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01766)

搜索文档
中国中车: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快讯· 2025-04-29 09:09
中国中车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 [1]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1]
中国中车“绿驰”交流空间落地巴西里约热内卢
人民网· 2025-04-27 01:28
公司动态 - 中国中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启用"绿驰"交流空间,该空间集展示、交流、合作、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是公司在拉美地区建设的首个此类交流平台 [1][5] - 公司执行董事王铵表示希望以"绿驰"交流空间为纽带桥梁,创造中巴合作共赢新机遇、搭建文化交流新通道 [5] - 公司自2008年进入巴西市场以来,已为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等城市提供大量地铁列车,并积极参与当地重大赛事交通保障和城市轨道建设 [7] 行业合作 - 里约州民政厅厅长米乔内表示"绿驰"交流空间的启用是里约州交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中国企业与里约州政府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技术进步,将增强本地铁路产业链实力 [3][5] -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州长卡斯特罗访华期间与公司签署了设立列车维护中心并对里约州铁路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合作备忘录 [7] 技术展示 - "绿驰"交流空间承载可持续交通、新能源装备、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理念实践,使科技成果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 [5] - 该空间为巴西民众提供体验中国文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及探讨轨道交通数智化转型的平台 [5]
中国中车助力墨西哥城地铁焕新再出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5 02:32
项目进展 - 墨西哥城地铁一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第二路段B区间(夸乌特莫克站—查普特佩克站)实现开通运营[1] - 项目采用分段建设方案 路段1于2023年10月29日开通运营 路段2A于2024年9月13日开通运营[6] - 目前1号线的20个车站中已有17个车站投入运营 19个站完成交付 线路运营比例达到85%[6] 项目规模与技术 - 墨西哥城地铁一号线全长18.83公里 设站20座 年运送旅客约2.43亿人次[5] - 项目全面更新了轨道、电力系统和车站等设施 引入29列全新列车[5] - 该项目是中国中车首个海外"系统+"项目 涉及投融资、车辆新造及全面现代化升级改造 服务期长达19年[5] 项目意义 - 新开通路段与已开通路段完成串联 并与墨西哥城多条地铁线路实现互联互通 缓解交通压力[6] - 重新开通运营的4个车站位于墨西哥城心脏地带 将缩短通勤时间 提供更优质出行服务[3] - 项目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5] 政企合作 - 墨西哥总统高度肯定项目改造工作 特别感谢中国中车团队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完成17个站开通运营[2] - 墨西哥城地铁局长表示中国中车为改造工程付出巨大努力 期待未来深化合作[5] - 墨西哥城市政府表示将继续推动地铁更新换代 建设大都会区公共交通网络[3] 社会效益 - 市民反馈显示新线路节省近一半通勤时间 列车运行平稳快捷 出行体验舒适[6] - 项目将为市民提供更加现代、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提升幸福感[3] - 项目对完善墨西哥首都路网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6]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报2307.5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赛力斯等
金融界· 2025-04-24 08:43
指数表现 - 中证城镇交通指数收盘点位为2307.55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5.83% 近三个月上涨0.57% 年初至今下跌2.92% [2]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 基点为1000点 [2] - 十大权重股包括比亚迪(12.97%) 汇川技术(5.32%) 赛力斯(4.07%) 海康威视(4.05%) 中兴通讯(3.98%) 国电南瑞(3.54%) 中国中车(3.27%) 上汽集团(2.75%) 长安汽车(2.37%) 江淮汽车(2.33%) [2]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23%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77% [2]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40.14% 可选消费占比28.98% 信息技术占比16.08% 通信服务占比8.40% 原材料占比6.23% 房地产占比0.17%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中国中车“绿驰”交流空间(墨西哥)正式启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4 03:30
公司全球战略布局 - 公司在墨西哥城正式启用美洲首个"绿驰"交流空间 这是继奥地利和印尼后全球第三个此类中心[1] - 空间面积约120平方米 设有10个展区 包括绿驰印象 影音视画 车行天下等 集中展示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2] - 该中心定位为与当地政府 客户 社区和媒体互动的商务与文化交流平台[2]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大国重器列车模型墙和工匠作品展[2] - 通过AI同框展区让体验者虚拟体验中国磁浮等数字技术[2] - 英文名称为CRRC Eco-Connect Center 体现6G绿色发展理念 聚焦绿色制造和低碳可持续发展[4] 本地化运营与文化融合 - 产品已覆盖墨西哥城 蒙特雷 瓜达拉哈拉三大城市[5] - 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项目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7] - 举办公众开放日 社区足球赛 文化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增强文化融合[7] 市场影响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执行董事表示该中心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海外的实践和中墨友谊的见证[4] - 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称该中心是技术与创新的展示窗口和中墨文化对话平台[5] - 当地车迷路易斯获颁首个车迷体验者证书 表示希望分享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成果[5]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23日(周三)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银行、半导体行业午后延续跌势
