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钛科技(01478)

搜索文档
丘钛科技8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合计4707.9万件,环比增长18.4%,同比增长44.3%
智通财经· 2025-09-08 11:48
摄像头模组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达4707.9万件,环比增长18.4%,同比增长44.3% [1] - 增长主要源于手机摄像头模组市场份额上升及物联网与智能汽车领域摄像头模组销售大幅增长 [1] 指纹识别模组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达2059万件,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27.8% [1] - 环比增长受客户项目周期影响,同比增长因市场份额上升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销售大幅增长 [1]
丘钛科技:8月摄像头模组销售同比升44.3%
格隆汇APP· 2025-09-08 10:41
摄像头模组销售表现 - 8月摄像头模组总销量4707.9万件 同比增长44.3% [1] - 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4446.7万件 同比增长40.2% [1] - 3200万像素以下摄像头模组销量2399.9万件 同比增长56.3% [1] - 3200万像素及以上摄像头模组销量2046.8万件 同比增长25.2% [1] 指纹识别模组销售表现 - 8月指纹识别模组销量2059万件 同比增长27.8% [1] 产品结构特征 - 3200万像素以下产品增速显著高于高像素产品 增速差达31.1个百分点 [1] - 手机摄像头模组占总摄像头模组销量比重约94.4% [1]
丘钛科技:8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长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9:35
公司业绩表现 - 8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4446.7万件 [1] - 销量环比增长17.5% [1] - 销量同比增长40.2% [1]
丘钛科技(01478.HK):8月摄像头模组销售合计4707.9万件 同比增加44.3%
格隆汇· 2025-09-08 09:32
核心销售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摄像头模组总销量4707.9万件 环比增长18.4% 同比增长44.3% [1] - 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4446.7万件 环比增长17.5% 同比增长40.2% [1] - 指纹识别模组销量2059万件 环比增长43.0% 同比增长27.8%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摄像头模组增长源于手机业务市场份额提升及物联网/智能汽车领域销量大幅增长 [1] - 指纹识别模组环比增长受客户项目周期影响 同比增长因市场份额提升及超声波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1]
丘钛科技(01478)8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合计4707.9万件,环比增长18.4%,同比增长44.3%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9:28
摄像头模组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达4707.9万件 环比增长18.4% 同比增长44.3% [1] - 销量同比增长主因手机摄像头模组市场份额上升及物联网与智能汽车领域摄像头模组销量大幅增长 [1] 指纹识别模组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达2059万件 环比增长43% 同比增长27.8% [1] - 环比增长受客户项目周期影响 同比增长主因市场份额上升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销量大幅增长 [1]
丘钛科技(01478) - 自愿公告
2025-09-08 09:22
业绩总结 - 2025年8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44,467千件,环比增17.5%,同比增40.2%[3] - 2025年8月摄像头模组合计销售47,079千件,环比增18.4%,同比增44.3%[3] - 2025年8月指纹识别模组合计销售20,590千件,环比增43.0%,同比增27.8%[3] 增长原因 - 摄像头模组销售同比增长因手机业务份额上升及物联网和智能汽车销售增长[7] - 指纹识别模组环比增长受客户项目周期影响,同比增长因份额上升及超声波模组增长[7]
丘钛科技(1478.HK):车载、IOT高速成长
格隆汇· 2025-09-05 20:0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人民币88.32亿元,同比增长15.07% [1]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167.5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59亿元,同比增长512.40% [1] 摄像头模组业务 - 手机摄像头模组中3200万像素及以上产品占比达53.4%,较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 [1] -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约1060万颗,同比增长5.9倍 [1] - 摄像头模组产品综合平均单价达人民币41.5元,同比提升27.2%,环比提升16.1% [1] - 非手机领域摄像头模组出货808.4万颗,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21.3% [2] - 与7家全球领先汽车Tier1厂商合作,取得34家一线汽车品牌供应商资格认证 [2] - 将2025年非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指引从同比增长不低于40%上修至不低于60% [2] 指纹识别模组业务 - 2025H1实现收入人民币8.3亿元,同比增长109.3% [3] - 出货量9436万颗,同比增长59.7% [3] - 屏下光学和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占比达66.9% [3] - 超声波指纹模组同比增长3362.0%,电容式指纹模组同比增长90.6% [3] - 平均售价同比提升31.1% [3] - 将2025年出货量增速指引从不低于20%上修至不低于30% [3] 战略布局与投资 - 增资新钜科技持股41.8%,联营公司营收同比上升19.8%至新台币11.25亿元,毛利率从7.9%改善至12.3%,净利润新台币5.14亿元同比增长385.8% [4] - 投资挪威poLight成为第一大股东,布局TLens和半导体式压电马达 [4] - 控股股东拟收购TDK微型驱动器业务资产 [4] - 控股股东控制的整机公司与核心客户建立行业无人机业务全面合作 [4]
