.0%,主要因韩国行业竞争环境严峻以及中国夜生活渠道疲软[51] - 公司2019财年收入增加1.8%,每百公升收入增长4.9%,受高端化策略和收入管理措施带动[52] - 公司2019财年销售成本减少1.1%,按呈报基准计下跌5.6%,每百升基准增加2.0%[53] - 公司2019财年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大致保持稳定[54] - 公司2019财年其他经营收益增加61.0%,达2.37亿美元,2018年为1.54亿美元[55][56] - 公司2019财年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增加17.8%[5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18财年的9.58亿美元减少至2019财年的8.98亿美元[57] - 公司2019财年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长11.0%,盈利率扩大271个基点至32.4%[58] - 2019年非经常性项目对经营所得溢利影响为 -98百万美元,对溢利影响净额为 -96百万美元;2018年分别为 -42百万美元和 -54百万美元[61] - 2019年公司产生上市相关成本67百万美元及将予资本化的上市相关成本61百万美元[61] - 2019年百威集团贷款财务成本为17百万美元,2018年为27百万美元[61] - 2019年所得税开支为 -459百万美元,实际税率为34.2%,正常化实际税率为32.3%;2018年分别为 -296百万美元、23.9%和23.4%[62] - 2019年净流动负债为2385百万美元,2018年为1788百万美元[65]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2百万美元,2018年为1667百万美元[65][67] - 上市前公司分派现金盈余976百万美元予百威集团附属公司[67] - 2019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1379百万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 -693百万美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 -1399百万美元;2018年分别为1684百万美元、 -472百万美元和 -1237百万美元[68] - 2019年年内溢利为908百万美元,2018年为959百万美元[70] - 2019年营运资金变动为 -171百万美元,2018年为120百万美元[70] - 2019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减少305百万美元至1,379百万美元,营运资金变动导致营运现金流量减少171百万美元[71] - 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693百万美元,2018年为472百万美元,增幅因收购捷成饮料(中国)有限公司65%注册资本[72] - 2019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为1,399百万美元,2018年为1,237百万美元,流出增加162百万美元,因支付上市重组相关股息[73] - 商誉从2018年12月31日的6,718百万美元增至2019年12月31日的6,921百万美元,203百万美元增幅部分被人民币及韩圜兑美元贬值抵销[74] - 2019年12月31日债务总额为313百万美元,2018年为615百万美元[76] - 2019年资本开支总额为614百万美元,2018年为603百万美元,2019年约51%用于提升酿酒厂及设施,42%用于物流,7%用于加强管理能力及购买软硬件[78] - 现金(扣除债务)占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比率由2018年的0.5倍减至2019年的0.3倍,因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低,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加[80] - 2019年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2,121百万美元,2018年为1,994百万美元[80]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2百万美元,2018年为1,667百万美元[80] - 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两个月中国市场收入自然减少约2.85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自然减少约1.7亿美元[87] 各区域市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财年韩国餐厅渠道市场份额损失约160个基点[7] - 2019年按中国销量及收入计算,百威维持第一高端品牌,科罗娜成为第一超高端品牌[7] - 2019财年韩国领先的高端及超高端组合录得中个位数销量增长[7] - 2019财年印度百威继续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增长[7] - 2019财年越南在高端及超高端类别推动下,销量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增长[7] - 2019财年中国以百威为首的高端组合录得低个位数下跌[8] - 2019财年中国以科罗娜等为首及韩国以时代为首的超高端组合继续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增长[8] - 亚太地区西部2019财政年度收入增长3.8%,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长19.7%[44] - 中国市场2019财政年度收入增长3.2%,整体市场份额下降约50个基点[45] - 中国市场超高端组合中,科罗娜、蓝妹持续双位数增长,蓝妹2019年销量超一亿升[45][46] - 中国市场2019年双11电商活动,百威是天猫及京东零售销售额第一的啤酒品牌[46] - 中国市场2019财政年度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长19.1%,盈利率扩大470个基点[46] - 亚太地区东部区域2019财年收入下跌5.1%,计及汇率影响及适用范围变化后按呈报基准下跌13.6%[48] - 韩国市场2019财年整体行业下滑,公司估计市场份额损失约160个基点[49] 公司业务拓展与创新 - 印度贝克冰爽拉格分销范围由2018年的3个州扩大至2019年的14个州[9]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标志性的Taj酒店开设15家微型酿酒厂[10] - 2019年公司在中国上海新天地、莆田及韩国首尔分别加开拳击猫、鹅岛、Hand & Malt精酿啤酒馆,中国及韩国分别共有八家及六家精酿啤酒馆[10] - 2019年公司在印度推出首个精酿啤酒品牌7Rivers及无酒精啤酒百威0.0,在中国及越南推出风味啤酒福佳玫瑰红[10] - 2019年5月30日,公司完成收购捷成饮料(中国)有限公司65%注册资本[85] 公司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2019年公司与超过4000名印度大麦农民合作,协助他们提升大麦产量、质量及可追溯性[12] - 2019年公司56%的啤酒销量使用可回收包装,余下销量的46%由再生物料制成[12] - 与2017年相比,公司估计2019年的排放总量(每百升千克二氧化碳)将减少5.5% [12] - 