快讯· 2025-04-23 07:05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业表现 - 银行和半导体行业午后延续跌势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市值3175.28亿,成交额6.46亿,股价50.70元,下跌0.07元(跌幅0.23%) [4] - 中国人保市值2972.69亿,成交额15.15亿,股价7.18元,上涨0.13元(涨幅0.26%) [4] - 中国平安市值9232.59亿,成交额3.17亿,股价30.90元,上涨0.03元(涨幅0.42%) [4]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9496.19亿,成交额28.95亿,股价1552.00元,下跌3.19元(跌幅1.46%) [4] - 五粮液市值2620.00亿,成交额12.47亿,股价129.97元,上涨3.20元(涨幅0.21%) [4] - 山西汾酒市值5044.93亿,成交额9.73亿,股价214.76元,下跌0.13元(跌幅0.10%) [4]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433.47亿,成交额21.92亿,股价455.79元,下跌3.10元(跌幅2.04%) [4] - 寒武纪-U市值2860.46亿,成交额19.14亿,股价685.21元,下跌6.06元(跌幅1.31%) [4] - 海光信息市值3463.26亿,成交额37.76亿,股价149.00元,下跌9.77元(跌幅1.41%) [4] 汽车与运输行业 - 比亚迪市值11305.02亿,成交额92.17亿,股价371.99元,上涨17.15元(涨幅4.83%) [4] - 长城汽车市值1992.66亿,成交额3.85亿,股价23.28元,下跌0.02元(跌幅0.34%) [4] - 京沪高铁市值2887.46亿,成交额3.72亿,股价5.88元,上涨0.01元(涨幅0.04%) [4] 能源与航运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6888.79亿,成交额4.31亿,股价5.68元,下跌0.01元(跌幅0.12%) [4] - 中远海控市值14641.68亿,成交额6.11亿,股价14.27元,下跌0.01元(跌幅0.18%) [4] - 中国白酒市值2263.46亿,成交额5.97亿,股价8.00元,上涨0.10元(涨幅0.71%) [4] 煤炭与电池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1961.30亿,成交额7.17亿,股价233.35元,下跌0.10元(跌幅0.26%) [4] - 陕西煤业市值7657.33亿,成交额3.48亿,股价38.54元,下跌0.05元(跌幅0.25%) [4] - 宁德时代市值10275.32亿,成交额45.07亿,股价20.23元,上涨2.66元(涨幅1.15%) [4] 电力与互联网服务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7144.72亿,成交额18.01亿,股价9.37元,下跌0.13元(跌幅0.44%) [5] - 东方财富市值1927.22亿,成交额5.22亿,股价20.62元,下跌0.06元(跌幅0.64%) [5] - 中国核电市值3254.98亿,成交额45.21亿,股价29.20元,上涨0.07元(涨幅0.34%) [5] 食品饮料与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3724.40亿,成交额12.17亿,股价25.13元,上涨0.05元(涨幅0.20%) [5] - 国泰海通市值3014.68亿,成交额6.66亿,股价17.10元,上涨0.04元(涨幅0.23%) [5] - 海天味业市值2325.44亿,成交额2.97亿,股价41.82元,下跌0.37元(跌幅0.88%) [5] 消费电子与制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3622.26亿,成交额18.56亿,股价31.53元,上涨0.46元(涨幅2.59%) [5] - 工业富联市值3259.03亿,成交额63.43亿,股价51.09元,上涨1.23元(涨幅4.06%) [5] - 立讯精密市值2285.10亿,成交额19.65亿,股价18.24元,上涨0.12元(涨幅0.24%) [5] 家电与农牧行业 - 牧原股份市值2536.88亿,成交额13.50亿,股价45.29元,下跌0.26元(跌幅0.57%) [5] - 格力电器市值2334.47亿,成交额16.50亿,股价24.88元,上涨0.20元(涨幅0.81%) [5] - 海尔智家市值2205.32亿,成交额10.07亿,股价40.37元,下跌0.07元(跌幅0.17%) [5] 物流与医疗行业 - 迈瑞医疗市值1728.43亿,成交额4.77亿,股价217.22元,下跌0.19元(跌幅0.44%) [5] - 顺丰控股市值2155.16亿,成交额10.63亿,股价55.05元,下跌2.38元(跌幅1.08%) [5] - 万华化学市值2633.67亿,成交额21.81亿,股价43.21元,上涨0.97元(涨幅1.79%) [5] 有色金属与通信行业 - 紫金矿业市值1669.52亿,成交额52.68亿,股价17.79元,下跌0.71元(跌幅3.84%) [5] - 中国建筑市值4728.15亿,成交额6.32亿,股价5.34元,下跌0.05元(跌幅0.90%) [5] - 中国联通市值2264.36亿,成交额14.26亿,股价5.48元,下跌0.06元(跌幅1.11%) [5] 交运设备与电网设备行业 - 中国中车市值2006.05亿,成交额4.07亿,股价22.90元,价格无变化(0.00%) [6] - 国电商瑞市值1839.35亿,成交额5.37亿,股价6.99元,下跌0.16元(跌幅0.69%) [6]
中国中车(01766) - 致非登记股东的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4-16 08:40
信息发布 - 公司自2023年12月31日起以电子方式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及公司通讯[1][5]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报告等多种文件[1][5][7] - 未来公司通讯英文版和中文版将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易网站提供[2][5] 股东事宜 - 非登记股东应联络中介公司提供邮箱[3][6][7] - 想收印刷版可填回条交H股股份过户处或发邮件[3][6][7] 其他说明 - 对函件疑问可工作日致电H股股份过户处查询[4][6] - 回条需填妥资料,未划“✓”等将作废[7] - 公司不接受回条额外指示[7] - 个人资料用于电子发布事宜可查阅修改[7] - 寄回条剪贴标签在港投寄免邮费[7][8]



中国中车(01766) - 致登记股东的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4-16 08:39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incorporat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碼: 1766) To ensure timely receipt of the Actionable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Note), the Company recommends you provide your email address by scanning your personalized QR code printed on the enclosed reply form (the "Reply Form"). Alternatively, you may complete, sign and return the Reply Form to the Company's H share registrar (the "H Share Registrar"), Computershare H ...