丘钛科技(01478):车载、IoT高速成长
中邮证券· 2025-09-05 11: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收人民币88.32亿元,同比增长15.07%,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167.59%,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59亿元,同比增长512.40% [3] - 摄像头模组业务高端化与结构优化,非手机领域(车载、IoT)成为新增长动力,指纹识别模组业务量价齐升 [4][5][6][8] - 通过战略投资(新钜科技、poLight)和控股股东收购(TDK微型驱动器资产)深化智能视觉系统垂直整合布局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4.16港币,总股本11.90亿股,总市值168.44亿港币,52周最高价16.49港币/最低价4.15港币,资产负债率65.06%,市盈率32.96 [2] 摄像头模组业务 - 手机摄像头模组中3200万像素及以上占比达53.4%,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潜望式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约1060万颗,同比增长5.9倍 [4] - 摄像头模组综合平均单价达人民币41.5元,同比增长27.2%,环比2024H2提升16.1% [4] - 非手机领域(车载、IoT)摄像头模组出货808.4万颗,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21.3%,与7家全球领先汽车Tier1厂商合作,获34家一线汽车品牌认证 [5] - 上修2025年非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指引至同比增长不低于60%(原不低于40%) [5] 指纹识别模组业务 - 2025H1收入人民币8.3亿元,同比增长109.3%,出货量9436万颗,同比增长59.7% [6] - 屏下光学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占比达66.9%,其中超声波指纹模组同比增长3362.0%,电容式指纹模组同比增长90.6% [6] - 平均售价同比增长31.1%,上修2025年出货量增速指引至不低于30%(原不低于20%) [6][8] 战略布局与投资 - 增资新钜科技至持股41.8%,2025H1新钜科技营收同比上升19.8%至新台币11.25亿元,毛利率从7.9%改善至12.3%,净利润新台币5.14亿元,同比增长385.8% [9] - 投资挪威poLight成为第一大股东,布局TLens和半导体式压电马达,拓展XR和具身机器人市场 [9] - 控股股东收购TDK微型驱动器资产,客户、专利、技术规模有望行业领先 [9] - 控股股东整机公司与核心客户建立行业无人机全面合作,覆盖消费无人机、运动相机、XR产品等整机制造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191.24亿元/217.05亿元/244.72亿元,同比增长18%/13%/13% [10][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5亿元/9.38亿元/11.02亿元,同比增长167%/26%/17% [10][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63元/0.79元/0.93元,对应P/E为20.79/16.52/14.07 [12]
丘钛科技(0147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4 08: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期间营收88.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48] - 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883.15亿元,同比增长15.1%[50]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6.54亿元,同比增长63.5%[27][53][54] - 公司毛利率为7.4%,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53][54] - 公司溢利同比增长167.6%至3.08亿元人民币[28] - 期间溢利约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167.6%[69][71] - 应占联营公司收益约人民币4804.1万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1413.7万元[66] - 联营公司新炬科技经营业绩由亏转盈[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17.75亿元,同比增长12.4%[49][51] - 公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8931.6万元,同比下降55.5%[55][58] - 公司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79亿元,同比下降2.5%[61][64] - 公司融资成本为人民币5560万元,同比下降31.2%[62][65] - 所得税开支约人民币5416.8万元,同比增长418.3%[68][70] - 员工薪酬总额约人民币581,548,000元,较同期约人民币508,881,000元增长14.3%[102][103] 业务表现:摄像头模组 - 公司产品覆盖200万像素至2亿像素超薄摄像头模组及多种指纹识别模组[10] - 公司采用COB、COF、MOB及MOC技术制造摄像头模组[10] - 公司产品包括光学防抖、潜望式、车载摄像头及激光雷达等模组[10] - 3200万像素及以上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销量占比达53.4%,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22] - 非手机领域(车载及IoT)摄像头模组销量同比增长47.9%,占总销量比例从2.5%升至4.2%[22] - 摄像头模组平均售价从32.59元人民币提升至41.45元人民币,涨幅27.2%[22] - 非手机领域摄像头模块销量同比增长47.9%[48] - 32MP及以上手机摄像头模块占比提升推动产品综合均价上涨27.2%[48] - 车载和IoT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7.9%[50][54] 业务表现:指纹识别模组 - 