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手(01024)
icon
搜索文档
10类产品将推行“一码溯源” 覆盖拼多多、京东等10家电商平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2 13:48
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覆盖安全帽 电动自行车 燃气灶具等10类与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 [1] - 试点推行"一码溯源"机制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生产源头赋码 平台验码亮码 消费者识码用码的全链条监管 [1] - 消费者扫码可查看产品真实图片 生产企业名称 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等关键质量信息 [1] 参与平台 - 试点覆盖淘天 快手 拼多多 抖音 京东 苏宁易购 小红书 得物 唯品会 腾讯等10家大中型电商平台 [1] - 平台企业需严格审核入驻商品赋码信息 推动"码"上核验与动态亮码 [1] - 生产企业须从源头赋码确保信息真实完整 [1] 实施进展 - 各大电商平台正推进技术对接与商户动员 [1] - 部分赋码产品将陆续上线 [1]
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3:38
行业监管动态 - 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标志着行业监管机制创新进入实施阶段[1] - 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层领导出席活动并主持会议 体现政策层面高度重视[1] - 10家主要电商平台联合发起"码上行动"倡议 涵盖淘天、快手、拼多多、抖音、京东、苏宁易购、小红书、得物、唯品会、腾讯等主流企业[1] 平台企业行动 - 电商平台集体承诺履行赋码核验责任义务 将建立标准化产品准入审核体系[1] - 平台企业共同强化产品入驻审核机制 旨在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消费环境[1] - 行业头部企业全面参与监管试点 覆盖综合电商、社交电商、潮流电商等多元业态[1]
快手AI可灵:重塑增长边界,开启技术变现新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1% [2] - 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1% [2] - 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达到55.7%和16.0% 均创历史新高 [2] - 研发开支同比增加21.2%至34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9.7% [5] AI业务发展 - 可灵AI单季度营业收入超2.5亿元人民币 环比增长67% [1] - 全年收入预计较年初目标翻倍 [1] - 推理算力层面已实现正毛利率 追加投入对集团利润影响可控 [1] - 通过算法模型codesign实现成本可控、收入倍增的良性循环 [1] 用户与生态数据 - 日活用户达4.09亿 同比增长3.4% [2] - 月活用户7.15亿 同比增长3.3% [2] - 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2] - 可灵AI全球用户超4500万 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 [3] 主营业务表现 - 广告业务受益于外循环和内循环营销服务收入双重增长 [2] - 电商GMV增速达17.6% 短视频电商和泛货架电商表现突出 [2] - 直播业务同比增长8% [2] - 内容消费行业和短剧行业广告消耗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2]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可灵AI经历30多次版本迭代 推出多模态视频编辑、视频音效等功能 [3] - 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 [2] - 多模态理解大模型和图像生成大模型赋能电商场景 [2] - AIGC内容生产和营销推荐大模型改造商业化营销全环节 [2] 商业化进展 - B端合作覆盖影视制作、广告营销、游戏等多个领域 [3] - 全自动投放(UAX)和全站推广智能体4.0提升商家投放ROI [5] - 企业API调用和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可能带来客单价成倍提升 [3] - 年中增加推理算力投入 2025年相关资本支出预计较年初预算翻倍 [1] 战略转型 - 形成"双轮驱动"模式:可灵AI作为独立增长极+平台内部AI工具全覆盖 [5] - AI技术实现内容和商业领域的"技术平权" 普惠所有商家 [5] - 转型为AI技术赋能者 构建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生态 [5] - AI带来线上营销和电商业务增长的边际改善 [3]
8月22日【港股Podcast】恆指、中興通訊、華虹、小米、快手、港交所
格隆汇· 2025-08-22 12:58