中国中车(01766) - 2024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2025-04-16 08:38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4.57亿元,同比增长5.21%[16] - 2024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8亿元,同比增长5.77%[16] 新产品发布 - 7款系列化新能源机车面向全球首发,报告期内签单超200台[16][62] - 复兴号高铁动卧首次交付使用,小批量交付新型货车[16][62] - 2024年3月推出BH10型单节机械冷藏车[63] - 2024年9月自主研制智轨2.0“绿宝石”号,实现L2到L4等级自动驾驶[67] - 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17] - 大功率氢能源调车机车完成万吨牵引试验[17] - 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重载铁路货车下线[17] - 2024年6月发布碳纤维地铁列车,运营能耗降低7%[73] - 2024年10月自主研发的2000标方电解槽下线[77] - 20MW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启航号”正式发布[17] 市场与业务 - 公司员工15万余人,在全球设100余家境外子公司或机构,为11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22] - 城市交通“产品 +”“系统 +”业务规模连续4年增长,订单规模首次超新造车辆[16]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在15个城市落地17个项目[70] - 2024年5月签约巴西项目,使11个城市约1500万人受益,创造超10500个就业机会[85] - 2024年6月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亮相,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88] 技术与创新 - 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等三项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7] - 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相关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7] - 复兴号高速列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7] - 全年建成数字化车间4个、智能化产线27条[18] - 协同5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30项零部件攻关[99] 荣誉与资质 - 公司荣获2024年度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2024年度金信披奖[24] - 公司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第一[18] - 公司入选“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等榜单[28] - 公司信息披露评价获评A级(9连A)[28] - 公司获2024年度LACP远见奖金奖[28] ESG相关 - 24家子公司发布ESG行动方案推动公司治理[31] - 构建“33416”ESG战略体系[41] - 董事长出席“ESG中国•创新年会(2024)”并发表演讲[49] - 公司承办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近300名嘉宾参会,598.2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50]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重大ESG事项[33] - ESG管理委员会负责完善战略模型等工作[36] - 总部部门及一级子公司负责维护和报送ESG指标数据[38] 环保与节能 - 生产制造型子公司100%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10] - 环保资金总投入42063.54万元[131]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203吨标准煤/万元,较2021年下降15%[140] - 万元产值新鲜水用量较上年同比下降5.26%[148] - 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为80.26%[170] - 2024年VOCs排放量较2021基准年下降26.13%[182] 双碳目标 - 构建“1+10+N”双碳行动体系,制定58个量化指标,设立81项重点工程[189] - 实施58381工程,到2035年率先实现企业运营碳中和,力争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190] - 2025年运营碳强度下降18%,全价值链碳减排10%[190] - 2030年运营碳减排25%,全价值链碳减排25%[190] - 2035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全价值链碳减排50%[190]



中国中车(0176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0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8,698,864,088股,拟按每股0.21元派发现金红利,合计60.27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46,456,804千元,较2023年增长5.21%[8] - 2024年净利润为15,663,893千元,较2023年增长7.51%[8] - 2024年资产总额为512,823,630千元,较2023年增长8.70%[8]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68,773,774千元,较2023年增长4.85%[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0.43元/股,较2023年增长4.88%[8] - 2024年营业成本为193,763,279千元,2023年为186,136,608千元[10] - 2024年销售费用为5,528,620千元,2023年为5,149,546千元[1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27,503千元,2023年为14,721,616千元[1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4.57亿元,增幅为5.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3.88亿元,增幅为5.77%[60][65] - 2024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为5128.24亿元,增幅为8.7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687.74亿元,增幅为4.85%,资产负债率为59.01%,比年初增加0.66个百分点[65] - 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约322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3181亿元[65] - 营业成本1937.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0%,主要因铁路装备营业收入增长[67][68] - 销售费用55.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6%;管理费用155.