指纹识别模组总销量达9435.7万颗,同比增长59.7%[25] - 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销量达1363.8万颗,同比激增33.62倍[25] - 指纹识别模组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9.3%[25] - 屏下光学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合计占比达66.9%[27] - 指纹识别模块销量同比增长59.7%[48] - 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59.7%[50][54] 业务表现:其他产品与技术 - 公司还研发销售以自动光学检验(AOI)为核心的全线自动化设备[10] - 公司致力于加强智能视觉产品的光学设计、计算成像及系统集成能力[10] 市场与行业趋势:全球经济 - 公司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5.3%,较2024年同期的5.0%增长0.3个百分点[12] - 联合国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从2024年的2.9%放缓至2.4%,较2025年1月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12] - 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约为3%,而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下降0.5%[12] - 预计2025年美国和中国经济分别增长1.6%和4.6%[12] - 联合国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2.4%,较1月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13] - 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约3%,第一季度实际下降0.5%[13] - 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3%较4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34] - IMF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34] - 中国2025年期间GDP增长约5.3%超5%目标[34] 市场与行业趋势:智能手机市场 - 全球智能手机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0%至2.952亿台[15][16]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八个季度增长,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15][16] - 全球智能手机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0.6%至12.4亿部[37] - 2024-2029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1.4%[37]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0.6%至12.4亿台(IDC)[38] - 全球高端智能手机(600美元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2%[37] 市场与行业趋势:中国市场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5.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1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20][21] - 新能源车占新车总销量比例达44.3%[20][21] - 2025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L2+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20][21] - 中国600美元以上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预计达30.9%同比增2.1个百分点[37] - 中国AI手机2025年出货量预计1.18亿部同比增59.8%占整体市场40.7%[37] - 中国折叠屏手机2025年出货量预计约1000万部同比增8.3%[37] - 2025年中国600美元以上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预计达30.9%(同比+2.1个百分点)[38] - 2025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预计1.18亿台(同比+59.8%),占整体市场40.7%[38] - 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1000万台(同比+8.3%),2024-2028年CAGR为10.6%[38] - 中国折叠屏手机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10.6%[37] 市场与行业趋势:消费电子与影像设备 - 运动相机2025年6月成交额同比增长112%[17][18] - 数码相机品类累计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80%[17][18] 市场与行业趋势:AR/VR与智能穿戴 - 全球AR/VR投资规模2024年达152.2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397亿美元(5年CAGR 21.1%)[39][40] - 中国AR/VR市场2024-2029年预计CAGR达41.1%(全球最高)[39][40]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1451.8万台(同比+42.5%),中国市场290.7万台(同比+121.1%)[39][40] 市场与行业趋势:汽车与自动驾驶 - 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预计1330万台(同比+20%),渗透率达57%[42] - 2025年中国L2+功能渗透率预计达62%,城市NOA渗透率9.9%[42] - 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超300万台(Yole Group)[42] - 2025年中国乘用车零售量预计2340万辆,同比增长2%[43] - 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预计1330万辆,同比增长20%,渗透率达57%[43] - 