恒生指数走势分析 - 指数收于25339点 接近日内高位25349点 重回保力加通道中线 [1] - 技术信号显示买入 阻力位25578点 突破后上看25995点 [1] - 支持位参考24922点 看多投资者预期高开300-500点挑战26000点 [1] - 看淡投资者认为近牛过多 目标下看25000点 视为入熊时机 [1] 中兴通讯(00763)技术研判 - 股价自8月中旬转强 近期表现强劲 日内最高36.1元 收报36.06元 [8] - 技术信号为买入 阻力位分析显示39.9元及43元 [8] - 窝轮市场投资者看至42元 持有40元行使价认购证 [8] - 40元行使价产品价外幅度12% 39元行使价产品杠杆相近属合理选择 [8] 华虹半导体(01347)多空博弈 - 盘中高位56.6元 收报56元 技术信号维持买入但未达强力买入等级 [10] - 投资者采取观望态度 等待回调机会 窝轮市场出现反手做Put操作 [10] - 关键阻力位63.4元 下方支持位分别位于47.1元与43.1元 [10] 小米集团-W(01810)趋势分析 - 股价收报52.55元 低于保力加通道下轨 技术信号显示卖出偏淡 [17] - 上方阻力位54.6元 下方支持位50.8元及49.2元 [17] - 部分投资者看空至40元 认为53元存在显著抛压 [17] 快手-W(01024)区间震荡 - 股价区间波动69.2-75.3元 触及保力加通道底部后反弹至中轨 [20][21] - 技术信号为买入未达强力买入等级 支持位70.5元及67元 [21] - 看多投资者持有91.05元行使价认购证 看淡投资者目标68元入场 [20][21] - 熊证投资者选择86元收回价产品 高行使价认购证存在价外风险 [20][21] 港交所(00388)趋势判断 - 股价收报448元 技术信号显示买入 首要阻力位456元 [28] - 投资者持有400.5元收回价牛证 该价位低于当前支持位436元与426元 [28] - 收回价设置相对安全 符合技术支撑位分析 [28]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738.8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8-22 12:40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738.83点,当日高开高走 [1] - 近一个月上涨4.08%,近三个月上涨13.11%,年初至今上涨39.12%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TMT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91%,其中腾讯控股权重15.09%、中国移动13.35%、小米集团-W 12.64%、中芯国际8.96%、快手-W 7.38% [1] - 长和占4.56%、联想集团2.99%、中国电信2.81%、中国联通2.09%、舜宇光学科技2.04% [1] 市场与行业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占比100.00% [1] - 行业分布中通信服务占比55.70%,信息技术占比44.3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新上市TMT企业若市值排名港股前十且纳入港股通,将在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港股通资格变动时进行相应调整 [2]
从批发商家到千万粉丝的家居主播,快手主播祝哥靠专业打动用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1:48
公司发展历程 - 从五金日杂店起步 后转型为装修材料二批商家 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5] - 2017年注册快手账号 2018年首次直播两小时销售额达30多万元 超预期5倍[5] - 2020年快手年销售额达2亿元 较批发业务增长10-20倍[7] 商业模式转型 - 2018年从线下实体全面转型线上电商[5] - 通过直播形式覆盖北方地区 合作20个工厂开设专供生产线[11] - 目前拥有超1140万粉丝 成为快手家居头部主播[1] 核心竞争优势 - 深耕装修行业十几年 具备专业能力和经验积累[5] - 2019年起与厂家合作定制化生产 产品对标中高端品牌高端产品[9] - 每场直播单品讲解超1小时 通过现场测试展示产品性能[11] 用户运营策略 - 老粉复购率高达80%-90% 新粉通过小额商品试水后转化[9] - 采用"用户教育"模式 通过短视频种草和专场直播推广[11][14] - 参与快手"国补合伙人"项目 推广国补新品享受财政补贴[1][14] 行业影响 - 直播电商推动装修行业透明度提升 淘汰劣质商家[12] - 销售半径从东三省扩展至北方地区 单晚销量超线下门店10年销量[11] - 带动更多主播走质量路线 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提升[14]
快手电商“国补合伙人”项目正式上线,首期蛋蛋、祝哥、刘老师等24位达人入选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1:48
项目启动与规模 - 快手电商于8月22日正式上线"国补合伙人"项目 首期入选24位头部主播 涵盖蛋蛋、徐小米、祝哥、刘老师等垂直领域代表[1] - 入选主播总粉丝量超3.9亿 月均带货销售额超过20亿 可辐射平台内多元用户群体[1] - 平台为项目提供专属电商流量激励 主播可优选参与活动并获得更多曝光资源位[1] 政策背景与前期成果 - 平台年初已上线2025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活动 山西、陕西、云南、湖南等地补贴活动接入快手 单品最高补贴2000元[1] - 618期间国补专项拉动相关类目GMV高速增长 同比增长超50%的商家达132个[1] - 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绿色节能产品畅销 国补品类日期间品牌自播GMV突破峰值[1] 主播参与模式与用户响应 - 主播通过短视频种草、专场直播等形式推广国补活动 吸引用户参与政策优惠[2] - 典型主播粉丝黏性极高 直播订单中80%-90%来自老粉 新粉通常先购买水龙头等小件商品试水[5] - 用户反馈直播内容对建材讲解细致 购买家电家居产品比线下更划算 存在用户连续三套房装修设备均在直播间购买案例[5] 平台资源投入与未来规划 - 平台给予国补营销活动大幅流量倾斜 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在国补项目中的投入[5] - 通过"国补来了"、"国补合伙人"等项目提升合作影响力 扩大政策红利覆盖范围[5] - 项目同时助力国补商品销售与政策宣传实现更广泛覆盖[5]
资金动向 | 北水扫货港股51.66亿港元,加仓快手、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8-22 11:39