2019年公司4%的产量以可再生电能生产,已在九家酿酒厂安装太阳能板,另三家正在安装[12] - 2019年公司在酿酒厂实施创新技术和流程改善措施,减少酿酒厂5%的用水量[12] - 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使用氢动力卡车运送啤酒的啤酒公司[12] - 公司获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网颁授「年度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12] - 公司在韩国推行理性饮酒行动,为防止酒驾的警务人员举办颁奖典礼等[13] - 公司在印度与打击非法贸易跨国联盟合作应对非法酒精问题[13] - 公司向中国当地社区捐赠资金和资源支持对抗2019冠状病毒病[13] - 超2780万人参与更美好世界活动,捐赠超25.3万罐紧急饮用水,1万名员工参与全球啤酒责任日,进行超10.3万小时志愿服务[3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慈善捐赠约为35.6万美元[187]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1876[14] - 公司上市募集所得款项约为57.49亿美元,全用于偿还结欠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186] 公司组织与管理 -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联席主席杨克42岁,于2019年5月8日获委任[93] - 杨克于2002年5月加入百威集团,2014年11月成为加拿大Labatt Brewerie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16年10月任亚太区域南部总裁[95] - 王仁荣52岁,2019年4月10日获委任,拥有中国南京大学哲学学士、比利时鲁汶KU Leuven法律硕士、中国上海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96] - 王先生2003年11月加入集团任中国法律总监,2017年1月任亚太区域北部法律及企业事务副总裁,2019年1月任集团法律及企业事务副总裁[98] - Carlos Brito 59岁,2019年5月9日获委任,拥有巴西里约热内卢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de Janeiro机械工程学位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9] - Felipe Dutra 54岁,1990年8月加入Ambev,2005年1月任百威集团首席财务官,2014年1月成为百威集团财务及技术总监[102][104] - 郭鹏62岁,2019年7月2日获委任,曾于1998 - 2009年任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财务董事等职[105][108] - 杨敏德67岁,2019年7月2日获委任,曾于2002 - 2017年任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109][111] - 曾璟璇62岁,2019年7月2日获委任,2009 - 2014年任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席[112][113] - 钱红孙53岁,2007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人事管理[114] - 程衍俊60岁,1996年加入集团,2019年1月1日任集团供应链与物流副总裁[115]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流退任,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24] - 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可轮退重选[124] - 上市至2019年12月31日召开1次董事会和1次董事会委员会会议[127] - 杨克、王仁荣、Carlos Brito、郭鹏、杨敏德、曾璟璇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7] - Felipe Dutra董事会会议出席率0%[127] - 公司预期每年至少举行4次常规董事会会议[127] - 陈蕙玲于2019年5月9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20] - 公司自上市至2019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23] - 董事会负责公司整体管理,职责包括批准战略、监督目标等[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28] - 40 - 49岁董事占比14%(1名),50 - 59岁董事占比43%(3名),60 - 69岁董事占比43%(3名)[129] - 男性董事占比71%(5名),女性董事占比29%(2名)[129] - 中国籍董事占比43%(3名),非中国籍董事占比57%(4名)[129] - 自2020年2月19日起,杨克先生与Carlos Brito先生共同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杨克兼任联席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偏离守则条文[130] - 报告期内,联席公司秘书进行了超过15小时的专业培训[131] - 所有董事确认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已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36] - 审核委员会由郭鹏、曾璟璇及Felipe Dutra三名成员组成[139] - 提名委员会由Carlos Brito、杨敏德及郭鹏三名成员组成[142] - 审核委员会在上市日期至2019年12月31日审查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审阅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财务业绩[141] - 提名委员会建议任命Rodrigo Rodrigues为物流副总裁,Kartikeya Sharma为南亚区总裁,Ben Verhaert为东亚区总裁[14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分别是杨敏德、曾璟璇及Carlos Brito[147] - 薪酬委员会一年履行的职责包括批准高级管理层薪酬结构、建议授出股权和受限制股份单位[148] - 董事薪酬由固定费用及公司的若干证券组成[150] - 董事会负责履行公司企业管治职能,包括制定及审阅相关政策、合规情况等[152] - 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及维持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并检讨成效[153] - 公司根据COSO发布的准则建立并运行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155] - 公司按3个级别控制进行内部管理以减低风险[155] - 公司内部控制职能由财务部的内部控制团队牵头,相关程序由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审阅[158] - 审核委员会监督财务及业务风险管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