2025年中国L2+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达62%,其中高速NOA和城市NOA分别达10.8%和9.9%[43] - 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突破300万台[43] - 2031年全球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销售额预计达318.4亿元人民币,2025-2031年CAGR为14.9%[44][45] 公司战略与投资 - 修订业务目标:非手机摄像头模块销量增速从40%上调至60%,指纹识别模块从20%上调至30%[46][47] - 公司认购新鉅科技20,000,000股普通股,每股价格新台币22.16元,总代价新台币443,200,000元(约人民币96,413,000元)[91][94] - 完成新鉅科技私募配售后持股比例达41.8%[91][94] - 公司认购poLight 63,743,112股普通股,每股价格2.69挪威克朗,总代价171,469,000挪威克朗(约人民币120,852,000元)[92][95] - 完成poLight私募配售后持股比例达32.97%[92][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未批准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收购计划[97][100] 财务健康状况与现金流 - 公司银行借款余额为人民币290.72亿元,同比下降29.8%[62][65] - 银行借款约人民币29.07亿元,较2024年6月30日减少29.8%[72][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17.1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2.66亿元[76][8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约人民币11.47亿元,同比增长约65.9%[75][77][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约人民币14.6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约人民币11.53亿元[75][78][82] -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约人民币5.77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约人民币2.86亿元[75][79][83] - 资本负债比率54.7%,较2024年12月31日上升6.7个百分点[84][88] - 资产负债率65.1%,较2024年12月31日上升0.3个百分点[85]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65.1%,较2024年12月31日的64.8%上升0.3个百分点[89] - 抵押资产总额约人民币382,655,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800,893,000元减少人民币418,238,000元[98][101]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10,297人,较2024年同期9,396人增加901人[102][103] 汇率与风险管理 - 公司录得汇兑净亏损约人民币489.6万元,而去年同期为汇兑净收益约人民币3940.5万元[104][105] - 美元指数从2024年底的约108.48下降至期末的约96.81,跌幅高达约10.8%[104][105]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2024年底的7.1884调整至期末的7.1586,升值幅度仅为0.4%[104][105] - 以美元和印度卢比结算的销售收入稳定上升[104][105] - 公司采用外汇期权和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管理汇率风险[104][105] - 公司业务模式使其未来损益可能继续受汇率波动影响[104][105] - 理财政策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于2024年4月12日[90] 股权激励计划:购股权计划 (2024年) - 公司于2024年6月5日向506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共计1028万份购股权[107][109]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已授出购股权总计9984.16万份[107][109]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已失效,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06][108] - 股东于2024年6月28日通过决议终止购股权计划并采纳新股份计划[107][109]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09,559,700股,占2025年9月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189,531,475股的9.21%[115][116] - 2024年6月5日授予10,280,000份购股权,占授予日已发行股份1,184,538,475股的0.87%[131][1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的2024年购股权数量为4,977,500份[131][132] - 报告期内行使4,993,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3.518港元,总对价约17,565,000港元[131][132] - 单名合资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上限为授予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18][121]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为授予后10年内[119][121] - 接纳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124][127]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6月28日终止[126][129] - 因离职导致143,000份购股权失效[131][132] - 因个人绩效原因取消7,500份购股权[131][132] - 2024年税前利润目标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可行使514万份购股权[135] - 2025年税前利润目标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可行使514万份购股权[135] - 董事胡三木持有未行使购股权8.75万股[139] - 