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2%;研发费用159.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5%[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1.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27%[67] - 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延伸产业营业收入2464.57亿元,毛利率21.38%,较上年增加0.84个百分点[70] - 铁路装备营业收入1104.61亿元,毛利率24.72%,较上年增加1.00个百分点[73] - 中国大陆营业收入2181.20亿元,较上年增长5.61%;其他国家或地区营业收入283.37亿元,较上年增长2.18%[75] - 按订单销售营业收入2464.57亿元,毛利率21.38%,较上年增加0.84个百分点[75] - 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21%,铁路装备、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44.82%、18.43%、35.05%、1.70%[78] - 2024年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03.1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88%;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189.3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8.26%[83] - 国铁集团是公司最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3.96%[84]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约7.36%,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1.62%,财务费用为 - 0.12亿元,上年同期为 - 2.12亿元[86][87]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5936698千元,资本化研发投入748890千元,研发投入合计16685588千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77%,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4.49%[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入271.28亿元,上年同期为147.2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出170.38亿元,上年同期为111.7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出94.45亿元,上年同期为53.67亿元[92]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数73.66亿元,占比1.44%,较上期增加39.75%;债权投资期末数6.06亿元,占比0.12%,较上期减少61.70%;使用权资产期末数26.19亿元,占比0.51%,较上期增加39.31%[96] - 开发支出期末数9.57亿元,占比0.19%,较上期增加33.66%;长期待摊费用期末数4.53亿元,占比0.09%,较上期增加70.28%;应付票据期末数473.48亿元,占比9.23%,较上期增加76.43%[96] - 租赁负债期末数21.37亿元,占比0.42%,较上期增加38.30%[96] - 2024年末外币金融资产合计130.64亿元,外币金融负债合计121.08亿元[102] - 2024年重大资本性开支合计281.34亿元,2023年为219.99亿元[10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37.32亿元[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抵押合计93.78亿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债券及票据总额174.98亿元,2023年为260.01亿元[10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24.1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8亿元,增幅4.86%[1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8932728千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38664千元,期末数8222272千元[11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2808190千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变动 -102419千元,期末数2703385千元[11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11498099千元,公允价值变动93264千元,期末数8353838千元[11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219564千元,其他变动3276千元,期末数222840千元[118] - 四方股份公司注册资本7103383千元,2024年1 - 12月净利润3133578千元,营业收入40859482千元[122] - 长客股份公司注册资本6277764千元,2024年1 - 12月净利润2626148千元,营业收入33395921千元[122] - 株洲所注册资本9126840千元,2024年1 - 12月净利润1574693千元,营业收入58956755千元[122] - 2023年度公司总股数28,698,864,088股,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7.4亿元(含税),现金分红占2023年度净利润比例为49.01%[155] - 2024年度公司总股数28,698,864,088股,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0.27亿元(含税),现金分红占2024年度净利润比例为48.65%[156] - 若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通过,预期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8月14日或之前派付[157] - 每10股派息2.1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6,026,761千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比率48.65%[16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17,506,307千元,年均净利润11,917,513千元,现金分红比例146.90%[1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铁路装备业务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业务收入分别为236.27亿元、63.08亿元、624.32亿元、180.94亿元,销售机车642台、客车321辆、动车组1940辆、货车31554辆[78]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中城市轨道车辆收入401.34亿元,销售城轨车辆5540辆[78] - 新产业业务中非轨道交通零部件业务收入为628.10亿元[78] 公司业务布局与模式 - 