南下资金流向 - 8月22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1.66亿港元 [1] - 净买入快手-W 11.73亿港元、中芯国际10.93亿港元、美团-W 10.09亿港元、腾讯控股4.61亿港元、阿里巴巴-W 3.85亿港元、中兴通讯3.16亿港元 [1] - 净卖出小鹏汽车-W 13.09亿港元、小米集团-W 9.02亿港元、华虹半导体7.5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60.3358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买入美团-W累计25.3526亿港元 [1] 快手-W投资亮点 - 中金上调快手目标价11%至89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3] - 快手第二季度收入及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计量净利润均超预期 [3]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3% [3] - AI可灵收入逾2.5亿元 环比增长67% [3] 中芯国际行业机遇 - DeepSeek-V3.1采用UE8M0FP8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 - 英伟达暂停H20芯片生产 [3] - 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 2025年AI驱动下游增长 [3] -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3] 腾讯控股公司行动 - 8月22日以5.505亿港元回购91.7万股股份 [3] 阿里巴巴技术创新 - 面向全球用户发布Agentic编程平台Qoder [4] - Qoder可一次检索10万个代码文件 实现AI自主研发 [4] - 使用Qoder开发电商网站可将数天工作缩短至十分钟 [4]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1:04
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中芯国际(86.49亿元)、腾讯控股(43.85亿元)、阿里巴巴(34.37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中芯国际(49.08亿元)、腾讯控股(23.58亿元)、华虹半导体(21.97亿元) [1]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135.57亿元,显著领先其他标的 [1][2] 半导体行业资金流向 - 中芯国际获沪港通净买入2.14亿元,深港通净买入8.79亿元,合计净流入10.93亿元 [2] - 华虹半导体沪港通净流出6.13亿元,深港通净流出1.38亿元,合计净流出7.51亿元 [2] - 半导体板块呈现明显分化,资金向头部企业中芯国际集中 [1][2] 互联网与科技板块资金表现 - 腾讯控股沪港通获净买入5.45亿元,但深港通净流出8398.27万元 [2] - 美团沪港通净买入6.13亿元,深港通净买入3.95亿元,合计净流入10.08亿元 [2] - 快手两地合计净买入11.73亿元,显示资金对短视频赛道保持青睐 [2] 新能源汽车板块资金动向 - 小鹏汽车沪港通净流出4.61亿元,深港通净流出8.48亿元,合计净流出13.09亿元 [2] - 小米集团沪港通净流出7.51亿元,深港通净流出1.52亿元,合计净流出9.03亿元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遭遇资金显著减持 [2] 跨市场资金偏好差异 - 阿里巴巴在沪港通净流出1.02亿元,但在深港通获净买入4.88亿元 [2] - 中兴通讯沪港通净买入2.46亿元,深港通净买入7070.48万元,两地均获资金流入 [2] - 晶泰控股在沪港通净流出7766.59万元,在深港通净流入3605.40万元 [2]
快手财报里的AI驱动新拐点
36氪· 2025-08-22 11:0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至350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56亿元人民币 [1][2] - 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达到55.7%和16.0%,均创历史峰值 [1][2] - 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9亿(同比+3.4%),月活跃用户达7.15亿(同比+3.3%),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1] AI业务发展 - 可灵AI全球用户超4500万,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和4亿张图片,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二季度实现2.5亿元收入 [5] - 可灵AI与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出品AIGC剧集《新世界加载中》,全球累计播放量近2亿 [5] - 市场机构对可灵AI独立估值达30-60亿美元 [6] 技术赋能效率提升 - OneRec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提升算力利用率至23.7%-28.8%,运营成本降至传统方案10.6% [6] - AIGC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某商家视频周产能从1000条提升至3000条 [9] - 数字人直播助力商家ROI提升15%,消耗量增长35% [12] 电商与商业化进展 - 二季度电商GMV达3589亿元,同比增长17.6%,泛货架场域GMV占比超32% [13] - AI重构广告全链路,推动线上营销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8] - 磁力开创、女娲数字人等AI产品日均消耗达3400万次 [14] 战略转型方向 - 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收入与利润的现实驱动,深度嵌入内容、商业化与电商全链条 [3][7][15] - 平台从流量分配转向效率定义,通过AI实现"内容-交易"无缝衔接的智能经营生态 [18] - 短视频与直播作为入口,底层通过AI重定义组织效率与商业关系 [15][18]