董事范富强持有未行使购股权8.75万股[139] - 董事王健强持有未行使购股权9万股[139] - 员工持有未行使购股权471.25万股[139] - 总未行使购股权497.75万股占总股本0.42%[141] - 购股权行使价每股3.518港元[139] - 购股权授予前日收盘价3.40港元[139] - 2025年4月1日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收盘价7.43港元[140] - 2025年4月1日胡三木、范富强、王健强及员工分别行使购股权87,500份、87,500份、90,000份及4,728,000份[1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4,977,500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42%[145] 股权激励计划:股份计划 (2025年) - 股份计划授权限额为118,453,847股,占2025年9月1日已发行股份1,189,531,475股的9.96%[148] - 2025年1月1日可供授予奖励股份数为118,453,847股,2025年6月30日降至103,765,847股[149][151] - 单个雇员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奖励涉及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153] - 奖励归属期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154] - 董事会有权在特定情况下缩短归属期[155] - 新入职者可获得替代前雇主没收股份的"补偿性"奖励[156] - 因行政合规原因可分批授予奖励[157] - 股份计划余下期限约8年零10个月[176] - 奖励行使期限不超过要约日期十周年[169][172] - 奖励股份购买价可由董事会决定为零[171][173] - 购股权行使价需不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最高者[173] - 要约接受期为21天[162][165] - 董事会可设定绩效目标及奖励收回机制[162][174][177]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向700名合资格参与者授予14,688,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189,531,475股的1.23%[181] - 2025年购股权计划授予14,688,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1.23%[180] - 授予的2025年购股权中7,344,000份需达成2025年度经审计除税前溢利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方可于2026年4月1日至12月31日行使[181] - 另外7,344,000份购股权需达成2026年度经审计除税前溢利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方可于2027年4月1日至12月31日行使[184][185] - 2025年购股权行权条件要求集团2025年度审计税前利润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180] - 符合行权条件后可行使7,344,000份购股权占授予总数50%[180] - 授予对象包含700名合资格参与者含两名执行董事[180] - 授予董事胡三木175,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8.23港元,授出日公平价值为人民币428千元[188] - 授予董事范富强175,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8.23港元,公平价值人民币428千元[188] - 授予董事王健强180,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8.23港元,公平价值人民币440千元[188] - 授予董事联系人何雨珈150,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8.23港元,公平价值人民币366千元[188] - 董事及其联系人合计获得680,000份购股权,总公平价值为人民币1,622千元[188] - 所有购股权授予日前股份收盘价均为8.22港元[1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4,688,000份购股权均未行使[181]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向雇员授予14,00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8.23港元,紧接收市价为8.22港元[1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达14,688,00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23%[192] - 期内授予购股权的公平价值总额为人民币35,752千元,采用二项期权定价模型确定[191][193] - 购股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14,688,000股)占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1,189,263,000股
港股异动丨苹果概念股走强 高伟电子涨6% 瑞声科技涨4%
格隆汇· 2025-09-04 01:51
港股苹果概念股市场表现 - 高伟电子股价上涨6%至34.18港元 [1]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4.55%至27.56港元 [1] - 比亚迪电子股价上涨4.72%至43.04港元 [1] - 瑞声科技股价上涨3.95%至43.64港元 [1] - 丘钛科技股价上涨2.61%至14.54港元 [1] - 舜宇光学科技股价上涨2.03%至80.4港元 [1] - 富智康集团股价微涨0.19%至15.5港元 [1] 苹果可折叠产品规划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1] - 苹果计划2028年推出可折叠iPad [1] - 两款设备均采用康宁独家供应的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 [1] 可折叠iPhone出货量预测 - 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上修至800-1000万部(原预估600-800万部) [1] - 2027年折叠iPhone出货量上修至2000-2500万部(原预估1000-1500万部) [1] 可折叠iPad产品特性 - 展开状态提供18至20英寸显示面积 [1] - 定价策略定位高端市场 [1] - 首年出货量预估为50-100万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