公司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等业务[29] - 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包括机车、动车组等业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包括城市轨道车辆等业务[30][31] - 新产业业务包括机电业务和新兴产业业务,数智产业设置事业部和科技公司并制定发展规划[33] - 现代服务业业务包括金融类、物流贸易类和其他业务,产融平台发力,物流业务拓展应用,电商平台优化发展[34] - 国际业务加快平台公司能力建设,完成“五个转变”,践行“五本模式”[35] - 动车组包括时速200公里及以下、200 - 250公里、300 - 350公里及以上各类电动和内燃动车组,用于干线和城际铁路客运[36] - 机车最大牵引功率达28,800KW,最高时速达200公里,用于干线铁路客货运[36] - 客车时速120 - 160公里,用于干线铁路客运[36] - 公司经营模式依靠自身技术等完成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装备的制造、修理、研发及交付[38]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根据客户订货合同安排生产[39] - 采购模式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结合,集中采购在“中车购”平台完成[39][40] - 机电产品包括牵引电传动等系统,与整机产品配套或独立提供给第三方[37] - 公司产品价值以生产高速动车组等制造修理和清洁能源装备及配套产品制造为核心,以金融等产品为补充[46] - 公司形成“技术集中研究、产品联合开发、能力共建共享”的两级研发管理模式[46] - 公司以响应用户需求等为宗旨,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签订供货合同形成订单实现销售[42] - 公司拥有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研发基地,具备完整产业链和生产体系[42] - 公司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行业地位持续巩固[43] 公司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4年CR450动车组样车全球发布,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精彩亮相,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试跑,20MW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启航号”成功下线[16] - 2024年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6] - 2024年公司推进重大产品研制,复兴号高速列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时速400公里CR45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样车成功下线等[52] - 2024年公司主持参与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00项,新增授权专利2707项,其中发明专利1733项、海外专利206项,获“1金、1银、4优秀”专利奖成绩[52] - 2024年新立轨道交通装备等研发项目569项,围绕3个产业方向立项31项,首批资助项目16项[91] 公司发展战略与目标 -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收官之年,公司将聚焦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18] - 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打造“六化”业务发展体系、“五力”经营管理体系、“五大保障”党建引领体系[138] - 铁路装备业务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稳固全球行业规模第一位[139]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轨道交通行业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能力[140] - 新产业业务发展以“风光储氢”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和以新能源汽车部件为核心的低碳零碳交通装备[141] - 现代服务业业务聚焦服务主业实业,优化金融业务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系统解决方案[142] - 国际业务扩大海外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拓展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领域国际市场空间[143] - 国际业务提高境外DLS业务和新产业的占比,形成全球化管控模式[143] - 2025年公司将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战略目标落实[146] 行业环境与市场情况 - 报告期中国铁路客货运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5] - 2024年国内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25年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公司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1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CR450高速度等级中国标准动车组等研发应用,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125]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1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27] - 要巩固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128]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129] -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70万公里,其中国家铁路网规模达20万公里左右,高铁7万公里、普速铁路13万公里[130] - 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132] -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136] - 2024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136] - 2024年全国铁路货物运输总量51.7亿吨,比上年增长2.8%[136] -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运输总量43.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9%[136] - 2024年25个城市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953.04公里,新增运营线路25条,新开通段或既有线路延伸段26段[136] - 2024年新增大运能系统(地铁)738.26公里,占比77.46%[136] - 2024年新增中运能系统(市域快轨)171.82公里,占比18.03%[1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